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24, 2007

薛 涌 的 著 作

上个周末,恰逢老兵节,在家中闲来无事,写了一篇短文,以纪念十七年前来美国后不久所度过的那个令我难忘的老兵节。在老兵节的三天长周末中,除了写文章外,我还去了洛克维尔的世界书局消磨时光,未料,这次却是一趟收获颇丰的逛书店之行。

走进世界书局,看到告示上写著减价售书的字样:凡买三本特价区内的书可享受一定程度的优惠,购买不足三本者按原价计价。其实,这不应算作是减价活动,只是对多买书者所提供的程度有限的优惠而已。再看看特价区内的书,数量不少,但多是一些老旧的书籍。因为时间充裕,我就停下脚步在众多的书籍中慢慢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中文书。好不容易挑到两本书后,发现要在这书丛中再找到一本中意的书籍实在很难,正准备要放弃努力时,角落里的一本名叫 <<右翼帝国的生成 - 总统大选与美国政治的走向>> 的书吸引了我的注意,书名好生面熟,作者更是大大的有名 - 薛涌,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一个被国内媒体评为影响中国舆论的50名当代知识分子之一的美国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

<<右翼帝国的生成 - 总统大选与美国政治的走向>> 论述的主要切入点是美国二00四年的总统大选,现在看来似已过时,不过在粗略翻阅后,我觉得书中对美国两党政治的分析深度和广度兼具,是一本相当有份量的政论书籍。于是,这本我最后挑选上的“旧书”,成了我回家后打开阅读的首选之书。

过去在网上曾多次读到过薛涌的政论文章,很多时候都有耳目一新之感。也许是我们曾有过某些类似的生活经历,所以,我发现,读薛涌的文章很容易引起我的共鸣。也是六十年代出生的薛涌,一九八三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就职于北京晚报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一九九四年赴美国留学,获得耶鲁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期间曾去日本进修,现就职于波士顿萨福克大学 (Suffolk University) 历史系任助理教授。从薛涌在美国的学经历来看,他是为数不多的坚守原先在国内所学的文科专业,在美国一路走来并在学界颇有建树的“真英雄”。

之前,薛涌曾出版过一本名为<<直话直说的政治>>,笔者未尝拜读。这本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右翼帝国的生成 >>,汇集了薛涌在二00二年和二00四年间,特别是在总统大选高潮迭起的二00四年所撰写的有关选情评判和背景分析的政论文章。虽然0四年的大选早已过去,但是,薛涌在书中陈述的观点和所作出的判断,在今日读来,仍有其鲜活的生命力。尤其是他对大选结果以及伊拉克战争的剖析和评判,凸显出作为一个读书人的良知、风骨和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判断力。同样重要的是,薛涌在书中为读者观察美国政党政治的演变,提供了宽阔的视角和历史的纵深,使读者能够在令人眼花缭乱的选战事件中把握到事物的本质和历史的缘由,并能对美国政治的未来演变趋向作出一个轮廓基本清晰的预测。毫无疑问,0四年的美国总统选举结果,对美国本身和世界格局都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堪称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如果你要对那次大选前后的美国政治生态、国际政治版图、媒体作用、选战策略和政策虚实等作一番形象生动的回顾的话,那么<<右翼帝国的生成 >>是一本极具参考价值的中文书籍。

另外,薛涌不愧是一位语言高手,他所写的评论文笔流畅,用词简洁,纷繁复杂的政治过程,在他的笔中侃侃道来,毫无生涩和生硬之感,极易被读者吸收和消化。薛涌在一些英文表述的翻译过程中,选用的对应汉语词汇显示出他对汉英两种语言和语境的精准把握,阅读时常令我在心中暗暗叫好。在书中的后记中,作者对当时国内“美国热”的描述,包括史学家曼彻斯特所著<<光荣和梦想>>(“The Glory and the Dream: A Narrative History of America, 1932-1972” by William Manchester )
在学生中的风行,把我带回了八十年代的校园和当时的心灵世界,竟心生出梦回青年时代之难得的精神体验。

在美国谈论政党政治,人们不免会使用诸如“自由派”和“保守派”之类的标签,这样按立场划线的做法,在我看来往往会影响对事物本质的客观观察。薛涌在书中指出,他原来一直是保守原则的信奉者,可是在克林顿弹劾案后始倾向民主党。读完薛涌的书,我发现很难对作者的立场和观点作一个简单化的归类,因为我觉得,基本上,薛涌跳开了个人观念的束缚,他的论述,是根植于对历史和事实的尊重,而不是受圄於个人的信仰或党派的利益。他的分析、判断和立论,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在数年后的今天看来,显然是站在历史的正确一面。

<<右翼帝国的生成 >>是一本在美国写就,在国内出版发行的书籍,然后再部分“出口”至美国书店与华人社区见面。按国内的价格来算,即使这本书打上对折,其在世界书局的书价都要高于人民币的标价,只是我全然不会后悔在上个老兵节周末买回的薛涌所写的这部著作。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