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31, 2007

圣 诞 有 感

今年圣诞节期间,应女儿的要求,在家中布置了圣诞树和其他节日装点,参加了单位的圣诞餐会和朋友的几处节日聚会,与朋友和在国内的父母通电话互致节日问候,再吃上一顿家庭节日餐,回想起来,年复一年的圣诞节我们差不多都是这样过的,十几年来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同近年来国内的圣诞节气氛相比,我们这样的节庆方式就算是很落伍和很没有情调了。据报道,现在国内过圣诞的气势和激情越来越大,全城堵车,短信无数,大街上和媒体中,有关圣诞节的广告讯息如圣诞大餐和通宵舞会铺天盖地,整个城市笼罩在圣诞节的喜庆气氛当中,圣诞节似乎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一位美国人在中国经历了当地的圣诞节庆后说:这里的一切“更像是狂欢节、元旦夜和万圣节的混合体”。
记得在去年圣诞节前,有鉴于国内圣诞节狂欢现象年盛一年,来自北大、清华、政法大学、人大、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北师大和中国科学院等名校或科研单位的十位博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动之以民族大义,晓之以社稷安全,号召人们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对圣诞节“说不”。但是,从媒体的报道上看,一年之后,国内圣诞节的欢庆气氛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学者们的道德劝说显然没能有效阻止更多的人拥抱圣诞老人,有一位年轻人的“圣诞观”颇有一点代表性,在她看来,“圣诞老人比灶王爷更可爱,玫瑰花比红灯笼更浪漫。” 对此,不少文化专家和社会学者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国内的“圣诞热”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而我们在美华人的节庆习俗也成为研究者所关注和援引的例证。有分析家指出,当年远赴欧美等国家留学的学人,大多对西方文化都不曾有抵触情绪,不少人还十分向往那里的生活方式。但是,当他们定居异国后,很多人只是把圣诞节作为一个法定的节假日看待,觉得会发自内心庆祝的大节日还是春节,尽管在这些国家中春节并不是国定节日。因此,分析家的结论是,对国内的“圣诞热”无须多虑,毕竟血浓于水,到最后,人们还是会回归民族传统,轻“圣诞”而重春节的。笔者读后颇觉有理,但细一想,当年,在那些留学生的小时候,他们可是从来没有见识过圣诞节,童年生活经历中未曾有过“圣诞老公公”烙下的任何印记,那么,以后的留学生和移民在海外会是如何过圣诞节呢?
也许是替圣诞节降温努力的一部分,最近我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人忙着过的圣诞节 而这些美国大腕却不过”,文章列举了一长串不过圣诞节的名人名字,如前国务卿基辛格,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金融巨头索罗斯,股神巴菲特,好莱坞影星达斯汀•霍夫曼,星巴克咖啡创始人舒尔茨,戴尔电脑创始人戴尔,Google(谷歌)创始人布伦,耶鲁大学校长莱文,微软公司CEO巴尔默,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CNN王牌节目主持人赖瑞金,好莱坞导演伍迪•艾伦,英特尔公司创始人格罗夫,POLO服装品牌创建人拉尔夫•劳伦,一代歌星保罗•西蒙,伊拉克战争策划者沃尔夫威茨等等。文章的本意是告诫人们不要什么都学美国人,但是,要命的是这篇文章的标题却又是“美国大腕”如何如何。文章接着说,在美国不过圣诞节的还有耶鲁大学百分之三十五的学生,哈佛大学百分之三十的学生, 三分之一的美国千万富翁, 三分之一的美国律师, 为数一半的华尔街银行家, 等等等等 (原文如此)。文章说:“他们都是犹太人,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财富相当一部分都是犹太人创造并影响着的...他们对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尊重,热爱和坚持, 无论生在美国,德国,英国还是澳洲,也无论经过多少代,犹太人在融入所属国的文化生活之外,始终严格保持着自己的信仰,语言,文化,习惯和传统。年轻人谈恋爱归谈恋爱,真到结婚时找的还是犹太人。他们始终坚持过自己的传统节日:用希伯来语颂读诗篇,回顾历史,吃自己民族的食物…。” 读到这里,我觉得作者引用的数字大体正确,可能还有些保守,但是论述却有自相矛盾之处,如“犹太人在融入所属国的文化生活之外,始终严格保持着自己的信仰,语言,文化,习惯和传统。”,我不了解除了信仰,语言,文化,习惯和传统外,文化生活还有其他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既然“始终严格保持”,又何来“融入所属国的文化生活”之议?“独乐乐”同“与人乐乐”,这两种乐趣是无法同时并存的。
对国内近年来涌现的“圣诞热”,笔者无意加入民族性比较和中西文化孰优孰劣的争论,自己对此也没有“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这样的自觉性和认识高度,但是我总觉得个人选择过什么节日,是私人生活领域里的事,青菜和萝卜,圣诞老人和灶王老爷,个人有个人的喜欢。而节日中出现的一些狂热现象,来得猛,很可能去得也快, 老子的“道德经”如是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浮躁的东西,是不会走得很久远的,犯不着大家跟着一起忧心忡忡,长吁短叹。对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来说,中国文化本身就有很大的兼容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人既然接受了西元中的元旦,有人爱在岁末年终的圣诞时节再找个理由快乐一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多一个节日选择,就象国人在衣柜里添上一套洋装,在家中挂上两幅油画一样,应无可厚非。

Friday, December 14, 2007

刘 雪 庵 与《何 日 君 再 来》

丘 霖

上周的来去集从自己喜爱的圣诞歌曲写起,还扯到了二十多年前的“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和一百年前的俄国宫廷事件。至于圣诞节,我虽不信奉基督教,但这不影响我欣赏圣诞歌曲和音乐。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是能放松心情,发散思绪,焕发精神的音乐,管他古今中外,美声通俗,大调小曲,我都爱听,典型的实用主义和自由主义作风。
我们这一代人,是在革命歌曲和语录歌曲声中识字和长大的,小时候,无论是在学校的歌咏比赛中,还是每年组织去看的样板戏里,或是在收音机里听到的“每周一歌”节目中,我们所理解的歌曲,全部是同“革命”联系在一起的,就如同革命和歌曲是一个固定的名词搭配一般,不知道歌曲还能够表达任何其他的主题,以致于在“文革”结束后不久的某一天,在听到电台音乐节目播音员介绍一则表达姑娘失恋之苦的拉丁美洲歌曲时,我内心的惊讶和震撼难以言喻- 这世界上的人们居然还可以借歌曲来表达失恋的痛苦!
俗话说,物极必反,当人们听烦了“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嘿,就是好!”,人性化的柔情歌曲便势如破竹,横扫中国大陆,以至于在八十年代民间有“老邓管白天,小邓(丽君)管晚上”之说。在早期流行于大陆的许多邓丽君的名曲中,《何日君再来》是一首颇有争议的歌曲,也曾被官方报刊树立为“毒草”和靡靡之音的典型加以批判。开始,我还以为《何日君再来》是邓丽君唱红的,殊不知,这是一首三十年代的流行歌曲,曲作者刘雪庵,在音乐界同黄自和贺绿汀等齐名,是中国最杰出的老一辈现代音乐家之一。
说到贺绿汀,他的音乐作品人们都非常熟悉和了解。贺绿汀在抗日战争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歌曲,如广为传唱的《游击队歌》,《嘉陵江上》等,同时,他也成功地为当时的许多电影谱写歌曲,如《秋 水伊人》,《春天里》和《天涯歌女》。电影《马路天使》中的主题歌《天涯歌女》,采用了江南民歌的曲调,听起来委婉清丽,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恋爱中少女的纯真情怀。这首歌曲最近被李安穿插在《色,戒》的情节之中,被影评人士认为是对人物性格和电影情节“恰到好处”的诠释和铺垫,这首当年的经典流行老歌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
刘雪庵与贺绿汀年龄相仿,都曾师从黄自,与贺绿汀、江定仙、陈田鹤被称为“黄自四大弟子”。刘雪庵作曲生涯同贺绿汀十分相似,在抗日战争时期也创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如包括《流亡三部曲》(含《松花江上》),《满江红》、《巾帼英雄》在内的大量爱国歌曲,他为电影《关山万里》谱写了主题歌《长城谣》,后因“八•一三” 淞沪会战爆发,影片未能摄制完成,但歌曲《长城谣》却不胫而走: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梁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自从大难平地起,奸淫掳掠苦难当。苦难当,奔他方,骨肉离散父母丧。

“没齿难忘仇和恨,日夜只想回故乡。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倭寇逞豪强。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
这深沉而豪迈的歌声,迅速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但是,才华横溢的刘雪庵,后半生的境遇同贺绿汀相比,却是相去甚远,而原因就出在他作曲的《何日君再来》这首歌。
1939年,在香港拍摄的一部以抗战为题材的爱国电影《孤岛天堂》,将刘雪庵的谱曲之《何日君再来》选为插曲,以烘托青年男子参军前女友与其依依不舍的场景。歌曲中探戈节拍结合上海腔的民谣风格,颇具“小资”情调,很快就广为流行,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曲。正因为这是三十年代歌曲,于是就有人提出批评说它是“汉奸歌曲”,何日君再来?这里的君乃“太君”是也。1957年,刘雪庵因为《何日君再来》加上他的直言,被打成右派,他担任的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职务也被撤销。文化大革命期间,刘雪庵更遭灭顶之灾,被戴上“反动文人”和“黄色作曲家”的帽子,长期关押在“牛棚”并遭受毒打,受尽折磨导致双目失明,夫人则被殴打致死,其他亲人被扫地出门,流落街头。直至文革结束九年后刘雪庵始获平反。
《何日君再来》在上世纪80年代初因邓丽君的翻唱进入大陆后而再度走红,却再次被官方定性为是“精神污染”、“汉奸歌曲”遭禁止。后来经查证,原来刘雪庵写的那首探戈曲子《何日君再来》,是1936年为一家公司拍摄的广告宣传歌舞片《三星伴月》所配的音乐,歌词是抗日电影《孤岛天堂》导演方沛霖请编剧黄嘉谟填写后加入的,当时刘雪庵并不知情。这番公正的调查结论,令刘雪庵闻之动容,仰天大哭,泪如雨下。迟到的春天,对人到暮年的刘雪庵似乎来到太晚了点。1984年当香港歌手张明敏在春节联欢会上重唱《长城谣》时,这首曾流传于抗战前线和后方,讴歌抗日的爱国歌曲,在历经数十年禁锢后,终于又重见天日了。而此时的刘雪庵,饱经打击和磨难,早已瘫痪不起。1985年3月15日,曾创作过中国第一首钢琴小奏鸣曲和第一首钢琴组曲的刘雪庵,写下了他人生的休止符,病逝于北京。
如果回顾再久远一些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何日君再来》这首歌曲不仅在解放后的中国大陆遭禁,在抗战期间还曾先后被国民党政府和日本占领当局禁唱,但原因却各有不同。日军禁唱日文版的理由是 《何日君再来》缠绵的歌词和情调会使日军士兵因思念家人而导致军纪松懈;至於日军在中国占领区内禁唱中文版的 《何日君再来》,主要是怀疑中国老百姓籍这首歌期待中国军队的反攻,光复中原。 到了抗战末期,日军知道败局已定,但心有不甘,於是有人竟在 《何日君再来》上面打主意。据当事者回忆,当时日本人把 《何日君再来》的" 何"字,改成" 贺" ,"君"字改成"军 "。这样一改, 《何日君再来》就变成了 《贺日军再来 》了。故此, 在重庆的蒋委员长震怒之下亲令全国禁唱这首歌曲,没有卖出的唱片统统收回销毁,广播电台也不准播放这首歌,这项禁令一直延续至一九七九年才在台湾被“松绑”。一首歌曲竟会承载如此多重的" 罪名",并且被敌对的国、共、日三方通加封杀,空前绝后,称之为奇歌当不为过,而刘雪庵作为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的作品和人生,将会长久地被后人所追念。

Friday, December 7, 2007

Boney M 演 唱 组 的 歌 曲

离圣诞节还有相当的一段时间,华府地区的 97.1 WASH-FM 电台已经开始播放圣诞歌曲和音乐了。十一月末一个秋风萧瑟的周末,我在清扫前后园的落叶时,特地带上耳机,一边听著轻快喜悦的节日音乐,一边挥汗扫落叶。人有一个好心情时,苦中可以作乐,时间也就过得更快。但是,由于电台是整日播放圣诞乐曲,其中难免会有不少重复,而有的圣诞歌曲在我听来也并不是那么悦耳动听。如果要我在众多的曲目中评选出最佳圣诞歌曲的话,典雅舒缓类的,我会选根据Pachelbel(帕赫贝尔)的巴洛克名曲 “Canon in D Major” 改编而成的童声合唱曲 “Christmas Canon” (表演者Trans-Siberian Orchestra);热情奔放型的,我当推Boney M 演唱组的 “Mary’s Boy Child /Oh My Lord”。
Canon 是一首经典传世之音乐作品,音乐意境隽永深长,在西方世界极为流行,不少人将此作为他们婚礼上播放的音乐,而合唱曲 “Christmas Canon”则在乐曲典雅庄严的基调上,用童声烘托出圣洁纯情的悠扬旋律,让人回味无穷。Boney M 演唱组的 “Mary’s Boy Child /Oh My Lord”,富有浓郁的加勒比海情调,配以动感十足的迪斯科节奏,热情奔放,感染力十分的强烈。这首歌曲从一九七八年推出后,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经久不衰。说到这个曾红遍大半个地球的Boney M 演唱组,其中有的歌曲内容,竟然还同二十多年前中国的“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和一百年前俄国的宫廷丑闻扯上了关系。
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Boney M 演唱组,是七、八十年代最受世人瞩目的演唱组之一,肤色黝黑的乐队成员大部分来自被称为西印度群岛的前英属加勒比海国家,音乐制作人是西德乐坛的知名人物 。广受欢迎的Boney M 演唱组,足迹遍及非洲、阿拉伯国家、伊朗、印度、东南亚和苏联, 其影响力远远超出西方世界。当时能同Boney M 演唱组媲美的流行音乐团体大概只有瑞典的ABBA 演唱组了。1977年,Boney M 演唱组以一曲 “Daddy Cool” 红极一时,从欧洲演出到美国。由于他们身上特有的迪斯科韵味和动感,又正好赶上当时美国风行迪斯科热潮,因而大受欢迎。
在八十年代初,Boney M 的歌曲也开始进入改革开放后不久的中国,在电台的外国音乐节目中播放,记得当时有几首歌曲非常流行,如 Rivers of Babylon(巴比伦河)、Belfast (贝尔法斯特) 等。那时我一句歌词都听不懂,只是觉得歌曲的旋律好听够劲。当时,还有一首由 Boney M 原唱的歌曲,叫做“Bahama Mama”,被台湾歌手改编为“梦中的妈妈”,传唱至大陆。中文“梦中的妈妈”的歌词我已记不清了,好像是一首思念妈妈和故乡的歌曲。在不久后的一九八三年,国内爆发了对周扬、王若水等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批判,开始进行所谓“清除精神污染”运动,批判文学、电影、戏剧、舞蹈、曲艺中的资产阶级倾向等。这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正式开展的第一场“思想大批判运动”。某些人士急欲将此运动“深化”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穿著打扮及娱乐活动中,要禁止留长发,禁止穿奇装异服,禁止听唱靡靡之音,结果,这首“梦中的妈妈”被单挑出来作为“坏歌曲”的典型加以批判。那么,为何这首歌曲会被“树为典型”并遭禁止呢?原因不在于它的中文歌词,而是 Boney M 演唱组的英文原词。“Bahama Mama” 歌词开头的大意是这样: “巴哈马妈妈, 在镇上有所大房子, 还有六个大闺女, 可是全都没做新娘子”,因此,有人断定这是一首描写妓女生活的歌曲,进而殃及歌词完全不同但是曲调节奏相同的“梦中的妈妈”,一并遭到严格禁止和批判,官方媒体以“活生生”的事例正告人们,流行歌曲暗藏的“毒害”以及“清污运动”之及时和必要。现在回过头来重新看一下“Bahama Mama”的歌词原文,我们会发现,这首歌的歌词并没有妓女生活的描写,也没有很露骨的字眼,但是,歌曲中确有轻佻的内容和想象的空间,折射的是中美洲地区人们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如果要论及政治立场的话,Boney M 演唱组在西方乐坛上应算是左倾的。一九七八年,Boney M 演唱组高调访问前苏联并举办演唱会,成为冷战时期为数很少的前往苏联举办演唱会的西方乐队。无独有偶,在当时的苏联,也有一首 Boney M 演唱组的歌曲被苏联政府禁止,歌名是“Rasputin” (拉斯普金)。尽管 “Rasputin” 一曲被禁,但是 Boney M 演唱组在苏联还是受到了官方和民间的热烈欢迎,在各地举行的演唱会获得巨大成功。曾是修士的拉斯普金是上世纪初俄国宫廷中的八卦型人物,被称为“怪僧拉斯普金”。一九0八年,为了给皇太子治病,拉斯普金被尼古拉二世召入宫中,并得到皇后的信赖,作为皇后的顾问,他对宫廷内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拉斯普金在宫中过著淫荡的生活, 丑态百出,传与皇后有染,最后被贵族暗杀身亡。Boney M 的同名歌曲,歌词露骨火辣,甚至有嘲讽俄国人的意味,因此被苏联政府明令禁止。
抛开 Boney M 演唱组有争议的歌曲不讲,他们的“Mary’s Boy Child /Oh My Lord” 多年来一直是我最喜爱的圣诞歌曲之一。今年,在网上查询 Boney M 的歌词时,不意找到他们同一百年前俄国历史的牵扯和二十多年前国内“清污”运动的联系,记录如上同读者诸君分享。

Saturday, December 1, 2007

后 生 可 畏

丘 霖

最近,台湾首位民进党籍的驻美代表吴钊燮,赴华府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学院(SAIS)发表演讲,就两岸关系和美台关系中的若干热点议题阐述了他的观点。吴钊燮来美国就任新职后,曾多次赴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发表演讲,为台湾当局的两岸和外交政策进行辩护。吴钊燮此次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两岸媒体都进行了广泛的报道,但内容主要聚焦在他有关"美国没有义务替台湾打仗"的说词上。据媒体报道 ,国民党军系立委帅化民据此炮轰民进党当局不但把经济搞得一塌糊涂,现在连台美关系也玩完了。帅化民强调,在这种情势下,民进党还要疯狂推动"入联公投"和"正名制宪","根本是找死"。另外,有台湾媒体发表评论认为, 吴钊燮或许想强调台湾人有自我防卫的决心,但在解释"美国替不替台湾打仗"这件事情上,恐有走点过头,替美国强做了解人,逾越了几十年来美国对台湾关系法"战略模糊精神"的解释权限,实在让人匪夷所思,云云。 笔者当天也参加了 吴钊燮的演讲会,在此就借机摆一摆媒体报道外的"非主流新闻” 和个人观察。

当天吴钊燮的演讲会,被安排在SAIS的一个较小的演讲厅,演讲会主持人为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蓝普顿教授,巧的是,蓝普顿教授曾是吴钊燮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时的老师。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研究系主任的兰普顿在演讲会中询问吴钊燮:美国副助理国务卿柯庆生已经公开表示,美国希望台湾停止入联公投,但目前看来民进党政府不会停办,而如果因为入联公投引发一些后果,美国是否有义务要保护台湾?这个问题,事关部分台湾选民的重要心理依托,吴钊燮也深知在场的众多台湾媒体会把他的演讲内容即时传回岛内,但是,令我感到有些诧异的是,吴代表对此敏感问题不假思索,径自拿起事前打印好的"台湾关系法",朗读相关条文,并很快得出结论,"根据美国的台湾关系法,美国虽有义务提供台湾防御性武器,但并没有义务替台湾打仗,这一点我们很了解"。 於是,他的这番对美国政策的解读和认定,和" 台湾会独自作战"的发言很快就占据了台湾的电视和平面媒体。 无独有偶,仅隔数天之后,台湾国防部就2008年的台湾大选合并举办公投到底会不会导致台海危机做出评估,认为北京的确会有“非理性”的行动,国防部长李天羽则进一步"坦承",如果没有"友军"支持,两岸一旦开战,台方将会全军覆没 ......。结合这两位台湾高官一前一后高调的"分析和评估",笔者纳闷,台湾高层是否有意藉此对他们一手拉抬促成的"公投狂热"给予适度的"政策性"降温?

纵观是次演讲会,包括演讲者在演讲时的肢体语言,吴代表看上去显得气宇不凡,自信满满,但是,他是否成功地说服了一干中外听众呢 (Made his Case) ?作为与会者之一,根据我的观察,结论是否定的。由於他的老板阿扁总统不断挑战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底线,言而无信,甚至同美国作对,把台湾过去由国民党政府在美国所经营积蓄的各项资源耗尽泰半,因此,吴代表的"苦口婆心"(Soft Talk) ,并不能改变国际大环境对台湾不利这一基本事实和趋向。但是,作为现场听众,我倒发现会场上的一个亮点人物,一位来自国内,就读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学院的访问学者。这位女性访问学者,年龄看上去只有二十左右,却说得一口字正腔圆的英国牛津英语,她的用词精准简练,表达老练直接,她在提问时指出:在两岸关系上,大陆方面的对台政策是一贯和明确的,即坚持和平统一,但不轻言放弃武力;反观台湾一再变换政策主张,从"中华民国在台湾"到"两国论",从"废省"、"终统"再 到"公投"等等,她问道:台湾当局明明知道大陆的底线,为什么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台海间挑起争端,难道这样做才是造福台湾人民吗?这名女学者在提问中还论及有关奥运圣火和两岸经贸中的一些事例以支持她的论点。最后,她表示非常想到台湾尝尝台湾的小吃和水果,但是不解为何民进党当局对两岸人员往来设置障碍。对此,曾经担任过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委的吴钊燮当即表示,他愿意为这位学者的入境台湾提供帮助,接着,吴钊燮又强调了他的“金句”,即岛内绝大多数民众不认同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任何偏离这一认知,不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就是受共产党宣传的影响,谓之“态度坚决,立场坚定”并不为过,只是吴钊燮的这番制式表述显然缺乏说服力,也回避了这位学者提出的问题关键。在演讲会结束后,吴钊燮不忘趋前同这位年青的学者握手道别,对她的提问表示感谢,显示出外交官的风度,不过我猜想这位台湾的首席外交代表当时的心里一定有“后生可畏”之感吧。

记得八年前,笔者曾拜读过一位旅美中国退休外交官的著作,他在书中精辟而又不无遗憾地指出,后冷战时期中国外交的主要矛盾之一是“舞台大了,角色小了”。笔者于今日亲眼见到年轻优秀的中国学者在华府的名校磨砺以须,崭露头角,大舞台中的大角色应指日可待。

Saturday, November 24, 2007

薛 涌 的 著 作

上个周末,恰逢老兵节,在家中闲来无事,写了一篇短文,以纪念十七年前来美国后不久所度过的那个令我难忘的老兵节。在老兵节的三天长周末中,除了写文章外,我还去了洛克维尔的世界书局消磨时光,未料,这次却是一趟收获颇丰的逛书店之行。

走进世界书局,看到告示上写著减价售书的字样:凡买三本特价区内的书可享受一定程度的优惠,购买不足三本者按原价计价。其实,这不应算作是减价活动,只是对多买书者所提供的程度有限的优惠而已。再看看特价区内的书,数量不少,但多是一些老旧的书籍。因为时间充裕,我就停下脚步在众多的书籍中慢慢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中文书。好不容易挑到两本书后,发现要在这书丛中再找到一本中意的书籍实在很难,正准备要放弃努力时,角落里的一本名叫 <<右翼帝国的生成 - 总统大选与美国政治的走向>> 的书吸引了我的注意,书名好生面熟,作者更是大大的有名 - 薛涌,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一个被国内媒体评为影响中国舆论的50名当代知识分子之一的美国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

<<右翼帝国的生成 - 总统大选与美国政治的走向>> 论述的主要切入点是美国二00四年的总统大选,现在看来似已过时,不过在粗略翻阅后,我觉得书中对美国两党政治的分析深度和广度兼具,是一本相当有份量的政论书籍。于是,这本我最后挑选上的“旧书”,成了我回家后打开阅读的首选之书。

过去在网上曾多次读到过薛涌的政论文章,很多时候都有耳目一新之感。也许是我们曾有过某些类似的生活经历,所以,我发现,读薛涌的文章很容易引起我的共鸣。也是六十年代出生的薛涌,一九八三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就职于北京晚报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一九九四年赴美国留学,获得耶鲁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期间曾去日本进修,现就职于波士顿萨福克大学 (Suffolk University) 历史系任助理教授。从薛涌在美国的学经历来看,他是为数不多的坚守原先在国内所学的文科专业,在美国一路走来并在学界颇有建树的“真英雄”。

之前,薛涌曾出版过一本名为<<直话直说的政治>>,笔者未尝拜读。这本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右翼帝国的生成 >>,汇集了薛涌在二00二年和二00四年间,特别是在总统大选高潮迭起的二00四年所撰写的有关选情评判和背景分析的政论文章。虽然0四年的大选早已过去,但是,薛涌在书中陈述的观点和所作出的判断,在今日读来,仍有其鲜活的生命力。尤其是他对大选结果以及伊拉克战争的剖析和评判,凸显出作为一个读书人的良知、风骨和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判断力。同样重要的是,薛涌在书中为读者观察美国政党政治的演变,提供了宽阔的视角和历史的纵深,使读者能够在令人眼花缭乱的选战事件中把握到事物的本质和历史的缘由,并能对美国政治的未来演变趋向作出一个轮廓基本清晰的预测。毫无疑问,0四年的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对美国本身和世界格局都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堪称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如果你要对那次大选前后的美国政治生态、国际政治版图、媒体作用、选战策略和政策虚实等作一番形象生动的回顾的话,那么<<右翼帝国的生成 >>是一本极具参考价值的中文书籍。

另外,薛涌不愧是一位语言高手,他所写的评论文笔流畅,用词简洁,纷繁复杂的政治过程,在他的笔中侃侃道来,毫无生涩和生硬之感,极易被读者吸收和消化。薛涌在一些英文表述的翻译过程中,选用的对应汉语词汇显示出他对汉英两种语言和语境的精准把握,阅读时常令我在心中暗暗叫好。在书中的后记中,作者对当时国内“美国热”的描述,包括史学家曼彻斯特所著<<光荣和梦想>>(“The Glory and the Dream: A Narrative History of America, 1932-1972” by William Manchester )
在学生中的风行,把我带回了八十年代的校园和当时的心灵世界,竟心生出梦回青年时代之难得的精神体验。

在美国谈论政党政治,人们不免会使用诸如“自由派”和“保守派”之类的标签,这样按立场划线的做法,在我看来往往会影响对事物本质的客观观察。薛涌在书中指出,他原来一直是保守原则的信奉者,可是在克林顿弹劾案后始倾向民主党。读完薛涌的书,我发现很难对作者的立场和观点作一个简单化的归类,因为我觉得,基本上,薛涌跳开了个人观念的束缚,他的论述,是根植于对历史和事实的尊重,而不是受圄於个人的信仰或党派的利益。他的分析、判断和立论,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在数年后的今天看来,显然是站在历史的正确一面。

<<右翼帝国的生成 >>是一本在美国写就,在国内出版发行的书籍,然后再部分“出口”至美国书店与华人社区见面。按国内的价格来算,即使这本书打上对折,其在世界书局的书价都要高于人民币的标价,只是我全然不会后悔在上个老兵节周末买回的薛涌所写的这部著作。

Saturday, November 17, 2007

也 说 老 兵 节

美国联邦的法定节日有十个,十一月十一日的老兵节(Veterans Day) 是其中的一个。按字面意义上讲,Veterans 指的是老兵,因此也有中译文把 Veterans Day 称作是“退伍军人节”。细心的人会注意到,在英文中,不少人将Veterans Day 写成 Veteran's Day 或是Veterans' Day,因此,这个节日的英文名字也并不完全统一。 同国庆节和即将到来的感恩节相比,老兵节不算是个大节日,所以并不是所有雇主和机关都会在当日放假休息,而为数不少尊从此假的公司则将老兵节的休假日换至感恩节后的星期五,让大家拥有一个四天的感恩节长周末。总体来说,象老兵节这样的联邦假日对州及地方政府、公司行号和学校并无法律约束力,他们可以自行决定节日当天放假与否。

老兵节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的停战日(Armistice Day)。1918年,德国正式 签署了停战协议,时间即是十一月十一日的十一时。自那时起,许多欧洲国家和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设假日纪念停战日。193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将十一月十一日的停战日定为联邦假日,目的在于通过纪念停战日以推动世界的持久和平。1954年,美国国会修改法案,将停战日更名为老兵节,以纪念在历次战争中牺牲的将士,为在世的老战士祝福,以此感谢和尊崇所有为国服务的军人们。美国政府每年在阿灵顿国家公墓中的无名烈士纪念碑前举行老兵节正式纪念活动,而不少老兵在当日的十一时默哀片刻,以缅怀阵亡袍泽。因此,在节日的纪念意义上讲,老兵节同国殇日(Memorial Day,又译阵亡将士日,纪念在战争和军事行动中为国捐躯的军人) 有所重叠。

美国的联邦节日中,有些是固定在某月某天的,如国庆日、圣诞节,大多数节日则是跟着某月某星期中的某日走,以此形成长周末,如总统节(Presidents Day or Presidents' Day) 是二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国殇日是五月的 最后一个星期一; 劳工节是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感恩节是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等等。而老兵节则是固定在每年的十一月十一日。但是,如果某年的十一月十一日正好在周六,则休息日提前至周五,而在周日时休息日则延至周一。对于新大陆的移民们来说,要做到对一年中的美国节日了如指掌,信手拈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与此同时,我们对中国的传统农历节日的具体日子也难以准确把握。“几间不大不小屋,一个不中不西人”,可能是我们第一代移民的一个真实写照。 (明代文学家徐渭的原文是 “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容丘霖在此“善意篡改” 。)

记得十七年前的一九九0年,笔者自费留学来美国不久,太太也随后于十一月初来美国团聚。深秋的华府,寒风渐起,冬意日浓。对于我们两个“下船不久”(fresh off the boat)的外乡人来说,随风飘零的树叶和一浪高过一浪的乌鸦叫声,带给我们心头的只有“凄凉肃杀”之感。尽管当时思女心切的太太无意在美国久留,但是,她最终还是接受了我的劝说,同意去申请办理社会安全卡。那时因为还没有买车,我们於是决定步行前往约两英里之外的目的地 - 蒙郡政府大楼,兼作散心之行。可是一出门没多久,就感觉冷风刺骨,寒气逼人,我们逆风而上,加之高高低低的上下坡,这两英里路象极了我们刚来美国时所曲折走过的道路,着实辛苦。好不容易走到大楼前,眼看着胜利在望,我们鼓足力气登上高高的阶梯,正当用力拉开大门时,忽然发现大门是紧锁着的,只见门上的告示如是说:为纪念老兵节,本政府机关关门一天,云云。我们这才知道美国竟还有一个叫做老兵节的什么节日,害得我们白白经历了这场“两英里路风和寒” 的体力测试。无奈中走在回程的路上,我们的心情更是雪上加霜,可以说,一九九0年的老兵节,是第一个让在美国的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美国节日,从此不再或忘。随后几年的十一月中,我们数次提醒计划出门办事的朋友,不要忘了避开老兵节,朋友谢过后都多少有点惊讶地说:你们对美国的节日还真熟悉。他们所不知的,是我们初来美国时曾“恶补”过这门“功课”矣。

萧瑟秋风今又是,老兵假日再一年。谨在今年的老兵节写下此文,以纪念十七年前那个令我难忘的美国节日。

Friday, November 9, 2007

从《英伦情人》看《色戒》

丘 霖

最近,在网上读到的,朋友间闲谈的,多是同李安的电影<<色 戒>>有关。由于电影刚上演时,笔者一直找不到机会前去观看,以致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华裔同事们热烈的午餐“讨论会”中,我都只有坐冷板凳的份,因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近日,终於同太太一起观赏了这部由中国人拍的“大片”,我们俩的共同观感是,这是一部能让人内心产生回味的好戏。说是好戏,并不等同于说<<色 戒>>无懈可击,但是,就一部电影作品的总体而言,李安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再次展现了他一贯的细腻功力和深厚的感染力。当然,艺术关乎的是人的灵性和情感,而情感这东西是主观的,好像没有一个绝对和客观的评判标准,因此,在观众们的评论中,有的高声叫好,有的不屑一顾,这是非常自然和合乎情理的。其实,对精神产品高下优劣的认定,有一个筛选网,那就是时间,凡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就是好的作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以,未演先轰动的<<色 戒>>,是否真正是一部上乘的艺术作品,还要经受时间的检验。
笔者原本无意加入阵容庞大的<<色 戒>>“评论员”队伍,毕竟,看电影就象任何审美体验一样,是一个十分个人化的过程。但是,在流览了一些对电影<<色 戒>>持激烈批评意见的网评后,内心有所触动,我也就借专栏一角,谈一下我的个人看法。
对<<色 戒>>的激烈批评意见,主要集中在质疑其“政治正确”和“道德正确”两个方面,具体来说,就是认为电影对汉奸的定位,女学生的叛变和对床戏的渲染出了问题,甚至是“离经叛道”。对於床戏部分,笔者的感觉是,它对演绎男女主角在灵与肉的挣扎过程有其必要性,但似有太过细节化之虞。据李安自己表示,这是他人到中年“精神出轨”的自我折射,为了“忠实于自我的情感”,李安付出了<<色 戒>>不能在美国普通电影院上演的“惨重”代价。但是,如果认定<<色 戒>>只是一部“性欲大戏、如此而已”的话,套用“见木不见林”这句成语,那样的论断可能就是“见腿不见人”了。
说到“政治正确”,有评论者贴文指出,李安是一个惯于讨好每个人的导演。但是,就<<色 戒>>而言,李安似乎又得罪了华人世界中的许多人。台海这边厢,指他为汉奸张目的人不在少数;台海那边厢,斥他大中国情结作怪者也大有人在。问题是,在精神和艺术作品的评判标竿里,政治因素是否应该起决定性的作用?苏联早期的大作家高尔基这样说过:文学就是人学。古往今来,多少流传后世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无不是对人性和灵魂深处的描述和刻划而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经典作品。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进步的今天,千年前隽刻在古希腊神庙石柱上的名言“认识你自己”,仍然向世人昭示着她深刻而永恒的哲理。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具有丰富而复杂的思想和情感。虽然人类早已经征服了世界,甚至登上了月球,但是,我们却常常不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可以这么说,揭示和观照人物复杂的内心思想和情感激荡,是人类在文学、小说、电影、诗词等艺术形式中所追求的永恒主题,此所谓人生如谜,戏如人生。有政治正确而无灵魂内核的作品,我们在“文革”中见得不少,但是,又有多少这样的作品流传下来,成为人们心中的经典之作呢?几乎没有,其中的道理很浅显,任何试图将人物个性和内心世界简单化、格式化的努力,都是同文学和艺术创作的基本精神相违背的,也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
看完<<色 戒>>,我不由地想到另外一部经典影片“The English Patient” (中文译名 <<英伦情人>>)。
获得第6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等九项大奖的<<英伦情人>>,被影评人誉为史诗般的悲壮爱情剧,导演拍来不露声色,细腻动人,加上演员丝丝入扣的演出和壮阔的自然景观,让人感动至深。
如同<<色 戒>>一样,<<英伦情人>>是一部长片,约3个小时,前期情节看似枯燥无味,平淡如水,让不少人感觉这是一部白开水电影。但只要你耐心看足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导演的良苦用心: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为电影的高潮不动声色地铺垫足够的叙事情节。如果没有前面的平白叙述,观众就无法体验之后的情感高潮。之所以会在看完<<色戒>>后联想起《英伦情人》,另一个原因是电影中的这样一个主要情节:心急如焚的男主人公为了向德军借飞机解救自己的情人- 一位伤重垂危,困卧在远方山洞里等待救援的女子,不惜将一份至关重要的地图交到德军的手中,从而导致了盟军的重大伤亡。而当他最终回到山洞的时候,他心爱的女人因久未得到救治,已香销玉殒。
《英伦情人》充满玄思幻想、流动、模糊、和互相交织渗透的情节,看似不经意的故事,缓缓的流泻出来,最后迸发出无限的遗憾和感伤。这是一部需要用心去感受的电影,如果说,人们理解、欣赏这部缠绵纠葛的情感大戏,或者是授予《英伦情人》奥斯卡金像奖是对剧中人物背叛国家,出卖情报的嘉许,恐怕很难说得过去。同理,<<色 戒>>中特务头子的温情脉脉,和学生刺客最后的临阵倒戈,虽然不是现实人物的人格铁律,但是处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和特定的情感时空中并不是全无可能。电影导演们所追求的往往是对剧情发展“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渐次“烘托”、观众心理的适度“调控”以及戏剧化效果的“心灵震撼”,从这点上讲,至少在我的心目中,李安的<<色 戒>>堪称成功之作。
回到本文开篇时陈述的观点,对关乎灵性和情感的艺术作品,并没有一个绝对和客观的评判标准,而是因人而异的。不过,行文至此,我倒觉得,如果你以前曾迷恋过《英伦情人》的话,那么现在你也会在《色 戒》的对手戏里品尝出一番灵肉挣扎、天人交战的真意。

Friday, November 2, 2007

包遵信和《走向未来》丛书

前些天在网上流览新闻时,得知著名学者包遵信先生去世的消息。

对于我们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来说,包遵信的名字是思想启蒙的代名词,具体地说,他的名字同影响了一代人的《走向未来》丛书是连为一体。由包遵信主编的《走向未来》丛书自一九八三年开始出版,共约七十余种,以介绍西方现代哲学和文化思潮,融会文理、倡导科学理性而著称,被誉为中国新思想启蒙运动的先锋和主将。当年,我们怀着对“走向未来”的憧憬,如饥似渴地在新华书店找寻最新出版的《走向未来》丛书;二十多年后,当读到包遵信先生的讣闻时,昨日“走向未来”的豪情,竟变成了今天“回首往事”的唏嘘,只是,丛书卷首引用的马克思的名言恍若就在眼前:“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

“四人帮”垮台后,历史悠久的商务印书馆重新推出“汉译世界名著”系列丛书,同读者暌违已久的西方古典名著自始重见天日。至于现代西方思潮之介绍,则付之阙如,至到一九八三年《走向未来》丛书面世,局面方为之改观。该套丛书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多为中国科学院从事科学史或科学哲学研究的人员,因而“科学方法论”成为这套丛书的特征和标志,其中的许多著作对当时的社会思想和人文环境造成巨大的冲击,被认为是开启了当代中国的一次启蒙运动。除了包遵信担任主编外,丛书的顾问中不乏当时的顶尖学者和高层智囊,如严济慈、杜润生、张黎群、陈一咨、陈翰伯、钟沛璋、侯外庐、钱三强,编委中还有现在担任北京市市长的王岐山。

最先出版的《走向未来》丛书包括金观涛与刘青峰的《在历史的表象背后》及《激动人心的年代》《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GEG ─一条永恒的金带》等共12种,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不到三个月就第二次印刷,印数从数万册跃至二十几万册,堪称“洛阳纸贵”,后又连续出版了多部力作,如《人的现代化》、《富饶的贫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家文化的困境》、《走向现代国家之路》 、《整体的哲学》等,都在思想界引起震动,成为当时大学生们争相阅读的书籍。比如,当时的人们对“实现祖国四个现代化”的口号都耳熟能详,滚瓜烂熟,但是《人的现代化》一书这样告诉读者,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取决于人的现代化。这样的观念,无疑为人们开启了观察与思考的新视窗。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处在价值真空状态,但受圄于长期的对封、资、修思想的批判,大家对拥抱资本主义观念还多少有些保留,但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则昭告人们,资本主义精神并不是对金钱和利润的赤裸裸的追逐,而是有其特殊的精神风格和文化意义,其所呈显的特征都和某种宗教上的伦理态度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现代人普遍的生活方式。另外,笔者还读过其中一本介绍学贯中西的思想家严复生平的著作《摇篮与墓地 -严复的思想和道路》,对严复从早年崇尚、传播西学到后期力倡尊孔复古的人生历程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不过当时在阅读时,总为自己没有机会象严复那样到国外“体验生活”,亲身感受东西文化的激荡而若有所失,感觉并不能从书本上真正理解严复在思想和价值体系上那种沧海桑田般的变化和对传统文化宿命般的回归。如今,有了大洋两岸的生活经历,再回过头来阅读有关严复的书籍,相信感触一定会大有不同。

《走向未来》系列丛书每本都是小开本格式,衣服口袋足以容纳,封面采白底黑色现代画派图案,在当时显得非常别致。记得那时候的书印刷质量不太好,纸张过薄,一页纸正反两面的字迹有时候会互相干扰,甚至一本书里面有好几处缺页,而且丛书发行时正处书价节节上涨之时,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没有影响读者们对这套丛书的趋之若骛。当时我曾纳闷,这样一套多由北京知识圈内的精英所编著的、享有全国影响力的丛书怎么会由地方出版社出版呢?日后才了解到,《走向未来》丛书的一位主要作者刘青峰,其父亲曾是中央部委中的一个部长级干部,刘青峰的哥哥时任四川省委宣传部长,而《走向未来》丛书的另一位主编金观涛同刘青峰是夫妻档,他们虽然挂靠在团中央青少年研究所,却得以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套影响深远的丛书。可能的情况是,四川的出版便利是当时的北京所没有的。除了《走向未来》丛书外,在当时思想界影响比较大的,还有两套丛书:一是由甘阳、刘小枫、苏国勋等主编,由三联书店出版的《文化:中国与世界》系列,另外一套是李盛平等主编的《二十世纪文库》。

巧的是,笔者年前有幸在华府结识《走向未来》系列丛书之一种《人体文化 – 古典舞世界中的中国与西方》的作者之一谢长先生,交谈的话题自然离不开 《走向未来》丛书。谢长曾从事舞蹈艺术工作,对舞蹈语言和舞蹈人类学等学科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在最近的一次交谈中,我们也谈到了包遵信先生去世的消息和当初他们撰写书籍的背景及经历。谢长建议我去看一下《人体文化》的共同作者葛岩的一篇关于当年“地下读书会”的文章。文章说:“从六十年代末期开始,不少曾积极参于文革的大中学生失意于现实。其中的一些人开始阅读禁书,形成今人所说的地下读书活动。这种时为禁忌的活动分布广泛,参与者众多,在某种程度上,是八十年代思想解放运动在民间的序幕,是催生日后许多理想主义文化精英的摇篮。《今天》杂志的诗人中、“星星画派”的艺术家中、《走向未来》丛书的编辑中和参与改革设计的策士中,不少人是在地下读书活动时开始了其知识和文化的准备。”

六十年代的“大革文化命”,客观上成就了八十年代人性的复苏和全国上下的文化研究热。二十年后的今天,理论的锋芒和理想的激情过后,文化研究仍然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但是她的领军人物包遵信先生却离开了我们。我虽从没有机会见到过包遵信先生,但是,二十年前购买的好一些《走向未来》从书中的书籍,我想我会长久保存下去的,岁月匆匆,哲人已逝,但记忆是不能忘却的。

Friday, October 26, 2007

达赖喇嘛的华文记者会


丘 霖

生活在华府,享有许多的"特权"和"便利"。别的不说,光是上周三美国国会颁发象征最高荣誉的国会金质奖章给达赖喇嘛后,我便和好友丽川兄一起去国会草坪"恭逢其盛",听达赖喇嘛对聚集在那里的民众发表获奖感言,同时还远远地见到国会议长波洛西女士和长期支持达赖喇嘛及其流亡政府的电影明星理察 .基尔。由于当时有很多藏民在场,所以达赖喇嘛用藏语发言,再由别人翻译成英文。对我们非藏人而言,演讲效果不如原先预期的好。但是,能现场见识一下来自青藏高原的藏传佛教在罗马式建筑的国会大厦前摆下的大阵仗,也是生活中一次颇为独特的文化经历。就在我回家翻阅藏传佛教的相关资料之时,突接到好友薛海培的电话,告知达赖喇嘛接受了一项特别安排,次日将在他下榻的宾馆会见华文媒体记者,而我在受邀者的名单中。按理,我远不够条件被排入"华文媒体记者"之行列,但是蒙海培的"栽培"和抬爱,当天我有幸加入了这个颇为独特的“记者俱乐部”,成为来自本地及两岸三地十来位华文媒体与会者中的一员。
对于达赖喇嘛此次在华府举行的记者会,媒体上都有很详细的报道,在此我就记录一些自己感受较深的内容和场景。

待遇如元首
当我们在酒店等待达赖喇嘛到来时,看到了酒店外竖著的西藏流亡政府的雪山狮子旗。达赖喇嘛一行的黑色礼车队由警车开道到达凯悦酒店,美方安全人员一路随行,保安十分严密。记者在进入会场前受到严格检查,笔者由于登记名和证件上的名字不符而受到盘问。

汉语不错
此次记者会达赖喇嘛全程用英文进行,在需要斟酌处用藏语同他的驻美国代表洛迪嘉日商量。但是,达赖喇嘛的汉语发音似乎也不错,听上去略带四川口音。我记下的汉语词汇表达有:兄弟姐妹、兄弟民族、汉藏民族大团结万岁、和谐社会、五台山等。据达赖喇嘛私下表示,五十年代时他的汉语已达相当水准,后来生疏了许多,现在他又开始致力提高自己的汉语能力。

沟通技巧高超
七十二岁的达赖喇嘛在记者会中始终坐姿前倾,脱稿演讲,并配以挥动的右手强调语气,讲话中气十足。记者会进行到一半,一个麦克风倒了。不等旁人上前,达赖自己动手拾起,还把电源线重新摆布好,显得平易和自然。他表示:这是他第一次举行华文媒体记者会,同汉族的兄弟姐妹(原文是汉语)在一起感到非常高兴。有记者问他是否自认为中国人,达赖喇嘛答道: “是的。我们并不寻求独立,因此理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民。不过,现在我是难民”。

论述重点
达赖喇嘛在记者会中强调以下观点:1) 奉行中间道路,重申不追求西藏独立, 表示西藏独立会使西藏落后和衰弱,留在中国则会繁荣和强盛。2) 谋求西藏在外交和国防事务外的真正自治,如在教育、经济、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真正自治。目前的自治虽然是写在纸上,但在西藏的任何事都由汉人控制,因此他要寻求“有意义的自治”。达赖喇嘛表示他在青海出生,故藏人自治范围应涵盖大藏区 (包括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的藏人区)。
3)赞赏和拥护中央政府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表示和谐社会应源自人们的内心。4)藏人99% 拥护达赖喇嘛,这一现实必须面对。5)汉人同藏人拥有共通的佛教文化, 希望在有生之年去藏传佛教圣地五台山朝拜,实现宿愿。6) 当年访问台湾时即直告部分民进党领导人,他不主张西藏独立,并建议民进党与大陆发展紧密独特的关系,才是务实可行之道。

海培受到祝福
会谈结束后,达赖喇嘛同促成此次罕有之华文媒体记者会的薛海培行碰头礼,并握住海培的双手向他道谢。按西藏宗教礼节,行碰头礼者表示双方地位是平等的。海培过去在国内时因工作关系多次去西藏,对西藏历史、现状及其佛教文化多有了解。来美国后,海培有机会多次见到达赖喇嘛,欣赏他在美国传播佛教精神的努力,平时在言谈中也多显示出对西藏问题的温和立场,以及对藏汉关系及其未来发展的深思和忧心。记者会后笔者与同去的汤伟兄趋前向海培道贺,向来能言善辩的海培竟一时语塞,只崩出一句:I am a well blessed man!

达赖喇嘛的著作
根据网络搜索结果显示,自1962年以来,有近八十部达赖喇嘛的著作被翻译成英文在西方世界出版,风行一时,其中有不少进入了畅销书排行榜。除了早期的<<吾土吾民>>(“My Land and My People” ) 外,达赖喇嘛的著述多与佛教思想和个人修炼有关,主题从冥思、智慧、慈悲心到幸福、人生的意义、面对死亡、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等等,以佛学观点解答当代人内心所关切之人生核心议题。1999年,达赖喇嘛在纽约中央公园开讲,来自各地的听众超过四万人。依笔者之所见,在这场“攻心战”中,达赖喇嘛的影响力早已超越藏区,并漂洋过海在美国这个传统的基督教国家拥有了不容低估的一席之地。

Friday, October 19, 2007

我 家 后 院 的 旧 阳 台

丘 霖

我的家,在华府郊外的一个老社区中。房子虽然陈旧,但是小区内树木葱郁,疏密相生,绿意盎然。当年买房时,没有经过太多的挑选,我就看上了这个房子。与其说是看上房子本身,倒不如说是看上了老社区周边的环境和相对宽敞的绿地。也许是“男主外、女主内”的缘故吧,我的另一半很在意房子内在的布局,左看右查,总觉得房子结构有太多不尽合理和不尽如人意之处,就问我究竟喜欢这房子的哪一方面。我过去学的是文科,量化分析和规范推算从来不是我的强项,于是我就用形而上的“气场”来应对现实问题的“挑战” - 声称自己喜欢的理由只有一条,就是感觉这房子“气顺”,听上去还颇带有一点禅意,于是,我太太也就“从禅如流”,不再坚持另觅他窝了。

迁入老房我们的新居后,慢慢地才发现太太当初的许多论点确有其道理。我们的房子坐东朝西,除了早晨和下午外,室内光线严重不足,无奈之中,爱养花的太太只能将一些需要充足阳光的室内盆栽植物送人“抚养”。虽然屋子“弊端”重重,但是我并不感到后悔,因为,只要打开通向后院阳台的大门来到户外,我便常常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隔着一片数十米的绿地,我们的后院阳台面对的是一片静谧的树林,深不见底。树林上鸟儿在轻鸣,树林中则常有鹿只和小动物出没,大家倒也相安无事,一派田园景观。虽然周围绿树成荫,但是,阳台上光照充足,空气清新,春天时鸟语花香,沁人肺腑,金秋季色彩斑斓,赏心悦目。经过多年的日晒雨淋,木阳台显得相当的老旧,但是经过一番油漆涂抹,再安上个带遮阳伞的台子和几张椅子,却也显得从容自在,能够缝缝补补又三年,我想那应是没有问题的。

我家的旧阳台长约九米,三米见宽,虽算不上大,也无从谈雅,但却是我们一家人最爱去的地方。外婆来美国时常爱带着家中的小狗豆豆在阳台上享受阳光的温暖,外公则忙着在阳台上栽种蔬菜植物;爷爷说阳台上是读书看报的最佳场地,奶奶则视这里是练习太极气功的乐土。爷爷奶奶回国前,我们问需要带什么东西回国,奶奶指着阳台和对面的树林说,“我最想要的东西可就是带不走呀”。

听妈妈说,习气功者们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气功是建立在生命整体观的理论之上,人们通过“吹嘘呼吸,吐故呐新”,以天地间的精华之气来改造、提高人体的生命功能,并达致“养天地正气”之精神境界。我的悟性不够,觉悟不高,对气功始终半信半疑。但是,每当我来到我们后院的木阳台,或举目望远,或低头静思,内心总有一种心平气遂的感觉,有时,竟会有刹那间的精神解脱之感。是物我两忘,还是出神入化,事后回想起来则始终难解其妙。真所谓,此中有真义,欲辨已忘言。周末闲暇时,沏壶茶,坐于微风习习的阳台中,信手翻上几页爱读的书报,有道是:昼长人静浑无事,一盏清茶一卷书。随着从杯中飘散的一缕茶烟放眼望去,此时便觉天更蓝、云更白、草更绿、茶更香,而一周来积存的烦心事也好似随着清风飘散而去。

华府的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而在后院的阳台上,更能感受每个季节带给我们的欣喜。在漫天大雪的冬季,万物沉寂,自然就不能在外读书品茶,或感受大自然的芳香和清新。但是,当女儿在阳台上兴奋地堆起雪人,精心装点打扮她的“白雪公主”时,我们在屋内隔着玻璃门、手中捧着热茶欣赏女儿的“艺术杰作”,感念大自然万里雪飘、纤尘不染之玉壶冰心,更对木阳台在严冬的季节里带给我们的这份审美意境心存感激之情。

年前,曾与同事一起用 Google Earth 查看各自社区和房子的卫星照片。由于照片的清晰度不够高,图像显得比较模糊。同事说,你的房子看上去好像还有点“规模”嘛。我告诉他,这是因为后院有一深色老阳台的缘故,阳台同屋顶连在一起来看,就显得有些宽大。我对这位同事如是说:The deck is a big part of my home。是的,我家后院的那个老旧的木阳台,不仅构成了房子结构的很大一部分,也构成了我们家一年四季中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

初秋的一个清晨,薄雾霭霭,晨曦穿过树林洒满一地,我站在后院那带着雨露的旧阳台上,眺望着远飞的群鸟,不由地生出了这样的感触:此心安处是吾家!

Saturday, October 13, 2007

谢 淑 丽 与 两 岸 事 务


丘 霖

上个星期的“来去集”,写的是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事务的前副助理国务卿 Susan Shirk (中文名谢淑丽) 最近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外交学院所主办的“中国论坛”上发表的讲演,以及她在今年春天出版的新书<<中国- 脆弱的超级大国>>。这周就再接着谢淑丽的话题,介绍一下新书的作者,目前担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全球冲突与合作研究所主任的谢淑丽教授。

谢淑丽六十年代后期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九七四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博士学位。早在一九七一年,谢淑丽就随著一组美国研究生应邀从香港去北京访问,还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从此之后,中国问题就成为谢淑丽的研究领域,她的主要著述有《中国如何对外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贸易成果和投资改革》、《强盛和繁荣:亚太地区经济与安全的纽带》、《中国经济改革的政治逻辑》等等。一九九七年至二000年,谢淑丽出任美国国务院副助理国务卿,主管包括中国、台湾、香港和蒙古在内的东亚事务(责司国务院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局),是克林顿政府中的学者型官员,用谢淑丽自己的话说,这是研究人员进入政界直接从事外交实务的为数不多的案例之一。谢淑丽表示她在大学任教时十分重视对所研究国家之语言和历史文化的投入和掌握,同时她认为,身跨学术(为学)和政府事务(为官)两界,能发挥自己不同的潜能和长项,使人生更为丰富,因此,谢淑丽认为一个人最好尝试拥有两个职业。

笔者对谢淑丽的了解始于九十年代后期。当时,谢淑丽作为美国国务院副助理国务卿,有关她的新闻报导常常见诸于报端。多年来,美国政府有关台湾前途和未来之解决方案的官方说词中有一项,即任何解决方案“应得到台湾人民同意”。但到克林顿政府的后期,由副助理国务卿谢淑丽开始,国务院对于该问题的说法逐渐转为“应得到两岸人民的同意”。现在,这一说法已作为标准措辞刊登在美国国务院的官方网站上。

同样是台湾问题,谢淑丽的另外一项政策主张为她带来了在两岸媒体中的“高知名度”。一九九九年九月,谢淑丽应邀在华府举行的一项学术讨论会上发表题为“中国可持续发展之挑战”的演讲,呼吁北京应制定更具弹性和创意的对台政策,例如修改「一国两制」的标签,以「 一国三制」来显示更大的政策弹性,让台湾了解统一后其地位将比香港更具自主性。 此言一出,激起大陆方面的强烈反弹,官方媒体透过学者指称这是外力介入台海,干涉中国内政的言行。据报道,有外交高层人士曾当面抨击谢淑丽的「 一国三制」论。

其实,平心而论,大陆方面公开宣布的对台湾统一后的规划确实有别于香港和澳门,台湾的自治程度远高于香港。比如:香港不能有军队,但台湾允许保有自己的军队及 地方性防务;大陆不派任何行政人员管理台湾事务,而是由台湾当地人员进行管理。而且在统一后,中央政府将为台湾保留一定名额参与政府管理,中国国家副主席职位可给由台湾人士来担任,反观港澳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当时,台湾的李登辉政府强烈反对以「一国两制」的模式解决台湾的前途问题,因此谢淑丽主张在“一国”的前提下,大陆方面在言辞上作些让步,以向台湾提供更多的统一诱因,也算是一种“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善意和对所谓“特殊国与国关系论”的否定。也许当时大陆方面早已对台湾民意了然于胸,对于言辞上的让步毫无兴趣,而且严辞相向。一年后民进党赢得大选,上台执政,到如今台湾绝大多数的民意支持“公投入联”,朝向大陆的“一中”底线步步进逼,似乎是证明了善意和让步作用之有限。

上周在“中国论坛”演讲会结束后,笔者在同谢淑丽交谈时提到了当年曾在媒体上广泛报道的有关「 一国三制」的论战,谢淑丽是一位道地的“中国通”,她表示对批评她并没有放在心上,笑称那是因为“自己脸皮很厚”。

在她的新书<<中国- 脆弱的超级大国>>中,谢淑丽也花了一个章节三十多页的篇幅讨论台海问题的来龙去脉和目前的险峻局势,她认为台海问题是事关中国政府能否安然渡过险关的重要议题之一。在列举了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后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演变过程,以及详细解析两岸民意和政府立场后,谢淑丽对目前两岸局势的结论可以用她其中的一个小标题来概括:Pessimism Deepens (悲观气氛正在加深)。

在上周的演讲会上,谢淑丽对美中关系的前景作了展望,并对美国能否妥善处理细致入微而又艰巨复杂的中国问题及美中关系表示担忧。目前,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赫尔布鲁克、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和前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柏格,是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喜莱莉竞选阵营的三大外交智囊,而谢淑丽也加入了奥尔布莱特的公关公司Albright Group LLC 担任高级顾问一职。除了教职外,谢淑丽还担任过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委员、美国国防政策委员会委员、《美国政治科学评论》编委,两岸间“第二轨道”对话机制的推动者,和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现任委员。如果喜莱莉顺利出线并赢得总统大选的话,谢淑丽的中国问题和两岸事务长才应会获得下届政府的重视。

Saturday, October 6, 2007

谢淑丽谈新著《中国 脆弱的超强》



丘 霖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美国学界讨论有关中国崛起之前因后果及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的冲击力的书籍也日渐增多。最近,曾在克林顿政府担任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 Susan Shirk (中文名谢淑丽),出版了一本专著,书名是“China: Fragile Superpower”,本文暂且将此翻译为<<中国 脆弱的超强>>。看到这一书名后,我不仅想起刚来美国在餐馆打工时,不经意看到厨房过道旁装陶瓷碗盘的纸箱上的一行警示语:china. fragile. handle with care。虽然此 china 非彼 China ,但是,我在谢淑丽的著作中似乎读到了某种内在的联系。
日前,在华府东亚研究圈内颇负盛名的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外交学院所主办的“中国论坛”,邀请目前担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全球冲突与合作研究所主任的谢淑丽教授前来作专题报告,笔者和几位朋友慕名而去,参加了这场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演讲兼研讨会。
早在一九七一年,谢淑丽就随着一组美国研究生去中国访问。谢淑丽在她的书中记载道,当周恩来在会见他们并谈到中国政府邀请尼克松访华一事时,曾通过翻译唐闻生开玩笑地说:希望 Susan Shirk 是美国总统,但是,因为尼克松是总统,所以他不得不邀请尼克松。谢淑丽在她的书中和演讲中的分析和阐述,显示出她对中国事务有相当深入的了解,是克林顿政府中典型的学者型官员。谢淑丽在演讲中表示,当美国人看到她的著作时,往往会问,既是“超强”,何来“脆弱”;而中国学者通常则会问她:“中国真是超强吗?”。Superpower 在中文里也译作“超级大国”,笔者的记忆中,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上只有两个“超级大国”,那就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但仅仅二、三十年后,中国就俨然加入了世界“超级大国”俱乐部,我想,这是世人所始料未及的。
谢淑丽在书中和演讲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根据她对中国事务的长期观察所得出的结论。她书中第一个章节的标题是:Strong Abroad but Fragile at Home (这里暂且译为“外强中脆”)。谢淑丽表示,尽管中国的经济有亮丽的表现,但是中国的内部和周边问题,如贫富分化、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领导人的不安全感、台海局势的不稳定性甚至生态危机等等,可能会影响到中国和平崛起的进程,甚至有可能导致“脱轨”。而中国领导人在面临国际危机时往往更担心这种危机会引发国内的不稳定。对国内政治稳定的过度关注则使其不能灵活应对国际危机,这使危机更容易升级。她表示,如果美国不能对中国国内政治和民意走向有所把握的话,危机出现时会导致严重的误判。谢淑丽在书中还引用了当时一条流行的反日标语:“中国人民很愤怒,后果很严重”作为书中章节的标题之一,其英文表述为:When the Chinese People Get Angry, the Result is Always Big Trouble。不过,笔者认为这个译法有不够精准之虞,是否应该译为:When the Chinese People Get Angry, the Consequence is Grave。
当演讲会主持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外交学院中国研究主任,曾经担任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的蓝普顿教授 (Dr. David Lampton) (著有<<同床异梦>> “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 Managing U.S.-China Relations, 1989-2000”) 问谢淑丽,当下美国有这么多人忙于竞选总统和议员,对于如此敏感和细致入微的中国问题,美国是否能处理得当时,谢淑丽的回答很干脆:“No”,不过,谢淑丽不讳言她比较倾向于认同喜莱莉的对华政策,即所谓坚持立场但不损及双边关系。虽然是克林顿政府中的高级外交政务官员,谢淑丽也坦承一九九九年朱镕基总理访美期间,美国行政部门因受制于国会而未能同中国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事达成协议,乃克林顿政府的一个“巨大错误”。
在演讲会的答问部分,许多听众纷纷向谢淑丽提出各自的问题,从环境保护到缅甸动乱再到奥运赛事。一位听众要求谢淑丽就所谓的美国对台“六项保证”发表评论,谢淑丽停顿了一下后表示,她的言论很可能明天就会登上台湾媒体,不过,她语气颇为坚定地表示,美国的最高原则应是保护美国的利益。
据报道,一九八二年美中签订“八一七公报”后,美国驻台代表李洁明(后任驻中国大使)晋见蒋经国总统,面交里根总统关于针对美中“八一七公报”的“六项保证”,其中关键的一项保证是美国不与中国讨论台湾的主权问题。近来因推动“公投入联”而受到美国强烈批评的陈水扁要求美国重申“六项保证”,但是美国并不为所动,前国务院主管两岸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薛瑞福 (与谢淑丽同职) 上个月在台北自由时报上撰文表示,“六项保证已不适合现在的环境”。
当笔者在问及谢淑丽七十年代初的访华行程和今昔对比时,谢淑丽颇有抚今追昔之感慨。她说当她从香港进入内地后,两者间的巨大诧异让她感到惊骇,这种感觉就象是今日她从中国进入朝鲜境内时所感受到的强烈对比一样。当初她们在上海访问时,坐着手摇的摆渡木船到达对岸农村般的浦东;而现在,浦东的高楼鳞次栉比,每天有三十万辆汽车来回于连接浦东和浦西的桥梁和隧道之间。她用“换了人间”一词来形容如此巨大的变化。谢淑丽对于她同周恩来在七一年的会面很引以为荣,在会上语带幽默地表示:那是她人生的顶峰时刻,自此以后她就一直在走下坡路。笔者相信,谢淑丽当年二十六岁访华时,应不会想到日后会成为美国国务院责司中国事务的主管官员吧。
演讲会结束后,同去的文友们在路上还接着会上的话题“深入地交换意见,并达成广泛的共识”。汤伟君建议大家各自就此一主题写些文稿,交流感想,笔者呼应此项“共识”,先抛砖引玉于此,期待着在报上继续我们的讨论。

艺术的盛宴 生命的赞歌

丘 霖

中年,是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有人说,与中年相伴的,不是危机便是消沉。过去忙得没时间去思考的问题,如生命的有限和人生的意义,加上生理的变化和体力的退化,以及空巢期的到来等等,使得原来一直拥有的生活重心和理性基础发生动摇,不少中年人的精神和生活也因此变得茫然和乏味。
月前,女儿离家上大学后,我们的空巢期也随之到来,冷清的家中“秋意”正浓。中秋节将至,友人邀请我们观看一场名为“月圆中秋 风韵歌舞”的舞蹈和声乐表演,说是一个叫作“北维妈妈舞蹈团”的社区表演团体在维州的乔治梅森大学艺术中心举行公演。“跨州”去维吉尼亚的乔治梅森大学观看演出,对于家住马里兰的我们来说,如果不是“空巢”的缘故,可能会很难下这个“审美”决心的。然而,当晚的这场盛大“风韵歌舞”晚会,除了在仲秋时节带给我们意外的节日欣喜和高雅的艺术享受外,更深深触动了我们人到中年的心绪,动人心弦的歌声和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舞蹈,向人们展示的是激情的热烈奔放和生命的多姿多彩。 舞蹈中昂扬的节奏和舒展的旋律、优雅的色调和大气势的张力,融汇在来自故乡和记忆深处的天籁之音,引起我们内心的深深共鸣,而台上台下涌动的活力和热情,更带动现场观众们的情绪不断高扬。
顾名思义,北维妈妈舞蹈团是由希望中文学校北维校区孩子们的妈妈组成的,但是,如果是望文生意的话,那你一定会觉得这只是妈妈们在课间的消遣而已。那天,在这场极似于专业艺术表演的晚会上,妈妈舞蹈团的成员在乔治梅森大学艺术中心的舞台上昭告人们:忘掉你的年龄,热情拥抱艺术和感动吧,生命将会奏响何等精彩的乐章,青春活力永远与妈妈同在!原本在我想象中妈妈们自娱娱人的业余演出场景,被眼前这宏大壮观的场景和精彩纷呈的舞台艺术表演完全抛在了场外。
除了每一个精彩的表演节目外,当晚参加演出的演员和工作人员达百人以上,他们中有特邀声乐演员,有少儿演员,有年长的老美们组成的演唱小组;有京剧舞蹈,有大型歌舞,也有混声合唱。虽然有如此众多的演员和形式各异的节目,晚会却始终进行得有条不紊,环环紧扣,加上晚会主持人的出色表现,令人不禁感到,这是一场从内容到过程都颇具专业演出团体水准的高品质综合艺术展示,而中外观众们以热烈掌声和欢呼声,向了不起的妈妈舞蹈团和其他参演演职员们表达了由衷的感佩和敬意,当然,你也会强烈地感受到观众席上爸爸们和孩子们对舞台上艺术妈妈的那股难以掩饰的骄傲之情。
“月圆中秋 风韵歌舞” 晚会中共有二十多个表演节目,其中不少堪称经典却极有新意的作品,如儿童舞蹈 “同一首歌”、京剧舞蹈 “打虎上山”、“阿里郎”、女声四重唱 “我爱你中国” 、男中音独唱 “那就是我” 、混声合唱 “今夜无眠” 、歌舞 “塞北的雪” 和女中音 “吐鲁番的葡萄” 等,演员们和艺术指导郑小琴深厚的艺术功底从中展现无遗。刚来马里兰大学担任艺术访问学者的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首次在华府的舞台上登台亮相,就以亮丽的嗓音把观众们带回了民歌缭绕的故乡。众多的舞蹈节目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包括 “春风春雨”、“民族舞集锦”、“蓝天华尔兹” 和 “敦煌梦”,节目的舞蹈语言高度谐调,柔畅奔放,古今中外之美学意境鲜明独特,交互辉映,相得益彰,具有极强的艺术效果和审美效应。但是,最具有感染力和震憾力的,还是妈妈们对艺术人生的执着和舞台上洋溢的青春活力。对我来说,晚会不仅是一席艺术的盛宴,更是一首生命的赞歌。
回到人到中年的话题。人到中年,对时间和生命流逝的感慨,往往会引起一些形而上的哲学思考。记得过去年少时曾读过尼采生存哲学的论述却不得要领,现在想来,这真是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最近,闲来无事,我又翻阅了一下尼采的相关论述,尼采所建筑的生存论哲学,维护与追求强盛、丰盈的生命类型,高扬生命力的充溢、强健、狂放,唾弃生命力的匮乏、孱弱、拘谨。尼采在肯定和高扬感性生命的前提下,确认生命的本体和生存的固有矛盾,在生命存在的矛盾张力中寻找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尼采认为,生存的意义就在于超越一切无意义无目的之虚设,体验和享受真实生命带给生活的困苦与快慰,以意志之力不断捕捉存在的偶然与机遇,不断地生成、创造真实的自我,以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总体来说,尼采的生存论哲学以审美的态度看待人生,肯定生命的意义,倡导一种自我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北维妈妈舞蹈团”在中秋节的舞台上,为尼采的哲学思辩作了一个色调斑斓而又精彩生动的注释。这对於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我们来说,岂是“受益良深” 所能一语概括!

Friday, September 14, 2007

感 受 诚 信

上个周末,同太太一起开车去纽约州的绮色佳 (Ithaca, New York)。从马里兰郊区去绮色佳,路上开车约需五个半小时,虽然连续驾驶有点旅途劳顿之感,但是沿着81号州际公路穿越宾州山间一路北上进入纽约州,沿途山峦叠幢,云雾缭绕在青山和广袤的原野之间,壮观的景色让人赏心悦目,脚下加大油门快速向前,心里则油然产生一股“轻舟已过万重山”般的喜悦。

从81号高速公路转入纽约79号公路,还有约30英哩的路程要走。记得八月中旬在79号公路旁买的甜玉米非常可口好吃,因此,一路上我一边开车一边留意着路边两旁的农场店铺,只是因为季节的关系,出售玉米和其他农产品的摊位已不象上次经过时那么多了。好不容易看到一个路边摊有玉米卖,我们于是马上减速靠边停车,兴冲冲地朝玉米摊走去。走到跟前,只见玉米、蕃茄、水果和豆类等菜疏排列整齐,品种还真不少,价格写在摊内的墙板上,都是按件计价,只是奇怪的是不见摊位主人,环顾四周也没有一个人影。摊旁放着一个开口的罐子,上面贴着 "Thank You" 的字条。正在犹豫是走人还是再等一下摊主时,一位开车路过的中年妇女停车走来买蔬菜,看到我们有点不知所措的模样,她便告诉我们这是当地农场的 "Honor System" 摊位,平时没有人看管,顾客按墙板上所列的价格自选农产品,然后再计价把应付钱款投到那个罐子里。我们这才恍然大悟,拿上一打玉米和一小箱蕃茄,付完钱后继续开车上路。

在路上,我们开始寻思着这个 "Honor System" 在汉语里是怎么个说法。记忆中,过去在报章上曾读到过类似这样自选自付的购物方法,没想到在绮色佳让我们实地感受了一回。在英文里,Honor System 有时也称作 Trust System, 意指基于信任、诚实和个人名誉感的行为和操守,其实行的基础是个人对非诚实和非荣誉品行出自内心的排斥,因此,Honor System 不需要有"执法"这样的概念。比如,对学生来说,Honor System 是指没有监考老师在场的考试。说实在的,象在绮色佳郊外这样的路边摊,也只有在民风纯朴的乡间地区才能遇到,而在美国城市里,我们所能见证的购物"Honor System" ,最多也就是在大型超市里通过电脑读码系统来自我结帐付款的过程。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在去绮色佳路上的这个小小的经历,却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社会和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由此心生许多的感想。

过去几年常有机会回国探亲,走在大街小巷里,各类商品琳琅满目,物质之丰富可谓应有尽有,同过去我们小时候物质紧缺的年代相比较,现在可以说什么都有,什么也不缺。但是我发现,在当今高度物质化的社会里惟独最紧缺的,却是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二字。比如,去大卖场或超市购物,顾客不能将随身携带的包带进场;看到有外表不错的农副产品想要买时,朋友就会提醒我要注意访伪;新闻中则不断有假冒伪劣商品被查处的报道和分析。据说,有人将雅虎的广告词“你今天雅虎了吗?”改成“你今天被骗了吗?”颇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根据最近的一则社会新闻,南京一位叫彭宇的年轻人去年出于好心扶起一名跌倒在地的老人并送她去医院。不料,老人及家属得知要花费数万元医药费后,即指称是彭宇撞倒了老太,要他承担数万元医疗费。索赔未果后,老人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损失十三万元。本月上旬此案一审判决的结果是,做好事的彭宇反而需一次性付给原告人民币四万元的赔偿费。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诚信”二字占有极重要的位置,汉字中人言谓之信;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曰:“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我诧异是不是古代先贤的名言到了今天的工商社会就不再适用了呢?比如在美国,也只是在农业地区零售农产品时才有可能实行 "Honor System" 的购物方法,我们在 COSTCO 购物结帐后不是也得让人在出口核验货单吗? 难道民风淳朴只是农业社会才会有的特质?那么,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精神世界)的理论又当何解呢?

那天回到家后,太太习惯性地查看了一下我们在绮色佳路边摊买的番茄,特别是放在纸箱下层的番茄,怕是一些质量不好的或过熟的番茄被特意压在下面不能久存。事实证明是我们多虑了:那一箱番茄上上下下几十个,其新鲜和成熟度都是基本一致的。我笑着说,这回“上山下乡”去绮色佳,我们算是接受了一次美国农民给咱提供的诚信再教育吧!

Sunday, September 2, 2007

底 线

丘 霖

在英文里,Bottom Line (底线) 一词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核心价值和基本利益,一是指财务报表的最后一栏,就是在计算收入和支出后的最终财务状况。在台湾问题上,大洋两岸有两个涉入很深的大国,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美国。对中国而言,台湾是事关其基本利益的问题,底线是不能把台湾给丢了;对美国而言,台湾是美国的长期盟友,但是,套用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的话说,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其实,美国是想同台湾保持朋友和战略关系的,但是,台湾的主事者却不顾美国是台湾最大的保护者这一事实,不断挥舞着唐吉柯德式的剑,在持续冲撞中国底线的同时,最终也踩到了美国的底线。
这次陈水扁出访中南美洲过境美国阿拉斯加,美国给予陈水扁任总统以后最低的过境待遇,用陈水扁自己的话说,即过境安排“不方便、不舒适、没有尊严”。通常,美方在处理陈水扁过境美国事宜时,都会强调是基于对“旅行者”“方便、舒适和尊严”的考虑,安排其过境休息和专机加油作业。但是,对于这次陈水扁任内的最后出访(定名为“宏谊专案”),美国国务院在事前记者吹风会上,竟“忘了”尊严两字,而这次的实际接待规格同0三年阿扁过境纽约时的风光礼遇简直有天壤之别。在陈水扁出访之前,就有消息称阿扁要借“机”给主人难堪。有了李登辉曾经穿睡衣在夏威夷过境的飞机上会见美国在台协会主席白乐崎的先例,有人调侃说这次陈水扁将要穿内裤见客,顺便也好展示一下他小腹部上的“两颗子弹痕”,云云。
当然,陈水扁在阿拉斯加的过境“抗议行动”并没有超越他的老师,但是, 如果阿扁以为他的“叫屈”和“抗议”行动会产生效果的话,美国副国务卿,同时也是负责中国事务和台海问题的内格罗蓬特紧接着在接受电视专访时指出:“推动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投是一项错误,美国将此举视为台湾宣布独立的一步”,则是等于直接告诉阿扁“别再闹了”。用词坦率的内格罗蓬特表示:“台湾没有比美国更好的朋友了。美国强烈支持台湾的民主,我们支持台湾的经济,我们对台湾蓬勃发展的经济印象深刻,我们依据台湾关系法,致力于台湾的防卫,...... 但对于是否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投问题,我们确实有很大的关切。 我们反对这类公投的概念,因为我们将此举视为台湾宣布独立的一步, 也朝向改变台海现状。我记得陈水扁在过去对美国总统,对国际社会以及对台湾人民都做过承诺,不会采取任何代表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举措, 例如不会改变台湾的正式名称。我想强调很重要的一点是台湾方面应该避免任何挑衅的举措,而推动这类的公投,可能会被解读为迈向宣布独立的一步, 我们认为这对于台湾当局追求自身利益并没有建设性”。内氏此言一出,台湾舆论为之哗然,因为在台海两岸的关系上,美国从来没有如此清晰地公开表达反对台湾的立场。
今年六月陈水扁宣布将于总统大选时一并举行“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民投票,接着,国民党也表示将在明年大选全力推动“重返联合国及加入其它国际组织”公投。几个月来“公投入联”在台湾几乎成了如火如荼的全民运动,据一项调查统计,约有百分之七十的选民同意举办“入联公投”,其基本的诉求是:民意不可违,我们需要加入国际组织。通常,人们在推动某项事业时,都会订立明确的目标,而台湾的“入联公投”,即使最终顺利通过,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台湾不会据此而成为联合国的一员,因为这直接违反了联合国宪章,而中国又是拥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加上联合国压倒多数的成员国在台湾问题上同中国保持一致,因此,无论结果如何,台湾的“入联公投”绝无可能改变这一国际现实。但是,在政客操弄下持续高涨的公投民意,其潜在的真正意涵和目的却不容小视,那就是在台湾有越来越多的人要通过公投向中国说不。在中国大陆,对台政策向来有“怀柔理性”和“强硬果断”两方面的意见,而多年来,“怀柔”和“理性”方占据政策主流。现如今,面对如此强大的反中民意,“怀柔”派的意见显然会失去立场,因为“寄希望台湾人民”策略显然并不能带给政策制定者所期望的结果。虽然,“入联公投”与正式宣布台独还有距离,但是,如此强大的民意涌现,加上国民党泛蓝阵营的附和,让大陆原有的脆弱期待落空。而“入联公投”的大门一开,结下来合乎逻辑的发展就会是“更改国号公投”和“修宪公投”,如此,中国的底线将最终失守,而美国的底线也将重写。因此,中美联手管制台湾问题,用言辞力保各自“底线”,实质上是维护台海稳定之和平努力的重要部分;而对台湾而言,在既有的国际大格局下,保持台海现状其实是维护台湾自身利益的最佳“底线”,也是台湾问题有关各方的最低公约数和最大平衡点,只是,多年来这条底线被盲动的无良政客所恶意篡改以谋求他们一己或一党之私利,这,绝非台湾之福。

Sunday, August 26, 2007

《尖峰时刻3》

“Rush Hour 3”

最近看到有报道说,中国电影审查单位认为国际影星成龙的新片Rush Hour 3(中文翻译为《尖峰时刻3》 )有“反华”之嫌,因此这部电影可能不会在中国上映。根据美国杂志Variety 亚洲版引述接近电影公司的消息人士说,中国有关方面不满电影以中国黑帮为题材,因此决定不以引进国内市场。不过,中国国营负责电影进出口业务的中国电影集团则表示,这部电影不在中国上映,是因为他们认为这部电影在中国没有什么市场。 在网上,关于对是否应禁演《尖峰时刻3》的讨论还上升到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高度。
一则是因为本人喜欢看成龙演的功夫片,一则是出于对电影是否“反华”的好奇,笔者在最近的一段“非尖峰家庭时刻”去电影院观赏了《尖峰时刻3》 。就像是《尖峰时刻》和《尖峰时刻2》一样,电影《尖峰时刻3》的基本模式和故事架构与“老大”和“老二”大同小异,只是笑料不减当年,电影的喜剧效果依然强劲,典型的一部集动作、搞笑和风光为一体的好莱坞商业片。
《尖峰时刻3》讲述成龙扮演的香港警探与Chris Tucker 扮演的洛杉矶刑警再度携手执行跨国擒匪任务。 这次新任务发生在欧洲浪漫之都巴黎,他们联手对付当地的中国黑帮。因为是警匪片,有警察就一定有匪徒,而所谓的“反华”问题就出于这里的一班“中国黑帮”。但是,看完全片,我并不认为这是一部“反华”电影,甚至连“辱华”也许都不“够格”。 电影中除了身手不凡的“李督察”外,中国政府政府官员“韩总领事”也是一位堂堂正正的人物,就连“三合会”成员也不是个个青面獠牙之人,更何况这“三合会”里有不少洋人参与,而电影中的“团伙首恶”还是一名法国政府高官。影片中一个关键配角 - 窝囊的法国出租车司机还遭太太赏耳光训斥,我不知法国政府和人民是否会因此认定这部好莱坞喜剧电影有“反法” 倾向或“辱法”之嫌。
拿电影中的两位警探主角来说,中国“李督察”明显地代表机智、勇敢和出奇制胜的武功,相形之下,美国警探“卡特”则是一副油嘴滑舌、游手好闲和歪打正着的“混混嘴脸”。电影开始时,任交通警察的“卡特”在指挥交通时的“放浪行骇”和在处理交通事故时的明显种族偏向,这些“渲染丑化”美国执法人员的情节,非但没有“得罪”和“冒犯”美国观众,他们反而让《尖峰时刻3》在上映首周后登上了全美票房排行榜的榜首。影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对伊拉克战争的辛辣批评,和警探“卡特”在中国武术馆学生面前的不堪一击。
看完电影,我希望《尖峰时刻3》不能在中国上演是基于其他什么原因,而不是对其“反华内容”的认定。我们在国内听到或读到这样的表述:政治的归政治,体育的归体育。笔者希望国内的电影审查单位也能比照做到政治的归政治,娱乐的归娱乐,大可不必动辄把商业和娱乐产品上升到政治层面来讨论,因为神经太过敏感往往是缺乏自信的表现,经得起批评甚至开玩笑才能显得出自己的成熟和气度。何况,在我看来《尖峰时刻3》并没有批评和刻意丑化中国或是中国人的意图,因为我们知道,同其他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的黑手党、美国的三K党一样,古往今来,中国人的黑社会是确实存在的社会现象,如果一部电影作品对此有所描述或进行艺术加工就会被认为是“抹黑”和“反华”的话,那么我想这样的判断力是站不住脚的。如今,当有远见的国人在谈论如何提高中国的软实力和在世界上的道德感召力时,作为好莱坞娱乐片的《尖峰时刻3》在国内影院的演与不演,倒是为相关文化工作者和电影审查人员提供了一个自我检视成熟度、自信心和幽默感的测试剂。

Saturday, August 4, 2007

“很 远 的 地 方”


”你说过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寻求你的理想,
像一只孤独的海燕,海阔天空任你翱翔,
就带著那句亲切的叮咛和那颗执著的心灵,
莫忘了从远方回来的时候,要告诉我许多故事......

你说过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寻求你的理想,
像一个游唱的诗人, 四海为家任你流浪,
就带著那支心爱的吉他, 和那顶低垂的宽帽,
莫忘了从远方回来的时候, 要送给我一页诗篇......”

这是一首我在读高中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的台湾歌谣,记得当时常常在心中哼唱,憧憬着将来有一天告别年复一年的寻常日子,周游世界,浪迹天涯。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居然还不自觉地哼出了声来,当众受到老师的严肃批评。其实,每个人在青少年时期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说它是壮志凌云也好,好高骛远也好,总之“去很远的地方,寻求自己的理想”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纵然在生活中难以做到,但是在心中唱一唱,多少也能慰藉心灵上的那股渴求。毕竟,法国文豪雨果说过,比海洋更为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为浩瀚的是人的心灵。
也许是年少时唱过太多的“海阔天空任你翱翔...四海为家任你流浪”的缘故,终于,在九十年代初的一个冬日里,我告别父母和妻子,以及当时仅两个月大的女儿,提着旅行包登上了飞往大洋彼岸“美丽国度”的班机。当少年时的理想就要成为现实时,我发现心头居然有些沉重不堪,心中的旋律也早已变成童安格的歌曲“让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个漂流...”。
刚来美国后,因忙于打工,很少有时间去欣赏音乐什么的,偶尔也会听到一些流行歌曲,印象最深的要数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的插曲 - “千万里我追寻著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我已经变得不再是我,可是你却依然是你”。我猜想这位词作者一定是曾经留美之人,否则他怎么会如此传神地道尽我心中的那种沧桑感呢?整天忙于生计的我,心中没了当初来美国前立志要遍访“美丽国度”之美丽山川的冲动和念头,家中挂着的出国时带来的气势磅礴的山水国画,渐渐地都被我换成了以“叶花虫草”为主题的装饰点缀......
多少年过去了,我的心里似乎已经全然忘了“你说过要到很远的地方”这首歌,当时哼唱这首歌曲时的心境好象也早已不复存在。不过,在近日的某一刻,从我的心底不知怎么的忽然又冒出了那首久违的歌谣,飘逸而清空,难不成自己是“返老还童”了吗?诧异中我意识到,自己是在为女儿准备上大学的生活用品时,突然间又重拾到年少时的心境。当年出国时才两个月大的小不点女儿,如今已经高中毕业,就要开始她大学校园中的崭新人生。由於女儿是独生女,我和她妈妈又先后去了国外,女儿自小受到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们的细心照料,来到美国后也从没有离开过家,因此,我们原本劝说她申请就读离家不远的大学,可是,女儿不从,却选择了数百英里以外的位于纽约上州的一所学校,也许,在她的心底,也一直有着我当年“海阔天空任翱翔”的那般执着和向往。虽然,美国的读书条件非常优越,三百多哩路也谈不上遥远,但是,对于从没有离开过家独立生活的女儿来说,我的内心里总觉得她选择的是一条自我放逐和自我磨炼的道路。我衷心地祝福她,也盼望她“带著那句亲切的叮咛和那颗执著的心灵”,更不要忘了“从远方回来的时候,要告诉我许多故事......”
自那天后,我发现女儿也开始哼唱起当年那首令我神往的歌谣:“你说过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寻求你的理想...”,三十年后的我在想,每一代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正是这个社会不断充满着活力和进步的源泉所在。

仅以此文为女儿今夏的北上校园之旅送行。

Monday, July 23, 2007

Charlie Rose 的 访 谈 节 目




两年前,美国广播公司(ABC) 晚间新闻(World News Tonight )主播彼得.詹宁斯因罹患肺癌去世后,笔者曾在"来去集"中为文"活过 爱过 写过",用法国作家司汤达生前替自己写下的墓志铭来形容詹宁斯从容、率真和洒脱的一生。 在以前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彼得.詹宁斯和国家广播公司(NBC)的汤姆.布洛考、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丹.拉瑟形成美国电视晚间新闻主播"三国鼎立"的局面,而现如今三大台晚间黄金档新闻主播全已易人,新科台柱们的表现似乎都强差人意,尤其是CBS 以重金从NBC 晨间新闻Today Show 挖角来的"美国甜心"主播凯蒂 .珂瑞克 (Katie Couric),始终未能替 CBS 拉抬人气和收视率,反倒招致 CBS 员工对她的不少怨气。最近,这位新闻主播用口头和肢体语言对同仁恶言相向的消息成为媒体连续热炒的新闻八卦话题。
在美国全国性的电视新闻节目中,除了人们所熟知的三大电视台外,另外还有PBS (公共电视台,全称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Fox 新闻以及在有线频道内播出的CNN 和 MSNBC 之新闻节目。其中,PBS 台的新闻节目( The NewsHour With Jim Lehrer) 无论从新闻报导的深度、主持人的素养还是从新闻分析的客观性和专业性来讲,堪称是美国主流新闻界中的"德高望重者"。当然,PBS还向观众提供许多高品味的电视杂志节目和寓教于乐的专题项目,如介绍最新科学成果及其应用的科普专辑Nova, 著重于自然和生态环境主题的 Nature, 以及专题介绍美国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 American Experience, 和“特写”北美文化艺术界大师级人物的American Masters 等。在PBS 众多的“名牌”系列中,由Charlie Rose 主持的晚间人物访谈节目,也同样获得新闻同行及观众的注目和好评。
Charlie Rose Show 的晚间人物访谈节目,背景布置简约,主持人和访问对象在黑色的背景中围著橡木圆桌而坐。但是,这样一个简单而独特的访谈室,却被 CBS 的同行称作是“电视访谈节目中智慧言论的最后避难所”。接受 Charlie Rose 访问的来宾有国际知名政治人物,以及文学、艺术、体育、科学及商界的重要人士,从戈尔巴乔夫、曼德拉、高尔、安南、基辛格、比尔.盖茨到朱利亚.罗伯茨、李安和马友友等。Charlie Rose 的主持风格严谨稳健,访谈节目深度和广度兼具。除了担任主持人外,他还是这档访谈节目的策划者、制作人兼总编缉,充分展现出他作为全国性访谈节目主持人的新闻敏锐性、宽阔的视野和出众的才华。他的工作座右铭是:“相信电视节目中应该有知性、感性和清心对话的一席之地” ("I believe that there is a place in the spectrum of televioson for really good conversation, if it is informed, spirited, soulful")。Charlie Rose访谈节目自1991年开播以来备受各界好评,Charlie Rose 也因此获得美国电视界权威性的Emmy 奖。
Charlie Rose 来自美国南方的北卡罗来纳州,毕业于杜克大学法学院,除了担任节目主持人外,他目前还是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成员。华府地区的观众可于周日晚11点在第26频道收看到Charlie Rose 的访谈节目,或登陆他的网站www.charlierose.com 在线观看。
六月间,Charlie Rose 赴华访问,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题采访对谈活动,回美后即在七月中的节目中持续一周播放由他主持的“中国专题”。笔者看到的其中第一集是他同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何亚非进行的访谈。何亚非对此间的华人社区来说不是陌生的官员,他曾在中国驻美使馆担任公使衔参赞、公使和临时代办,在出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前担任负责北美外交事务的外交部美大司司长, 可以说是外交部中的一位青壮派美国通,他的夫人还曾担任过驻美使馆领事部的侨务组长,同侨社有相当广泛的接触和互动。何亚非在访谈中全程用流利的英语对答,就中国外交政策、区域安全对策和中美关系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周全解释了中国政府的立场,也反驳了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虽然笔者尚未看到主流媒体对此一访谈内容的评论,不过我认为何亚非的应对和公关技巧应属“可圈可点”之列。在这场内容严肃的访谈中也有听上去有颇为轻松的一面。 当Charlie Rose 介绍何亚非时,就好象是他面对着一位老朋友似的 - 因为何亚非 (He, Yafei) 的名字在Charlie Rose的口中听上去就象是 Hey! Yafei。

Thursday, July 12, 2007

美国各州的座右铭和标语


月前,同国内来的友人一起开车前往位于佛罗里达奥兰多市的狄斯尼乐园一游,沿途经过马里兰州、弗吉尼亚州、南北卡罗莱纳州、佐治亚州和佛罗里达州。每进入一个州界,公路旁的大幅欢迎标识都会告诉你所到达的州名。友人似乎对这些欢迎标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仔细观察后问我:州徽上在州名之外的那些小字是什么意思。笔者虽然在美国生活了十几年,除了知道这些小字通常是州的座右铭外,却不能够“说文解字”,因为,美国各州的座右铭很多使用的是拉丁文。
西方国家和民族中的许多语言多源自于拉丁语系,因此在一些欧洲国家如英国的历史中,采用拉丁语制作的纹章和盾徽中占了大多数。美国五十个州都有自己的座右铭,近半数的座右铭使用拉丁文,还有一些州采用法文、西班牙文、希腊文和意大利文。因此,当你来到美国后发现自己读不懂某个州的州旗、州徽上和州印上的某些文字时,可千万别看低自己的英文水平。
美国在建国后不久,就确定了国家座右铭为拉丁文的“E PLURIBUS UNUM”,意为“合众为一”;1956年美国国会决定使用目前仍通行的英文座右铭“In God We Trust”,意为“上帝使我们信任”,在美元的纸币上都印有此一美国国家座右铭。通常,个人的座右铭代表著某人所珍视和坚持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美国各州的座右铭,也是州内的立法机构在建州或逢州的重大纪念日之时,通过州议会投票产生的一个在相当程度上被本州人民所认同和接受的" 价值宣言",如新泽西州的座右铭是" 自由和繁荣"(Liberty and prosperity)
;阿肯色州的座右铭是" 人民作主" (Regnat populus);肯塔基州的座右铭是" 团结就是力量,分裂导致消亡" (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 新罕布什尔州的座右铭是"不自由,毋宁死" (Live free or die);科罗拉多州的座右铭是“天道运,万物生”(Nil sine numine);密苏里州的座右铭是“人民的福祉是最高法律”(Salus populi suprema lex esto )。有些州的座右铭则反映了当地的传统、历史和地理特点。如马塞诸塞州的座右铭“在自由的旗帜下用刀剑追求和平”(Ense petit placidam sub libertate quietem),源自于独立战争期间在美国东北部流传的一首诗文;加利福尼亚州的座右铭是"我发现了它" (Eureka),则凸显了当年西部拓荒者的探索和梦想;美国中部州之一印第安娜州的座右铭是"美国的十字路口" (The crossroads of America),因为许多州际公路、铁路和水路交通在此汇合;最北端的阿拉斯加州的座右铭是"朝北面向未来" (North to the future)。有些州还将其法定的座右铭作为州徽、州印或州旗图案标志的一部分。
除了座右铭外,美国的不少州还有自己的标语,名目颇多。如亚利桑纳州的标语是:“大峡谷之州”(The Grand Canyon State);爱达荷州的标语为“土豆很有名”(Famous Potatoes);北卡罗莱纳州的标语为“最先飞行”(First in Flight),因为当年首度飞行的莱氏兄弟是北卡罗莱纳州的居民。州的标语是用简洁的语言告诉人们关于此州的景与物。美国人在介绍某个地方时通常喜欢以讲故事为先导, 州的标语往往就起到故事引子的作用。各州标语的起源大多同他们的旅游推广活动有关,为打响知名度,有的标语干脆直接采用著名歌曲或诗歌中的歌词内容,如西弗吉尼亚州就将已故乡村歌手约翰 .丹佛歌唱西弗吉尼亚风光的“ 家乡的路”中的歌词“几乎是天堂”(Almost Heaven) 作为自己的标语;佐治亚州采用一首著名歌曲的曲名“佐治亚在我的心中”(Georgia on My Mind)作为标语。而不少州有数个不同的标语,如宾夕法尼亚州的标语有“一生的记忆”、“ 美国从这里开始”、和“ 你在宾州交到了朋友”(Memories Last a Lifetime, America Starts Here, You've Got a Friend in Pennsylvania)。有些州政府规定将他们的标语作为该州车辆牌照标识的一部分。因此,如果当你在美国驾车行驶时看到前面车辆的牌照上有一行小字的话,那它很可能就是发照州的标语或者是州的别名。近年来,美国制币局发行的以 50个州为背面图案的25 美分硬币,部分也铸有相关州的标语。标语的主要目的是要吸引人的眼球,以提高知名度,扩展本州的旅游业,故标语的英语文句都是通俗易懂的辞汇,如果你不能理解标语的意思,那你就有理由担心自己的英文能力了。

Friday, June 29, 2007

世 行 新 行 长 佐 立 克


丘 霖

在上个月初的一期来去集中,笔者以“世行行长的麻烦”为题,谈到美国和欧洲国家就沃尔夫维茨行长的去留问题进行的外交折冲,以及世界银行工作人员对伊战推动者沃尔夫维茨在其行长任内品行操守的强烈不满和反弹。到了五月中旬,曾誓言绝不退却的沃氏,在来自国际和世行行内部尤其是世界银行董事会的巨大压力之下,同意鞠躬下台,结束了这场持续数月且能见度很高的行长任免拉锯战。作为双方妥协的结果,世界银行在发布的相关声明中赞扬了沃尔夫维茨在世行所推动之“扶贫”及“反贪”的努力。
在沃尔夫维茨宣布辞职后,美国很快提出了新行长人选,他就是前美国贸易代表,前美国副国务卿、现任美国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副总裁佐立克 (Robert B. Zoellick)。其实,关心中美两国关系的读者对这位佐立克先生应不会感到陌生。在担任莱斯国务卿副手时,佐立克主管的外交事务中就包括同负责同中国打交道,被媒体称为美中关系的操盘手。作为一位财经专家,佐立克对国际事务的熟稔和精深掌握,令此间政治人物和新闻界颇为叹服。在去年十月国会举行的一场听证会上,几位友台议员纷纷就陈水扁在美国过境的礼遇问题向左立克发难,要求其道歉。但是,佐立克在答复中显得他对台海两岸微妙、复杂的情势了如指掌,备询时口气坚定,针锋相对。他指出:国与国交往,诚信很重要,作出承诺就要守信,如果一些政治人物为了他们自己的政治需要,自食其言,或者不断试探底线,那就会带来冲突,如果这样,那毫无疑问地,美国政府当然会作出回应。佐立克当时警告说,台湾如果宣布独立就是意味战争,而美国将会被拖下水,这不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佐立克说,美台之间有许多对彼此都有利的议题有待双方共同努力推动,美国也一直在协助台湾与全球体系“接轨”,但如果台湾不在这方面与美国合作,却一直不断地想挑战美国在七十年代就已经形成的“一个中国”政策,“我认为台湾是一直在撞墙。( I think it's going to keep hitting into a wall.)”。
佐利克是中美战略对话机制(外交部副部长级)的美方负责人,也是中美“互为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responsible stakeholders") 这一概念的提出者。去年年底,第二次中美战略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后,佐利克还特别邀请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前往纽约市,参观海德公园、罗斯福总统故居和罗斯福总统图书馆。美国国务院称,美方的这一安排是为了“突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盟国在建设全球政治、经济和安全体系中起到的作用”。此举受到国际舆论特别是日本媒体的高度关注,被认为是有历史眼光的美国官员试图籍二战时期同中国共同抗击日军而奠定的特殊历史关系,重新打造美中同盟。而 Stakeholder 的用词则将中国的地位从一个区域“强权”提升到美国在全球性事务中的一个重要合作夥伴。当时一位美国资深评论家这样评论说:“佐利克是布什政府内部仅次于鲍威尔的最具国际视野的官员。”
2006年初,佐利克第一次以副国务卿的身份访问中国。那次对中国访问最大的亮点并非在正式的会谈场面,而是他和中国国宝熊猫的“亲密接触”。在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佐利克一改不苟言笑的严肃作风,怀抱熊猫晶晶开怀而笑。佐利克拥抱大熊猫的照片立刻出现在全世界的媒体上,因此他也坐实了“熊猫拥抱者”这一美国保守派人士封给国内亲华官员和学者的“雅号”。《华盛顿邮报》为此发表评论指出,佐利克“一个简单的拥抱充满了象征意义”:这一方面向中国发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即他所希望的美中关系的走向;另一方面,也向美国人传达了一个毫不含糊的信息,即他在华盛顿对华政策圈中所持的立场。
正当佐利克在国务院声望日隆的时候,他却决定辞去副国务卿一职,回到投资银行界工作。据说,佐利克当时争取出任美国财长一职未果,决定离开官场,凭借自己雄厚的财经实力到民间企业大展身手,出任高盛集团副总裁和国际咨询委员会主席。本月25日,世界银行董事会无异议通过佐利克担任第十一届行长的提名,这样,佐利克再次回到华府,主导既非政府机构又非民间企业的国际组织-世界银行之全球运作。
佐利克今年53岁,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并于1980年在香港短暂学习和工作。虽然世界银行既不是外交机构,也非一家商业银行,但是,作为全球性的“扶贫”组织,政商经验丰厚老到的佐利克对构建“环球同此凉热”的“和谐世界”,其肩上的责任不可谓不大矣。

Thursday, June 14, 2007

北 宫 饭 店 走 入 历 史


丘 霖

如果我们开车由北向南经华府的一条主干道 Connecticut Ave. 去城里的话,在行至离国家动物园不远处的 Cleveland Park 地带,你会看到一家引人注目的蓝色外墙中餐馆,那就是华盛顿特区历史悠久,在此间外交圈鼎鼎有名的北宫饭店,英文名为Yenching Palace。这家开张了五十多年的老字号中餐馆,已于近日正式结束营业,走入历史,这在Cleveland Park 一带的饕客和华府主流媒体中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震憾和感叹,大华府地区的主要报纸华盛顿邮报和华盛顿时报对此均作了详细报导。
店面不算太大的北宫饭店,座落在华盛顿特区西北区的高收入地段,除了精美的菜式和古朴典雅的室内装璜之外,北宫饭店在美国的一些重要外交事件中扮演了历史性的角色,这在华府众多的中餐馆当中应属绝无仅有。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时期,美国将北宫饭店定为美苏秘使私下接触和谈判的地点。在那里,两个超级核子大国之间一触即发的战争最终得以化解,一时刀光剑影的“古巴导弹危机”和平落幕。当时,一个在华府新闻圈广泛传播的“谣言”是,北宫饭店上下布满了窃听器,记者前往就餐会客必须“风险自负”。但是,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前国务卿基辛格七十年代起常常光顾北宫饭店大快朵颐的兴致。基辛格是华府有名的美食家,专挑城内顶尖餐馆就餐。而他最喜爱的北宫菜式是他们的拿手好菜香酥鸭,只是人们不知他当年热衷于同中国建立关系,是不是多少受到了北宫美味佳肴的影响。事实上,北宫饭店在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史上的确扮演了独特的角色。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首支访美乒乓球队队员在他们的破冰之旅中选择在北宫饭店用餐。中国乒乓球队的访美比赛被称为“乒乓外交”的一环,开启了中美两国迈向关系正常化的新时代。1972年春天,当两个大熊猫作为中国政府赠送给美国人民的礼物到达华府国家动物园时,吸引了大批媒体参加的记者招待会就是在北宫饭店举行的。1973年,当中美两国在对方首都互设联络办事处时,北宫饭店曾每日为在著名的“五月花酒店”内办公的中国驻美国联络处主任黄镇将军及其他官员提供午餐和晚餐。北宫饭店是民国期间任云南省政府主席和中华民国军事参议院院长的龙云之四公子龙绳文于1955年在华盛顿开设的,后由龙云之长子龙绳武的儿子龙宗霖接手。一家中国餐馆成为美国外交史上一系列重要事件的见证人,想必是龙绳文先生开店当初始料所未及的。但是在当时侨社的大环境下,龙家也为此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据龙宗霖先生回忆道,那时饭店里曾接到多起炸弹威胁,每逢接待重要的中国访问团体时,都要有劳联邦特勤局干员到场事先进行勘察。
五十多年来,北宫饭店以滇川风味美食为招牌菜,并按当地美国人的餐饮爱好,改良了部分中式菜肴,他们高品质的菜式及服务在华府深获各界顾客的好评。1967年,美国全国性新闻杂志<<时代周刊>>曾刊登专文特别介绍北宫饭店。近年来笔者曾慕名前往北宫饭店品尝他们的特色菜 - “过桥米线”,他们的这道云南名菜制作精致,美味可口,令人回味无穷,在诺大的华府地区很难能找到风味如此道地独特的滇川饭店。如今北宫饭店结束营业,正宗的云南“过桥米线”也将随之成为绝响,令人不胜惋惜。按相关机构的要求,北宫饭店的霓虹灯招牌和厢型座椅将作为历史见证被保留下来,成为某个博物馆的馆藏。今后的人们只能在博物馆的一角来回味北宫饭店的绝代风华了。
北宫饭店六月十日最后对外营业的当晚,当年同苏联 KGB 华府负责人在北宫饭店秘密接触的美国政府秘使,后出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 John Scali 的遗孀来到这里,向他们过去经常作客的饭店作最后的告别。在饭店的留言簿上,Scali 夫人挥笔表示将会在心中珍藏北宫饭店的历史及美味餐点留给她的美好回忆。
北宫饭店的东主龙宗霖完全能体会到顾客心中的万般不舍,其实,这对他和夫人苗倩来说也是一个艰难的决定。由于年龄及健康原因,他们不得不放弃苦心经营的老字号饭店,将场地长期出租给美国最大的连锁药房 Walgreens。Walgreens 的招牌广告词这样说: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所以我们周围有一个Walgreens 药房。同样,日后笔者再经过Cleveland Park 一带的话,这家在北宫饭店原址上新张的Walgreens 药房会提醒丘霖, 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常常有缺憾的世界。

图为龙宗霖先生在北宫饭店门前 (照片转载自 The Washington Post)

Sunday, June 10, 2007

华 府 Andrew W. Mellon 会 堂


来 去 集 之 159

丘 霖

上个月,美中第二轮战略经济对话在华府举行,中方为此派出了一个由副总理吴仪率领的150人的庞大代表团与会,成员包括财政部长金人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等十五位部长级官员和十位副部长。美国方面出席对谈的则是财政部长保尔森、农业部长约翰斯、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劳工部长赵小兰、贸易代表施瓦布、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拉齐尔、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等美国政府财经首长。会谈首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和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哈德利还亲赴会场发表讲话。正当美国媒体报导各国民众普遍认为中国的经济实力将会超越美国之际,中美两国的财经决策官员齐聚一堂,就双边关系中的重要经济和民生议题进行广泛和深入的对话及磋商,这不仅是中美两国关系中的重要事件,相信对世界和区域经济的格局和走向都会产生相当的影响。
笔者作为当时的会场工作人员,耳闻目睹了美中双边关系上这一重要的财经高层会谈,总体感觉就象是两国高官集体向对方作各自的"政府工作报告",并展开相关的政策解释和工作建议,让在场人士感受到"美中经济共同体"之说所言不虚。
美中第二轮战略经济对话的会场设在属美国环保署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gency) 的Andrew W. Mellon 会堂。对于这一众所瞩目的会谈,国内媒体也派出不少记者专程前来华府进行现场采访。在会场中,一位从国内来的年青记者问起,为什么会谈选择安排在美国环保署进行。由于我当时对Andrew W. Mellon 会堂并无了解,只能笼统地答复说,这与美国环保署可能关系并不大,因为美国政府的行政大楼及重要会议设施,都是由美国政府总务局(General Service Administration) 统筹管理的。至于美国政府总务局,大概应等同于中国政府的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吧。当晚回到家后,在网上进行了一番"调研",对这个以美国前财政部长 Andrew W. Mellon 命名的会场有了更多的了解。
Andrew W. Mellon 会堂建成于1934年,是当时美国政府行政机构所拥有的最大的集会场所,最初被命名为"部会礼堂" (Departmental Auditorium)。1935年2月,罗斯福总统亲自出席了会堂的落成揭幕典礼。Andrew W. Mellon 会堂同当时同时兴建的美国劳工部 (Department of Labor) 和州际商务委员会(Interstate Commerce Commission)的大楼有柱廊和通道相连接,内外风格具有浓厚的文艺复兴时代建筑特征。工程是由当时美国顶尖的建筑师设计,以求体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建筑的恢宏和精致,其主会场楼高4层, 可容纳2500人在此举行会议。会堂建成后,历年来成为许多重要国内和国际会议的举行场地。1949年,杜鲁门总统、艾奇逊国务卿同11个国家的代表在这里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NATO) 条约;1999年,北约组织第五十届政府首脑会议也是在此举行的。1987,美国国会通过一项议案,将 Departmental Auditorium 更名为 Andrew W. Mellon Auditorium, 以纪念当时兴建华府 Federal Triangle 地带美国政府办公大楼工程时担任美国财政部长的Andrew W. Mellon。而 Andrew W. Mellon Auditorium 则是Federal Triangle 政府建筑群中最具历史价值和富丽堂皇的标志性建筑。Federal Triangle 是位于华府西北区宾夕法尼亚大道、宪法大道、六街和十五街之间的一处联邦政府机构所在地,占地70 公顷,其中的许多政府建筑建于上世纪30年代。2002至2003年间,美国政府总务局对Andrew W. Mellon Auditorium 进行翻新改建,并交给建筑的新主人美国环境保护署。
Andrew W. Mellon 在1921至1932年间担任美国财政部长,先后服务过哈定、科利奇和胡佛总统,他所奉行的财政政策是为企业减税和平衡预算,从部长职位卸任后曾担任美国驻英国大使。在担任联邦财政部长期间,Mellon 主导了Federal Triangle 地带美国政府办公大楼兴建工程的预算、规划和总体设计,在建筑群的风格审定上也留下了他的个人印记,因此,将其中标志性性建筑命名为 Andrew W. Mellon Auditorium,对这位前财政部长来说也是名垂青史了。

Saturday, June 2, 2007

中 国 签 证

丘 霖

上回的“来去集”写的是为女儿申请换发美国护照时遇到的一些麻烦。 拿到新护照之后,还得去中国大使馆签证处申请中国签证,这样,去上海探亲和旅游的手续才能算告一段落。申请中国签证不需要预约, 从申请到取件不过几天时间,而加急签证当天便可取件,非常方便。

那天,带着刚拿到的新版美国护照,赶去位于华府乔治城附近的中国大使馆签证处。 可能是暑假回国的高峰期,等候申请签证的人实在不少。进入办公处后,只见一个金属探测器立于门口,于是忙“卸下”身上所有金属物品,过探测器时,警铃却仍然响起。 心想大概是皮带扣什么的“作怪”,那就等警卫来检查吧。可是,环顾四周,这才发现并没有警卫戒备在旁,金属探测器形同虚设。 不一会,一位穿制服的警卫拿着厕所钥匙回到厅内就位,开始检查以后进入的申请人。 我心想,这“安全漏洞”也不尽是那位警卫造成的,凡人可都是需要上厕所方便一下的。

签证处共设有四个服务窗口,两个收件,一个收款,再一个是取件。 等候的人都是来送申请件的,收款和取件窗口则显得“门可罗雀”。可能是收件需要查核申请表格和护照,然后还要出具收据, 并提供一些申请规程方面的说明等等,而收款和取件的过程则简单得多。等了一会儿,眼看在我领取的号码前面还有三十多号,于是就找一个角落想看一会电视消磨些时间。 大厅里有两台电视,正播放一个有关苏联老红军战士回忆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勇事迹的访谈节目。节目很短,几位老战士讲完后又立刻重新播放。 这让我想籍电视节目打发时间的“计划”最后落空。不过在百无聊赖中,丘霖也突发感想, 觉得中国在美国的外交机构如使馆签证处如果能在电视节目中播放一些回顾中美两国政府和民间友好往来的记录片, 或是专业制作的介绍国内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的风光片, 应该会比前苏联老红军在中国驻华盛顿的签证机构“回忆苏联卫国战争的光荣历史”更具相关性和“政治正确性”。

当好不容易快轮到我的号码时,但见四个窗口却先后落下了窗帘。 原来,十二点半的午餐休息时间到了。原本满怀希望的心情又冷却了下来。还好,虽然服务窗口关闭了,但是大厅还是开放的, 如果申请人不欲外出用餐,可以继续留在大厅内避暑躲雨,或闭目养神。借此机会,我想看看墙上贴的各类布告和通知,了解一下相关政策和规定。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颁布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我不知道“中央文明办”这一机构的全称是什么, 但是我想同八十年代时的“五讲四美三热爱领导小组”应该是差不了太多的。不过我也苦苦地寻思了一番如何才能正确英译“文明办”这一机构名称, 怕万一有在场的美国人士向我问起这张布告的内容的话,自己也可以说上个来龙去脉的。

过了半小时,工作人员准时返回岗位,很快地就轮到我送上签证表格和护照。 女签证官非常认真和专业地核查了申请件,并耐心地回答了我的问题。这时我发现,不仅是收款员,所有的签证处工作人员都带着橡胶手套办公。 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只有医生诊所中检查病人的医护人员才带上橡胶手套工作,而护照是流通并不广泛的个人身份证件, 签证官如此“严阵以待”地对待出国旅行文书,让人觉得似乎有一点防范过头。还好,她们并没有戴口罩,我心里在想。

以上是笔者申请中国签证时的一些所见所闻和在等待过程中产生的胡思乱想。 既然上回的“来去集”写了申请美国护照的一些周折,这周就接着写点签证申请中的几桩小事,算是有头有尾,有始有终罢。 最后,还想再提一条建议:在公共场合中陈列的中国国旗,是否应该选用材料比较厚实一点的?可能是看习惯了厚重的美国国旗, 我觉得签证处的中国国旗显得单薄和陈旧,与综合国力不断上升的国家形象有明显落差。上周,第二轮美中战略经济对话在美国环保署礼堂 (Andrew W. Mellon Auditorium) 举行, 笔者作为临时派往的工作人员,留意到会场上东道主陈列的中国国旗显得非常气派和庄重。人们也许会说,那时一个重要的国际谈判场合,理当高度重视, 不过笔者认为,派驻国外的日常领务签证机构,是一个国家的代表性机构,每年要接待成千上万的签证和其他赴华旅行证件申请者,用信息技术的名词来说, 这是一个国家同派驻国之间的关键“界面”之一,她的象征性和重要性应该也是不言而喻的。
其实,中国使馆的“内部事务”,对我等已加入美国国籍的人来说,理应是没有立场置噱的,但是,我们从小天天看着这面国旗冉冉升起,如今虽然身居海外,看到五星旗仍然感到十分亲切,就忍不住多几句嘴。

Sunday, May 13, 2007

世 行 行 长 的 麻 烦

来去集之156

丘 霖

最近,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关系显得很热,英国女王亲赴美国进行为期六天的国事访问;法国总统大选揭晓,亲美的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萨尔科齐胜出,将修正前总统希拉克的“疏美”外交政策。但是,欧洲国家同美国因伊拉克战争结下的心结,并没有因为指称反战的欧洲国家是“旧欧洲”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下台而在总体上有所纾解。近来,围绕着世界银行行长、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同时也是伊拉克战争的推动者和“设计师”沃尔夫维茨的去留问题,美国同“旧欧洲”国家之间的角力正如同鸭子滑水一般在不显眼处暗使劲。
说到世界银行行长的任命权,不能不追溯一下历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快结束之际的1944年7月,根据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倡议,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个小城布雷顿 (Bretton) 举行会议,筹划建立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和世界金融体系,被世人称作布雷顿体系。布雷顿体系有三大支柱,支柱之一是国际贸易,就是关贸总协定的前身,现在改名为世界贸易组织 (WTO)。第二个支柱是世界银行,主要从事开发和援助贷款。第三个支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主管调控和稳定世界金融体系。世界银行不是实际意义上的银行,而是联合国的一个特殊机构,创建初期的使命是为战后欧洲的重建筹集资金,后来,其工作重心逐渐转向资助发展中国家的开发项目。近几年来,世行一直把消除贫穷当成首要目标。目前,世界银行在一百多个国家派有一万多名工作人员,每年向贫困和中等收入国家贷款250亿美元。作为世界银行最大的股东,美国一直拥有任命行长的决定权。从世行成立之始,美国任命的世界银行行长都有金融管理专长。1967年,约翰逊总统打破了这一传统,任命越战决策者之一的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担任世界银行行长,麦克纳马拉在任上一干就是十三年,在基础建设、消除贫困等方面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受到好评。
众所周知,美国在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一直饱受许多欧洲国家的批评。而2005年3月被布什任命为世界银行行长的沃尔夫维茨,是美国国防部的第二号人物,也是伊拉克战争主要策划者之一。他出任世行行长之后,力主打击接受世界银行援助的国家所存在的腐败问题,一些国家的援助项目也因此被终止。但是,以“反腐斗士”自居的沃尔夫维茨,居然闹出以权谋私为女友提级加薪的“腐败”事件,令世界银行的声誉受到严重打击。事情的原委是:沃尔夫维茨走马上任世界银行行长时,他的女友沙哈.丽萨也在世行工作,任中东事务顾问之职。按照世行规定,男女员工之间的亲密程度如果超出同事关系,相互之间不能够以上下级的关系一起工作。为了避免所谓的利益冲突,丽萨必须离开世行。但就在丽萨离任前,她突然得到升职。2005年9月,丽萨被外派到美国国务院任职,但仍然领取世行的薪水,只是工资从原来的13,266万美元升至19,359万美元,比国务卿赖斯的薪水还要高出一万元。世行职员联合会根据调查发现,沃尔夫威茨曾亲自介入其女友的提薪决定,并留有2005年8月写信给世行人事部门负责人的相关指令信函。事件曝光后,沃尔夫威茨不仅要面对来自世行内部要求其鞠躬下台的强烈呼声,国际方面,来自英国、德国和荷兰的批评声浪最为激烈。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长坦言,沃尔夫威茨应该帮世行一个忙,越快下台越好。据《洛杉矶时报》报道说,欧洲一些政府已经决定,除非沃尔夫威茨辞职,否则他们将减少或停止给世行贷款基金的捐款。4月25日,在欧洲议会通过的一份关于欧美关系的决议文中,甚至加上要求沃尔夫威茨辞职的内容。欧洲议会认为,沃尔夫威茨利用职权给女友加薪,严重损害了世行的形象,他的下台将有利于世界银行反腐政策的推行。有分析家指出,欧洲国家除了道义上的诉求外,试图动摇美国世行行长决定权的用意十分明显。
在沃尔夫威茨的行长“保卫战”中,居然还扯到世行前华人副行长章晟曼。章晟曼曾任中国财政部副司长、世界银行中国执行董事、世界银行副行长兼秘书长、高级副行长、常务副行长,现任美国花旗银行全球副主席。他是担任世行副行长的第一个亚洲人,也是世界银行历史上最年轻的副行长。沃尔夫威茨在发表为自己辩护的说贴时,指称章晟曼的夫人曾在章晟曼任职世行期间同时在世界银行服务,意指他们也有利益冲突之嫌。对此章晟曼在发表的公开信中,详列世界银行的相关规定,指出利益冲突条款对上下级员工中夫妻关系的有条件规范和对男女私情及性伴侣关系的严格禁制,并明确表示自己从未涉入任何有关他夫人的人事决定。另外,42位前世行高级官员致信沃尔夫威茨,表示沃尔夫威茨只有一条途径能够使世行的使命得以延续,那就是辞去行长的职务。世界银行的一个内部审查小组最近认定,沃尔夫威茨的所为已违反了世行的职业准则。沃尔夫威茨坚称自己没有犯错,拒绝下台,并认为“倒台”风潮是有人对伊拉克战争心怀愤怒而借题发挥。沃尔夫威茨的去留,有待世界银行董事会在近期内作出最后的裁决。
今年开春以来,对于沃尔夫威茨的行长职务,世行中各国职员的反弹有点震耳,欧洲国家的催促有点急,而世行行长的心头则有点烦。

Thursday, May 3, 2007

<<大 国 的 兴 衰>>



最近,从朋友处借得光碟,在家中观赏了引起国内外广泛报导和评论的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大国崛起>>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用了三年的时间,实地走访了五百年以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九个大国,采访了中外一百多位著名学者、专家和前国家政要所完成的一部大型电视系列片。海外媒体曾对中央电视台这项大手笔制作的意图有诸多揣测,不少评论认为,这是国内宣传单位为配合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态势所进行的舆论造势努力的一部分。<<大国崛起>>播出后不久,却有报导说意识形态主管机构有意要停播此片,是何原因一时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因为高层担心这部影片可能被国际错误解读,有的则说是担心造成国内部分民众的思想混乱,等等。
有海外媒体指出,<<大国崛起>>与1988年的《河殇》相似,是自由派知识精英企图连续了被打断十多年的传统,恢复昔日的影响力,重新运用大众传媒来影响决策者和民众思想,呼吁汇入世界文明主流,有的更明确指其为“新世纪的《河殇》”。这样的评论似乎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大国崛起>>提到九个大国崛起的要素之一 – “思想解放为先导”,则显得颇耐人寻味。比如说到英国,解说词对女王的宽容、议会的民主、《大宪章》的诞生、直到“光荣革命”带给英国的自由等有详实的说明,而这一切,影片认为都是英国成为独霸全球之“日不落帝国”的基础。说到法国,影片突出介绍法国大革命之后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并指出:自由,平等,博爱,不仅成为法兰西文化遗产,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最后载入《联合国》宪章,而“思想文化成就,是法国成为世界性大国的渊源”。笔者的直觉是,如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国崛起>>应没有在中国公开播放的机会。
影片另一个的特点是面对面访问了一百多位著名学者和前国家政要,政治人物方面有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和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等,可谓盖冠云集。在采访的各国学者方面,引起笔者特别注意的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耶鲁大学教授保尔.肯尼迪(Paul Kennedy)。保尔.肯尼迪在美国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学者,他最著名的著作是《大国的兴衰》(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该书曾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包括中文,受到全球各地出版界和读者的重视。
保尔.肯尼迪1945 年出生于英国一个工人家庭。1966 年毕业于英国纽卡斯特大学,是家中的第一个大学生,后赴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70 年起执教于英国东安哥利亚(East Anglia) 大学。1973 年,28 岁的肯尼迪以《萨摩亚的纠纷:对 1878~1900年英、德、美关系之研究》一鸣惊人,被当代美国著名史学家小施莱辛格誉为这一专题的“权威之作”。此后,他又连续出版了《英国海上霸权的兴衰》(1976 年)、《英德对抗之缘起,1860~1914》(1980 年)、《外交背后的现实:1865~1980 年英国外交政策的影响》(1981 年)和《战略与外交》(1983 年)。因其在外交史领域的杰出贡献,1983 年,肯尼迪被美国耶鲁大学聘为教授,并入选英国皇家历史学会,被称为近三十年来最享盛名的国际关系史和战略史学家。而保尔.肯尼迪之名著《大国的兴衰》为其赢得了世界性的荣誉。
《大国的兴衰》对 500 年来各国的军事和经济地位作了比较,涉及了战争与力量对比发展周期等诸多理论问题,在以全球性眼光分析大国的兴衰交替方面不乏真知灼见,同时也为希望了解各大国经济和军事力量对比不断消涨之原因的当代读者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和分析。 正如肯尼迪所言,《大国的兴衰》并非一部军事史,也不是一部经济史。它通过追溯 公元1500 年后世界经济力量的变化,描绘了国际体系中的一流强国在励精图治、富国强兵过程中经济、文化和战略的相互影响。作者在描述国际体系的动态性结构变化中,突出了经济因素的作用。肯尼迪指出,国家除了把维护本国安全作为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之外,在国际交往中保护和扩大本国的经济利益也是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当代国际关系中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是世界经济日益政治化和世界政治日益经济化,成为一个相互依存和互为因果的特殊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分析了文化和权力的关系。肯尼迪认为,追求权力是人类的共性,无论大国在争霸过程中实力发生何等变化,但人们追求权力的倾向似乎是恒久不变的,而这种趋势决定了在国际社会中各国人民文化生活的一些特征。
凡是对保尔.肯尼迪有一定了解的人,一般会倾向于认为,中央电视台的《大国崛起》选题,应是源自于肯尼迪的著作《大国的兴衰》。但是,《大国崛起》的制作人郑重否认这种联系。《大国崛起》一片的总导演任学安表示:他们在创作《大国崛起》的时候,完全是基于作为新闻工作者对于当时舆情的了解和体察,以及对于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判断而作出的。当然,他们坦言在开始创作电视片之后,他们再次重读了保尔.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同时,还专程长时间采访了这位全球知名的历史学家。用任学安的话说,《大国崛起》一片带著一个很朴素的想法,就是要把五百年来影响世界格局的九个大国的“大国之路”进行一个电视化的梳理,从中找到共性的和特殊性的东西,供今人参考。
依笔者之见,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市场和经济因素应该也是解释许多社会乃至政治文化的要素之一。也许《大国崛起》一片的推出和她所引起的市场效应,本身就印证了保尔.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提出的观察 - 经济日益政治化和政治日益经济化,成为了一个相互依存和互为因果的特殊关系。

qiulin_nwt@yahoo.com

Wednesday, April 11, 2007

《以 利 亚》和 门 德 尔 松


日前,和家人一起观赏了由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和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在Strathmore 音乐中心演出的清唱剧《以利亚》。门德尔松(Mendelssohn)
的清唱剧《以利亚》,被誉为与亨德尔的《弥赛亚》和海顿的《创世纪》同为世界三部最伟大的合唱作品,剧情取自圣经旧约《列王记》:以利亚是公元前九世纪的一位先知,他在世时忍受许多痛苦,克尽先知的职责,唤醒误入迷途的以色列人,后来被提升入天。门德尔松的清唱剧秉承亨德尔的风格,声乐作品中的磅礴气势与精妙和声在《以利亚》的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这部清唱剧作品优雅、华丽,将浪漫主义的绚丽色彩与古典主义的严谨特质交织在一起,是门德尔松短暂的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被公认为十九世纪德国清唱剧的巅峰之作。门德尔松的清唱剧《以利亚》有德语版和英语版,德语版的名称是《Elias》,而英语版的则是《Elijah》,这次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和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演出时采用的是英语版的《Elijah》。置身于现场听众席上,门德尔松的清唱剧《以利亚》所带来的庄严、宏伟和神圣的审美境界,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门德尔松无疑是一个熟悉的名字。记得小时候有一位前辈在谈及如何欣赏西方古典音乐时,曾提到可先从斯特劳斯的圆舞曲和门德尔松的作品如《春之歌》和《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开始。门德尔松的协奏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与贝多芬的 D大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和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整部协奏曲作品充满了柔美的浪漫情绪和均匀齐整的形式美,谱曲精妙绝伦,旋律优美酣畅,技巧华丽变幻,不仅是门德尔松最杰出的协奏曲作品,也是德国浪漫乐派诞生以来最动人心弦的小提琴代表作。 而《春之歌》中轻松生动的音乐主题,像流水悠长,又似和风轻抚,仿佛使人沉醉在大地回春、万物苏醒的清新和喜悦之中。
和莫扎特一样,门德尔松也是一位传奇般的音乐神童和英年早逝的音乐家。所不同的是,门德尔松的一生相较于莫扎特而言,是非常幸运的。门德尔松出生于德国汉堡一个富裕的犹太裔银行家家庭,两岁时全家迁往柏林,并弃犹太教而改信基督教。他的祖父摩西是著名的启蒙主义哲学家,母亲有很高的历史修养,据说她能够阅读希腊文原版的《荷马史诗》。门德尔松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从4岁起,他跟随母亲学习钢琴,然后又受到了当时诸多音乐家的指点,于9岁开始公开演奏,16岁开始作曲生涯,20岁在欧洲各国巡回演出,在这过程中他结识了柏辽兹,萧邦,李斯特等伟大的音乐家,并被歌德所赏识。门德尔松是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作曲大师,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的情怀在他作品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并赋予作品以一种诗意的典雅和永恒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还有门德尔松和他姐姐范妮的深厚感情,范妮本身也是一位有成就的钢琴家,门德尔松每次出国期间总要给姐姐范妮写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姐弟情谊,这些信流传至今,也成为了今人研究门德尔松创作生涯的重要依据。门德尔松的最后一部作品《f小调弦乐四重奏》就是为了悼念去世的姐姐范妮而创作的。
门德尔松是一个不知疲倦的音乐家,多年来的辛劳使他在1846年不得不辞去教职,并停止了演出活动。翌年5月姐姐范妮突然中风去世,噩耗使门德尔松当即晕倒,本来就很虚弱的身体状况马上开始恶化,脆弱的精神也因为失去亲人的痛苦和病痛缠身而一下子被摧垮了,半年之后,年仅38岁的门德尔松随姐姐而去,与世长辞。他留给世人的不朽乐章还有:第三(苏格兰)交响曲、第四(意大利)交响曲、威尼斯船歌(第二号)、《乘著歌声的翅膀》、《仲夏夜之梦》等等。门德尔松以乐天派的人生态度对待生命和自然,把幻想与大自然的光明世界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他的音乐作品总是洋溢着光辉、奔放的色彩和优雅、柔美的旋律,当然,这同门德尔松优裕的生活环境也有相当大的关联。
有150年历史的门德尔松清唱剧《以利亚》,2005年首次登陆中国,在上海隆重上演,由上海大剧院、上海歌剧院、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办,美国格莱美音乐指挥奖获得者、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指挥约翰内尔森指挥,阵容强大。可能因为《以利亚》的宗教色彩过于浓厚,当时在沪上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但是国内乐迷们通过《以利亚》的首演得以了解门德尔松在他的传奇一生中对传统宗教热情的复归。

Thursday, April 5, 2007

林 语 堂 与 “幽 默”


我们在同一大楼工作的几位华裔同事,常在中午用餐时间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综论古今,实为工作日中的一段轻松时刻。日前,某君提出“中国人是否幽默”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一番讨论。而谈到中国人的幽默,人们就不能不谈到“幽默”一词的“始作俑者”林语堂。
中文里的“幽默”是由英文Humour 一词音译而来的。而英文中的Humour,则来源于拉丁文的humorr,本义是“体液”。古希腊著名医生,被西人尊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Hippcrates),认为 人的体液有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等等,其组成的比例不同,便会形成人们的不同气质和脾性。而幽默一词的广泛运用,则要归功于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琼生(Ben Jonson) 了。他创作的许多戏剧作品如《个性互异》和《人各有癖》等部作品,均以幽默见长,他的幽默理论和风格也随着舞台剧不胫而走,流传世界。而最初将此词移入中来的,则首推被后人称为“幽默大师”的林语堂了。
1924年5月,“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在《晨报》副刊发表《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第一次将西文中的“humour”译成“幽默”。“幽默”一词始见于屈原的《楚辞九章怀沙》,意为寂静无声。林语堂信手拈来,音译和意境巧妙融汇,一时传为佳话。
1932年,林语堂和潘光旦、李青崖、邵洵美、章克标等发起创办的《论语》问世,《编辑后记》中这样解释刊名:“我们同人,时常聚首谈论,这是我们‘论’字的来源。至于‘语’字,就是谈话的意思,便是指我们的谈天。”这份半月刊以“幽默闲适”和“性灵嬉笑”见长,借“嬉笑”嘲弄现实,创刊号屡次加印,每期发行量很快达到三万多册。随即,幽默刊物纷纷亮相,幽默文章顿成时尚,以至于翌年被称作上海文坛的“幽默年”。
除《论语》外,林语堂在上海期间还曾主编《人间世》(1934年创刊)和《宇宙风》(1935年创刊)两份志趣和宗旨相近的半月刊。林语堂经常自己撰写文章,阐发幽默的内涵“乃一种心境,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美学风格”;他在他的幽默专著《论幽默》中指出:“无论哪一国的文化、生活、文学、思想,都是用得著近情的幽默的滋润。没有幽默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林语堂及其同人积极提倡幽默文学,主张文风“清淡”、“隽永”、“甘美”,要求作品具有“性灵”、“闲适”的特点,逐渐自成一个散文流派。
林语堂不仅在他的作品中弘扬“幽默”,在他的日常对话中也身体力行“幽默”。1961年在巴西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林语堂表达了当时的他对“地球村”理想的“追求”,他说“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装有美国的水电煤气管子,有个中国厨师,娶个日本太太,再找个法国情人。”
1966年从美国回到台湾不久,林语堂参加台北一大学的毕业典礼,当时名流依次演讲,每人都是长篇大论,轮到他时已经11点半,快吃中午饭了,他站起来说:“绅士的演说要像女人的迷你裙,愈短愈好” ,引得全场爆笑。
林语堂,原名和乐,后改玉堂、语堂。笔名宰予、萨天师等,1895年 10月10日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早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1919年起留学美国、德国,深受西方文化影响。1923年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任教,34岁时出任中央研究院英文总编辑,之前还发明了“汉字号码索引法”、“国音新韵检字法”。1936年去美国任教并从事写作,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文化和哲学,成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大师,他发明的中文打字机还获得美国专利。林语堂于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3月26日病逝于香港。
林语堂才学广博,学贯中西,一生撰写了60本书籍、上千篇文章,中英文和中西文化造诣极其深厚,在国际文学界和思想学术界都拥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1975年被推举担任国际笔会副会长,并曾四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再回到前述“中国人是否幽默”的问题上,我想,就严格的意义上说,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毕竟“幽默”本身是一个外来词矣。

"Carolina Inn"


上周四,前北卡罗莱纳州参议员、民主党籍总统参选人约翰.爱德华兹携夫人伊丽莎白举行记者会,会中,爱德华兹报告了伊丽莎白一度得到控制的癌症又告复发,但是,他同时表示他问鼎白宫的努力不会改变。目前,在争取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民主党籍政治人物中,爱德华兹的民意支持度仅次于参议员喜莱莉.克林顿和巴瑞克.欧巴马,位居第三。媒体对爱德华兹民意支持率的涨跌和竞选动向始终保持高度的兴趣。在周四的记者会开始之前数小时,“新张”的纯政治新闻网站 Politico.com 率先报导爱德华兹将暂停竞选活动,而各大新闻单位不知有误,先后跟进报道。然而,不久爱德华兹宣布竞选活动将会继续进行,引起媒体一阵手忙脚乱,纷纷更正原先刊登的新闻大标题。
当晚,下班回家后照例看了NBC 的七点晚间新闻节目。爱德华兹的记者会当然是那天的头条新闻,从约翰.爱德华兹和夫人的讲话到主治医生的分析再到新闻背景资料,整个报导占据了黄金档新闻节目中相当长的时间。然而,引起我注意的却是新闻中一晃而过的记者会背景画面,感觉建筑和场地好生面熟,象是位於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校区旁的 Carolina Inn。到网上一查,果然不错,记者会所在场地,正是设在以前我们带着女儿参观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校区时所住旅馆外面的草坪上。
一年多前的参观校园之行,我们除了担任司机轮流开车外,各项行程和参观活动的协调都由女儿自己安排,包括落脚地和旅馆的选择,她自己在网上寻找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校区附近的旅馆时,就选择了紧挨着校园的Carolina Inn。当时我们觉得Carolina Inn 的费用偏高,建议她另找价格适宜的旅馆,可是,在女儿的一番资料颇为翔实之 Carolina Inn 的“历史课”后,我们就只好按女儿的“既定方针”出发,前进北卡。在美国,与“按既定方针办”相对应的说词应该是“Stay the Course”吧!
北卡罗莱纳州的教堂山镇 (Chapel Hill,North Carolina),得名于当地的一座教堂,而这所教堂的原址,就是现在这家 Carolina Inn 的所在地。 教堂山镇始建于1819年,小镇的成形完全是因为1789年在此地建立的北卡罗莱纳大学。由于北卡罗莱纳大学系统中其他校区的先后建立,为方便区分,在教堂山镇的北卡罗莱纳大学被称为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校区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北卡罗莱纳大学是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公立大学,也是全美国公立大学中教学和学术研究声誉崇隆的学府之一。建于校园旁的 Carolina Inn 由毕业于北卡罗莱纳大学的John Sprunt Hill 所建,于1924年对外营业。1935年, Hill 先生决定将Carolina Inn 赠送给北卡罗莱纳大学,以作为学校的访客中心,营业收入用于资助大学图书馆的日常运行和扩建开支。Carolina Inn 的建筑风格,兼具浓厚的南方种植庄园风味和东北部新古典建筑的格局,内部装饰典雅亮丽,一些陈列的装饰品还是80年前旅馆开张时的原物。Carolina Inn 一直是当地人们举办大型聚会和婚宴的首选场地,30年前的1977年,当爱德华兹和夫人伊丽莎白结婚时,他们就是在Carolina Inn 举行婚礼并招待众亲友的。
爱德华兹和夫人伊丽莎白.爱德华兹与北卡罗莱纳大学都有很深的渊源,他俩是同在北卡罗莱纳大学就读法学院时相识并坠入爱河,伊丽莎白比爱德华兹年长四岁,两人当时都是法学院的优秀学生。2005年,爱德华兹退出参议院后接受了北卡罗莱纳大学聘请,担任该大学的贫穷、工作和机会中心主任。爱德华兹目前还是2008年北卡罗莱纳大学系统校长人选之一。伊丽莎白曾在北卡罗莱纳大学法学院从事法律写作的教学工作,目前在北卡罗莱纳大学的一个委员会中担任理事。爱德华兹全家住在北卡罗莱纳莱利/杜栾/教堂山(Raleigh/Durham/Chapel Hill) 都会区外的一个占地102公顷的庄园 内。
女儿当年的一堂“历史课”,把我们带去了历史性的 Carolina Inn;在不到两年的 时间 里, 这段“历史”又与当下的时事新闻联上了线,这可是我们当初未曾料想到的。

(图片说明: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校区旁的 Carolina Inn 一景)

我 看 “芳 香 之 旅”

本年度的奥斯卡金像奖得主于月前揭晓,代表中国及香港地区“冲奥”的两部国产大片均榜上无名,饮恨洛城。<<满城尽带黄金甲>>虽然入围“最佳服装设计”的提名,但最终与小金人擦肩而过,而<<夜宴>>则在入围提名时就已被淘汰出局。自2002年起,中国先后连续挑选五部古装题材的大片“冲奥”,给人们以似曾相识之感,而今年选送的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夜宴>>,一部以曹禺的话剧<<雷雨>>中的畸恋剧情为蓝本,一部则“大胆借鉴”了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一译<<王子复仇记>>),尽管场面浩大,服装“争奇斗艳”,还有残忍血腥的杀戮及男女私情之场景,但仍然掩盖不住这两部“大片”主题和对话的苍白,以及灵感和创意的匮乏。
在国内电影主管机构决定选送何片“冲奥”的那段时间,观众和影评界曾出现很大的意见分歧,不少人反对再送<<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夜宴>>这类古装大片“远征”奥斯卡,而主张应以体现人性关怀和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电影作品来角逐这项国际性的电影艺术大奖。在数部候选的影片中,由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导演章家瑞执导的电影<<芳香之旅>>,是其中一部呼声颇高的现实题材作品。
<<芳香之旅>>所叙述的故事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情窦初开的少女春芬,在她担任售票员的长途车上遇见一个让她心仪的小伙子刘奋斗,单调的旅途和工作也因此变得美好。刘奋斗是医生,但因家庭成分问题而被分配到农村小镇工作。当两人终在一个滂沱的雨夜得以亲近彼此时,却因命运的作弄而使两人几近仇人,刘奋斗被押解他乡。惶惑和寂寞的生活,让春芬脸上曾经绽放的青春不在,然而内心依然对爱情有著隐隐的憧憬。但是在组织上的安排下,她最后无奈地嫁给了年长自己许多的同车司机和劳动模范老崔。老崔因常年长途开车,患上生理疾病,以至夫妻间不能有真正的肌肤之亲。文革结束后,刘奋斗多方了解春芬的下落,出国前辗转来到小镇,以求见春芬最后一面,但两人却最终未能如愿。直到老崔受伤去世后,春芬恍然明了,老崔生前曾经穷其所能想在春芬面前证明自己在精神境界上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亲人既失,家境清贫,寂寥一生的春芬纵有万般执著,最后归于释然和升华,对于春芬来说,每一个年代,每一段情感,每一趟出车,都无异于一次令人感怀万千的“芳香之旅”。
<<芳香之旅>>的剧情、主题和摄影都有令人印象深刻和感人之处,影片取名也颇具点睛之效,电影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感染力,在国内观众和电影界中颇获好评,此外,电影还在柏林电影节、法国戛纳电影节和开罗电影节等国际影坛盛会中上演,受到国际影评人士的称赞。但是,<<芳香之旅>>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比如,电影的对白,特别是在开始部分不够真实,脱离了那个时代的语境,让人有不够严谨之感;少女情窦初开的细腻情感表现得缺乏层次和不自然,对某些故事情节的铺陈和人物性格的捕捉显得力有未逮。虽然电影给人的感觉是渐入佳境,后半部明显地更真实和更能打动人心,但是,我个人感到<<芳香之旅>>同获得奥斯卡奖的目标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既使同二十多年前在中国上演的日本故事片如<<沙器>>、<<生死恋>>等影片相比较,艺术功力的厚度和表现手法的细致性仍不及当时日本电影艺术界的同行。
总的来说,<<芳香之旅>>对当今中年人以上的观众群来说是一部相当值得一看的电影,影片存在的本身也告诉人们,当下中国的电影界不仅仅是王侯将相、才子佳人充斥的“极品”世界,也不全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的暴虐之地。时代和社会急剧变化之下普通百姓的思想变迁和内心独白,远远要比宫廷里矫揉造作的无病呻吟更具精神内涵和心灵震撼力。不过,借用<<芳香之旅>>的英译名 “The Road” (“路”)一字,笔者认为,中国电影创作和摄制的现状,离摘取奥斯卡的后冠还有相当的一段路途要走。

陆 铿 重 回 大 陆

据台湾媒体报道,年届88岁高龄的旅美著名报人陆铿,日前获得中国政府准许返乡探亲,预定于四月与妻子一起回云南老家访亲探友。读罢这则新闻,笔者想起了陆铿所著之“回忆与忏悔录”中的不少故事,而陆铿的个人故事,同中国现代史中的许多历史事件是串连在一起的。
1999年11月,陆铿和崔蓉芝夫妇来华府探亲访友之际,应华府中国论坛社社长陈有为先生之邀,来到“华府中国论坛”发表演讲,当时,笔者也是众多慕名前往听讲者之一,对陆铿演讲内容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2000年台湾总统大选的展望和他立志在有生之年重返中国大陆创办民营报纸的强烈企图心。受到他铿锵有力的演讲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赐陆铿“大声”为号)和他那股“无可救药的乐观精神”之感染,我便去中文书店找到<<陆铿回忆与忏悔录>>一书,买回家细细阅读,感觉倒好象是读了数篇个人化的中国现代史章节。
陆铿自1939年开始从事新闻业,曾任南京<<中央日报>>副总编辑兼采访主任,并作为二战战地记者赴欧洲采访盟军战况。他曾因抨击时政下了国民党的牢,后于1949年被起义的原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部下逮捕,作为国民党军政要员遭到关押,直到被特赦才恢复自由。定居香港后,陆铿又因所发表的政论文章上了国民党的黑名单,时间长达八年。1989年“六四”事件后,他因协助前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避走美国而被大陆官方禁止入境。用陆铿的话说,“一个人既坐两边的牢,又上两边的黑名单,可谓百年难逢之劫数”。在陆铿跌荡起伏、色彩斑斓的人生中,有两则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事件留给人们颇为深刻的印象,一是陆铿的“一言丧邦”,二是他同台湾作家江南(刘宜良)之遗孀崔蓉芝的“黄昏之恋”和由此而来的“七十婚变”。
1985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北京中南海接受陆铿为时两小时的独家采访,期间,胡耀邦对陆铿表示“过去你在国内吃了不少苦,历史上我们欠了你一笔帐”,另外他还谈到当时领导层的意见分歧,并使用了一些非正式的口头用语。陆铿对此照单全录,后又拒绝了胡耀邦经由新华社香港分社提出的修改意见,将访谈全文发表在香港的<<百姓>>杂志上(陆铿是<<百姓>>半月刊的发起人之一),该篇访谈成为导致胡耀邦日后下台的主因之一,所谓陆铿的“一言丧邦”,缘由于此。
1984年10月,旅美的台湾作家江南,因撰写和出版<<蒋经国传>>一书而被台湾的国民党情治机构刺杀于美国旧金山,此事件在美台之间和华人世界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在事件尚未水落石出之前,陆铿便在媒体直指江南遇害乃国民党当局所为,江南的遗孀崔蓉芝对陆铿的仗义执言心生感激,两人往来后日久生情,坠入爱河。陆铿在七十岁时抛弃了为他蒙受半辈子苦难的发妻杨惜珍及五个子女,来到旧金山与崔蓉芝共筑爱巢,成为当时华文媒体中的热门话题,有人问,难不成这就是人到七十从心所欲乎?
从陆铿目前的健康状况来看,陆铿念兹在兹期盼在中国大陆创办一份民营报纸的愿望可能很难得以实现,但是,若同他的好友,已故著名作家和记者刘宾雁两相比较,一生激荡风云、指点媒体的陆铿又是何等的幸运!

忧愁河上的金桥-也谈忧郁症


月前,女儿就读的高中传来不幸的消息,一位十六岁的在校高中生Rachel Smith和她十八岁的密友,也是同一高中的毕业生Rachel Crites双双失踪,两周后被人发现陈尸车中。警方经过调查确定死因是自杀,而媒体报导则表示,大小Rachel轻生的原因很可能同忧郁症和心理疾病有关。这两位年轻女孩的悲剧发生后,对本地社区和学生及其家长的震撼极大,也再次引起人们对忧郁症及心理疾病防治的关注和讨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世界上约有一亿两千万人患有忧郁症,忧郁症不分国籍、性别、年龄、社会阶层,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精神疾病。在人的一生中,有三个时期较易得到忧
郁症,青春期的后段,中年及退休后的老年阶段。忧郁症表现的症状有:持续的悲伤、焦虑;失去活动的快乐和对周遭事物的兴趣;心神不宁或急躁不安;体重减轻、食欲减退、睡眠
过多或过少;持续感到内疚、空虚、无望和生命的无意义,忧郁症患者说话少且音调低、速度慢、动作和表情呆滞,不少患者会想以一死来寻求解脱。由於没有权威的病理诊断依据,
医学界对于忧郁症的病因仍存有许多猜测:神经传导物质失衡、多巴胺和正肾上腺素失衡、脑神经细胞发育不全与退化、脑部受损、长期用药、基因遗传、荷尔蒙作祟等等。从社会环
境和心理因素上来观察,经济状况、中年危机、空巢期、遭遇人生挫折和某些个人性格特质等,都能导致这种心理疾病的发生。一般来说,忧郁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疗法和心理疗法
,笔者不懂医学,本文只是试着从社会和个人心理的角度来谈一下自己的浅见和看法。

忧郁症的主要表现是持续的忧虑。从汉字上看,“忧虑”两字都由心部组成。古话说,心病还需心药治。中国的医书上有这样一段记载:清代有一位巡按大人,患有精神抑郁症,终日愁眉不展,闷闷不乐,几经治疗,终不见效,但病情却日
趋严重。经人举荐,一位老中医前往诊治。老中医一番望闻问切后,认真地对巡按大人说:“你得的是月经不调症,调养调养就好了。”说罢便扬长而去。巡按听了捧腹大笑,感到这真是个糊涂医生,怎么连男女都分不清。自后,每想起此事,仍不禁暗自发笑,久而久之,抑郁症竟好了。一年之后,老中医又与巡按大
人相遇,这才对他说:“君昔日所患之病是‘郁则气结’,并无良药,但如果心情愉快,笑口常开,气则疏结通达,便能不治而愈。你的病就是在一次次开怀欢笑中不药而治的。”巡按恍然大悟,连忙向老中医道谢。从以上例子来看,改善人的精神状态和心境是治愈心病的良药。但是,知易行难,几十年的人生经历让我们都了解到,如何能有效地调整心态实非
容易实现之事。古人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或曰:“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因此,古往今来的人们用什么样的心情去看待这些十有八九的人生不如意之事,也可以说是人们在观察和评判个人以及周遭事物时,如何设定参照坐标和视角,往往会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有一个经常被引用的表述是,一个杯子里盛有半杯水,乐观的人看到后会倾向于说这杯子是“半杯满”,而悲观的人则会说是“半杯空”-虽然都是半杯水,两种不同的表达也都是陈述事实,但“空”、“满”的不同用词使得语境和意境南辕北辙,大异其趣。面对人生的悲欢离合、起伏迭荡,有人深陷悲情难以解脱,有人则在风暴过后仍然抱持终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我想,这种终极乐观的
人生态度,应是抵御忧郁症来袭的一道无形防火墙。

心病还需心药治,但这并不是说笔者无视药物对于忧郁症的治疗作用。对程度较严重的忧郁症病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两者不能偏废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听到或
看到对于忧郁症的两种不同的对应方法,一是否认自己得病,讳疾忌医,结果使病情恶化;二是当心情低落、心绪不宁时,便认为自己得了忧郁症,动辄依靠药物来控制情绪,难以自
拔,有的最终还是酿成了悲剧。

两年前,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一名十二岁的少年,将自己的祖父母杀死后放火将房子烧毁,当地法庭将犯罪少年判监三十年,但少年的父母却将一家有名的抗忧郁症药厂告上了法院,
原因是父母认为孩子服用的该厂生产的抗忧郁症药物,导致了孩子的精神失常和疯狂行为。这起案件及其庭审过程,引起了美国各界对抗忧郁症药物的热烈讨论,也揭开了一些抗忧郁
症药物不为人所熟知的副作用。有人甚至指出,某些抗忧郁症药物的最终“疗效”就是让人“快快乐乐“地去自杀或杀人。

根据美国的一项医学研究报告显示,美国人平均每月有三天感觉沮丧,忧郁和悲伤。这份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发表的报告还指出:缺少运动,吸烟,体重过重或过轻,健康不佳和事业受挫者等较容易产生忧郁感。从上述报告来看,人们感觉沮丧,忧郁和悲伤的现象是相当普遍和带有重复性的
。而在笔者看来,即使是健康状况良好、事业有成人士也难逃忧郁心情的笼罩。我一直觉得,沮丧的心情和愉悦的心情是交替着伴随人生过程始终的一物两面,所谓“反者道之动”是也。因此,我们不应轻易和简单化地将沮丧、忧郁的心情归结于忧郁症,而应从合理调整心态和提升心灵境界的角度来看待很多是属于正常范围内的心理波动和精神起伏。

过去我们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告诉我们,矛盾是无时不在,无时不有的。人同世上万物一样,也都处在矛盾之中。比如说,我们究竟应该是多一份自信呢,还是多一点谦虚?到底是进取
心比较重要,还是应该知命乐天?如果这些关系不能处理得当,我想一个人也是会很容易感觉沮丧和忧郁的。古西腊神庙石柱上隽刻的千古名言“认识你自己”,在人类不断探索外层空间和宇宙的今天,仍然向世人昭示著她永恒的哲理。因为,无论是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演进,人类不断探寻的基本问题依然是人同自然的关系,
人同社会的关系(人同人之间的关系)和人同自身(灵魂)的关系。

我们作为来到美洲大陆的新移民,各人的才干和机遇都各不相同,有人经过努力和闯荡,已经成就了大事业;也有人像笔者一样,属于依靠工资收入的工薪阶层中的一员。但是,我们
中的大多数,在刚来美国时的起始阶段,都曾经饱尝人生的艰难和不易,深切地体会到在美国“长安居,大不易”的滋味。虽然,我们有时会认为自己是在“自讨苦吃”,但是,有了当年精神上和体力上的跌打滚爬,我们的生活就有了一条心理底线,而这条底线是我们了解自我,体味人情事故和社会万象的参照座标,也是保持乐观精神,抵御压力和
忧郁苦闷心理的利器。

从东方的传统文化来看,提升心灵境界一直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永恒主题。中国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在他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指出:中国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实用性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告诉世人,“为学”的目的是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所谓的提高心灵之境界。先秦哲学中对后世影响至深的老庄哲学,对“为道”作了非常深刻和形象的阐述,其中以庄子的“逍遥游”最具代表性。庄子所谓的逍遥,乃是一种生活哲学,阐述的是人生处世的心态和境界。按晋人郭象对庄子“逍遥”的解释:“夫大鹏之上九万,尺胺之起榆枋,小大虽差,各任其性,苟当其分,逍遥一也。”意思就是说,事物大小各异,但如能够各任其性,放任自得,各当其分,就是逍遥。因此,无论是工薪阶层还是成就大事业者,在笔者看来,只要顺应自然,悠然自得,适心任性地做
自己喜爱的事,欣赏自己之所为产生的积极效果,体会“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终极乐观精神,人们便能逐渐接近“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逍遥境界。

逍遥的人生,是跨越在忧愁河上的一座金桥。

"男 人 的 自 白"


上周末,黄河话剧团在华府成功上演了话剧<<男人的自白>>。刚听到这出话剧的名字时,总觉得有点耳熟,细想之后,感觉这应该是黄河话剧团年前演出的话剧<<阴道独白>>的姐弟篇 - 年前的是女性题材的大胆探索,今年的是男人世界的内心表白;上次的是一出外国剧,这次的则是一台"本土"戏;<<阴道独白>>的主题是女性解放和自我意识的张扬,而<<男人的自白>>所展现的是在功利关系和名利场中人性的异化和萎缩。但是,同以往的话剧演出一样,黄河话剧团演员们的精采表演,将现代社会中人生戏台上的众生像,通过"男人的自白",栩栩如生地搬上了华府的话剧舞台上,在华府寒冷的冬季里为侨社带来了一道精神大餐,备受观众们的称道。
<<男人的自白>>说的是国内某边缘科学研究所的老所长被一个匿名电话搞下了台,所里的一位专家戴某、剧中的主角当上了代所长,却因被诊断为癌症而住进了医院,下属为他写好了悼词,上级赵局长也给他送来了“临终关怀”─去掉他职务上的“代”字,安慰性地扶正为所长。不料,戴竟奇迹般地康复,回到所里荣登所长宝座。他在牵挂著科研工作的同时,还牵挂著三个女人─妻子、女儿、和情人,但更多的人却"关心"著他那个所长的位子。于是,告状、暗算和无中生有的指控接踵而来,这回,心力绞瘁、身心俱疲的戴所长被确诊为癌症,回天乏术。在生死线上,他挣扎着对自己作最后的道德拷问: "即将离开躯体的灵魂是否干净"?
毫无疑问,<<男人的自白>>是一部针贬时弊、鞭挞官场阴暗面的现实主义剧作,主题鲜明,场景布局和剧情安排颇有匠心独运之处,对白诙谐与深沉并重,让人们不时在会心大笑的同时却若有所思,心生感慨。诚如话剧的编剧郭启宏先生所言,有自省精神的作品才是好作品...通过自我的忏悔意识,才能在作品中达到批判的深度。在人心浮躁,急功近利,作为生活内核的精神气质发生急剧变化的今天,像<<男人的自白>>这样对人性和集体意识具有深刻自省和批判意义,同时又为观众喜闻乐见的现实主义剧作,当属难能可贵。而黄河话剧团作为本地的一个业余表演艺术爱好团体,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这部话剧搬上舞台,并且将剧中人物个性和内心世界刻划得入木三分、栩栩如生,足见他们对表演艺术的极大热忱和深厚的舞台表演功力。这次参加<<男人的自白>>演出的共有九位演员,是黄河话剧团历年话剧公演中阵容和规模较大的一次,演员中有几位黄河艺术团的"大腕级"团员"友情出演",因此话剧演出获得如此成功,相信应该是华府两个"黄河"艺术团体通力合作之下结出的硕果。
看完演出,笔者感觉<<男人的自白>>是一出近年来非常优秀的舞台剧之一,对提升观众的心灵境界有相当的助益,而且剧中所选用的音乐同场景中的意境十分的贴切。但剧中似乎也有几处美中不足之处,如在话剧结束时,"死去"的戴所长站起来自己为自己宣读悼词。”歌功颂德”的悼词内容剧中已有陈述,在落幕前重复一遍好象感染力稍嫌不足,没有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笔者觉得,如果安排"死后"的戴所长变成他的灵魂,站起来表达他的"前生感言",是否会更具心灵的震撼力呢? 在戴所长病愈出院到他心力绞瘁后重新入院的那一段戏,其过程好像急促了些,戴所长虽然是一位专家,但是,同时他也是那个名利场中的一员,也耍过匿名电话之类的手段,当他遭遇到流言、告状和诽谤之类的官场常见现象时,情绪当不致于变得如此激动和失控。以上一己之见,提出来就教于艺术家和华府的观众们。

冯 友 兰 的 中 国 哲 学 观


上周的“来去集”中谈到英国思想家罗素的哲学观,以及同丽川兄就此话题进行的一番讨论。丽川同意罗素的哲学观点,同时他建议我阅读冯友兰所著的<<中国哲学简史>>,再从中寻找东方哲学关于提升心灵境界的论述。
<<中国哲学简史>>一书,是冯友兰根据他1947年在美国宾州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整理而成。自1948年在美国出版发行后,<<中国哲学简史>>成为西方学人了解中国哲学思想的“第一书”。由于冯友兰当时授课的对象是美国顶尖大学中的文史专业学生,因此,他的讲稿注重于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中常常引起西方人士误解的命题进行释疑,并援引和参照古希腊及西方哲学代表人物的论述,来论证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境界和普世价值。冯友兰当时在东西方文明之间建立沟通桥梁过程中所展现的智慧和胸襟,在六十年之后的今日看来,更令人感到弥足珍贵。
198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首次将英文版的<<中国哲学简史>>翻译成中文在内地出版发行。中文译本对英文本中所引用中国古典文献中的文句,一一作了核实,因此,虽然这是一部“进口”且经过翻译的哲学书籍,但是,读起来却是“原汁原味”的国学普及读物。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的二十八个章节中,对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中国哲学的精神、主要阶段和背景、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观点和表达思想的方法作了精要的解说。虽然书名是“简史”,但是冯友兰在书中的著述严谨周密,提纲挈领,实可谓“小景之中,形神自足”,对今人把握和感悟中国哲学的价值和内涵,有极大的助益。
长期以来,西方学界人士一般的认识是,中国文化中缺乏超乎现世追求的宗教基础,对此,冯友兰在书中指出:“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中国人并不是这条规律的例外。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对超乎现世的追求,表达了和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的价值”。冯友兰援引老子<<道德经>>中的名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表示:按照中国文化的传统,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指实际的信息和技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 - 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因此,老子的话就是告诉人们,“为学”的目的是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所谓的提高人们心灵之境界。
在关于“中国哲学精神”的论述中,冯友兰指出,绝大多数的中国哲学家试图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达到“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的境界。他认为,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哲学中“出世”和“入世”的对立融合了起来,把反命题统一成合命题。冯友兰在书中第二十八章的“人生的境界”一节中指出:“人生境界,有高下之别,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个等级,中国哲学的精神,或曰作用,或曰任务,在于提升此种境界”。冯友兰并断言:“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替宗教,而这是与中国传统相合的”。
日前,丘霖有机会同丽川继续我们上周的讨论。阅读甚广的丽川将罗素之名著<<哲学问题>>的最后一章 -“哲学的价值”拿给我阅读。我读后发现,集西方哲学之大成的罗素,对哲学功用的阐述在许多方面竟同冯友兰的观念十分的接近,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以下是书中部分内容的摘录:
“...实用性是哲学所没有的,...只有不漠视心灵食粮的人,才相信研究哲学并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哲学之应当学习并不在于它能对于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任何确定的答案,因为,通常不可能知道有什么确定的答案是真确的,而是在于这些问题本身;原因是,这些问题可以扩充我们对于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丰富我们心灵方面的想象力,并且减低教条式的自信,这些都可能禁锢心灵的思考作用。此外,尤其在于通过哲学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灵便会变得伟大起来,因而就能够和成其为至善的宇宙结合在一起”。从上述文字的字里行间中,人们不难解读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及“天人合一”的内涵和要义,发现东西方哲学大师间惊人相似的结论。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2年考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进入北京大学研习哲学,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日战争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回国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2年后一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冯友兰完成撰写《中国哲学史》上、下册,成为中国哲学史的经典著作。

Tuesday, April 3, 2007

"落 叶 归 根"

虽然新年已经过去一段日子了,但是,近日一位很有艺术鉴赏力的同事张韶将国内的贺岁大片《落叶归根》介绍给我,观赏后觉得这是一部很有"看点"和值得推荐的故事影片。
都说离开故土时间久了,我们的很多思想观念已经跟不上国内的脚步。此话不假,就拿《落叶归根》来说,通常是新年期间老少皆宜、合家观看的所谓"贺岁大片",贯穿剧情始终的却是一个活人背著一具尸体"走遍祖国大地",这是《落叶归根》首先带给笔者的一大震撼。
《落叶归根》的故事说的是五十多岁的农民老赵(赵本山饰),南下到深圳打工,却因为来自四川农村的工友和好友老王死在工地上,决定按照王的生前意愿,展开回乡安葬老王的落叶归根之旅。老赵先把老王伪装成醉鬼,混上了长途车,却不幸在途中遇上劫匪。老赵誓死保护老王的补偿金,赢得劫匪敬重之余,还救了一车人的财物。但他因为暴露了死人,结果反而给乘客赶下了车。老赵在路上拦车 ,把老王假装成急救病人,并遇上好心人把他们送到医院。晚上要住店,过了一夜才发现钱被偷了,后又发现老板给的丧葬费是假的,老赵不禁悲从中来,但这未能动摇他的决心。要解决吃饭的问题,他混到别人的葬礼哭丧;要掩饰尸体,他跪请发廊女为老王化妆,...一度,山穷水尽的老赵想一死了之,同老王一起埋骨于青山之间。当然,一路上老赵也遇到好心人的鼎力相助。家乡在望之际,他遇上泥石流,只能靠意志力战胜大自然。当老赵带著老王回到故乡时,却发现老王的故乡因兴建三峡水库工程
已全部迁移,空无一人,整个村庄将被永远地淹没在水底 ...
如果说获得1994年六项奥斯卡奖的美国电影《Forest Gump》是通过叙述退伍军人Forest Gump 的人生故事,向人们纵向描述美国自越南战争后的历史和社会画面的话,《落叶归根》中老赵千里背尸返乡的遭遇和悲喜剧,则是横向地向观众展示当今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和人们的精神风貌。负面的看,电影对民工潮、车匪路霸、地下卖血、诚信亏乏、收容站和卖淫现象都有叙述;积极的方面从豪情满怀的青年人在骑单车进藏的途中帮助老赵推车,到救了老赵一命的山间养蜂人夫妇的感人故事,以及警察自掏腰包为老王买骨灰盒等等,反映了社会中积极向上的一面,虽然表现的是"主旋律",但却毫无生硬、做作和乏味之感。其中,拾荒卖血者(宋丹丹饰)关于她上大学的儿子的一段自白,尤其令人为之动容。总体来说,在宫廷大戏独霸一方的中国影坛,描写小人物命运和情感的《落叶归根》(由张扬编剧和执导),展现出当代青年剧作家和导演的深厚功底,他们在影坛的实力和后劲实在不容小视。
《落叶归根》在社会中引起广泛回响的一个注脚是,由于影片中的劫匪说河南话,使得不少网友认为有损河南人的形象,更有网友提出要声讨郭德纲(劫匪的扮演者,著名相声演员),起诉导演张扬。在影片《落叶归根》中,老赵带著死去兄弟坐在长途汽车上遇到路匪。当匪徒要拿走死者身上的5000块钱时,被老赵阻止了。当时劫匪并不知道老王已死,就用并不标准的河南话说了一段台词:“我上抢天,下抢地,中间抢空气,有什么咱不能抢的。你说我不能抢他,这不是在侮辱我的职业道德吗?” 极富黑色幽默之感。而且,剧中对话里唯一点出片名《落叶归根》的就是这位霸气十足却颇为仗义的劫匪。
笔者对《落叶归根》感到缺憾的地方是主角的选择。首先,《落叶归根》不完全是一部喜剧,而赵本山的表演,在很多地方有明显的小品表演痕迹,演喜剧小品当然是赵大叔的拿手好戏,但却不一定是电影中老赵应具有的人物形象和特质,赵本山的表演不禁让笔者想起当年滑稽演员严顺开饰演《阿Q正传》中的阿Q。再者,由一个大牌笑星来演 "苦大仇深"的民工老赵,作为观众的我似乎很难随着老赵的艰难跋涉而真正 "进入状况",我觉得,这是影片《落叶归根》美中不足之处。

Sunday, January 14, 2007

“苍 白 的 浅 影”

笔者平日无多大爱好,但是空闲时会听上一些音乐,古典的,现代的,中国的,美国的,等等,只要是能引起我内心共鸣的,对我来说就都是好音乐,毕竟,希腊哲学家这样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记得改革开放之初,很多港台和国外的流行音乐开始涌入国门,虽然年青人热烈拥抱,但是持传统观念的人士曾对此提出过不少批评意见。有一次在学校听演讲,听到主讲人侃侃而谈:懂得欣赏古典音乐的人是不会喜欢流行音乐的。当时我心想,自己可是两者都喜欢的,除非我属于“异类”人士,否则,他的论断就是片面的。后来,在外语课上学到一段英文表达,让我颇能理直气壮地“持不同政见”,课文中一位喜爱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对话者如是说“I find beauty in both”,多好的语言表达!
其实,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并不是两个分离的“王国”,八十年代中期美国著名流行歌手约翰.丹佛(John Denver) 和歌剧之王多明戈 (Placido Domingo) 以各自独特的风格联手演唱、并一举获得成功的歌曲“也许是爱”(“Perhaps Love”),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各国不少抒情流行乐队,也不断尝试著以现代的表现方式来重新诠释古典音乐中的精华曲目。
但是,要说到古典音乐同现代流行歌曲完美结合的经典范例,人们不会不提到1967年在英国歌坛上一举成名的歌曲“A Whiter Shade of Pale” (中文译名为“苍白的浅影”)。曾在六十年代横扫全球流行乐坛,在英美的流行榜都荣获冠军的这首“苍白的浅影”,音乐作曲基於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的第140号合唱曲以及“Air for G String”(中译名为“G 弦上的咏叹调”),曲调洋溢著巴洛克音乐的优雅和庄严,感觉上却充满上世纪六十年代西方世界中那种迷幻虚无的独特氛围,更为奇妙的是,这一首长久以来被视作华丽“古典摇滚” (Classical Rock) 音乐里程碑作品之一的歌曲,竟无人能完全明了她晦涩歌词的意涵,就连词作者本人也称自己并不清楚填词时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意境,留给听众们无限的遐思和猜测空间。 以下是“苍白的浅影”简化版歌词原文:

We skipped a light fandango
Turned cartwheels 'cross the floor
I was feeling kind of seasick
But the crowd called out for more
The room was humming harder
As the ceiling flew away
When we called out for another drink
The waiter brought a tray

And so it was that later
As the Miller told his tale
That her face at first just ghostly
Turned a whiter shade of pale

She said there is no reason
And the truth is plain to see
That I wandered through my playing cards
And would not let her be
One of sixteen vestal virgins
Who were leaving for the coast
And although my eyes were open
They might just as well have been closed

And so it was later
As the miller told his tale
That her face at first just ghostly
Turned a whiter shade of pale

几十年来,人们“前赴后继”地对上述歌词所蕴含的意义提出各自的见解及论据,各种各样的解读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坚信“苍白的浅影”是赞美爱情和情欲的人,要将此歌作为在他们婚礼上播放的情歌;而参透曲中人生宿命者则认为这是一首“死之歌谣”,而有人干脆断言这是词作者在吸食毒品后的“胡言乱语”。近来,音乐剧歌后 Sarah Brightman (莎拉.布莱特曼) 在她的专辑中用她古典和现代美感兼具的迷人歌喉演绎“A Whiter Shade of Pale” ,因此,此曲再度在欧美和世界各地走红,可谓经久不衰。有评论家说,在交响乐队和轻柔打击乐器的伴奏下、由Sarah 倾情演唱 的“A Whiter Shade of Pale”,其旋律“闻之令人荡气回肠、思如泉涌,灵感顿生”,日前笔者在书店买来Sarah Brightman 的独唱专辑,欣赏之余也颇有同感。读者如有兴趣可登陆以下网站,在线欣赏由 Sarah Brightman 演唱的“A Whiter Shade of Pale”。也许,四十年之后,我们中有人能够最终破译“浅影”中密码,如果这首歌曲真有暗藏之玄机的话。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GjalSnueZY

Thursday, January 11, 2007

想 到 李 叔 同

上回的來去集寫的是近千年前宋朝詞人柳永<<雨霖鈴>>的千古絕唱“多情自古傷离別”,以及十五年前筆者遠走他鄉時“念去去﹐ 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的悵然心境。其實,有一位近代大學問家的傾情詩作,讀后也同樣使人感受到“念天地之悠悠”的孤寂和蒼涼,這就是弘一大師李叔同的傳世之作 - “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扶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記得自己年少的時候,有一次跟隨姐姐同去杭州虎跑泉游覽,循清澈的溪流而上,看見一處叫做李叔同紀念館的建筑,心想又是哪一位文人墨客的故居。跨進幽暗的館內,看了館藏陳列后才知道,那是一位學貫中西,才華橫溢的大學問家。正是在虎跑定慧寺,李叔同披剃出家,潛心修佛,終成為一代佛學宗師。可是,參觀時最讓我感受到震憾的,還是李叔同在彌留之際寫下的四個大字 - 悲欣交集。就象弘一大師謎一樣的人生,這“悲欣交集”四個大字,也引來多少后人在此細細品味,感悟万千。
對于李叔同的出家,有很多不同的解釋和猜測,眾說紛芸。畢竟,一個曾留學日本,在當時的學術界聲望崇隆的詩人和藝術家,卻了斷塵念,循入空門,按常人的觀點是很難理解和接受的。李叔同的學生,著名漫畫家丰子愷對此有他的詮釋﹐他寫道﹕“人為什么入學校?為了欲得教養。為什么欲得教養?為了要做事業。為什么要做事業?為了滿足你的人生欲望。再問下去,為什么要滿足你的人生欲望?你想了一想,一時找不到根据,而難于答复。你再想一想,就會感到疑惑与虛空。你三想的時候,也許會感到苦悶与悲哀。這時候你就要請教‘哲學’,和他的老兄‘宗教’。這時候你才相信真正的佛教高于一切。所以李先生的放棄教育与藝術而修佛法,好比出于幽谷,遷于喬木,不是可惜,正是可慶。”
丰子愷的漫畫,至性至情,平實中寓深永韻味。年前回到國內,筆者還去書店買回一本他的漫畫集帶回美國慢慢品味。畫中很多的深遠意境和細膩情感,只有人生閱歷丰富者方能體會得到。丰子愷對自己老師心路歷程的參悟,可以說也是至性至情,極富哲理的。環顧周遭,我們很多人不也常常有這樣的“疑惑与虛空,苦悶与悲哀”。在人類尚沒有找尋到“人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的終極答案前,“疑惑与虛空”就會時常襲向人們的心頭,就算順利出洋,拿到學位,甚至美國夢圓,功成名就,我想也是不能例外的。

Tuesday, January 2, 2007

《越 狱》


今年的新年假期,既没立下“新年决心” ,要紧事也啥都没做,只是在家里马不停蹄地看完连续剧《越狱》 (Prison Break) 第一季 (Season One) 共22集。此剧于05年秋在福克斯 (Fox) 频道首播,第一季在去年五月演播结束,第二季的节目目前正在电视台热播中。“越狱”第一季讲的是天才建筑师 Scofield 为了拯救被阴谋集团栽赃陷害并即将被处死的哥哥 Lincoln,细致研究了关押重罪犯人的监狱建筑结构,犯人及狱警人员的情况,周密部署了各项后续行动细节,在将复杂的监狱结构图绘入纹身图案后,佯装抢劫银行被判入狱服刑。在戒备森严并充满着血腥、暗算和贪婪的重犯监狱里,Scofield 和他组成的团队展开了惊心动魄、环环紧扣的越狱计划和行动。整部连续剧虽有惊怵大师 Stephen King 所著之“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的影子 (该小说1994年被拍摄成同名电影后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奖),一些情节也有失真之感,但是,作为一部惊险剧,她引人入胜的剧情和各个单元间的巧妙布局至少在商业上是十分成功的,而在新年假期里成天痴迷于“越狱” 的剧情中,则让我颇有“睡意全无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感。
当然,元旦节日中也并非什么都没有做, 打电话向国内亲人互道新年问候时,姐姐问我是如何庆祝新年的,我回答说,哪儿也没去,就窝在家看一部关于“越狱”的连续剧。原本以为姐姐不会在意我看了些什么美国连续剧,没想到姐姐告诉我,现在上海有很多人在看这部连续剧,许多商店里都有碟片出售,而且还有不少人从网上下载观看。新年的第一天,让我感受到“中美经济-文化共同体”不断地成长壮大的强劲势头。
据媒体报导,美国大剧通过非官方管道在中国年轻人之间风靡一时,很大程度上是凝聚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 、归功于“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 - 在国内活跃著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对欧美文化有著浓厚兴趣的年轻人,通过大量观看欧美剧集学习英语,了解欧美文化。志同道合的他们组成各自为阵的“字幕组”,为自己热捧的美剧无偿提供字幕翻译。原始的英语字幕通常是“字幕组”在美国的合作伙伴们用软件从节目中扒下来,再通过网络传到中国,字幕组则再把翻译好的字幕和剧集上载到各大互联网分享。美剧在中国的流行离不开“字幕组” 高手们的默默付出,而他们的文字功底也颇让人印象深刻,如《越狱》里面有句台词“Preparation can only take you so far”(直译“准备所能做到的只能至此”),国内“字幕组”把此句意译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颇具将美国的日常用语同汉语语境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之良好社会效果,令人心生敬意。

07年的元旦,看了一套流行美剧,心生一点观感,写下这篇短文,是以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