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 霖
在上海期间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好像下飞机打开行李后不久,转眼间又到了准备收拾行李打道回家的时候了。想着要买些民乐CD带回家欣赏,于是由就读艺术系的外甥带路,来到上海书城五角场分店音乐柜“探乐”。找了半天,却没有挑到合意的民乐专辑,因为不愿就此空手而回,我们又转到文史类图书区“淘书”,无意间在书架一隅看到了辜鸿铭的代表作《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便一起翻阅了数页,而我发现外甥对这位国学大师也极有兴趣,于是我们就人手一本,结账后就紧接着去了附近的
一家甜品店,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随便要了些冷饮,便开始品读辜鸿铭的代表作《中国人的精神》。
我们手中的这本《中国人的精神》,是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师典藏汉英版”系列图书中的一种,书中上半页为英文,下半页是原文的汉译,书的英文名是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 辜鸿铭曾将书名翻译为《春秋大义》。《中国人的精神》是辜鸿铭最有影响的英文代表作品,全书由作者发表于英文报纸《中国评论》上以“中国人的精神”为核心的系列论文结集而成。这本于1915年在北京出版的书籍,发行不久即被译成德、法、日等多种文字出版,一时轰动东西洋,在德国甚至掀起了持续十几年的“辜鸿铭热”。其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正酣,惨烈的战争将西方社会的各种矛盾暴露无遗。正如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所指出的:连西方人也开始自己批评起自已的文明来。因此,辜鸿铭写作
此书的用心,就是要用中国的东方文明来“拯救”西方文明,并在论述中旁征博引,证明中国文明何以高于欧洲文明,并弘扬儒家文明的普世价值。在阅读《中国人的精神》时,读者可以发现作者随处引用西方哲人、文豪和政治家的
名言及典故,来映衬中国文化的精深;再以中西文化比较的方式,直指西人的种种缺陷。如辜鸿铭在书中的序言中说:“我可以指出,美国人发现要想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是困难的,因为美国人,一般说来,他们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也无法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因为英国人
一般说来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也不能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因为德国人特别是受过教育的德国人,一般说来深沉、博大,却不纯朴……”因此,“美国人如果研究中国文明,将变得深沉起来;英国人将变得博大起来;德国人将变得纯朴起来。”
在完成了地理上的东西方跨越回到美国后,我这才把这本纵论东西文明的《中国人的精神》读完,感觉辜鸿铭在讨论儒家思想、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和理性力量方面时,循循善诱,娓娓
道来,称得上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加上他贯通中西的表达方式和深厚的西学涵养,对西方读者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他对西方文明的俯视和抨击,其气势之雄健有如尼采,难怪当时有西方人评论道:
假如你到了中国,可以不去参加故宫,但不能不去见辜鸿铭。当《中国人的精神》在德国发行后,有德国人还为此结社研究“辜鸿铭思想”。在中国,有“狂儒”之称,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腊文、马来文等九种语言,获得十三个博士学位的辜鸿铭,也受到了孙中山和林语堂等人的高度评价,称他的语言天赋是“中国第一”。李大钊则表示:“愚以为中国二千五百余年文化所出一辜鸿铭先生,已足以扬眉吐气于20世纪之世界”。
辜鸿铭“博中通洋”式的论述,在他以下的文字中可见一端:
“在中国国教的儒家思想中,对父母的爱是人们遵守道德行为准则的基础…基督教教导人们说:“敬畏上帝,顺从上帝”。而孔子的儒教却说:“尊敬皇帝,效忠皇帝”。基督教说:“想要敬畏并顺从上帝,首先要爱基督”。儒教说:“要想尊敬并效忠皇帝,首先要爱你的父母”。在辜鸿铭看来,每个中国人的家庭就是一个儒教的教堂,中国人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盖源于此,这显然是中国人重视家教传统的忠实呈现,但是,辜鸿铭关于效忠帝王的论述在今
天的读者看来,显然是站在了历史的错误一方:
“有些中国人,尤其是受过教育的中国人,他们有意忘记、放弃或丢弃名誉法典- 中国国教中的名分大义,也就是教导他们绝对效忠于皇帝的道德法则,像这些丧失了中国人的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人,就不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了”。
当然,辜鸿铭并不是“对别人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之人,他坚守自己的信念,捍卫皇权,矢志不渝,人格值得人们的敬重。当年,主张“兼容并蓄”办学原则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请辜鸿铭到北大担任教授,那时民国都十年了,辜鸿铭头上还留着辫子,穿着中式大掛在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鸿铭却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听闻此言,刚才还狂傲不羁的北大学生们一下子变得静默无声。
《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其他在今天看来已没有说服力的内容还有:低估军国主义对世界的危害;力主妇女服膺“三从四德”,认为“一个真正的中国妇女是没有自我的”。此外,辜鸿铭极力为中国男人的“三妻四妾”辩护,认为中国人堂堂正正的一夫多妻比洋人的偷偷摸摸高尚得很多,而他自己也“身体力行”,纳妾纳到了东洋,留下许多闲闻轶事,此乃后话。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