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13, 2007

谢 淑 丽 与 两 岸 事 务


丘 霖

上个星期的“来去集”,写的是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事务的前副助理国务卿 Susan Shirk (中文名谢淑丽) 最近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外交学院所主办的“中国论坛”上发表的讲演,以及她在今年春天出版的新书<<中国- 脆弱的超级大国>>。这周就再接着谢淑丽的话题,介绍一下新书的作者,目前担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全球冲突与合作研究所主任的谢淑丽教授。

谢淑丽六十年代后期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九七四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博士学位。早在一九七一年,谢淑丽就随著一组美国研究生应邀从香港去北京访问,还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从此之后,中国问题就成为谢淑丽的研究领域,她的主要著述有《中国如何对外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贸易成果和投资改革》、《强盛和繁荣:亚太地区经济与安全的纽带》、《中国经济改革的政治逻辑》等等。一九九七年至二000年,谢淑丽出任美国国务院副助理国务卿,主管包括中国、台湾、香港和蒙古在内的东亚事务(责司国务院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局),是克林顿政府中的学者型官员,用谢淑丽自己的话说,这是研究人员进入政界直接从事外交实务的为数不多的案例之一。谢淑丽表示她在大学任教时十分重视对所研究国家之语言和历史文化的投入和掌握,同时她认为,身跨学术(为学)和政府事务(为官)两界,能发挥自己不同的潜能和长项,使人生更为丰富,因此,谢淑丽认为一个人最好尝试拥有两个职业。

笔者对谢淑丽的了解始于九十年代后期。当时,谢淑丽作为美国国务院副助理国务卿,有关她的新闻报导常常见诸于报端。多年来,美国政府有关台湾前途和未来之解决方案的官方说词中有一项,即任何解决方案“应得到台湾人民同意”。但到克林顿政府的后期,由副助理国务卿谢淑丽开始,国务院对于该问题的说法逐渐转为“应得到两岸人民的同意”。现在,这一说法已作为标准措辞刊登在美国国务院的官方网站上。

同样是台湾问题,谢淑丽的另外一项政策主张为她带来了在两岸媒体中的“高知名度”。一九九九年九月,谢淑丽应邀在华府举行的一项学术讨论会上发表题为“中国可持续发展之挑战”的演讲,呼吁北京应制定更具弹性和创意的对台政策,例如修改「一国两制」的标签,以「 一国三制」来显示更大的政策弹性,让台湾了解统一后其地位将比香港更具自主性。 此言一出,激起大陆方面的强烈反弹,官方媒体透过学者指称这是外力介入台海,干涉中国内政的言行。据报道,有外交高层人士曾当面抨击谢淑丽的「 一国三制」论。

其实,平心而论,大陆方面公开宣布的对台湾统一后的规划确实有别于香港和澳门,台湾的自治程度远高于香港。比如:香港不能有军队,但台湾允许保有自己的军队及 地方性防务;大陆不派任何行政人员管理台湾事务,而是由台湾当地人员进行管理。而且在统一后,中央政府将为台湾保留一定名额参与政府管理,中国国家副主席职位可给由台湾人士来担任,反观港澳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当时,台湾的李登辉政府强烈反对以「一国两制」的模式解决台湾的前途问题,因此谢淑丽主张在“一国”的前提下,大陆方面在言辞上作些让步,以向台湾提供更多的统一诱因,也算是一种“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善意和对所谓“特殊国与国关系论”的否定。也许当时大陆方面早已对台湾民意了然于胸,对于言辞上的让步毫无兴趣,而且严辞相向。一年后民进党赢得大选,上台执政,到如今台湾绝大多数的民意支持“公投入联”,朝向大陆的“一中”底线步步进逼,似乎是证明了善意和让步作用之有限。

上周在“中国论坛”演讲会结束后,笔者在同谢淑丽交谈时提到了当年曾在媒体上广泛报道的有关「 一国三制」的论战,谢淑丽是一位道地的“中国通”,她表示对批评她并没有放在心上,笑称那是因为“自己脸皮很厚”。

在她的新书<<中国- 脆弱的超级大国>>中,谢淑丽也花了一个章节三十多页的篇幅讨论台海问题的来龙去脉和目前的险峻局势,她认为台海问题是事关中国政府能否安然渡过险关的重要议题之一。在列举了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后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演变过程,以及详细解析两岸民意和政府立场后,谢淑丽对目前两岸局势的结论可以用她其中的一个小标题来概括:Pessimism Deepens (悲观气氛正在加深)。

在上周的演讲会上,谢淑丽对美中关系的前景作了展望,并对美国能否妥善处理细致入微而又艰巨复杂的中国问题及美中关系表示担忧。目前,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赫尔布鲁克、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和前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柏格,是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喜莱莉竞选阵营的三大外交智囊,而谢淑丽也加入了奥尔布莱特的公关公司Albright Group LLC 担任高级顾问一职。除了教职外,谢淑丽还担任过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委员、美国国防政策委员会委员、《美国政治科学评论》编委,两岸间“第二轨道”对话机制的推动者,和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现任委员。如果喜莱莉顺利出线并赢得总统大选的话,谢淑丽的中国问题和两岸事务长才应会获得下届政府的重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