Thursday, July 9, 2009

寻 访 老 上 海 (五)

丘 霖

说到老上海,自然离不开上海的租界,但是,对中国人来说,“租界”两字又是何其的沉重。租界(Settlement)是指两个国家议订租地或租界章程后,在其中一国的领土上为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的另一国设立的合法的外国人居住地。在中国,租界是指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的简称,上海则是列强在中国设立第一个租界的城市。与被割让的领土不同,租界在名义上其领土仍属出租国
,并且自身不具备治外法权的属性。但历史上租界使用国均是借由不平等条约取得公民领事裁判权,部分租界甚至还拥有立法权限。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被迫同英国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简称五口通商,准许英国商人带家眷在五通商
口岸居住、贸易,准许英国政府在五口岸派驻领事、管事官“专理商贾事宜”。次年10月,中英两国政府签订的《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虎门条约》),又具体规定由大清地方官与英国领事会商英人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的区域。根据这些规定,1843年11月8日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来沪,11月17日正式宣布上海开埠。

在上海被迫开埠后的一百多年里,西方列强纷纷进入上海, 继英国之后,美国、法国也分别于l848和1849年在上海建立租界。英国同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时,美国正处于南北战争期间,无力扩展自己在世界各地的势力。所以美国自己不设立特区和租界,只是要求在其他国家的租界内
享有同等的特权,这就是所谓的“门户开放”政策。1844年8月美国任命了第一任领事费信登,但是他一直没有到任。随着美国在沪贸易的开展,1848年底美国在上海设立租界。后来,英、美租界合并,称为“上海公共租界" (Th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在整整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上海成了列强在远东的"冒险家乐园"。但客观上讲,上海开埠后,其经济繁荣的程度远高于当时中国的一般城市之上,租界内的商务活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对传播近代民主观念和科学文化起到了很大作用
;租界内公共设施管理完善,治安相对平稳,也为部分政治流亡者和进步人士提供了庇护。

最近出版的赵紫阳回忆录《改革历程》一书中提到,八十年代初期在围绕建立沿海经济特区的决策过程中,政府高层人士对此有相当大的意见分歧,特区决策的批评者们“搞了一些材料,论证我们现在搞特区会沦为过去的‘租界’”。可见,虽然“租界”已成为历史一页,但是它的影响力依然持续着,成为了一个相当敏感的政治议题。八十年代中,上海市政当局就有意编撰一部《上海租界志》,但直到二00一年才最终定稿出版。《上海租界志》的前言表示:“... 不平等条约体制下产生的租界,是近代中国的耻辱,外国列强在租界进行的扩张、侵权,对中国民众的歧视和伤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难以弥补的创伤。一部租界史,其实质
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同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一样,租界本身也具有两重性。众多外国侨民的入居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物质文明,因而使租界成为最先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物质文
明的窗口。租界内特殊的政治环境,也为革命党人的活动提供了某些相对有利的空间,等等。由于历史的原因,有相当一段时间我们对租界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批判的层面。改革开放以
来,党中央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学术界打破禁区,客观而科学地对一些历史现象进行研究创造了条件,... 这几年来,学术界有关租界研究的成果纷出,力求对租界这一历史现象作出客观分析和科学评价的文章时有发表,这一切,为我们编纂这部志书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本栏前几期的“寻访老上海”系列,介绍了部分上海租界内的名人故居。毫无疑问,上海的租界地区在当时是中国社会精英人士的聚居地,引领着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风气之先。但是,正如《上海租界
志》的前言所说,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上海租界中藏垢纳污之地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也不在少数。在繁华街市的背后,也有着大量挤身于狭弄暗宅的社会底层人物,因
为他们的存在,使得上海城市的繁华总伴着一股苍凉和无奈。 曾住在上海法租界的郭沫若,冬日的清晨在静安寺前的广场散步,看见衣衫褴褛的瞎眼女乞丐和她四岁女儿在街边母女情深、相依为命的一幕,不禁感慨万千:“人到了这步田地也还是要生活下去!人生的悲剧何必向莎士比亚的杰作里去寻找?”郭沫若上世纪二十年代在上海街头发出的叹息和拷问,成为了大文学家的惊世名言。作为高度商业化的资本主义大都市,自上个世纪初以来,上海就一直是左翼革命者和激进思想家的
温床和策源地。

如何看待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租界历史,给国人留下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上海租界是不平等条约的产物,代表着近代中国的屈辱和不幸。但是,如果要客观地考察租界的公共工程建设和
城市管理、以及开埠后的上海对中国现代进程的推动,有人可能会因此背负上“洋奴”等罪名。《上海租界志》一编就是十数载,个中原因大概就在于此吧。晚清的中国,面临的是国家与民族千年未有的大变局、千年未有的大危机。列强的大炮轰开了紧锁的中国大门,
迫使中华民族必须以开放和强者的姿态去面对世界的挑战,当“温良恭俭让”无法抵挡列强的船坚炮利时, "适者生存"的信条就开始代替了“无为而为”的千年古训。从“公车上书”到戊戌六君子;从武昌起义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中国由此迈出了二十世纪自强不息的步伐。

当我们在这样的历史框架下寻访老上海,驻足眺望浦江两岸的旧貌和新颜,感受浦江上习习微风吹来的历史沧桑和时代气息,老上海的意义便会远远超出上海本身。(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