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5, 2007

林 语 堂 与 “幽 默”


我们在同一大楼工作的几位华裔同事,常在中午用餐时间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综论古今,实为工作日中的一段轻松时刻。日前,某君提出“中国人是否幽默”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一番讨论。而谈到中国人的幽默,人们就不能不谈到“幽默”一词的“始作俑者”林语堂。
中文里的“幽默”是由英文Humour 一词音译而来的。而英文中的Humour,则来源于拉丁文的humorr,本义是“体液”。古希腊著名医生,被西人尊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Hippcrates),认为 人的体液有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等等,其组成的比例不同,便会形成人们的不同气质和脾性。而幽默一词的广泛运用,则要归功于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琼生(Ben Jonson) 了。他创作的许多戏剧作品如《个性互异》和《人各有癖》等部作品,均以幽默见长,他的幽默理论和风格也随着舞台剧不胫而走,流传世界。而最初将此词移入中来的,则首推被后人称为“幽默大师”的林语堂了。
1924年5月,“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在《晨报》副刊发表《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第一次将西文中的“humour”译成“幽默”。“幽默”一词始见于屈原的《楚辞九章怀沙》,意为寂静无声。林语堂信手拈来,音译和意境巧妙融汇,一时传为佳话。
1932年,林语堂和潘光旦、李青崖、邵洵美、章克标等发起创办的《论语》问世,《编辑后记》中这样解释刊名:“我们同人,时常聚首谈论,这是我们‘论’字的来源。至于‘语’字,就是谈话的意思,便是指我们的谈天。”这份半月刊以“幽默闲适”和“性灵嬉笑”见长,借“嬉笑”嘲弄现实,创刊号屡次加印,每期发行量很快达到三万多册。随即,幽默刊物纷纷亮相,幽默文章顿成时尚,以至于翌年被称作上海文坛的“幽默年”。
除《论语》外,林语堂在上海期间还曾主编《人间世》(1934年创刊)和《宇宙风》(1935年创刊)两份志趣和宗旨相近的半月刊。林语堂经常自己撰写文章,阐发幽默的内涵“乃一种心境,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美学风格”;他在他的幽默专著《论幽默》中指出:“无论哪一国的文化、生活、文学、思想,都是用得著近情的幽默的滋润。没有幽默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林语堂及其同人积极提倡幽默文学,主张文风“清淡”、“隽永”、“甘美”,要求作品具有“性灵”、“闲适”的特点,逐渐自成一个散文流派。
林语堂不仅在他的作品中弘扬“幽默”,在他的日常对话中也身体力行“幽默”。1961年在巴西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林语堂表达了当时的他对“地球村”理想的“追求”,他说“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装有美国的水电煤气管子,有个中国厨师,娶个日本太太,再找个法国情人。”
1966年从美国回到台湾不久,林语堂参加台北一大学的毕业典礼,当时名流依次演讲,每人都是长篇大论,轮到他时已经11点半,快吃中午饭了,他站起来说:“绅士的演说要像女人的迷你裙,愈短愈好” ,引得全场爆笑。
林语堂,原名和乐,后改玉堂、语堂。笔名宰予、萨天师等,1895年 10月10日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早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1919年起留学美国、德国,深受西方文化影响。1923年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任教,34岁时出任中央研究院英文总编辑,之前还发明了“汉字号码索引法”、“国音新韵检字法”。1936年去美国任教并从事写作,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文化和哲学,成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大师,他发明的中文打字机还获得美国专利。林语堂于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3月26日病逝于香港。
林语堂才学广博,学贯中西,一生撰写了60本书籍、上千篇文章,中英文和中西文化造诣极其深厚,在国际文学界和思想学术界都拥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1975年被推举担任国际笔会副会长,并曾四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再回到前述“中国人是否幽默”的问题上,我想,就严格的意义上说,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毕竟“幽默”本身是一个外来词矣。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