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5, 2007

冯 友 兰 的 中 国 哲 学 观


上周的“来去集”中谈到英国思想家罗素的哲学观,以及同丽川兄就此话题进行的一番讨论。丽川同意罗素的哲学观点,同时他建议我阅读冯友兰所著的<<中国哲学简史>>,再从中寻找东方哲学关于提升心灵境界的论述。
<<中国哲学简史>>一书,是冯友兰根据他1947年在美国宾州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整理而成。自1948年在美国出版发行后,<<中国哲学简史>>成为西方学人了解中国哲学思想的“第一书”。由于冯友兰当时授课的对象是美国顶尖大学中的文史专业学生,因此,他的讲稿注重于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中常常引起西方人士误解的命题进行释疑,并援引和参照古希腊及西方哲学代表人物的论述,来论证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境界和普世价值。冯友兰当时在东西方文明之间建立沟通桥梁过程中所展现的智慧和胸襟,在六十年之后的今日看来,更令人感到弥足珍贵。
198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首次将英文版的<<中国哲学简史>>翻译成中文在内地出版发行。中文译本对英文本中所引用中国古典文献中的文句,一一作了核实,因此,虽然这是一部“进口”且经过翻译的哲学书籍,但是,读起来却是“原汁原味”的国学普及读物。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的二十八个章节中,对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中国哲学的精神、主要阶段和背景、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观点和表达思想的方法作了精要的解说。虽然书名是“简史”,但是冯友兰在书中的著述严谨周密,提纲挈领,实可谓“小景之中,形神自足”,对今人把握和感悟中国哲学的价值和内涵,有极大的助益。
长期以来,西方学界人士一般的认识是,中国文化中缺乏超乎现世追求的宗教基础,对此,冯友兰在书中指出:“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中国人并不是这条规律的例外。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对超乎现世的追求,表达了和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的价值”。冯友兰援引老子<<道德经>>中的名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表示:按照中国文化的传统,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指实际的信息和技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 - 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因此,老子的话就是告诉人们,“为学”的目的是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所谓的提高人们心灵之境界。
在关于“中国哲学精神”的论述中,冯友兰指出,绝大多数的中国哲学家试图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达到“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的境界。他认为,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哲学中“出世”和“入世”的对立融合了起来,把反命题统一成合命题。冯友兰在书中第二十八章的“人生的境界”一节中指出:“人生境界,有高下之别,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个等级,中国哲学的精神,或曰作用,或曰任务,在于提升此种境界”。冯友兰并断言:“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替宗教,而这是与中国传统相合的”。
日前,丘霖有机会同丽川继续我们上周的讨论。阅读甚广的丽川将罗素之名著<<哲学问题>>的最后一章 -“哲学的价值”拿给我阅读。我读后发现,集西方哲学之大成的罗素,对哲学功用的阐述在许多方面竟同冯友兰的观念十分的接近,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以下是书中部分内容的摘录:
“...实用性是哲学所没有的,...只有不漠视心灵食粮的人,才相信研究哲学并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哲学之应当学习并不在于它能对于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任何确定的答案,因为,通常不可能知道有什么确定的答案是真确的,而是在于这些问题本身;原因是,这些问题可以扩充我们对于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丰富我们心灵方面的想象力,并且减低教条式的自信,这些都可能禁锢心灵的思考作用。此外,尤其在于通过哲学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灵便会变得伟大起来,因而就能够和成其为至善的宇宙结合在一起”。从上述文字的字里行间中,人们不难解读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及“天人合一”的内涵和要义,发现东西方哲学大师间惊人相似的结论。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2年考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进入北京大学研习哲学,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日战争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回国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2年后一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冯友兰完成撰写《中国哲学史》上、下册,成为中国哲学史的经典著作。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