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5, 2007

忧愁河上的金桥-也谈忧郁症


月前,女儿就读的高中传来不幸的消息,一位十六岁的在校高中生Rachel Smith和她十八岁的密友,也是同一高中的毕业生Rachel Crites双双失踪,两周后被人发现陈尸车中。警方经过调查确定死因是自杀,而媒体报导则表示,大小Rachel轻生的原因很可能同忧郁症和心理疾病有关。这两位年轻女孩的悲剧发生后,对本地社区和学生及其家长的震撼极大,也再次引起人们对忧郁症及心理疾病防治的关注和讨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世界上约有一亿两千万人患有忧郁症,忧郁症不分国籍、性别、年龄、社会阶层,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精神疾病。在人的一生中,有三个时期较易得到忧
郁症,青春期的后段,中年及退休后的老年阶段。忧郁症表现的症状有:持续的悲伤、焦虑;失去活动的快乐和对周遭事物的兴趣;心神不宁或急躁不安;体重减轻、食欲减退、睡眠
过多或过少;持续感到内疚、空虚、无望和生命的无意义,忧郁症患者说话少且音调低、速度慢、动作和表情呆滞,不少患者会想以一死来寻求解脱。由於没有权威的病理诊断依据,
医学界对于忧郁症的病因仍存有许多猜测:神经传导物质失衡、多巴胺和正肾上腺素失衡、脑神经细胞发育不全与退化、脑部受损、长期用药、基因遗传、荷尔蒙作祟等等。从社会环
境和心理因素上来观察,经济状况、中年危机、空巢期、遭遇人生挫折和某些个人性格特质等,都能导致这种心理疾病的发生。一般来说,忧郁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疗法和心理疗法
,笔者不懂医学,本文只是试着从社会和个人心理的角度来谈一下自己的浅见和看法。

忧郁症的主要表现是持续的忧虑。从汉字上看,“忧虑”两字都由心部组成。古话说,心病还需心药治。中国的医书上有这样一段记载:清代有一位巡按大人,患有精神抑郁症,终日愁眉不展,闷闷不乐,几经治疗,终不见效,但病情却日
趋严重。经人举荐,一位老中医前往诊治。老中医一番望闻问切后,认真地对巡按大人说:“你得的是月经不调症,调养调养就好了。”说罢便扬长而去。巡按听了捧腹大笑,感到这真是个糊涂医生,怎么连男女都分不清。自后,每想起此事,仍不禁暗自发笑,久而久之,抑郁症竟好了。一年之后,老中医又与巡按大
人相遇,这才对他说:“君昔日所患之病是‘郁则气结’,并无良药,但如果心情愉快,笑口常开,气则疏结通达,便能不治而愈。你的病就是在一次次开怀欢笑中不药而治的。”巡按恍然大悟,连忙向老中医道谢。从以上例子来看,改善人的精神状态和心境是治愈心病的良药。但是,知易行难,几十年的人生经历让我们都了解到,如何能有效地调整心态实非
容易实现之事。古人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或曰:“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因此,古往今来的人们用什么样的心情去看待这些十有八九的人生不如意之事,也可以说是人们在观察和评判个人以及周遭事物时,如何设定参照坐标和视角,往往会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有一个经常被引用的表述是,一个杯子里盛有半杯水,乐观的人看到后会倾向于说这杯子是“半杯满”,而悲观的人则会说是“半杯空”-虽然都是半杯水,两种不同的表达也都是陈述事实,但“空”、“满”的不同用词使得语境和意境南辕北辙,大异其趣。面对人生的悲欢离合、起伏迭荡,有人深陷悲情难以解脱,有人则在风暴过后仍然抱持终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我想,这种终极乐观的
人生态度,应是抵御忧郁症来袭的一道无形防火墙。

心病还需心药治,但这并不是说笔者无视药物对于忧郁症的治疗作用。对程度较严重的忧郁症病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两者不能偏废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听到或
看到对于忧郁症的两种不同的对应方法,一是否认自己得病,讳疾忌医,结果使病情恶化;二是当心情低落、心绪不宁时,便认为自己得了忧郁症,动辄依靠药物来控制情绪,难以自
拔,有的最终还是酿成了悲剧。

两年前,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一名十二岁的少年,将自己的祖父母杀死后放火将房子烧毁,当地法庭将犯罪少年判监三十年,但少年的父母却将一家有名的抗忧郁症药厂告上了法院,
原因是父母认为孩子服用的该厂生产的抗忧郁症药物,导致了孩子的精神失常和疯狂行为。这起案件及其庭审过程,引起了美国各界对抗忧郁症药物的热烈讨论,也揭开了一些抗忧郁
症药物不为人所熟知的副作用。有人甚至指出,某些抗忧郁症药物的最终“疗效”就是让人“快快乐乐“地去自杀或杀人。

根据美国的一项医学研究报告显示,美国人平均每月有三天感觉沮丧,忧郁和悲伤。这份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发表的报告还指出:缺少运动,吸烟,体重过重或过轻,健康不佳和事业受挫者等较容易产生忧郁感。从上述报告来看,人们感觉沮丧,忧郁和悲伤的现象是相当普遍和带有重复性的
。而在笔者看来,即使是健康状况良好、事业有成人士也难逃忧郁心情的笼罩。我一直觉得,沮丧的心情和愉悦的心情是交替着伴随人生过程始终的一物两面,所谓“反者道之动”是也。因此,我们不应轻易和简单化地将沮丧、忧郁的心情归结于忧郁症,而应从合理调整心态和提升心灵境界的角度来看待很多是属于正常范围内的心理波动和精神起伏。

过去我们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告诉我们,矛盾是无时不在,无时不有的。人同世上万物一样,也都处在矛盾之中。比如说,我们究竟应该是多一份自信呢,还是多一点谦虚?到底是进取
心比较重要,还是应该知命乐天?如果这些关系不能处理得当,我想一个人也是会很容易感觉沮丧和忧郁的。古西腊神庙石柱上隽刻的千古名言“认识你自己”,在人类不断探索外层空间和宇宙的今天,仍然向世人昭示著她永恒的哲理。因为,无论是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演进,人类不断探寻的基本问题依然是人同自然的关系,
人同社会的关系(人同人之间的关系)和人同自身(灵魂)的关系。

我们作为来到美洲大陆的新移民,各人的才干和机遇都各不相同,有人经过努力和闯荡,已经成就了大事业;也有人像笔者一样,属于依靠工资收入的工薪阶层中的一员。但是,我们
中的大多数,在刚来美国时的起始阶段,都曾经饱尝人生的艰难和不易,深切地体会到在美国“长安居,大不易”的滋味。虽然,我们有时会认为自己是在“自讨苦吃”,但是,有了当年精神上和体力上的跌打滚爬,我们的生活就有了一条心理底线,而这条底线是我们了解自我,体味人情事故和社会万象的参照座标,也是保持乐观精神,抵御压力和
忧郁苦闷心理的利器。

从东方的传统文化来看,提升心灵境界一直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永恒主题。中国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在他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指出:中国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实用性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告诉世人,“为学”的目的是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所谓的提高心灵之境界。先秦哲学中对后世影响至深的老庄哲学,对“为道”作了非常深刻和形象的阐述,其中以庄子的“逍遥游”最具代表性。庄子所谓的逍遥,乃是一种生活哲学,阐述的是人生处世的心态和境界。按晋人郭象对庄子“逍遥”的解释:“夫大鹏之上九万,尺胺之起榆枋,小大虽差,各任其性,苟当其分,逍遥一也。”意思就是说,事物大小各异,但如能够各任其性,放任自得,各当其分,就是逍遥。因此,无论是工薪阶层还是成就大事业者,在笔者看来,只要顺应自然,悠然自得,适心任性地做
自己喜爱的事,欣赏自己之所为产生的积极效果,体会“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终极乐观精神,人们便能逐渐接近“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逍遥境界。

逍遥的人生,是跨越在忧愁河上的一座金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