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6, 2007

艺术的盛宴 生命的赞歌

丘 霖

中年,是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有人说,与中年相伴的,不是危机便是消沉。过去忙得没时间去思考的问题,如生命的有限和人生的意义,加上生理的变化和体力的退化,以及空巢期的到来等等,使得原来一直拥有的生活重心和理性基础发生动摇,不少中年人的精神和生活也因此变得茫然和乏味。
月前,女儿离家上大学后,我们的空巢期也随之到来,冷清的家中“秋意”正浓。中秋节将至,友人邀请我们观看一场名为“月圆中秋 风韵歌舞”的舞蹈和声乐表演,说是一个叫作“北维妈妈舞蹈团”的社区表演团体在维州的乔治梅森大学艺术中心举行公演。“跨州”去维吉尼亚的乔治梅森大学观看演出,对于家住马里兰的我们来说,如果不是“空巢”的缘故,可能会很难下这个“审美”决心的。然而,当晚的这场盛大“风韵歌舞”晚会,除了在仲秋时节带给我们意外的节日欣喜和高雅的艺术享受外,更深深触动了我们人到中年的心绪,动人心弦的歌声和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舞蹈,向人们展示的是激情的热烈奔放和生命的多姿多彩。 舞蹈中昂扬的节奏和舒展的旋律、优雅的色调和大气势的张力,融汇在来自故乡和记忆深处的天籁之音,引起我们内心的深深共鸣,而台上台下涌动的活力和热情,更带动现场观众们的情绪不断高扬。
顾名思义,北维妈妈舞蹈团是由希望中文学校北维校区孩子们的妈妈组成的,但是,如果是望文生意的话,那你一定会觉得这只是妈妈们在课间的消遣而已。那天,在这场极似于专业艺术表演的晚会上,妈妈舞蹈团的成员在乔治梅森大学艺术中心的舞台上昭告人们:忘掉你的年龄,热情拥抱艺术和感动吧,生命将会奏响何等精彩的乐章,青春活力永远与妈妈同在!原本在我想象中妈妈们自娱娱人的业余演出场景,被眼前这宏大壮观的场景和精彩纷呈的舞台艺术表演完全抛在了场外。
除了每一个精彩的表演节目外,当晚参加演出的演员和工作人员达百人以上,他们中有特邀声乐演员,有少儿演员,有年长的老美们组成的演唱小组;有京剧舞蹈,有大型歌舞,也有混声合唱。虽然有如此众多的演员和形式各异的节目,晚会却始终进行得有条不紊,环环紧扣,加上晚会主持人的出色表现,令人不禁感到,这是一场从内容到过程都颇具专业演出团体水准的高品质综合艺术展示,而中外观众们以热烈掌声和欢呼声,向了不起的妈妈舞蹈团和其他参演演职员们表达了由衷的感佩和敬意,当然,你也会强烈地感受到观众席上爸爸们和孩子们对舞台上艺术妈妈的那股难以掩饰的骄傲之情。
“月圆中秋 风韵歌舞” 晚会中共有二十多个表演节目,其中不少堪称经典却极有新意的作品,如儿童舞蹈 “同一首歌”、京剧舞蹈 “打虎上山”、“阿里郎”、女声四重唱 “我爱你中国” 、男中音独唱 “那就是我” 、混声合唱 “今夜无眠” 、歌舞 “塞北的雪” 和女中音 “吐鲁番的葡萄” 等,演员们和艺术指导郑小琴深厚的艺术功底从中展现无遗。刚来马里兰大学担任艺术访问学者的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首次在华府的舞台上登台亮相,就以亮丽的嗓音把观众们带回了民歌缭绕的故乡。众多的舞蹈节目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包括 “春风春雨”、“民族舞集锦”、“蓝天华尔兹” 和 “敦煌梦”,节目的舞蹈语言高度谐调,柔畅奔放,古今中外之美学意境鲜明独特,交互辉映,相得益彰,具有极强的艺术效果和审美效应。但是,最具有感染力和震憾力的,还是妈妈们对艺术人生的执着和舞台上洋溢的青春活力。对我来说,晚会不仅是一席艺术的盛宴,更是一首生命的赞歌。
回到人到中年的话题。人到中年,对时间和生命流逝的感慨,往往会引起一些形而上的哲学思考。记得过去年少时曾读过尼采生存哲学的论述却不得要领,现在想来,这真是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最近,闲来无事,我又翻阅了一下尼采的相关论述,尼采所建筑的生存论哲学,维护与追求强盛、丰盈的生命类型,高扬生命力的充溢、强健、狂放,唾弃生命力的匮乏、孱弱、拘谨。尼采在肯定和高扬感性生命的前提下,确认生命的本体和生存的固有矛盾,在生命存在的矛盾张力中寻找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尼采认为,生存的意义就在于超越一切无意义无目的之虚设,体验和享受真实生命带给生活的困苦与快慰,以意志之力不断捕捉存在的偶然与机遇,不断地生成、创造真实的自我,以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总体来说,尼采的生存论哲学以审美的态度看待人生,肯定生命的意义,倡导一种自我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北维妈妈舞蹈团”在中秋节的舞台上,为尼采的哲学思辩作了一个色调斑斓而又精彩生动的注释。这对於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我们来说,岂是“受益良深” 所能一语概括!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