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7, 2008

康 奈 尔 大 学 和 中 国


丘 霖

初秋时节,暑气中渐露凉意,每年暑假后的返校季节也就随之来临,我和女儿以及外公外婆一起,开车前往纽约州的绮色佳 (Ithaca, NY),送孩子回校上学之外,兼作一次绮色佳四人三日游。当年,我和我太太离开家乡和孩子来到美国,女儿全由外公外婆照看;如今女儿长大成人,祖孙同行前去绮色佳参观校园,虽然路途不算太遥远,却成为家庭中一次十分有意义的出行。经过近六个小时的行程,我们抵达了目的地。在旅馆前停下车后,看见中国的五星红旗同其他国家的国旗正飘扬在旅馆门厅外。走近前台,一个挂钟下用汉字标明着北京时间和“欢迎光临”的字样。走在旅馆和康奈尔大学之间的绮色佳闹市步行街(the Ithaca Commons),又见中国国旗高悬于古朴典雅的楼宇和绿化带之间,刚到绮色佳,就让我们感到一股亲切感迎面扑来。
已不再是大学新鲜人的女儿,对校园的路径已了然于心,她和外公外婆手拉着手漫步在林木葱葱、清风徐徐的康奈尔校园,指点校园景观和历史建筑,并带领我们登上由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康大艺术博物馆(Herbert F. Johnson Museum of Art),透过东方艺术陈列馆回廊外侧的景观视窗,眺望康奈尔校园和不远处风光旖旎、白帆点点的Cayuga 湖,感觉就像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巨幅自然风景画,令人赏心悦目,陶醉其中。离开艺术博物馆,我们直奔下一个目的地 – 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女儿一边走一边告诉我们,在学校图书馆的亚洲收藏部,还挂着一幅胡适博士的照片,这更引起了我们前往一探究竟的盎然兴致。穿过宽敞亮丽的图书馆过道,我们来到亚洲部,果然,墙上一幅胡适的照片映入眼帘,镜框下的文字说明(原文为英文)是:胡适博士,1891年12月17日- 1962年2月24日,康奈尔校友,1914年毕业班 中国二十世纪著名学者,倡导汉语白话文运动的关键人物。作为外交官,他先后担任中国驻美国大使(1938年-1942年)和驻联合国大使(1957年)。作为一位学者和管理者,他担任过北京大学校长(1946年-1948年),1958年被任命为在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一代大学者胡适在康奈尔大学读书时,显然为那里的秀丽山川所折服,将 Ithaca 音意结合地汉译成“绮色佳”,颇有“秀色可餐”之意境,被当时的文人墨客纷纷引用,俨然成为Ithaca 在汉语中的“美学”地名。中国大陆后将Ithaca 按发音统一译成“伊萨卡”,而台湾地区仍沿用“绮色佳”作为地名至今。
绮色佳的这一地名出自古希腊历史,荷马史诗《奥德赛》描述的是希腊英雄奥德修斯漂流十年才回到故乡绮色佳的故事,但将近三千年以来,绮色佳的所在位置一直成谜。虽然希腊有一个岛屿叫做绮色佳,但是,一般相信,如今的绮色佳岛并非特洛伊战争时代的英雄故乡之原地。大约在二百多年前纽约州的人民为当地的众多乡镇命名时,多倾向于“引进”古希腊和罗马的地名,由此,纽约州的绮色佳这一地名就在美国和希腊间闹起了“双胞”。
康奈尔大学由埃兹拉•康奈尔(Ezra Cornell)和安德鲁•迪克森•怀特(Andrew Dickson White)于1865年建立,是八个常春藤盟校中唯一一个在美国独立战争后才创办的。康奈尔大学倡导平民化教育,男女同校,学生不分信仰和种族都可以入学。学校成立伊始,创始人就打算将其建设成为一所全科型的新型大学,教授内容从文学到科学,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无所不包。这个理念最终成为康奈尔的传世名言和校训:“我要建立一座让任何人都能在这里学到自己想学科目的教育机构。”(“I would found an institution where any person can find instruction in any study”。)我们在校园中的康奈尔铜像前驻足参观并合影留作纪念,不知怎么的,康奈尔的名言在我的脑海里竟化成了孔子的名言 – “有教无类” ,想来还是咱们中国的至圣先师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啊!我们首站参观的三处校园地点 – 康奈尔艺术博物馆、大学图书馆和康奈尔铜像,都让我感到这座位于绮色佳East Hill山麓的高等学府,在某些方面蕴涵着许多已知和未知的东方因缘与中国元素,我开始觉得,这所学校所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发掘的相关史料,就象是校园附近Cayuga Lake 的万顷碧波和葱茏山色,宽广而深厚。(未完待续)

Friday, August 22, 2008

黑 格 将 军

丘 霖

上周的《来去集》中介绍了为美中两国关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已故美国国务院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约翰.霍德里奇,文中还谈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霍德里奇在黑格将军任国务卿时同中国交往的旧事, 当论及中美双边关系发展的历史和进程时,人们不能不对黑格将军有所着墨。
亚历山大•黑格将军 (Alexander Haig)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参加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又曾先后在约翰逊、尼克松、福特和里根四位总统手下任职,官至白宫办公厅主任(幕僚长)及国务卿,其间还出任过北约盟军总司令。他是上世纪后半期美国许多内政和外交重大事件的参与和决策者之一,也是最早参与打开中美关系坚冰的美国政治人物。
黑格出生于一九二四年,西点军校毕业,二战后期远征日本,是麦克阿瑟将军(Douglas MacArthur)的部下。朝鲜战争期间,担任麦克阿瑟的参谋,每晚负责向麦克阿瑟汇报战况。朝鲜战争结束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商业管理,六十年代初又获得乔治城大学国际关系学硕士学位,当时黑格研究的方向是军人在外交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
黑格将军第一次与中国人打交道是在朝鲜战场上。他曾感慨地表示,中国入朝部队并不是现代化的军队,基本上全是步兵,火炮很少,后勤支援设施也很落后。他们需要身背粮食作战,有时候两三天都吃不上饭。冬季在冰天雪地里作战,没有足够的御寒服装,急行军时一身汗,进入阵地后冻成一身冰,艰难程度非常人所能忍受,中国军队的坚韧顽强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而黑格第一次以美国政府官员身份与中国领导人打交道是在二十年后的一九七二年一月。当时他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的副手,奉命率先遣人员前往北京,为尼克松总统访华作准备。他们此行主要任务是为尼克松及其访华的大队人马进行细节安排,即解决访问期间与礼宾、行程、会见、安全、电视转播、记者访问等有关的具体操作问题。抵京的第一天,黑格在参加完欢迎宴会,并起草了给华盛顿的电报后,午夜前正准备上床就寝,就在这时,他接到电话,被告知周恩来总理请他到人民大会堂见面。那一晚,周总理同他交谈了将近三个小时。会谈期间,黑格发现周恩来对世界事务了如指掌,论说精辟。黑格在访华前阅读过周恩来同基辛格的谈话记录,对周恩来已有所了解,但在这次的单独会见中,他仍然被这位中国总理的雄辩和大将风度所折服。“在我此前的生活经历中,还没有感受过这样强大的人格力量的震撼。”黑格将军曾如是评论周恩来。
中方对周恩来 - 黑格会晤的记载详见于孔东梅所著之《改变世界的日子》一书:
“黑格此行,还负有一项特殊使命,就是受尼克松和基辛格所托向中方转达一个重要口信。该口信在对国际局势、印度和巴基斯坦冲突、越南战争和苏联威胁做出一番分析后得出下述结论:‘苏联企图继续包围中华人民共和国……由于美国对中国的生存能力表示怀疑,所以美国准备力图抵消苏联对中国的威胁,以维护中国的独立及其生存能力。希望通过这次访问,加强尼克松总统的世界领袖的形象,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一月六日深夜十一时三十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军委副主席叶剑英会见黑格及其所率先遣小组一行。总理和叶帅准备要好好敲打敲打美国这位黑格将军。
总理面前摆着一份《对美方口信的答复》,代表中方的正式态度。会见时中方向黑格宣读了答复稿。‘美方口信表示,期望通过访问,加强尼克松总统作为世界领袖的形象。对此我们难以理解。一个人的形象取决于他自己的行动,而不是任何其他国家。我们从不认为有什么自封的世界领袖。’
至于‘生存能力’问题,总理严辞批评了美方的提法。黑格尴尬地说:可能我没有正确地转达总统的意思。他第一次见到大名鼎鼎的周恩来,深为周总理不怒自威的魅力,为他所代表的中国人民的不屈精神所折服。”
尽管双方对那次会谈的描述不尽一致,但有趣的是,一九七二年二月尼克松总统访华一行人中没有见到黑格的名字。是否基辛格怕中方见面时旧话重提,影响到双方会谈气氛,故而未安排为此行打前站的黑格前往,外界就不得而知了。但是,黑格将军与中美两国间的第一个历史性公报《上海公报》无缘却是一个事实,尽管黑格在他的打前站之行时曾造访上海并登上海大厦顶楼俯瞰上海市容。一九七九年,中美建交,两国的《建交公报》成为两国关系史上又一重要文件。当时美国已是民主党人总统卡特执政,在野的共和党籍黑格未参与其事。一九八0年,里根问鼎白宫成功,同党籍的黑格被任命为国务卿。一九八二年八月十七日,中美就限制并最终停止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达成公报,史称《八一七公报》。据报道,黑格将军力主起草公报,为此不惜以辞职向里根总统表示自己的决心。《八一七公报》是在中美关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第三个公报,黑格对中美关系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以此最为瞩目。

一九八一年三月底,里根总统在华盛顿的一家酒店外遭遇枪手袭击,被送医就治,事发当时副总统布什(现任总统之父)正外出德克萨斯州。国务卿黑格在随后举行的一项记者会中答复记者提问时表示:“按照宪法,一路下来有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卿,如果总统决定将权力转交给副总统,他可以这么做,但是,他还没有作此决定。就目前而言,在白宫由我负责,等待副总统回来,同时与他保持密切联系。当然,如果有事发生,我会联络副总统的。” 黑格的这番表示,后来被简化成“在此我负责”,不少人据此认为他有逾越副总统和国会议长职权之嫌。因为根据美国宪法,如总统去世或因故无法视事,其权力继承顺序为副总统、国会议长、然后才是国务卿、财政部长、国防部长…。但是,黑格的支持者们争辩说,黑格曾在尼克松辞职期间担任过白宫办公厅主任,对国家的权力过渡程序十分清楚,他想要表达的只不过是在那段时间里,他是坐镇华府且级别最高的行政官员,在副总统返回之前暂理事务,意图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而已。事后黑格曾自己出面解释说,他回答记者提问无关权力移交,只不过论及在政府的行政层面,谁在使政府保持运转,而当时记者提出的问题就是如此,无关“如果总统死了谁来接班”的交接程序。
黑格于一九八二年六月突然宣布辞去国务卿的职务,外界很自然地将此同年前他所作的“负责”声明作了联系。其实,黑格与里根总统在外交政策上的意见不合,是导致黑格挂冠求去的主要原因,其中,他们的意见分歧包括对华政策的制定。根据洛杉矶时报资深记者孟捷慕(James Mann)在其著作“About Face,A History of America’s C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From Nixon to Clinton”(此书在台湾出版发行时被译为《转向》)一书中的记载,里根在就任总统前,曾考虑请基辛格出任国务卿,但最终否决了这一人事安排,原因是里根有自己的外交主张,不愿由强人主导。最后,里根提名曾担任基辛格副手、尼克松之幕僚长和北约盟军总司令的黑格担任国务卿,籍此显示共和党外交政策的延续性。孟捷慕在书中指出:同尼克松和基辛格打中国牌以结束越战和牵制苏联的战略意图不同,黑格将改善和提升美国同中国的外交关系本身作为一种终极目标,而他的这种政策信仰,来自于他在尼克松政府任内同中国打交道的过程之中。但是,里根总统坚守传统的共和党人理念,长期同台湾保持密切关系,七十年代曾两次访问台湾, 竞选期间曾表示当选后他会恢复美国与台湾的官方关系。不过,里根入主白宫后无意改变自尼克松时代形成的对华政策,维持美台非官方关系,但仍坚持要充份执行《台湾关系法》。当时,围绕向台湾出售FX战斗机的计划,里根政府内爆发了激烈的争论。国家安全顾问艾伦、国防部长温伯格、国务院政策局主任沃尔夫维茨、国安会中国问题专家李洁明(后任美国驻华大使)等支持向台湾出售FX战机,而副总统布什和国务卿黑格则不赞成扩大售台武器的规模和性能。孟捷慕在书中披露,对李洁明信任和提拔有加的布什,第一次对他老部下的立场动了气,他对李洁明直言,“你需要了解大格局之所在”。
一九八二年一月,里根总统召集国家安全委员会商讨FX计划。黑格一回到国
务院就派遣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霍德里奇飞往中国。霍德里奇告诉前来
迎接的中国外交官他仍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但却必须和章文晋副外长会谈。黑格的
指示十一日凌晨才电传至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总统终于做出了决定:放弃FX售台计划。这场围绕美国对台军售的激烈争辩被称为共和党外交政策班子的亲华派与泛亚派之争。在这场交锋中,黑格赢得了“惨胜”- 在政策上他打了胜仗,但由于和白宫冲突连连,黑格不得不于六月二十五日辞去国务卿的职务。尽管黑格和霍德里奇发挥最后的影响促成了『八一七公报』的签署,但自尼克松访华后掌握制订对华政策的亲华派却就此大权旁落。一般认为,『八一七公报』的象征性重于实质意义,其中最重要的一段文字是:“美国政府声明,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美国政府准备逐步减少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后得以最后的解决。”
一九八八年,黑格出马参加共和党总统提名人的角逐,失败后转而支持参议员多尔(Senator Dole)的选战,但是最后由老布什获得党内提名并当选美国总统。除了军界、政坛外,黑格还是商界的风云人物,1982年辞去国务卿的职务后,黑格转换跑道,成为企业界的大亨。他曾担任过联合技术公司的总裁兼首席营运官,当过多家大公司的董事, 还组建了世界联合公司,自己担任董事长至今,向企业界提供有关政治、经济和安全方面的战略咨询。百忙之中,黑格也没忘著书立说,出版过《忠告:现实主义、里根和外交政策》、《内圈:美国如何改变世界》等。他曾长年主持电视节目“World Business Review”,他还是美国在线公司(America Online)的发起人之一。伊拉克战争陷入困境后,黑格多次受小布什政府之邀就外交事务“参政议政”。在美中关系方面,黑格一如既往,坚定支持美中关系的提升和发展,多次往访中国,并支持中国主办奥运会。他在最近的一项发言中表示:“世界正期盼着中国主持2008年奥运会,而奥运会必将把中国在致力于增进人民生活品质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在聚光灯之下和世人面前”。

Thursday, August 21, 2008

约 翰 . 霍 德 里 奇

丘 霖

前几周的一期“来去集”中介绍了去世不久的原北卡罗莱纳州联邦参议员赫尔姆斯 (Jesse Helms),以及他同时任中国驻美国大使李肇星的一场“笔仗”,文中还提及赫尔姆斯在担任极有权势的参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一职时,常常“登高一呼”,阻扰或冻结同他立场相左者的外交人事任命案,其中,已故美国国务院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约翰.霍德里奇 (John Holdridge) 等同党籍的资深外交政务官员都曾领教过赫尔姆斯说“不”的厉害。
约翰.霍德里奇,中文名何志立,一九四五年毕业于西点军校, 曾服务于情报界。进入政坛后成为基辛格的助手,是参与中美秘密外交的关键人物之一。一九七一年,霍德里奇随同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秘访北京,敲开美中关系大门,之后还参与起草了举世瞩目的《上海公报》。
霍德里奇服务外交界近四十年,一九八六年退休前最后的职务是美国驻印尼大使;此前,他于一九八一至八三年担任里根政府的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当时,他的任命案在参议院外事委员会被赫尔姆斯拦下,理由是霍德里奇走“亲中”路线,“对台”立场有问题,但最终被赫氏放行,以换取白宫撤销另一项人事提名案。其实,赫尔姆斯的耽心不无道理。霍德里奇早在一九三七年随双亲到北京等地旅行后,即与中国结缘,四十年代开始在康奈尔大学和哈佛大学补习汉语。一九六九至七三年任职白宫国家安全会议,于一九七一年随基辛格借道巴基斯坦秘访北京,为次年尼克松总统的历史性访问铺路,并成为历史性文件《上海公报》的起草人之一。《上海公报》中首次表明,美国“认知(acknowledge)台海两岸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此立场没有异议(not to challenge)”。
霍德里奇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透露,《上海公报》的原始文字是“台海两岸的所有人”,但后来发现如果这样写,台湾本土人士会有反弹,经过反复斟酌才将初稿改成“台海两岸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以求适当界定,同时也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当时两岸政府对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 一九七三至七五年间,霍德里奇担任美国驻北京联络办事处副主任,一九七五至七八年出任驻新加坡大使,美国和中国建交那年,霍德里奇被调回华府,在中央情报局担任东亚情报官至一九八一年。
里根政府时期,霍德里奇获黑格国务卿任命为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洛杉矶时报资深记者孟捷慕(James Mann)在其著作《转向》(About Face)一书中,称黑格、霍德里奇与当时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副馆长傅立民、国务院中国科科长罗普等人为“亲中派”,他们强调与中国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台湾只是华府和北京关系中的麻烦事。 当时“亲中派”的国务院官员甚至存有放弃台湾的想法。《转向》一书中记载,霍德里奇曾开玩笑说,他希望如果来个大海啸淹没台湾就好了。霍德里奇在亚太助卿任内,美国和中国达成限制并终止对台军售的《八一七公报 》。《八一七公报 》签署的同时,情感上倾向台湾的里根总统,则向台北方面转达了“六项保证”。
一九八三年,黑格与里根的冲突白热化,里根批准黑格辞呈,由舒尔兹接掌国务卿,舒尔兹任命年轻气盛的沃尔福维茨 (后任小布什政府副国防部长,伊拉克战争主导者之一,转任世界银行行长一职两年后被迫辞职) 接替霍德里奇,并把霍德里奇外放到印尼,雅加达遂成为他外交生涯的终点站。
退休后,霍德里奇从事咨询服务,和命运相同的傅立民(后外派沙特阿拉伯担任大使)共同在华府创办「美中政策基金会」,常年举办外交政策研讨会并出版期刊,还常在媒体倡言巩固美中邦谊。霍德里奇的著作均集中在美中关系方面,计有一九九七年出版的《跨越界沟》(Crossing the Divide: An Insider's Account of the Normalization of U.S.-China Relations),和与前副国务卿葛林 (Marshall Green)合著的《同中国的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 With China),对美国和中国建交过程有许多第一手的内幕记录。 笔者于一九九九年在一项纪念中美建交二十周年的酒会上,曾见过霍德里奇一面。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时出席酒会的人士中认识霍德里奇的并不多,瘦高个儿的霍德里奇站在酒会一角显得多少有些寂寞,唯时任驻美国大使的李肇星对他恭敬有加,并同他相谈甚欢。
根据霍德里奇在他的书中记载,基辛格于一九七一年七月九日在北京钓鱼台六号楼与周恩来举行首次会谈,比基辛格大二十五岁的周恩来微笑着说:“按照我们中国的习惯,请客人先发言”。阅历丰富的基辛格面对沉着老练的周恩来,显得有些紧张和局促,而基辛格念的开场白,就是由霍德里奇起草的。当基辛格念到:“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不寻求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解决方案,也不寻求一个独立的台湾”时,周恩来马上表示:“好,会谈现在可以开始了”。三十七年前基辛格对周恩来的这番表白,实际上成为了日后美国历届政府对台政策的基调。另据霍德里奇回忆,周恩来对基辛格率领的美国代表团成员知之甚详,连霍德里奇会讲广东话也在周恩来的掌握之中。
在美国的外交界中,霍德里奇是一位对中国问题、美中关系具有深厚研究功底的职业外交官,务实、理性,反应敏锐,执行力强且具有战略家眼光,文武双全,被称为美中外交关系中的“智多星”,他为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霍德里奇对于自己外交生涯中没有能够成为驻华大使而一直感到遗憾。这位儒雅谦和的中国事务专家生前居住在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市,于二零零二年七月十二日病逝华盛顿,享年七十六岁。

Wednesday, August 20, 2008

从ABBA 到电影《Mama Mia!》

丘 霖

上个周末,女儿提议一起去看根据音乐剧改编的新电影《Mama Mia!》,对此我积极响应。因为,自大学时代始,我就一直很喜爱听ABBA演唱组的歌曲,包括Mama Mia,而同名的音乐剧和新电影的剧情,都是循ABBA演唱组唱红全球的流行歌曲客串改编而成的。虽然有代沟,但是女儿对ABBA的众多歌曲倒也情有独钟,家中还保存有ABBA演唱组的金曲CD专辑《ABBA Gold》,是为数不多的几张两代人可以共同欣赏的音乐碟片之一。
ABBA是瑞典的流行歌手组合,乐队起初成立于1973年,成员包括:比约恩•奥瓦尔斯(Bjorn Ulvaeus)、本尼•安德森(Benny Andersson)、阿格妮莎•福斯克格(Agnetha Faltskog)、安妮-弗瑞德•林斯塔德(Anni-Frid Lyngstad),之后本尼和安妮、比约恩和阿格妮莎分别结成夫妻,并用每个人名字的第一个字母组成ABBA演唱组。ABBA是一支魅力难挡的乐队,她所散发的美妙音韵和动感旋律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的。如果以数字来衡量一个乐队的话,那么除了甲壳虫(The Beatles)外,就是ABBA了。ABBA是音乐历史上第二支拥有连续三首冠军单曲的乐队,其中,《舞后》(Dancing Queen)成为1976年美国单曲排行榜的第一名。据称在八十年代,为瑞典赚取外汇最多的是老牌汽车制造商VOLVO, 而第二大户则是只有这四个人的ABBA演唱组。ABBA演唱组自己创作歌曲,作词典雅,旋律优美,而且制作非常精致,有许多朗朗上口的曲目经过不同歌手的翻唱和不同音乐形式的表现,依旧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特别是在欧洲和澳大利亚,ABBA热经年不衰,甚至在队员离婚、乐队解散后也依旧如此。1981年,作为优异的声乐组合,ABBA获宝丽多 (Polydor) 金留声机奖,而这个奖项一般只是授予古典音乐家的。
八十年代初,ABBA的歌曲流传到中国,当时,笔者正在上大学,ABBA的许多歌曲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 “Knowing Me, Knowing You”(了解我,了解你)、“Fernando”(费尔南多)“、“Mama Mia”(妈妈咪呀)和“Dancing Queen” (舞后)等。其中,“Mama Mia” 和“Dancing Queen” 在当时的校园里流行度较高,是各项舞会和表演节目中常常被用来伴舞的名曲。还记得当年让费翔唱红中国的名曲《恼人的秋风》吗?那其实只不过是ABBA演唱组“Gimme! Gimme! Gimme!”一曲的中文翻版而已。正因为ABBA演唱组在全球的影响力,英国剧作家凯瑟琳•约翰逊 (Catherine Johnson)会同比约恩•奥瓦尔斯和本尼•安德森于1999年推出了将ABBA乐队排行榜歌曲串联起来的一部音乐剧,以那首人们耳熟能详的“妈妈咪呀”作为剧名。《妈妈咪呀!》讲述的是一出关于亲情、友情的喜剧:为了找到自己的亲生父亲,岛上的少女苏菲在自己婚礼的前夕,背着妈妈唐娜邀请母亲的三个前男友回到20年前来过的地方-爱琴海上的一个小岛,剧情就围绕着女儿寻父这一主轴展开。全剧穿插了ABBA演唱组的二十二首歌曲,这些曾流行全世界的曲目被巧妙地编排到剧情中,“嫁接”得天衣无缝,听上去就像专门为这出音乐剧所创作似的。这些原本就精彩纷呈的歌曲,因加入了剧情更觉动人,而观赏者怀念老歌的心境在欣赏演出时更具加分作用。这出音乐剧剧情浪漫热烈、舞台动感十足,且有许多爆笑场面,具有相当强的娱乐性,在上演不到十年的时间里,音乐剧《妈妈咪呀!》在全球已赚得20亿美元收入,观众达三千万人。本月中在美国上映的同名电影,由 Universal Picture 公司制作,大牌影星领衔主演,Meryl Streep 扮演母亲唐娜,她曾主演《克莱默夫妇》(Kramer vs. Kramer)、《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苏菲的选择》(Sophie's Choice ) 和 《法国中尉的女人》(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等大片,多次获得影视界大奖;而在剧中同她演对手戏的是饰演007 邦德先生的Pierce Brosnan,尽管他的歌喉并不怎么样。电影《妈妈咪呀!》充份发挥银幕优势,将情、景、音乐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曼歌妙舞,轻松愉快,令人赏心悦目,对我来说,《妈妈咪呀!》不谛是一席集视觉享受和歌曲欣赏的飨宴。在观赏电影时,当“Dancing Queen” 一曲响起,众人和着歌声群起舞动,此景此乐,不禁让我回想起当年的大学生时代,仿佛就像是在昨天一样。而当我侧首看到一旁已念大学的女儿,也正兴致高昂地欣赏影片中热歌劲舞的场景,我顿时觉得,时光飞逝,莫快于此。人既然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岂能再体会到同一首歌曲在当年的意境?
回到八十年代,当时ABBA的歌曲正红,常常成为电台音乐点播节目的“标的”,“Knowing Me, Knowing You”(了解我,了解你)一曲也不例外。这首歌曲唱的是恋人分手时的感受,但是,人们望文生义,以为这是一首歌颂爱情的歌谣,于是,“Knowing Me, Knowing You” 便成了那时不少人为新婚朋友点播的歌曲,或是自己点此曲送给情人表衷心。因此, “Knowing Me, Knowing You” 在中国的“地位和待遇”一直是我心目中食洋不化的范例之一。但是,上周末在观赏电影《妈妈咪呀!》时,我发现在电影中的婚礼场景里,乐队演奏的乐曲竟也是经过改编的慢节奏 “Knowing Me, Knowing You”!看来,take the face value,人同此心。以后遇到同自己相左的意见表达,当多说 Interesting,少作类似于“食洋不化”的价值判断。权将此也作为我的电影观后感之一吧。

Saturday, July 26, 2008

签 语 饼

来去集之215

丘 霖

孩子放假回家,空巢变满巢,人多一起吃起饭来也觉得更有味了。女儿虽然从小在美国长大,但是最爱的还是中国餐点。过去无论是在中餐馆就餐,还是拿外卖回家吃,餐毕女儿都不会忘记打开签语饼并 “报告”她所得的“Fortune”。签语饼外形像个元宝,非常中国,但是里面的字条内容却是英文的,与在美国长大的华人孩子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上周“半杯清茶社”邀请著名旅美学者陈奎德博士就海外华人文化认同问题发表演讲,会中有与会人士发言指出,一般而言,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小的时候往往会排斥学习汉语,但是到了一定年龄后,自己却又转而对学习汉语发生兴趣。他的这一观察和结论,似乎在女儿身上得到了些许印证。
自从去年夏天女儿随妈妈回国过暑假后,她对中文的兴趣好像变强了,上大学后还选修了一门中文课,老师给与的表扬和鼓励,又进一步助长了她的中文学习热情。今年暑假期间,有一天当我们一起吃完饭后,女儿照常拿起签语饼,这回她并没有马上切入正题朗读她的“好运声明”,而是拿着签语饼反复读着塑料包装纸上的汉字,然后问我,为什么Fortune Cookie 在汉字里叫作签语饼?接着女儿的问题,我大概解释了签语饼中签语的意思:按中国人的民间传统,当大家希望预知未来之事的进展和结果时,善男信女们会想到去庙宇或道观求签,庙宇和道观大多摆上签筒供人抽取签条问卜。人们相信,求签时心态必须要虔诚,心诚则灵;求签时在神灵面前心中要想着希望求知的事情或者在口中念着希望求知的事情,如果求得好签或上上签,一般要捐上点钱进功德箱积德做利事。解释到这里,我忽然醒悟,都说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和同化性极强,这不是,原来我们华人来到美国后,便通过发送藏有签语的小饼而把散布在全美各地的中餐馆变成了输出民族文化和精神信念的“桥头堡”了!但是,女儿并不认同我的奇谭怪论,而是“务实”地指出:当时很可能有中餐馆的服务生想获得比较好的小费,因此创意发明了叫做“Fortune Cookie”的签语饼,因为每条签语都是上上签,顾客岂不要多留下点钱以“行善积德”啊!这一番你来我往的有关“签语饼”的历史剖析,倒是勾起了我对刚来美国在餐馆打工时一段往事的回忆。
十八年前,我离开了只有两个月大的女儿,只身一人来到美国。同当时许多自费留学生一样,我在中餐馆找到了一份服务生工作,开始了在美国的打工生涯。那时虽然衣食有了着落,但是内心却十分失落,太太和女儿在万里之外,不知何时可以再团聚,加之餐馆工作劳动强度大,因此常常感到身心俱疲,万念俱灰。当时,来餐馆就餐的有一对老人常客,非常健谈。几次交谈后,我得知他们竟是我的上海“同乡” - 一对曾于二次大战期间居住在上海提篮桥一带的犹太夫妻,多少年后他们甚至还能说上些上海方言,令我感到十分的惊异,彼此间也因此有了些他乡遇故知的感受。有一次,吃完了他们常点的中餐后,老太太打开我送上的签语饼,嘀嘀咕咕向坐在对面的老先生念着一段令她开心的“签语”,那边厢的老先生说道:这些签语饼不过是讨人开心而已,而老太太认认真真、一字一句的回答却不无哲理:That’s what life is all about (人生除了开心夫复何求)! 那天,夜色已深,当我目送那对老年夫妇相互搀扶着缓步离开餐馆后,心里忽然有一种强烈的冲动 -自己给顾客送过那么多的签语饼,今天我也要为自己“抽一下签”,好让惆怅的心头感受一下长久未曾有过的开心感觉!我快步走到工作台前,一气打开两个签语饼,抽出字条后,两行小字映入眼帘 – “You will have good luck and overcome many hardships”; “You and your wife will be happy in your life together”。我在求“签”时心中并没有想着希望求知的特定事情,或者在口中念着希望求知的事情,但是这两条签语却好像知道我的心事,帮助我一扫心中的积郁,感觉萎靡的精神为之一振,我发现自己竟在餐馆里会心地笑了起来。
手中揣着的这两片毫不起眼的小纸条,对当时的我来说却是如获至宝。下班后回到住处,我恭恭敬敬地将这两小张签语条粘贴在从国内带来的笔筒上,感觉疲惫已久的心灵里好像有了厚重的依托。对我来说,那天晚上打开的,不仅仅是两张签语饼纸条,而是在漂泊旅程中扬起的希望风帆。岁月如梭,一晃十八年的时间过去了,我的面前还有数不清的山头要跨越,但这两张见证了我在北美新大陆艰难岁月的签语饼字条,依然静静地伫立在我的案头,她们时时在提醒我:面对困难,人是要有点精神力量的。

Sunday, July 20, 2008

赫 尔 姆 斯 参 议 员

来去集之214

丘 霖

上周的“来去集”中花了一些篇幅介绍美国海军官校和她的著名学员,而本期专栏所要涉及的人物、刚去世不久的原北卡罗莱纳州联邦参议员赫尔姆斯 (Jesse Helms),也是一位曾服役美国海军多年的政坛重量级人士。在美国社会的保守阵营人士心目中,赫尔姆斯是一位英雄般的人物,其地位和功勋同高德华(Barry Goldwater)和里根齐名。退休前曾连续担任了五届联邦参议员的赫尔姆斯,是国会山上保守派议员的领军人物,曾誓言“要用自己的生命来阻挡美国自由主义列车的前行”。赫尔姆斯早年坚决反对设立全国性的“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当1972年尼克松总统展开历史性的访华之旅时,赫尔姆斯公开抨击尼克松是在“奉承红色中国”;克林顿总统刚上任时提议允许同性恋者参军服役,对此,赫尔姆斯忿怒地警告克林顿去北卡罗莱纳州访问时“最好带上保镖”。在担任极有权势的参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一职时,赫尔姆斯常常“挺身而出”,拦下和冻结具有自由派背景人士的外交任命案,因此得到一个雅号叫作“不参议员”(Senator No)。在国际事务上,赫尔姆斯的强势作风也令世界领袖们印象深刻。赫尔姆斯曾力主减低美国对联合国的财务支出、立法严惩同古巴进行贸易的国家,其中包括北方邻国加拿大。当论及赫尔姆斯在国际事务方面留给美国的“遗产”时,不能不提到他同中国的“高手过招”种种。
在美国国会,赫尔姆斯是强烈友台的参议员,曾有媒体称其为“来自福尔摩莎的参议员”,他也是参院《加强台湾安全法》法案的起草人之一。赫尔姆斯以反对共产主义著称,始终称中国为“红色中国” (Red China),绝对不用正式国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对亲中国的美国官员不假辞色,常常在听证过程中搁置他们的任命案,已故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约翰.霍德里奇(中文名何志立,基辛格助手,参与中美秘密外交的重要人物)等都领教过他的厉害。据报道,美前驻缅甸大使李文 (Burton Levin) 深知赫老的个人偏好,在他的外交经历中不忘恭敬地列上曾任国务院中华民国科长,用的文字是Republic of China, 不是Taiwan Desk (台湾科),因此深获赫尔姆斯欢心,在听证会上轻松愉快地得以过关。一九九五年李登辉访问母校康奈尔大学时,赫尔姆斯亲自前往纽约上州的 Syracuse 机场接机,他也是李登辉访美成行的主要促成者之一。再早些时候的九零年代初期,赫尔姆斯是在国会中坚决反对给与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的重量级参议员。当时,笔者刚来美国,虽然忙于打工,但对电视新闻上赫尔姆斯在国会殿堂中的慷慨陈词还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日后发生的赫尔姆斯与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的一次书信交锋,则引起了美国主流媒体的关注。
2000年2月9日,赫尔姆斯给李肇星写信,对中国驻美公使刘晓明(现任中国驻朝鲜大使,时任驻美公使时才四十出头)在记者会中批评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强台湾安全法》法案的有关讲话感到“震惊” (aghast),并要求李肇星对这位中国大使馆第二号人物的发言做出澄清。据报道,刘晓明在2月3日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如果美国国会通过《加强台湾安全法》,其后果比当年李登辉访问康奈尔大学要严重得多,将超出中国召回驻美大使的程度。刘晓明还批评支持《加强台湾安全法》的议员对中国问题的了解“只及小学生的水平”。赫尔姆斯认为刘晓明对国会议员进行了人身攻击,并质问:刘先生的这番话是不是表明一旦国会通过《加强台湾安全法》,中国就要对台动武?
李肇星在2月12日回复赫氏的信中说,“我在查阅了有关的记录后得出的结论是:刘公使在记者招待会上所说的话并无错误或不当。他在招待会上确实提醒过人们,1995年允许李登辉访问美国的决定曾经使两国关系严重倒退。他要传达的信息是,如果《加强台湾安全法》果真成为法律,其后果只会更加严重。我完全赞同这一评估。” 李肇星在信中再次阐述了中国坚决反对《加强台湾安全法》的立场,即《加强台湾安全法》法案严重损害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基本框架,违背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其实质是提升美台军事关系和增加对台军售。他指出,“某些议员对台湾问题的来由及中美关系的发展过程缺乏了解也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他们对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确定的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承诺缺乏了解。你自己的这封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已逾20年,而你仍然称中国的台湾省为‘在台湾的中华民国’,称台湾领导人为‘总统’。仅仅说这是‘无知’或‘不了解’,实在是很客气的了。”
李肇星在信中还指出,“据我记忆所及,他(指刘晓明)从来没有把你和任何一位国会同事比作过‘小学生’。我能想到的最接近的比较是,有些美国学者曾经说过,连小学生都知道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许多政治人物却好像还不懂得这个事实。”
后据报道,气愤的赫尔姆斯在读罢李肇星的复信后,曾扬言要求国务院宣布李肇星为不受欢迎的人物。被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加强台湾安全法》要求大幅度提升美台军事关系,增加美国对台军售。该法案后被克林顿总统否决而告结束,但是,当时有关《加强台湾安全法》的争论和它在美中台三边掀起的巨大波澜,并没有随着赫尔姆斯的去世而被人们遗忘。

Friday, July 11, 2008

“牛 气” 马 里 兰

来去集之212

丘 霖

上回的《来去集》写了些笔者对马里兰州首府安纳波里斯的印象,完稿后觉得意犹未尽,这期就接着再写咱们的马里兰州。古话说,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本文的标题硬是将“它们”扯在了一起。从土地面积和人口等指标来看,马里兰州在美国只能算是一个小州,但是,这个小州在美国的地位却很高,用现代流行话语来说,当可称之为很“牛”。别的不说,古今各挑两个事例就足以让马里兰州“牛气冲天”了。一是,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在建都之前,原来是马里兰州的“固有领土”,马里兰人民为了让堂堂的美利坚联邦有个首都,让出自己的土地在所不惜,拨一地以利天下而为之,可谓亮节高风,而且,马里兰的王者之风渊源流长,历史上马州州府安纳波里斯曾为美国的临时首都,此乃旧话。现如今,马里兰人均收入打破全美纪录,2006年平均家庭年收入为$65,144 美元,高出家庭收入最低的密西西比州的一倍,一跃成为全美五十个州中最富有的一个州,令欠发达地区的美国人民羡慕不已。笔者来美国近二十年了,绝大部分时间都住在马里兰州,俨然已是一个“老州民”了,但是很多笔者在国内的朋友们只知道我住在华盛顿地区,毕竟,在国际上华盛顿的知名度要高出马里兰许多,就连我在用微软的汉字输入法打字时,“华盛顿”可以用连拼打出,如欲用连拼法打马里兰,结果却成了“玛丽兰”。但是,以今天马里兰州高居全美收入排行榜首之尊,以后向在美国的朋友介绍自己的所在地时,似应多多突出“马里兰”,以便体现“人往高处走”和“内外有别”的原则。
说到马里兰的王者之风,不能不提到在安纳波里斯的美国海军官校。我们知道,近代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国崛起,都必须掌握海上优势以实现霸业。美国海军共有 37万人,设编有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和大西洋舰队司令部,共五个作战舰队,即第二舰队(大西洋)、第三舰队(太平洋)、第五舰队(印度洋、波斯湾、红海)、第六舰队(地中海)、第七舰队(西太平洋),另外还设海军运输司令部和海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再加海军陆战队 17万人。为了有效统领这支如此庞大的海军力量,美国政府于1845年在契斯比克湾旁的马里兰州首府安纳波里斯建立海军官校,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历史,成为美国海军军官的主要来源,而不少海军官校的毕业生日后成为了海军乃至全美的知名人物。眼下的共和党总统参选人约翰.麦坎恩参议员就是海军官校1958年的毕业生,而且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是美国海军官校的学员。另外,前总统卡特和前总统参选人罗斯.佩罗特(分别于1992年和1996年投入选举,说话有浓重的德克萨斯州口音)也都是美国海军官校毕业生中享有高知名度的学员。以下是笔者罗列的让马里兰“牛气十足”的其他要素,同读者诸君分享:
 安纳波里斯享有“世界航海首都”之雅号。
 美国国歌的作者Francis Scott Key 是马里兰人,据信他于1814年在巴尔地摩港的Fort McHenry完成此作品。当时,他目睹星条旗在英国海军军舰的轰击下后仍高高飘扬,当即写下了Star Spangled Banner 这首歌,被广为传唱。
 马里兰州是科研学术重镇,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标准技术局、航天局嘎德空间飞行中心、美国海洋和大气局,美国核能管理委员会、国家海军医疗中心和联邦药物暨食品管理局等重要政府机构和研究设施都设在马里兰州。
 位于马里兰州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拥有全美顶尖的医学院。
 百分之四十三的马里兰州土地为森林所覆盖。
 马里兰有"小美国" (America in Miniature)之称。 州的面积虽然不大, 但地形复杂, 有山地、丘陵、溪谷、平原、沼泽、河流、湖泊、海峡、港湾及岛屿,一应俱全。
 马里兰州是以英王查理一世之妻玛丽皇后Queen Henrietta Maria 之名而命名。
 马州的座右铭为 "行为果敢, 言语温和" (Manly Deeds, Womanly Words)。
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与多家民营公司共同合作展开的人类基因图谱研究,就是在马里兰州完成的。大学、公司企业以及政府研究实验室群集马里兰州,形成州内重要的知识经济力量,马里兰州因此被认为是世界生命科学的研究重镇。
 美国总统的周末度假地”大卫营”就在马里兰州北部的科涛克汀山上。
 美国重要的地缘政治分界线“梅森-迪克森线”(Mason-Dixon Line)是马里兰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州界。
 马里兰大学是美国著名的公立大学,有“公立常青藤大学”之美誉。《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杂志将其纳入二十所最佳全美公立大学之列,而国人对马里兰大学更是情有独钟,上海交通大学将马大评定为全美公立大学第八名,全美国第一个“孔子学院”就是在马里兰大学建立的。

除了上述各项“牛气指数”外,马里兰的餐饮文化也是美国一流的。据报道,国内首批赴美的观光客在称赞美国的人文和生态环境后,也不无遗憾地指出,美国的饮食文化稍嫌滞后。我在猜想,旅游团成员一定是没有机会在马里兰州用餐。因为,根据笔者的观察,马里兰州的人们都能在本州寻到中国八大菜系之美味佳肴的“芳踪”,而在美国很多的其他地方,你只能拿到中国第九大菜系的菜单,那就是美式中餐!

Friday, July 4, 2008

安 纳 波 里 斯

来去集之212

丘 霖

笔者来美国近二十年了,绝大部分时间都住在马里兰州,俨然已是一个“老州民”了。其实,自己对马里兰州包括州政府所在地安纳波里斯并没有很多的了解,一个重要原因是,蒙哥马利郡多被认为是华府的郊外地区,而我自己就在华府城内上班,因此,在工作和某些生活方面,我们同首都华盛顿的关联度要远高于对本州州府安纳波里斯的“归属感”。其实,六十一平方英里大的华盛顿特区,在建都前原来就是马里兰州的土地。上个月,中美两国政府举行第四次战略经济对话,对话的地点选择在位于马州首府安纳波里斯的美国海军官校。作为会场的勤务人员,会议期间我第一次对本州的首府安纳波里斯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观察和了解。
六月十七日晚,美国财长鲍尔森在海军官校内举行大型宴会款待参与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中美双方代表团成员,晚宴中还安排有别开生面的艺术表演为来宾们助兴,赖斯国务卿也专程从华府赶来与会。可能是主办人了解到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是学历史出身的,因此,其中的一个表演节目是美国开国元勋“杰佛逊”作为历史老人出现在大家面前,大谈“重温历史固然重要,但是更有意义的是大家共同走向未来”。“杰佛逊”在谈历史时,特别提到在1783年11月到1784年6月间,安纳波里斯曾成为美国的临时首都,承认美国独立的《1783年巴黎条约》就是在这里签署的,从而正式宣告美国独立战争结束。新近发行的五十州25美分硬币中,作为马里兰州象征的州议会大楼,也曾是美国临时国会的所在地。
漫步在离州议会大楼和海军官校不远处的安纳波里斯闹市街区,从高低蜿蜒的两车道小街旁望去,处处是充满十九世纪风情的红砖小楼,韵味盎然。除了一些酒店之外,安纳波利斯很少有高层建筑,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欧洲古老的小城。 和“年轻”的美国相比,用“古老”这个词来形容安纳波利斯绝不夸张。自1649年始欧洲殖民者就开始在此定居,这座历史名城从1708年建市至今整整300年了,城里的“历史酒店”还特意保留了300年前的地基。
美国海军官校是安纳波利斯的骄傲,小街旁的纪念品商店里不少纪念品都是以海军官校为主题的。走进一家古香古色、装潢典雅的店堂里,店主放下手中的书籍,点头微笑迎客,这样的气氛和情调,人们在纽约曼哈顿大街上林林总总的纪念品店中是不会感受得到的。隔壁的店家 Avoca Handweavers 专售爱尔兰出产的特色制品,一位上了年岁的女营业员不管生意多忙,都一丝不苟地将每件售出的物品折好叠好包好,认真的态度令人起敬。走在街道上,到处可见溜狗之人和爱狗之士在愉快交谈,人狗温情互动也是常见的安纳波利斯街景之一。市中心区有一组纪念美国著名黑人作家、《根》的作者艾里克斯哈利的铜像,抬头放眼望去,港边的船桅在蓝天白云的印衬下,显得格外潇洒夺目。
来到港市安纳波利斯,不能不品尝一下马里兰的土特产- 蓝蟹。事实上,产于契斯比克湾的蓝蟹,也是马里兰州的象征之一。马里兰州州民所持的驾驶执照上,都印有蓝蟹的图案。安纳波里斯闹市街区有不少海鲜店,海产新鲜,肉质鲜美,在我看来,蓝蟹的美味度并不在阳澄湖大闸蟹之下。我们工作团队中有一位摄影师,家就住在安纳波里斯,他建议我们“舍近求远”,去一家叫做 Cantler's 的海鲜店就餐。18日下午,当我们在海军官校的工作结束后,大家放松心情,分乘几辆车兴致勃勃地出发,准备去Cantler's大块朵颐一番。尽管我们一路上以 GPS“按图索骥”,结果到最后还是“迷了路”,原来,这家全名为 Cantler's Riverside Inn 的海鲜店,颇有“酒好不怕巷子深”之气概,我们沿途拐进一条标明没有“出路”的小道后,巷子是愈来愈狭窄,大家也感觉愈走愈荒凉,正当我们怀疑走错路时,GPS 开始发声“正告”我们必须“迷途知返”。还好,往回开后不久,看到一处傍水的不起眼小屋,那正是 Cantler's。这家海鲜店不光只卖螃蟹而已,各种海鲜都有,与其说它是餐厅,其实它更像是大众食堂。餐厅前面的路不宽,后面倒是别有洞天。靠著河边,有自己的码头,欢迎客人自己驾船来吃饭,还可以免费泊船。后来才知道这家餐厅自开始就主要做当地人的生意,尤其是渔夫,让他们工作一天后有个地方来吃热海鲜,所以才挑这样偏僻的地点开张,也难怪陆上交通如此的不 Driver Friendly。 为了容纳最多的客人,餐厅的桌子都被并成长排,椅子则是长条板凳,看起来就像我小时候去过的里弄食堂一般。餐厅里面外面都有座位,那天天气不错,天高云淡,和风习习,我们在户外依水而坐,享受大自然的清凉和口中美味的本州海鲜,人生快意,竟如此的简单。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结束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重心又回到了华盛顿,但是,经此在安纳波利斯工作数日,我开始觉得自己既是一个神气的 Washingtonian, 同时又是一个自豪的 Marylander!

Monday, June 30, 2008

拉 瑟 特 和 李 肇 星

来去集之211

丘 霖

美国著名新闻评论家、全国广播公司(NBC)《会见新闻界》(Meet the Press)节目主持人提姆.拉瑟特(Tim Russert)六月十三日下午在华盛顿的演播室录制将于十五日播出的新一期《会见新闻界》节目,突然因心脏病发作晕倒,后虽被送往医院抢救,但仍不治身亡,享年五十八岁。消息传来,举国
哀悼。拉瑟特曾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百位名人之一”,他除了主持多个重要的全国性新闻节目外,拉瑟特兼任全国广播公司(NBC)华盛顿分社社长,在美国政界和传媒界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爱尔兰裔的拉瑟特一九五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巴法罗的一个笃信天主教的蓝领工人家庭,法学院毕业后,曾担任纽约州长的助理和法律顾问。一九八四年加入全国广播公司,四年后接任华盛顿分部负责人。一
九九一年,拉瑟特接手主持《会见新闻界》,十七年来的辛勤耕耘,使之逐渐成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时政新闻节目之一,每次至少有四百万人收看,拉瑟特也由此跻身为美国最受信赖
和喜爱的电视媒体人之列,而许多美国政要和公众人物都将接受该节目采访作为与社会大众的重要对话窗口之一。《会见新闻界》节目每周日上午固定播出,其招牌口号是:如果是星
期天,就有《会见新闻界》(If it’s Sunday, it’s “Meet the Press”)。《会见新闻界》节目由拉瑟特主持同公众人物和著名评论家就当下的热点话题进行对话,访谈对象包括世界领袖、政坛要人、新闻焦点人物、名流与明星等, 拉瑟特以善提尖锐问题而著称,问话单刀直入,攻势凌厉但不刻薄,言辞犀利却紧扣主题,不让对方闪烁其词;尤其是受访者如发表自相矛盾的谈话,绝对逃不掉拉瑟特的紧逼追问。
喜莱莉曾在由拉瑟特主持的辩论会中吃过拉瑟特的“苦头”。今年,缠斗激烈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初选接近尾声时,拉瑟特是最早的一位大牌主持人在电视上提前宣布喜莱莉被淘汰出局的初选结果。每逢选举年,拉瑟特总是重大选举开票夜之
新闻节目的当家主播,他习惯在电视节目上使用他的“低科技”小白板,在上面计算或预估选举结果,成了他选情分析节目的“注册商标”。在笔者看来,拉瑟特的成功当然离不开他出众的口才和高超的专业素养,然而,他的人格特质应是他广受各界尊崇的主要因素。镜头中的拉瑟特天生一副“顽童”般的外表,真诚直率,热情洋溢的面容显得豁达大度,很容易让人信服他的分析和判断力。以今人的标准观之,人生五十八个春秋应属短暂,英年早逝,实为人间憾事,但是,原已退
休的全国广播公司主播布罗考在纪念同事拉瑟特逝世时,却为追思活动“定调”为“生命的礼赞”。虽然美国朝野上下对拉瑟特逝世发表感言者不计其数,但以拉瑟特二十二岁的儿子路克(Luke Russert)在父亲葬礼上的悼词最为感人,他说,让我们想象,星期日在天堂里进行的《会见新闻界》节目,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和巴尔(Aaron Burr)正在进行四个小时的辩论;肯尼迪和高华德 (Barry Goldwater)正在讨论二00八年的美国总统大选……
《会见新闻界》节目的焦点当然离不开美国政坛和社会所关注的热点议题,但是,一些同美国国家利益密切相关的国际问题也常常是节目讨论的重头戏。在众多的受邀嘉宾名单中,中
国前驻美国大使李肇星曾是拉瑟特邀请前来“会见新闻界”的极少数几位中国人之一(一九六五年十月三十一日,宋美龄曾作客《会见新闻界》)。不过,拉瑟特对李肇星的那次访谈,用“唇枪舌剑”来形容似乎并不为过矣。
一九九九年五月十六日,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来到NBC《会见新闻界》栏目演播室。这是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遇袭后,李肇星大使第三次接受美国全国性电视网采访。 以下是当时两人对谈的部分内容,从中人们可以领略到拉瑟特犀利的“问政”风格和李肇星大使回敬时的针锋相对。
拉瑟特问(以下略为问):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后,美国总统至少已向中国道歉五次。中国是否接受了美国的道歉?
李肇星大使答(下略为答):对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轰炸,不是一个普通的事件。这是暴行,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犯下的恐怖暴行,在世界外交史上是罕见的。克林顿总统在与江
泽民主席通电话时,承诺要进行彻底、全面的调查。现在,中国人民在等着这样的调查。
问:那么,你们还没有接受美国总统的道歉?
答:我所说的是,当务之急是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中国人民有权知道调查的结果,有权知道这场袭击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问:在美国,现在有许多关于中国反应的议论。让我念一段《华盛顿邮报》的社论:“中国对这次轰炸的反应就像一个极权主义国家。国家控制的媒体用不真实和不全面的报道煽动老百姓的怒火,政府为示威者提供汽车、布告和事先批准的口号……”, 中国政府是否在煽动老百姓?
答:只有精神不健全的人才会说出这样糟糕的话。一些人说,是中国政府发动老百姓去示威。你认为中国老百姓还要由政府来“煽动”吗?是这一暴行本身引发了这场示威。中国人民被激怒了,这是非常理性和合法的行动。关于对轰炸的调查,我对这个国家的一些政治家,包括国会山上的一些人的作法感到非常吃惊
。这是一个擅长调查的国家,有一个擅长调查的国会。但是这样一场暴行发生了,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那么冷漠?
在当天的访谈节目中,李肇星大使还就拉瑟特提出的政治献金、间谍案、人权等尖锐问题提出反驳。那次访谈虽已成往事,但是,当曾任外交部发言人,后来担任中国外交部长的李肇
星,同美国新闻界金牌主持人拉瑟特会面时所激荡出的火花和震撼,在今天看来,我们从中就不难理解《会见新闻界》节目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难怪有美国人将《会见新闻
界》称作是美国“国宝”级(National Treasury)的新闻节目了。今年的总统大选,极具历史意义,但是,电视中少了拉瑟特那一提到政治即眼睛发亮的表情,这场热闹的选举很可能会因此失去了“画龙点睛之笔”!

王元化与宣传部长

来去集之207

丘 霖

写下这个标题后,心里却感觉有些不妥。前不久与世长辞的王元化先生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这从他拥有的头衔中可见一斑: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大学名誉教授,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名誉会长,著有《向着真实》、《文学沉思录》、《文
心雕龙创作论》、《清园夜读》、《读莎士比亚》等。 笔者同王元化先生未曾见过一面,只是久仰他的大名。但是,我第一次读到王元化先生的名字,不是在他的著作中,而是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报纸上,因为,当时上海市意识形态事务的
主管官员 -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长,就是王元化先生。如果说笔者同王元化先生还有过那么一点点的"交集"的话,我只能说二十多年前我曾经是他的"管制对象"。当时我在上海读大学,因为念的是文科,而"文革"浩劫尘埃稍定,因此在那些年里,"思想"这个名词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崇高和神圣的,因为,马克思说过:“当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而雨果的一段传世名言是: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浩瀚的是人的心灵"。一个人的心灵和思想,要比天空还浩瀚,那么,要"管理"这么多的人的思想和意识,这听起来根本就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从当时报章上的介绍得知,这位上任的新科宣传部长自三十年代开始写作生涯,曾任中共上海地下文委委员、代书记,主编《奔流》文艺丛刊。抗战胜利后,任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讲师,五十年代初曾任震旦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上海新文艺出版社总编辑,上海文委文学处长,1955年受到胡风案牵连遭受整肃,直至1981年获得平反。八十年代初,王元化创办了一个名为《新启蒙》的刊物,宗旨是“以最小的面积,集中最大的思想”,高扬“独立研究与自由发展之精神”。对于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出任宣传部长,我心里既高兴又纳闷:高兴的是,部长同志过去长期因"思想问题"受到整肃和打击,自然会对"思想自由"无比珍惜;同时,我又感到奇怪,既然自己是钳制思想和紧箍心灵的受害者,为何又要成为意识形态事务的掌门人?
据相关人士回忆,在中共十二大期间的人事部署中,邓小平和陈云对产生张春秋、姚文元、王洪文等极端分子的上海很不放心,希望在人事任命上有新的思路和作为。十二大前的上海
市全市的党代会投票,王元化的得票最高,大家反映他为人正直,敢说真话,理论文章写得好。在这一背景下,王元化出席十二大之后,不久即被提名作为市委宣传部的人选。 王元化表示自己不能做,理由是自己长期不在宣传岗位,再就是自己的性格也不适合,因为个性率直,有时会误事,请求组织考虑让他能在学术工作上发挥作用。但是,最后高层派人
说服了王元化,主要理由是这是一段新老交替的过渡时期,希望王元化能出来主持工作,带一带年轻人,于是,王元化终于答应上岗了。
王元化上任宣传部长没有多久,就碰到“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和对周扬、王若水等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批判,
这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正式开展的第一场“思想大批判运动”。周扬在马克思逝世百年学术报告会上所作的发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成为“清除精神污染运动”的导火索。而周扬的这篇报告正是由王若水、王元化和顾骧执笔完成的。上海的“清污”动员大会在上海万人体育馆举行,王元化主持并宣读文件,半个小时散会。后来王元化就生起病了,似乎再没有主持什么正式的会议。但是,来自上面的压力很大,要他写检讨,他不
想写,便去了广州疗养。之后,上海市委成立了思想工作领导小组,由夏征农任组长,王元化的宣传部长形同虚设,两年一到,他就正好下台。王元化后来回忆说,还是离开这个位子
,能真正静下心来读点书,写点东西。他毕竟是习惯于独立思考生活的人,长期读书生活,养成了“独立研究与自由发展之精神”。纷繁琐碎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以及仅仅依靠政策文件来指导行动,对一些人适合,而对于他却未必适合。
王元化刚走马上任上海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时,巴金在香港报纸发表反思“文革”的随笔,即后来编印成册并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的<<随想录>>,巴金的文章惹得一个大领导很恼火,那位领导通过上海市委让宣传部长出面做工作,要换掉巴金的上海作家协会主席的职务。谁料想王元化却对他的上司说,你们代表市委作出的决
定我服从,但让我起草这样的报告我做不到。最后,巴金没有被撤职。
王元化酷爱京剧,在京剧老生戏中,他最爱看的是《伍子胥》。他认为伍子胥那个时代的人,都有一种重然诺轻生死的侠义气慨,正如莎士比亚剧中所常常提及的罗马人有一种壮烈精
神一样。他上任后的第一个春节,邀请了贾植芳教授等“胡风分子”去观看一场官府内小范围的春节联欢晚会。当看到晚会中出现“革命样板戏”时,王元化起身离场,而一干“胡风分子”一起集体离场了。王元化虽然酷爱京剧并卓有研究,但他时刻保持着警惕心,他表示:样板戏在许多方面蕴含了“文化大革命”的精神实质。”以阶级斗争为纲”、“三突出”、“高大全”、“假大空”,是把过去长期延续下来的极左思潮和教条主义推向了极端。
王元化在任上时,迪斯科在上海渐渐兴起,有人向他抱怨:“这种东西怎么能看,你们要出来管一管。”王元化的答复是:文化应该要多元化;上海一家剧院斥巨资准备上演经典歌剧《卡门》,但是有人看不惯,写报告给王元化,称歌剧中的女主人公“作风不正派”,王元化为此护驾说,“这是世界名剧,总要让人家演两场吧。”
八十年代初,王元化主办的《新启蒙》杂志问世,封面极为简约朴素,扉页上印有鲁迅的诗句作为题词:“无论什么黑暗来防范思潮,什么悲惨来袭击社会,什么罪恶来亵渎人道,人类的渴仰完全的潜力,总是踏了这些铁蒺藜向前进。”
有人说过,茅盾做了文化部长后,中国多了一个部长,却少了一个大作家。而王元化从宣传部长位子上退下来,中国少了一个部长,却多了一个卓有成就的理论家。这是王元化的幸事
,也是国家的幸事。因为,部长总是有人可以做的,而像茅盾这样的大作家和王元化这样的大学者,却是难于造就的。随着学养深厚、学贯中西的老一辈学者的凋零,人们会愈发感到
,“这世界不再令人着迷”。

《兰 亭 序》和 兰 亭 雅 叙

丘 霖

上周,笔者同沈己尧教授和夫人黄瑞我女士相约一同参加华府兰亭雅叙的五月餐会 – 听郑楚材先生论述「欧美后、谁将领先人类未来」。那日,来到了兰亭雅叙的固定聚会地点-洛克维尔的远东饭店,见到年逾八十的沈教授精神矍铄,身体硬朗,感到非常欣慰。走进饭店时,看到我同远东饭店的老板相互打招呼,沈教授有些好奇地问,“你们原来认识?”我说,不仅认识,我当年来马里兰后第一个打工处就在远东饭店。而且,在远东饭店扫地端盘时,我第一次耳闻目睹了华府地区学界人士的周末茶叙雅集- 兰亭雅叙。
据说,二、三十年前,在华府地区侨社的学界人士,常常在周末聚会,或吟诗弄画,或纵古论今,他们将聚会定名为“兰亭雅叙”。时间一长,响应者日众,便觉空间有限,决移师远东饭店,每月择日集会,请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并进行交流座谈,成为此间侨社儒雅之士的周末文化沙龙。我想,当时许多出生于
中国大陆、来自台湾或美国各地的文化人取“兰亭雅叙”为沙龙名,一定是受到书圣王羲之《兰亭序》的影响。《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记叙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一群文人墨客游宴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会上各人舞文作诗,汇编成集,这便是《兰亭集》的由来。当时众家又推王羲之写一篇《兰亭集序》。王羲之酒意正浓,提
笔在蚕纸上畅意挥毫,一气呵成。这就是名噪天下的《兰亭序》。序中记叙兰亭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愉之情,抒发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天地的深沉感喟。《兰亭序》文共二十八行,
三百二十四字,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称其为“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十八年前,笔者来到美国,在马里兰州“落户”,不久,到远东饭店打工筹学费,乃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大俗”之人。有些个周末上午,远东饭店总有一群有了些年岁的温文尔雅之士,举行餐会和讲座,主题各异, 上至天文,下至地理, 文史哲兼具,琴棋书画贯通,同事告诉我,这就是在此地颇有声望的“兰亭雅叙”集会。那时,我由此名联想到王羲之的《兰亭序》。八十年代中,我曾到绍兴一游,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访了兰亭碑亭、鲁迅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秋瑾故居等,当然也乘了乌篷船在东
湖上试图感念鲁迅笔下之江南文化名城的韵味。但是,当时绍兴城中处处弥漫着急功近利的重商气息,总让衣食无忧的我产生一丝人心不古、风雅不再的悲哀。刚来到美国在餐馆从事
体力活,身心俱疲,与在国内的我判若两人,虽谈不上风雅扫地,至少生活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自己心中对文化生活的向往未曾稍减。看到“兰亭雅叙”这般深度的文化交流和传播,虽在海外,却显得原汁原味,文化底蕴深厚,感到十分的难得。作为美国的首善之区,大华府人杰地灵,汇集各路英才,这样的“兰亭雅叙”集会,在美国可能找不到第二处。上周的“兰亭雅叙”聚会中,还见到著名地理学家和诗人,美国匹兹堡大学地理学教授谢觉民博士。谢教授是中国地理学和气象学大师竺可桢的嫡传弟子和同乡,他早年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赴美后获博
士学位,曾任教于达特茅斯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及美国天主教大学。谢教授中英文著作丰富, 1967 年出版的《中国的土地和人民》,为凡诺德政治地理丛书之一,各大学多选其为教本。1973 年出版的《中国地图集》,曾两次为《纽约时报》作为当代书刊推介。一口乡音的谢教授虽然上了年纪,但耳聪目明,爽朗健谈。谈到“兰亭雅叙”集会时,他感叹华府实乃好地方,文友众多,古道热肠;中餐道地,乡愁顿失,颇有乡关虽重重,此地可为家之感慨。
话回到《兰亭序》来。记不清是高中还是大学时期, 在上古代汉语课程时,曾读过王羲之的《兰亭序》,当时年轻不识愁滋味,对《兰亭序》中记叙老友聚会的欢畅之情,和抒发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并没产生多少共鸣。如今念之
,感悟完全不同。《兰亭序》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其书法艺术的成就,而且因为其文笔的清新流畅,朴素自然。魏晋时期出现的骈文,几乎占据了所有文字领域,这种文体讲究
对偶、辞藻、音律、典故,极不利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和表达。在骈文风行的时代,作者能不拘成格,用洒脱流畅、质朴简洁、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体现了作
者鲜明的个人风格。特别是文中用了“群贤毕至”、“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朗气清”、“游目骋怀”、“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若合一契”等词语,写兰亭山水之优美,叙时人宴游之雅致,抒盛景不常之感慨,议死生意义之重大,而这些词语从此便被后人当作成语使用,丰富了汉语词汇,也奠定了《兰亭序》在中国文学
上的特殊地位, 世代相传。正如王羲之在一千六百多年前挥毫作序时所言:”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只是,洞悉世事的书圣当时未曾料到的是,千年之后,兰亭之风飘洋过海,延绵万里之遥,在世界的另一端风华再现。

【附《兰亭序》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
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
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Friday, June 6, 2008

奥 巴 马 创 造 历 史

来去集之209

丘 霖

美国东部时间六月三日晚十点,在漫长的民主党党内初选中获得足够党代表票数的奥巴马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对选民说:“今晚属于我们,今晚属于美国。我站在这里告诉大家,我们将翻开美国历史新的一页”。从今年一月三日在艾奥瓦州开始,民主党内初选多次翻盘,结果频频出人意料,参选人喜莱莉和奥巴马的对阵角逐,空前激烈,难分难解。从一开始被广泛看好并拥有充沛资源的喜
莱莉,结果被原先名不见经传的后起之秀奥巴马击败,整个民主党党内初选过程用“波涛汹涌”和“眼花缭乱”来形容似不为过矣。
今年初民主党党内初选起跑后不久,笔者曾在本栏作一题为“眼花缭乱的改变”的短文,谈到了喜莱莉和奥巴马在各自的竞选中所着力强调的“改变”观。就词义而言,Change 可以是小幅调整,也可以是大幅变革,当时那篇短文的结论是:“经过布什执政八载,人心思变应是今年选战的主轴,只是各州选民心目中对Change 的期待和要求不同,将最终决定两位候选人中何者出线”。从今次民主党党内初选结果来看,显然,时下的美国民意倾向于大幅变革,而人心思变,最终让奥巴马脱颖而出,写就历史新篇章 – 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主要政党推举的非裔总统候选人。
美国是民族的熔炉、民主的殿堂,照理说应该比许多国家更能够接受少数族裔出任国家领导人。然而从蓄奴制度、南北战争到民权运动,种族歧视与种族冲突在美国社会生活中一直是
一个非常棘手的议题。美国立国二三二年,但是直到五十三年前才选出第一位黑人联邦参议员,第一位黑人民选州长更是到一九八九年才出现。今日黑人在联邦参议院议席中为数并不
多,其中的一员,就是奥巴马。
在奥巴马崛起之前,“黑人总统”被视为天方夜谭,永远是下一个世纪的梦想,就连以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自居(意为倾向和支持非洲裔美国人)的前总统克林顿,在这次民主党党内初选为夫人造势时,对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的可能性,还作了类似于“天方夜谭”的表述。尽管近来多项民调显示,四分之三的选民相信美国已经可以接受黑人当总统,但年仅四十六岁、父亲是肯亚黑人、母亲是美国白人的奥巴马,是否能够在十一月的全国普选中
胜出,实现这个史无前例的“美国梦”,尚有五个月的漫长而艰巨的考验在等待着他,然而,在许许多多的挑战中,其中一项挑战就来自于亚裔美国人社区。
今年二月,民主党党内初选进行到白热化阶段,在美国第一大州加州的初选中,喜莱莉胜出。然而,当人们对各族裔社区的投票分布进行分析时发现,喜莱莉得到百分之七十一的亚裔
选民的支持,奥巴马只赢得百分之二十五的亚裔选民的支持,双方的得票比例几乎是三比一。美国有线新闻电视网CNN的新闻节目“Anderson Cooper 360”曾对亚裔美国人的投票倾向作了一个专题分析报道。记者Gary Tuchman 走访了一些亚裔比较集中的西岸城市,在街头随机访问了亚裔美国人士,发现许多亚裔人士普遍怀念克林顿时代的经济荣景,另外,记者还发现人们表示对白人政治家感到“自在”(comfortable)。在新闻报道播出后的第二天,我的一位非裔同事特地跑来对我说:“I heard some disturbing news about you Asians from CNN”(“我从CNN 上听到一些关于你们亚裔令人心烦的新闻”)。当时我对此并不为意,开了个玩笑就转到其他话题去了。但是,在日后的几次朋友聚会活动中,我的确听到了一些令我感到吃惊的评论,那些关于选举和投票的评论完全以种族和
肤色划线,可谓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在美国生活和工作多年,听到如此直截了当的“爱恨宣言”,颇感惊讶。美国是一个族裔多元化的国家,而我们自己也是少数族裔社区中的一员,非洲裔美国人在六十年代展开的全国性争取民权运动,造就了今日少数族裔在美国社会中享有的
各项平等权益,换句话说,我们如今在美国能够享受许多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平等权益,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当年非裔前辈的努力和打拼。在当今美国这个族裔多元化的社会
,不分青红皂白将一个族裔一棍子打死的言论是没有市场的,也是会被人轻视的,华人世界抗议CNN 政治评论员卡佛提对华人的侮辱性言论就是一个鲜活的事证,古德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回到选举议题上来,作为选民,大家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候选人的政策主张和个人的人格特质,这是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之一,如果侯选人的肤色深浅成为左右投票人投票意向的决定
性因素的话,那么选举作为一个民主过程就失去了检验候选人政策主张、判断力、才智和领导能力等最基本的功能。
奥巴马能够最终在民主党党内初选中获胜,具体分析起来有很多原因,但是其中一项关键因素是奥巴马在选战中始终没有打族裔牌,而是在团结各阶层各族裔人士上(Bring People Together)打了一场被公认的高格调选战。作为一个时事新闻的关注者,我预期在今后的普选活动中,美国大选选风会因为奥巴马的正面风格而得到相当程度的净化和提高。

Friday, May 2, 2008

中 美 往 事

丘 霖

最近,在美国媒体上读到的有关中国的消息,似乎都同奥运火炬和奥运会有关。中国举办奥运的机会得来不易,因此特别安排史上最长的奥运火炬国际传送路线,宣扬来自中国的和平和发展讯息,然而,奥运火炬在亚非拉欧一路跑来,竟然冲突四起,抗议频传,奥运火炬传送的现场报道之所以频频出现在电视画面上,不是因为和平,而是因为暴力,看了相关报道不免令人摇头叹息,甚至气愤。但是,在媒体对当下奥运新闻炒作甚嚣尘上之时,最近披露的两项有关中美关系往事的史料倒是引起了笔者的一些兴趣。
一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刚刚出版了前总统老布什(George H. Bush)担任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时的日记汇编。这本厚达576页的新书,汇集了老布什在1974年和1975年间在中国写下的日记,并附有多张图片,包括他在北京街头骑自行车和放风筝的照片,还有他的儿子小布什(George W. Bush)1975年去北京“探亲”时在美国联络处门外的留影。在日记中,既有老布什同中国高层领导人打交道时的心情,又有他同北京人闲聊家常的感受。对于后者,老布什常常引以为荣,据此表明他十分擅长民间外交,并拥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格局,而不是来自新英格兰地区高高在上的精英阶层人士。事实上,这本由Jeffrey A. Engel 编辑而成的新书,其书名是:The China Diary of George H. W. Bush: The Making of a Global President (布什中国日记:一个国际总统的成型)。可能是因为受累于其子的单边外交政策,老父想通过此书来证明“有其子,并不一定有其父”。在新书上发表赞美型书评的有老布什的国家安全顾问,退休的美国空军中将史考克罗夫特(Brent Scowcroft),笔者曾在一项餐会中见过此君一面,他是共和党内务实派的代表人物,也是老布什同儿总统之间的“联络员”,史考克罗夫特曾力劝现任正副总统不要对伊拉克开战未果,无奈在《纽约人》杂志上撰文痛批伊战及其决策人。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六四事件后,史考克罗夫特衔老布什之命密访北京,为紧绷的中美关系留了后路。史考克罗夫今次在书评中一如既往,力挺老上司,称他相信历史将评价老布什是制定了美国最成功之外交政策的总统,而这一美名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同老布什在北京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有关。以下是日记中的内容摘要:
1974年10月21日:去中国,因为好奇与神秘
  “我去中国是因为对中国的好奇与她的神秘……美国国务院里的人被我们的(新)对华政策吓住了。国务卿基辛格因为把牌捂得太严,以至于再能干的官员们也拿不出什么(中国政策)好创意。我当时希望我能有机会结识中国的下一代领导人—不管可能会是谁。然而,所有的人都告诉我,这是不可能的!但我的政治本能告诉我,这份新工作值得一试,并且能干得不错。”
1974年11月1日:见小平,拘谨得忘了问问题
“我前去拜访邓小平(时任副总理)。当我们步入他的办公室时,先被人领到屋子中间与他合影。然后被领到会客室,我们展开时间很长、感觉不错的讨论……首次见邓小平时很拘谨,甚至忘了问问题”。
  1975年7月30日:怀念北京的自行车铃声
  “我永远忘不了的一些(中国)声音:清晨,公园里的歌唱声,许多公园都有非常动听的歌声。孩子们走队列时‘一二一’的口令声,北京城内从来不间断的喇叭声、自行车铃声,以及孩子们在公园玩耍时的欢笑声,还有就是不论是在火车、公园、大楼以及其他地方随处可听到的喇叭广播声。”
另外一件最近被媒体披露的旧闻是,1958年夏天,艾森豪威尔总统对他的军事将领们明令表示反对对华使用核武器。这项最近才被解密的文件显示,金门炮战爆发后,美军推断解放军可能对台湾海峡实施军事封锁。当时美国国会和国内舆论极力支持为保卫台湾而向中国开战,军方甚至在关岛的美军基地调派了五架战略轰炸机,计划用于实施核攻击,而轰炸的目的地是福建厦门市和附近的军用机场。文件显示,当时的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在一项内阁会议中向内阁部长们详细介绍了美军准备在厦门地区投下十到十五公吨核弹的攻击计划,但是,艾森豪威尔作出决定,排除首先使用核武器,表示担忧两岸的重大人员伤亡和核危机的进一步升级。这份解密的文件还显示,虽然当时解放军重炮袭击大小金门岛,但是没有迹象显示解放军在台湾海峡或是针对台湾本岛将有重大军事行动部署。因此,艾森豪威尔总统最后批准了调整后的军方建议,即协助台湾加强空防,并增强美国第七舰队(太平洋舰队)的综合作战能力。
以上两则看似不相关的史料,凑在一起倒也反映了长久以来中国因素在美国政治、军事及外交决策过程中所占的极其重要的位置。从五十年前的核战争威胁,到三十多年前的双方互设联络处,现在中美两国在很大程度上又成了经济利益上的共同体和联体儿,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变迁的戏剧化和难以预见性,莫过于此。

Friday, April 25, 2008

卡 佛 提 走 过 了 头

丘 霖

上星期六,五千多名来自中国、台湾和香港等不同地区的华人,聚集在好莱坞日落大道CNN (有线电视新闻网)大楼前,以和平示威方式,抗议CNN的评论员卡佛提(Jack Cafferty)的辱华言论,要求CNN作出真诚道歉。这次的华人抗议场面声势浩大,五星红旗和青天白日旗交相辉映,在北美侨社中实属难得一见之场景。卡佛提的一番恶言恶语,促成来自两岸的华人放下岐见,联合抗争,对团结侨社和海外华人而言,卡佛提的"功德"似乎要远远超出他在CNN 和美国新闻圈中的能量。

CNN的时事新闻节目中,有一档收视率颇高的节目,叫做"The Situation Room",此节目名源自于白宫内的The Situation Room (汉译有"状况室"和"政情室"不等,是美国总统同他的国家安全团队掌握重大国际国内事件,咨商相关对策的专用会议室),这档电视节目主要跟踪报道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主持人是在美国新闻界颇有名望的老牌媒体人Wolf Blitzer。"The Situation Room"节目有一个组成部分,叫做 "The Cafferty Files",由卡佛提就主持人的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或阅读观众来信(群众来信)摘要。因此,严格地说,卡佛提在节目中只是担任一个评论员的角色,一些华文媒体在报道相关事件时称他为CNN的"节目主持人"或"主播",其实是抬举他了。四月九日下午,北京奥运火炬在旧金山传递时,CNN进行全程追踪报道。卡佛提在回应主持人Wolf Blitzer的关于中国近年来发展和变化情况的询问时,答非所问,反而信口雌黄地称中国人是"一群五十年以来不变的恶棍和暴徒",还指称中国的产品"都是垃圾"。此言一出,海内外华人舆论为之哗然,纷纷严正要求CNN 为此做出道歉并处分卡佛提。CNN在随后发出的声明中指卡佛提所言是针对中国政府而非中国人民,他们对那些"认为"卡佛提的言论是针对中国人民而"由此感到受伤害"的人士表示"道歉"。可能是CNN "认为"这份"道歉书"已经来之不易,之后CNN 对各方的"真诚道歉"要求均沉默以对。
美国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国家,但同时也是一个以法制精神立国的国家,公民的言论自由并非没有尺度和约束,尤其在种族议题上,作为移民国家的新闻媒体从业者更是谨言慎行,深怕触犯众怒或违反专业规范及戒律。在政府方面,美国的联邦通讯委员会 (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中的媒体事务局(Media Bureau) 是全美广播电视新闻业的规范制定者和监管者,介入对媒体投诉事件的调查工作,并对肇事者和违章单位进行处罚。以一年多前发生的MSNBC 晨间新闻侃谈节目"Imus in the Morning"被迫终止事件为例,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美国媒体节目与社会互动的"游戏规则"以及民情、广告商和政府机构对此所施加的影响。
Don Imus 是著名的电台和电视侃谈节目(Talk Show)主持人,在节目中他头戴牛仔帽,常常以口无遮拦、出言不逊引发争议。去年四月四日,Imus 在评论全美大学联赛女子组蓝球赛事时,称Rutgers 大学黑人女子篮球队员为 “nappy-headed hos”,意为“乱发淫妇”。他的这番言论旋即引起非裔社区的强烈反弹,纷纷要求MSNBC 电视台终止Imus 的节目。两大黑人民权领袖夏普顿和杰克森还发起多次街头抗议,夏普顿表示,除了民间抗争外,他还向联邦通讯委员会投诉,他说:“我们必须要界定对主流媒体的忍耐限度,不能受到羞辱后还象事件没发生过一样”。杰克森指出:“如果Imus 以言论自由的名义在电台中侮辱我们,那么我们就以言论自由的名义向电台发起抗议”。一些美国资深评论家也纷纷撰文猛批Imus 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言论,有人这样表示:人们群起反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思想方式。政府方面,新泽西州州长在会见Rutgers 大学女子篮球队员时强烈谴责了Imus 的言论;美国的联邦通讯委员会在收到了成千上万的投诉信后表示要着手调查此一事件。尽管Imus 无条件地作了严肃的“自我批评”,称他的评论“完全不适宜和愚蠢的”,相关电视台也谴责了他的种族言论,并做出暂停Imus节目两周的决定,但都未能平息社会上要求开除Imus 的声浪, Rutgers 大学女篮球队员并表示要将Imus 告上法院。经济层面上,由于持续不断的抗议风潮,最终导致包括通用汽车公司和运通公司等广告大户的撤离,给MSNBC电视台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四月十一日,MSNBC电视台在密切跟踪舆情一周后,宣布终止Imus 的Talk Show 节目,并再次向Rutgers 大学女子篮球队员和观众致歉。CBS 的一位非裔高层主管对此一事件作了以下的评论:“Imus 越过了界线,侮辱了我们社区,对此,他必须面对侮辱性言论所造成的后果”。

这就是在当时美国社会喧腾一时的Imus事件的概要经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照一年前的Imus事件和MSNBC 电视台的处理方式,今次卡佛提的粗暴语言走得更远,而CNN所做的却远远不够。行文至此,得知纽约一华人律师事务所接受委托,代表华人向曼哈顿南区联邦法院提出集体诉讼,要求CNN母公司特纳集团,为包括诽谤罪在内的三项罪名赔偿十三亿美元。对于拒绝真诚道歉的CNN 来说,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能否令其正视问题的严重性,人们将拭目以待。

Friday, April 11, 2008

西藏问题没有 Silver Bullet

丘 霖

西藏骚乱发生后,笔者接到了一则记者会的邀请函,发出单位是达赖喇嘛驻美国特使办公室。邀请函的内容是:达赖喇嘛特使嘉日洛珠,将与中文媒体就西藏最近发生的事件、达赖喇嘛对此事件的立场、以及为解决此事所作所为的呼吁和努力等,进行交流座谈。邀请函还在最后特别注明:嘉日洛珠先生是达赖喇嘛派驻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特别代表,曾在印度北部的西藏流亡政府中担任过要职。二00二年,他带领西藏流亡政府的代表团到北京与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就西藏问题举行会谈,恢复了达赖喇嘛和中国政府之间中断多年的直接接触。此后,他带领西藏流亡政府的代表团和中国政府就西藏问题有过六次会谈。
三月三十一日,笔者按邀请函上的地址来到记者会所在地点。这是一座位于华府杜邦圆环地区的老式楼房,抬头看去,这里正是国际声援西藏组织总部的所在地。来美国后曾不止一次听闻过这个组织的大名,这次居然来到其中。达赖喇嘛驻美国特使同国际声援西藏组织合署办公,虽在我意料之外,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嘉日洛珠特使的记者会在楼里顶层的会议室中举行。特使先生全程用英语对答,由一位藏籍职员提供英汉翻译。记者会持续了近两个小时,特使先生陈述的重点是:今次藏人暴动,绝非达赖喇嘛主使,因其与达赖喇嘛的非暴力主张背道而驰;暴动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政府失败的西藏政策和拒绝同达赖喇嘛展开对谈所致。特使多次呼吁中国政府拿出勇气和决心,同达赖喇嘛恢复对话,共谋解决西藏问题之道。嘉日洛珠还表示,藏人的过火行为绝非达赖所乐见,达赖喇嘛无意阻碍今夏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
说实在的,笔者对西藏历史和现状了解很浅,去年“半杯清茶社”请蔡老师讲解他的西藏之行,通过蔡老师的图文介绍,多少对西藏有了一点直观上的印象。之后,曾读了由美国学者戈尔斯坦教授所著之《达赖喇嘛与中国- 西藏问题的解决之道》一书,算是补上了藏汉关系史这一课。在记者会中,嘉日洛珠特使多次提到当年的胡耀邦主政时代,并高度称赞胡耀邦所执行的西藏政策。1980年,胡耀邦和万里亲赴西藏考察,随后提出西藏六点改革计划,强调地方自治、民族平等和保护发展藏族文化。胡耀邦的六点改革计划被普遍认为是代表中国政府温和、开明和怀柔的全新对臧政策。但是不幸的是,新政逐步实施之后,八十年代后半期却连续发生了多起藏人暴乱攻击事件,导致中国政府重新紧缩西藏对策,换来了近二十年的相对稳定期。所以我觉得,单单高调颂扬胡耀邦的西藏政策而不谈由此出现的事与愿违的局面,是不具说服力的。
在嘉日洛珠特使多次呼吁中国政府展现政治智慧和勇气,同达赖喇嘛进行对话时,笔者向特使提问:“据信,中国政府同达赖喇嘛代表过去曾举行过多轮对谈,但是,达赖喇嘛提出的“大藏区”要求是使双方会谈没能够取得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达赖喇嘛是否愿意展现他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勇气,在“大藏区”问题上作出让步,裨使双方对谈能继续向前?”对于笔者的提问,嘉日洛珠特使并没有完全将让步的可能性排除在外,但是他语气坚定地表示,达赖喇嘛谋求的是全体藏民的自治和福祉,这个政策是一贯的。“大藏区”问题的由来是,达赖喇嘛要求在“大藏区”实现“高度自治””或“有意义的自治”,表示一旦他回到西藏,他的自治范围要包括现在的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全部地区,新疆的五分之一地区,甘肃的三分之二地区,四川的三分之二地区,云南的一半,面积达两百四十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而自九世纪吐蕃王朝解体以后至今,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形成过统一的、政治上成为实体的一个“大藏区”。
在三月三十一日的华文媒体记者会的当日上午,国际声援西藏组织曾在白宫前举行示威集会,并在此间媒体上广为公告,嘉日洛珠特使出席集会并发言强调要继续努力,但必须坚持正确的做法,藏人反抗的是中国的政权,而不是汉人。因为这项抗议集会的主要诉求是呼吁布什总统抵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记者会结束后,我私下向嘉日洛珠特使询问此次集会的目的是否有违他关于“达赖喇嘛决无意阻碍今夏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的说法,我得到的答案是:集会是由国际声援西藏组织发起的,他们的要求只是代表与会的美国人士的立场,与特使办公室无关。
多年来,我心头一直想解开汉藏矛盾的谜思,抱着这个强烈的愿望,我前去参加了这场达赖喇嘛特使主持的记者会,想能多客观地了解达赖喇嘛方面的立场和政策主张。记者会结束后,走在华府咋暖还寒的街头,我心中觉得,尽管特使先生的态度很理性,说话显得相当中肯,但是他在关键的议题上不能自圆其说,对我缺乏说服力。但是,笔者还是对有机会参加这次记者会感到颇有收获,至少是“兼听则明”吧 – 在西藏问题上,并没有一个Silver Bullet。

Friday, March 28, 2008

《菜 根 谭》的 来 去 观

来去集之200
丘 霖

记得笔者开始为<<新世界时报>>每周定期写稿时,曾为专栏取名费了些心思,但最后以"来去集"命名之。当时用这个名字可以说有两个原因:一是,许多<<新世界时报>>的读者同我一样,都是从国内来到美利坚大地上的新移民,在大洋两岸之间的往来行走,构成了我们人生经历的重要框架。二是,由于笔者在华府城内上班,每天搭乘地铁通勤,在晃动的车厢内全程读书看报有时会有头晕目眩之感,闭目养神又觉得太浪费时间。于是我便想利用在上下班路上的"来去"之间,理一下思路,打一些腹稿,回到家中记录下自己的观察与感受,同读者诸君分享我在"来去"途中的心得,故取其名曰"来去集"。
在同一单位工作的好友陈丽川 (字云天),饱读诗书,博古通今,东西方学养俱佳,笔者常籍每日"共进工作午餐"之际向他请教。一日,云天兄问道:"来去集"的出处是否和《菜根谭》有关?他这一问就把我给问晕了:过去在大学里曾听说过《菜根谭》这本古籍,但从未有机会阅读过。我告诉云天取"来去集"为名的丘氏理由,但是心里十分想了解《菜根谭》中和"来去"有关联的语录及意义。云天兄侃侃道来:他过去读《菜根谭》时,对其中的一段话印象非常深刻,便是:"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显,事去而心随空。"这句禅意甚浓的话,同我年前选名时的心境并没有联接,但是,"事来心始显,事去心随空"一语所呈现的意境,倒是引起我阅读《菜根谭》的极大兴趣。
《菜根谭》是明朝万历年间洪应明写的一本语录体著作,作者生平不详。据说起名《菜根谭》,是因为作者把菜味比作世味,那么种菜人的只有厚培菜根才会有味。也有人说是“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的意思,菜根味苦,但苦中带有泥土的芬香;菜根味纯,与君子的本色一样质朴厚实。古德有言为证: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世事静方见,人情淡始长。不管怎么说,《菜根谭》所表达的是四百多年前一位哲人对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乃至治学家训的认识、体会。作者揉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佛(释)家的出世和自身的体验,形成了一套颇为完整和融会贯通的出入世法则,表现了中国人对人生、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关系的独到见解,整部著作有如一位“闻道者”的箴言集,启人心智,被后人誉为“心灵之药石”。
《菜根谭》的内容和格式如叙家常,完全是由作者侃侃而谈集成,一段话数十百字不等,共三百六十则(与360度巧合),格言警句,信手拈来,文辞幽雅,对仗工整。“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显,事去而心随空”是《菜根谭》中的一段格言,意思是说,当风来时竹子就知风因缘遇合,风过去之后,缘尽又一切皆空。 “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也是一个道理,对这两件事情的描述,使人看过以后有一种大觉和澈悟。也就是说万事万物不论是长是短是苦是乐,都是一个过程。人在其中应当抱有随遇而安的态度,事情来了就应该尽心去做,事情过去后,心象要立刻恢复到原来的虚空平静,才能保持自己的本然真性于不失。《菜根谭》中这样寓意深刻的格言警句,比比皆是,但是,此句“事来心始显,事去心随空”,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既有积极入世、经营天下的儒家思想,又有清净无为、修身养生的道家旨趣,更有透彻禅机、空灵无际的佛家智慧,蕴涵着宽广精妙的人生态度和以仁取胜的机智,对于个人如何正心修德,看待人生的喜怒得失,有着十分通达的体察。书中还有一段格言也颇能代表作者将儒家济人利物的精神与佛道两家避世超俗的思想融为一体的要义:“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意思说:一个做学问的人,既要有谨慎的行为、刻苦敬业的精神,又要有潇洒脱俗的高远情怀,这样才能保持生活的情趣。假如只知一味克制约束自己,使自己过着清苦的生活,就只会感到生活如秋寒的凛冽而毫无春天的生机,这又怎能培育万物的成长而至开花结果呢?
那日云天兄对《菜根谭》的一番介绍,让我得以在网上找到这部典籍,细读之下,自己好像也经历了咀嚼菜根,参透禅机,感悟人生的体验过程。《菜根谭》里,修辞譬喻,妙笔生花,每一种修身言辞都孕育在自然景观之中,作者似乎对大自然的道体了然于胸,并将自然律与道德生活两者有机融合,令读者心生共鸣,感受作者观察天地自然而后达到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智者不惑,仁者无忧” 之境界。我在想,难不成《菜根谭》是中国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至高境界的入门普及本?
文友金勇静日前在“半杯清茶社”的网站上向大家推荐了一篇好文,说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意思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多且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伤,看水也叹息;最后,有人通过细心观察和修练,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 ,终于茅塞顿开,回归自然 - 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进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之达观的人生境界。我等已过不惑之年,离知天命亦不遥远,现在寻得机会找来《菜根谭》细细品味,竟会发现其中不少论述有“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回首往事,漂泊疲惫的心头也曾经对读过的“至理名言”心生不屑和怀疑。如今发现,真理依然在那里微笑如故,只是自己变矣!也许,人生就象在是山非山,是水非水之间来去行走一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Friday, March 21, 2008

沈 己 尧 教 授 谈 往 事


来去集之199

丘 霖

上周的来去集,由时下灸手可热的纽约州长“热点绯闻”写起,简要地介绍了当年曾作为中国驻美国“联络处”官员办公兼住所的华府五月花酒店 (Mayflower Hotel)。短文刊出后不久,便接到多年来一直给与很多支持和帮助的沈己尧教授及夫人黄瑞我女士的电话,他们在电话中对我的短文给与了热情的鼓励,同时我也了解到,沈己尧教授伉俪是1973年10月1日黄镇将军在五月花酒店首次举行国庆招待酒会中应邀出席的为数不多的华人嘉宾之一。日前,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初春下午,笔者来到了沈教授夫妇在马里兰大学附近的家中,听前辈们回忆当年见证历史事件的片断。
沈教授的家位于 College Park 马里兰大学边上一个绿树环抱的幽静社区中,客厅宽敞明亮,四周挂有许多醒目的书法作品,配以中式客厅家具,显得雅致气派,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气息。在驻足观赏 Sun Room 中的老照片时,沈老特别介绍了一幅当年他们手持邀请函,在出席五月花酒店国庆招待酒会前拍摄的相片,他的话匣子也由此打开。
一九七二年,尼克松总统展开了他的历史性访华之旅后,长期以来一直心向祖国的沈己尧受到极大的鼓舞,决心要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广东省平远县石正乡,在祖国的怀抱中亲历故乡的变化。可是,那时候要去中国谈何容易,仅签证一项,因为那时中美没有邦交,要获得赴华签证需辗转至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的中国驻加使馆办理。七三年五月,经过许多周折,沈己尧终于如愿以偿,搭乘韩航客机,一路经过洛杉矶、檀香山、长崎、汉城和香港、最后乘火车经深圳抵达广州。沈教授的首度回国之行及观感,详细记载于他的“石正公社 故乡新忆”长文中,该文由香港《南北极》月刊于一九七四年三月刊出后,旋即被国内的《参考消息》分三期摘要连载,在当时消息闭塞的华夏大地拥有相当的影响。
回到美国后,沈教授得知中美双方已在对方首都互设了联络办事处,而中国驻美国的联络处就设在华府闹市的五月花大酒店。一九七三年初秋,沈教授同中国驻美联络处取得了联系,带上了他的著作《海外排华百年史》来到了五月花大酒店,接待他的是联络处的工作人员纪立德,相互简短交谈后就结束了这项拜访行程,这位纪立德先生后来曾任外交部领事司司长和中国驻纽约总领事。沈教授回忆道,当时中国派驻在五月花大酒店内联络办事处的官员人数不多,他们都身着中山装,言行比较拘谨,有如一个保密单位,对外界甚至侨胞都有相当的戒心,联络办事处每日三餐都由龙云之子龙绳文在不远处开设的北宫饭店专人送达。那次的会面后不久,沈教授夫妇就接到了出席在五月花大酒店首次举行的国庆招待酒会的邀请函,共同见证了中美外交史上的历史性事件。自那时起,沈教授夫妇每年都接到邀请出席使馆举行的国庆招待酒会。一九九九年年底,笔者有幸参加了中国大使馆为庆祝澳门回归的招待会,在会中见到时任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同黄瑞我女士开怀庆祝、翩翩起舞的场景,在场人士对此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当年的政治和侨社大环境下,同中国驻美使馆保持来往的人士很容易被贴上政治标签,甚至连美国的调查机构也常常会对此表达“关切”,但沈教授夫妇不为所动,多年来一直是大使馆举办各项活动的座上宾。一九七八年冬,国内派出了一个高阶访问团在使馆同侨胞举行座谈,会中有官员向侨胞吹风说,国内将要进行大幅度的改革,解散人民公社,将土地分给农民。沈教授对此提问:农民得到的是土地的所有权还是使用权?这位官员一时有顿悟之感,表示这个问题提得好,回国后将汇报研究,再向沈教授报告。不久,国内官方报纸刊文明确表示,农村改革只是将土地的使用权交还给农民。
长年活跃于此间侨学界的沈老,是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美国英文季刊《华美论坛》理事。一九二六年,沈己尧出生在广东省平远县石正乡。后来至台湾任教,一九五七年赴美留学,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科学和新泽西州的罗格斯大学图书馆学双硕士学位。毕业后任职于马里兰大学、国会图书馆及哥伦比亚特区大学。三十多年来,沈己尧教授经常回到中国进行各种文化交流和讲学活动。一九七九年,沈己尧应中方邀请,乘休假之便到北京讲学一个月,并于九月二十日在天安门广场旁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礼堂以“图书工作现代化的几个方向问题”为主题,向全国图书馆工作会议的与会人士发表演讲。沈教授曾经发表的文集从《海外排华百年史》到《东南亚海外故乡》和《西藏问题探索》,从《会议程序准则》到《图书工作现代化文集》,还翻译介绍中国典籍《论语》(中英对照)及论文多篇,著述等身,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者。夫人黄瑞我先后取得台湾大学和马里兰大学的两个学士学位,至今仍在美国农业部工作,她的散文作品常常见诸于海内外中文报端。
在沈教授的著作中,《海外排华百年史》是最重要的一部。沈己尧告诉笔者,他从一九六五年开始着手写作《海外排华百年史》共十余万字,直到一九六九年完成,历经五年时间。一九七0年,该书在香港初版首个中文版本,旋即引起广泛关注并一度脱销,后在台湾地区再版发行。一九八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成为大陆第一个简体字版本,一九八五年又再版五千册。二00六年,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英文版 《A Century Chinese Exclusion Abroad》。《海外排华百年史》记载和总结了华人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在美国社会和世界各地所遭受歧视和排挤之翔实史料,并分析其中的政治、历史和社会原因。华侨史学界专家认为,《海外排华百年史》开辟了一个华侨史研究的领域,展现了沈老对全球华人境遇的关怀,书中揭示的海外华人移民奋斗的历史和所遭受的不幸,“哀而不伤”,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学术价值。
一向严谨沉稳的沈教授,在谈到当年冒着风险全力促进中美友好和民间往来的往事时,自豪的神情溢于言表,眼里不时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走过80年风雨人生路的老教授,此刻正端详着记载着历史沧桑的老照片,抚今追昔,感怀当年心中的使命感和万丈豪情;放眼窗外,严冬过后,春天的脚步正快速地向人们走来......

图:沈己尧教授和黄瑞我女士同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驻美国大使柴泽民及夫人合影

Saturday, March 15, 2008

五 月 花 大 酒 店

来去集之198

丘 霖

日前,曾被誉为“廉洁先生”的纽约州长斯皮策,在被爆出与高价应召女郎幽会并支付千元酬金后不久,黯然宣布辞去纽约州长一职。曾担任过两届纽约州总检察长的斯皮策,自称是“人民的律师” ,而美国新闻媒体对这位“铁腕检察官”也推崇有加,美国《时代》周刊曾把他评为年度“为维护理想原则而战的斗士”,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60分钟节目称他为“华尔街警长”,《读者文摘》评选他为“最佳美国公仆”,英国《金融时报》称他是“美国商界最令人畏惧的人物”,法国《问题》周刊封他为“华尔街的廉洁斗士”,《纽约杂志》将其列入“50名最性感纽约人”排行榜,美国《名利场》杂志宣布他是“华尔街头号公敌”,还有媒体把“华尔街执法者”、“奸商克星”等多项耀眼的称号赠予他。(
然而,这个曾令华尔街高管们闻风丧胆的“铁腕斗士”,并没有被他的仇敌或对手“扳倒”,反而却陷入了这场自毁前程的性交易案中。法庭文件显示,斯皮策与高价应召女郎是在华盛顿闹市的五月花酒店 (Mayflower Hotel)幽会的。五月花酒店地处华府康涅狄格大道上,位于紧邻 K 街的M 和 L 街之间,距离白宫四个街区。五月花酒店1925年开业,声名远扬,许多美国政界名流曾下榻于此,或在此举行各类宴会。从柯立芝总统开始,五月花大酒店一直是华府总统就职舞会的场地之一。美国史上著名的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常在此吃午饭;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此起草1933年总统就职演讲稿;杜鲁门总统在他就职的头90天里就住在五月花酒店里。
同国内豪华气派的大酒店相比,五月花酒店的外观显得平实低调很多,但颇具历史的厚重感,大门外有一个类似于国内的“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之类的招牌。五月花酒店的名字取自于当年欧洲人乘坐“五月花号”船辗转来到美洲大陆的历史,固然,酒店同发生在美国的历史事件有不少关联,但是,这家华府的大酒店,其实同半个地球之遥的中国也有许多不解之缘。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导人一起,共同打破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成为20世纪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最深远的事件之一。之后,双方讨论在两国首都互设“联络处”的事宜。所谓的联络处虽无大使馆之名,却有大使馆之实;联络处的官员享有外交特权;他们可以使用密码通讯。双方联络处主任享有大使待遇,可以办理两国政府之间的一切交涉。联络处不列入正式的外交团,反而可以使它们享受特别优待而不致于违反既定的礼宾规格。 美国首任驻华联络处主任,就是现任总统的父亲老布什,而中国首任驻美联络处主任是原任中国驻法国大使,同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有秘密沟通管道的黄镇将军。
1973 年春,黄镇一行的飞机抵达华盛顿,就入住五月花大酒店,而该酒店也就成为了中国驻美联络处官员们的办公地兼住所,之后不久,五月花酒店的屋顶上出现了一面引人注目的五星红旗。当年的10月1日,在他到美国就任新职后的第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黄镇将军于五月花酒店举行了首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联络处在美国首都举办的国庆招待酒会,一时间,五月花酒店政要云集,记载下了历史一页。10月18日,黄镇在“五月花”酒店为即将访华的基辛格国务卿一行举行宴会。据记载,当时黄镇和基辛格有以下的一则笑谈:黄镇邀请基辛格赴宴时,基辛格表示他不能去,因为他有个规矩,任何大使馆的宴会,他都不参加。黄镇问何以如此,因为在巴黎时,黄镇邀请基辛格可是有请必到的。“你想想,华盛顿有150个使馆,如果开了先例,以后我怎么吃得消”,基辛格如是说。 黄镇当即纠正基辛格的话说:“我们这儿可不是大使馆,而是联络处。”。基辛格闻之大笑:“对,对,你们是联络处,不是大使馆。以后驻华盛顿联络处的邀请,我都接受。”
1973年底,中国驻美联络处康涅狄格大街1127号的五月花大酒店搬入了不远处的康涅狄格大街2300号,在那座原名为温莎公园旅馆的建筑上,建立了永久性的办公处。1979年中美建交后,此处便成为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所在地。
中美邦交恢复后,邓小平首次出访美国,1979年1月30日,华盛顿特区在五月花大酒店举行酒会,欢迎最有实权的中国副总理一行到访华府,包括卡特总统在内的许多美国政要、国会议员、社会名流应邀出席欢迎酒会。五月花大酒店再度见证了中美外交盛事。
任何大酒店都希望自己在世界上拥有高知名度。眼下,美国媒体均在连篇累牍地报道斯皮策州长的这则性丑闻,五月花酒店也就连带地频上全美要闻,曝光率之高,我想连当年频频光顾酒店的罗斯福、杜鲁门总统都会望尘莫及。笔者倒是希望,历史感厚重的五月花大酒店,不要就此成了“欲望都市”中的“春色满园大酒店”。

Saturday, March 8, 2008

《易 经》、 周 公 和 “批 林 批 孔”

来去集之197

丘 霖

上个周末,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希望中文学校洛城校区、天津同乡会在洛城希望中文学校举办一次有关《周易》的文化讲座,邀请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文学院院长、中国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陈洪教授主讲《周易的现代价值》,向大家介绍和解释《易经》的要义,阐释阴阳八卦与社会、自然以及现代生活的关系。陈洪教授的演讲,纵贯古今中外,谈吐风趣生动,颇有哲人学养和大师风范,对笔者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文化熏陶。
《易经》是中国文化中最古老的典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代表作,素有“群经之首”的称号,被公认为是诸子百家学术思想的源泉,华夏大地人文文化的根基所在。《易经》原是上古卜筮的学术,内容东鳞西爪,文字简古难懂,才会有后世众多牵强附会之说。陈洪教授在演讲中对《易经》的要义进行了一番深入浅出的论述,并结合歌德作品《浮士德》中的人物命运和精神世界,突出了《易经》的全人类价值。有学者发现,在歌德的不朽名著《浮世德》和《威廉•迈斯特》中,都隐约闪烁着中华文化的光芒。在《中德四季晨昏杂咏》中,歌德这样写道:“视我所
窥,永是东方。” 而人们普遍认为,《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浮士德对人生意义进行不懈探索的高度概括。
听着陈教授的演讲,我还想到了一位同《易经》密不可分的历史人物和“文革”中的一段公案。
《周易》学说和阴阳八卦到底是谁创造的呢?传统的观点当然离不开“易更三圣”说,这三圣分别是伏羲氏、周文王和孔子。但是,史学家们常常认为,“三圣”说忽略了周公的贡献。周公是文王的第四子,他继承父业,文王作卦辞,周公著爻辞,而爻辞在八卦学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周公当政时期,平定乱局,分封诸侯,制作礼乐,以勤勉为政,公而忘私的高风亮节著称,为西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杰出贡献,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遂成为传之万世的名言。孔老夫子一生最敬仰和尊崇的就是周公,在《论语》中多次谈到自己对西周礼乐的向往,强调“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而这里的礼,就是周公创设的“周礼”。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被当时中国宪法指定为毛泽东接班人的林彪折戟沉沙,“四个伟大”的创始人,一夜沦为“反革命阴谋家”。但是,这个新科“反动分子”,居然还有一个两千五百年前的“历史反动派”之排挡,这听起来比“关公战秦琼”的相声更荒诞不经。
1974年1月18日,毛泽东批准转发江青主持选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作为“中共中央一號文件” 下发,“批林批孔”运动瞬间席卷中国大地。官方报刊杂志发文称,因为林彪一向尊孔反法,多次攻击秦始皇焚书坑儒,其现实意义是“我们党同林彪之间围绕着反孔还是尊孔的斗争,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时期前进和倒退、革命和反革命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当时,我还是个小学生,在学校很快就卷入了批判“孔老二”的洪流。记得,很可能是我生平的第一幅“美术作品”就是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诞生”的 – 一幅批判“孔融让梨”的儿童漫画。还记得当时有一首琅琅上口的儿歌这样唱道:“孔老二,贼林彪,一个葫芦两个瓢,‘克已复礼’搞复辟,想拉历史往后跑。红小兵,斗志高,戳穿骗子鬼花招,别看我们年纪小,批林批孔猛开炮。”其实,这场所谓的“批林批孔”运动,其“揭批”对象是比孔子更“资深”的“历史反动派”周公,因为身处春秋时代的孔子,他的“克己复礼”思想就是想把世风日下、霸主称雄的社会恢复到周公主政时代的风气,因而,“批林批孔”也称“批林批孔批周公”,真正的斗争矛头直指“现代党内大儒”周恩来。在“批林批孔”运动时期,报刊上连篇累牍地借古讽今,批“周公”、批“宰相”、批“大儒”,在江青的授意下,八易其稿始成的《孔丘其人》一文发表在《红旗》杂志上,“兴灭国,继绝世”、奉行“周公之典”的孔子被描绘为“七十一岁、重病在床”,“还拼命挣扎着爬起来摇摇晃晃地去朝见鲁君”、“凶狠残暴的大恶霸”、“不学无术的寄生虫”、“到处碰壁的丧家狗”,云云。
我们是在对中国古代圣贤的批判声中“茁壮成长”起来的一代,曾有过“与人斗争,其乐无穷”的豪情壮志和天不怕、地不怕的大无畏精神。当日后回过头来了解周公和《易经》的故事,心里竟然生出许多对大自然或是“道”的 那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敬畏之情。希望日后再有像陈洪教授这样的名家高人来为我们指点迷津,解答《易经》,在学习和交流中感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天地精神,我想,这是我们所应该补上的文化必修课。

Tuesday, March 4, 2008

电 影《简 爱》的 作 曲 者

来去集之196

丘 霖

最近,时隔三十年后再次观赏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经典译制片《悲惨世界》,心生许多感慨,同时,内心亦被搅动起了一股难以抑制的怀旧情愁,迫不及待地想找到当年的译制名片来重温旧梦,慰籍一下渴望的心灵。拜现代网路科技之赐,很容易就在国内的网站上在线搜索到那些曾扣动过多少人心的译制老片,如《简 爱》, 《王子复仇记》和《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等影片。三十年过去了,我从少年到中年,从华夏之地到美利坚新大陆,人生的道路、梦想的追求经历了有如沧海桑田般的变化,但是不变的是在观赏这些影片时内心的感动和共鸣,一如从前。我想,这就是经典作品之所以不朽的原因所在。
作为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传世经典,小说《简 爱》自问世以来不断地被搬上舞台和银幕,据信,《简 爱》在西方影坛共有七、八个电影版本,我们当年看的译制片《简 爱》,是一九七0年由英国的一家电影公司British Lion Film Corporation 发行的彩色故事片,由美国大牌影星乔治.斯考特 (George C. Scott)和英国演员苏珊娜.约克(Susannah York)分别扮演主人公罗彻斯特和简爱。有电影评论家指出,70年版的这部《简 爱》,从剧情的改编到演员的诠释,最符合小说原著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意境。而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著名演员邱岳峰和李梓丝丝入扣、近乎完美的配音和艺术再造,让《简爱》成为中国观众心目中的最爱;电影中婉约而饱含深情的钢琴主题曲,也令千万中国影迷为之陶醉。然而,这一电影版本的《简 爱》,在当时的欧美电影市场并不叫座,事实上,影片根本就没有在美国电影院上映过,只是在电视上播放而已。但是,70年版的《简 爱》,在美播放次年就赢得了美国电视节目的最高奖项- 艾美奖 (Emmy Award),获奖人不是演员和导演,而是《简 爱》的电影音乐作曲者约翰. 威廉斯(John Williams)。
熟悉现代好莱坞大片的观众,对约翰. 威廉斯这个名字一定是耳熟能详的。约翰.威廉斯是当代电影史上最受敬重的配乐大师,有“当代贝多芬和莫扎特”之美誉。他曾赢得的奖项包括五座奥斯卡奖、三座金球奖、一座英国金像奖、四座艾美奖以及十八座葛莱美奖等。为他赢得五座奥斯卡奖的作品中有三部是和大导演 Steven Spielberg 合作的电影,包括《大白鲨》、《外星人》及《辛德勒的名单》。他另外两座奥斯卡奖则是分别来自《星球大战》以及《屋顶上的小提琴手》。今年七十六岁的约翰威廉斯,曾经获得过三十八次奥斯卡奖提名,最近获提名的作品是《哈利波特:阿兹卡班的逃犯》以及Spielberg执导的《神鬼交锋》等片。2001年和2005年,他分别以《AI人工智慧》、《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和《艺伎回忆录》(章子怡主演)、《慕尼黑》的影片作曲配乐双双入围奥斯卡奖。威廉斯曾谱出美国电影史上最令人难忘的电影旋律,包括《辛德勒的名单》、《超人》以及Spielberg的印第安纳琼斯三部曲:《法柜奇兵》、《魔宫传奇》及《圣战奇兵》。威廉斯曾获奥斯卡奖提名的作品还有《决战时刻》、《抢救雷恩大兵》、《勇者无惧》、《白宫风暴》、《新龙凤配》、《谁杀了甘乃迪》、《小鬼当家》、《七月四日诞生》、《太阳帝国》、《怒河春醒》、《火烧摩天楼》等片。他近年来参与作曲的系列电影还有《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哈利波特:阿兹卡班的逃犯》和《哈利波特:火杯的考验》;以及《星球大战首部曲:威胁潜伏》、《星球大战二部曲:复制人全面进攻》和《星球大战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复仇》等片。他除了为电影配乐之外,还数度为奥运会谱写主题音乐,包括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主题曲,和1988年汉城奥运会主题曲。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三大新闻节目“晚间新闻”、“晨间新闻”和“会见新闻界”的标题音乐也都是出自他的手笔。另外,约翰. 威廉斯也创作完成了两首交响曲、一首大提琴协奏曲和其他管弦乐作品无数,其中大提琴协奏曲由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协同波士顿交响乐团首次演奏。威廉斯曾于1980年至1993年间担任享誉全球的波士顿大众交响乐团指挥,目前他仍然是该乐团的荣誉指挥。
在当代的音乐家中,大概很难再找到一个如同John Williams般,跨越古典与现代,电影界与交响乐界的多元化作曲家,大导演George Lucas曾表示,John Williams是任何一个导演梦想中的工作伙伴;乐评人认为,没有了John Williams的音乐,好莱坞的电影将会大为失色。然而,在我看来,这样的评论完全忽视了约翰. 威廉斯在其他音乐创作领域中所作出的不朽贡献。
回顾约翰. 威廉斯的创作生涯,他于60年代开始为电视电影创作配乐,并且两次赢得艾美奖,这两部获奖作品分别是《海蒂》和《简爱》,其中《简爱》尤其被威廉斯视作他创作生涯中的重要作品,爱护有加。虽然,《简爱》当年没有获得欧美电影观众的青睐,但是,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却随着约翰.威廉斯优美动人,深情款款,并洋溢着古典浪漫美感的乐曲,飘洋过海,飞进了千万中国人的心田。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也是超越时间的。这一点,三十年前,在约翰.威廉斯和他的中国听众之间就得到了印证。

Friday, February 22, 2008

印 象 土 耳 其

笔者从小就比较喜爱阅读同世界知识有关的读物。年少时,正值十年“文化革命”的荒唐岁月,虽然想要了解世界,但是可读的书籍少之又少,当时我最爱翻阅的是《参考消息》报和一本叫做《各国概况》的资料书,记得在读小学那时,和同学们课余闲聊时,大家竟会进行有关各国国旗图案和首都地名的“知识竞赛”。我第一次知道土耳其这个国家,就是从《各国概况》上看到的。在上高中时,我选读文科,上世界地理课时,对土耳其有了更多的了解:土耳其地跨亚、欧两洲,位于地中海和黑海之间。绝大部分领土位于亚洲的小亚细亚半岛,欧洲部分位于巴尔干半岛东南部,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以及两海峡间的马尔马拉海,是沟通黑海和地中海的唯一水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土耳其历史名城和最大的港口城市伊斯坦布尔(Istanbul)大部分城区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东端,扼黑海咽喉,作为欧亚两洲分界线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从城中穿过,将这座古城一分为二,因此,伊斯坦布尔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座地跨欧亚两洲的洲际城市。那时,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世界知识画报》,图文并茂地介绍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也包括土耳其的历史和人文风光图片,而《世界知识画报》是我当时定期收集,随时翻阅的一份杂志。
来到美国后,接触国际新闻和世界风情的机会反而比在国内时少了。首先,可能是自己整天忙于生计的缘故,其次,文化生态也确实改变了许多。比如说,在美国看黄金档新闻节目,其国际新闻的内容和比重比国内的少了很多。不过,我并没有放弃跟踪相关国际新闻,土耳其新闻亦然。由于笔者在特区上班,有时会开车进城,在途经使馆区的马萨诸塞大道时,常常会看到群情激昂的人们聚集在土耳其大使馆前举行示威游行,查了资料后了解到,抗议人士为同情和支持库尔德独立运动的土耳其库尔德人,而库尔德独立运动的主要力量土耳其库尔德工人党主张通过武力手段在地处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叙利亚交界处的库尔德人居住区,建立一个独立的“库尔德斯坦共和国”,因而受到土国政府的铁腕取缔。另一个事例是,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从华文媒体上得知中国新疆的分离主义运动非常活跃,报道称,这些寻求独立的维吾尔人要求从中国独立出去,以建立东突厥斯坦国。查看了资料始知:土耳其人原来发源于新疆阿尔泰山一带,史称突厥。七世纪东、西突厥汗国先后被唐所灭。八至十三世纪,突厥人西迁至小亚细亚,十四世纪初建立奥斯曼帝国。十五、十六世纪进入鼎盛期,版图扩及欧、亚、非三洲。十六世纪末开始衰落,二十世纪初则成为英、法、德等国的半殖民地。2003年初美国决定攻打伊拉克前,由于土耳其政府拒绝美军借道土国对伊开战,使美国的作战部署受挫,一时间土耳其遂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从新闻报道上得知,土耳其几乎所有的民众都信奉伊斯兰教,但是,受西方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土耳其政体为政教分离和实行普遍直接选举的法制国家,大国民议会为最高立法机构。
虽然对土耳其的历史和现状有一些大致上的了解,但是,长久以来,我对土耳其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数据和事件的堆砌上,缺乏对土耳其民族多姿多彩之风土人情的感性认识。上个周末,《半杯清茶社》邀请到刘嫄博士为大家介绍她的土耳其之行。刘嫄是一位资深科学家,现在国家卫生研究院 (NIH)从事研究管理工作。工作之余,刘嫄也是一位出色的摄影家,她的摄像镜头跟随她走南闯北,记录下了大自然中的无数美景和各地的风土人情。二零零一年和二零零三年,她和摄影者协会的成员结伴出游,两次远行至被古希腊人称之为“东方日出之地”的古国土耳其进行采风度假游。在这片历史久远、曾经发祥过十三种人类文明的小亚细亚之地,刘嫄以细腻的触觉,敏锐的观察,捕捉到许多精彩纷呈的自然和历史风情画,记录下了淳朴善良的人们生活的智慧和喜悦。通过镜头,刘嫄向与会人士展示了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仍旧保持的那种宽厚仁慈的善良和胸襟,以及乐天知命的富足和祥和。
演讲会上,我们随着刘嫄的镜头神游横跨欧亚大陆的古都伊斯坦布尔,参观拜占庭大教堂,奥土曼清真寺,罗马地下水库,埃及香料市场,还有那曾住着苏丹王艳丽嫔妃们的三宫六院。我们也同主讲人一起坐游艇流连忘返于连接黑海与马尔马拉海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乘热汽球飞越小亚细亚腹地景观奇特的卡帕多细亚,攀登遗有公元一世纪科马根王国巨型雕像的内姆鲁特山巅,寻访有上千座奥土曼古建筑的藩红花镇和遍布古罗马时代历史遗迹的西南海岸......
历史上再灿烂的文明和辉煌的古迹,如果离开了文明和历史的传承者,就会失去涌动的生命力,也就不再会显得如此光彩照人。刘嫄用镜头讲述的她与土耳其的心灵之约和文化之旅,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脉动和历史源流,对土耳其的土地和人民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了解,如果说,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的话,那么,这几十幅动人心扉的照片应远胜于百多本的书报杂志了!

Sunday, February 17, 2008

小 议 央 视 春 晚

来去集之194

丘 霖

生活在海外,同国内联系的纽带还是很紧密的,比如常常浏览报道国内新闻的网址,与父母通电话,或同朋友网上聊天什么的,而一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也是我同国内保持“文化接触”的年度盛事之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除夕之夜观看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经成为亿万中国人在吃年夜饭之余的一种集体文艺表演观赏行为和节庆方式。九十年代初,丘霖来到美国,之后的十八年里,我未曾有机会回中国过大年,重温老家浓郁厚重的喜庆气氛,成为心中的一大憾事,毕竟,每逢新春佳节,思亲思乡情更重。然而,在美国的十八年里,我每年都能找到机会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在海外观赏春晚,也算是对中国式过年的一种远程但又直接的参与,多少能抚慰一下心中的乡愁。
每年看完春晚,通常是褒贬皆有之,今年亦复如此。总体上讲,08年的春节晚会,内容较往年来得朴素实在,这可能同南方大片地区遭受雪灾不无关系。晚会中也出现了一些内容和形式比较出色的节目,如抗灾主题节目,手影戏《逗趣》等。另一个值得称道的方面是,今年春晚的舞台设计和舞台效果有明显的改进。但是,就同往年一样,今年的春晚也有不少让人感到遗憾之处。
我们都知道,虽然节目主持人并不参加表演,但是,他们却常常被认为是在舞台上穿针引线的灵魂人物。春晚的主持人,很多是老面孔,他(她)们虽然衣着华丽,但主持风格呆板且做作;笑容灿烂,但讲话如同背书一般,口头语言和肢体动作缺乏现场主持人应有的感染力和生动性,但不知为何,央视每年都请这些老面孔出马主持春晚,让我常常有“堂堂中国空无人”之感。今年倒是那位后半场出场的白岩松极有主持者的架势和风范,但是,他却不能跻身“正牌支持人”的行列,令人费解。
每年的春晚都有所谓的为晚会“定做”的大歌表演,今年也不例外。这些大歌通常由装扮艳丽的大牌歌星主唱,背后则由众男女卖力伴舞烘托气氛。这些大歌的歌词听上去皆牵强拗口,曲调也难入耳。我想,如果把历年的春晚大歌回顾整理一下,人们一定会发现,几乎没有一首这样的大歌得以传唱开来。可是,为什么这样一种表演形式就会年复一年的出现而“生生不息”呢?在海外看到的一些国内来访团体举行的发布会、招商会,也常常是只重形式不重效果,难不成这就是所谓的“潜规则”之普遍性使然?
说起今年的春晚,当然不能不提到章子怡的歌唱表演。国际著名影星,外表美丽清澈,气质不凡,这一直是我心目中章子怡的形象。但是,看罢章子怡在春晚上表演的独唱“天女散花”,直令我感到匪夷所思。章子怡的歌声,明显是经过多重技术加工而成,造假是给人的第一印象,而且,这技术加工并未改变章子怡歌声的严重底气不足。更要命的是,她那夸张的服饰、发型和粉脂,硬生生地将一个“清水出芙蓉”的国际巨星打扮成一个三流的蹩脚歌手。据说,这次章子怡出场的彩装和美容费花掉了一百多万,如此重金打造,却引来多方恶评,用“得不偿失”不足以形容章子怡亮相春晚的“失分”之重。据报道,春晚的总导演还力挺章子怡的这次演出,这不免让我对这位总导演的判断力产生很大的怀疑。
每次的春节晚会,都需要高扬时代的主旋律。如这次的抗灾大朗诵《溫暖2008》和歌曲《大雪無情人有情》,都是颇为成功的节目。同时,晚会还请来了数位全国道德模范与会并特别一一加以介绍和褒扬,这显示,政府和社会对道德建设和净化人心工作的重视。但是,从画面上来看,受奖人手捧着鲜花站起来接受表扬,但却感觉不到由衷的自豪和喜悦,过程显得拘束和制式化。一个很好的激发和鼓舞人心的场面,让人觉得严肃有余,感染力不足。
今年的春晚节目类别较广,形式也较往年丰富些,但是节目内容创意不足,没有太大的新意,包括人们喜闻乐见的小品节目。春晚最后部分的歌颂航天事业的节目,邀请了宇航员和仪仗队出场,阵容和气度不凡,颇为激昂壮观。但是我注意到,节目选用的音乐是诞生于1965年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红旗颂》是一首不错的交响乐作品,历史感厚重,但时代感稍嫌不足。人们都说伟大的年代会催生伟大的作品,我想这应包括音乐作品在内。但愿今后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不仅仅向人们提供守岁时的精神食粮,她还将成为催生新时代杰出艺术作品的一片沃土良田。

Friday, January 25, 2008

“诺 贝 尔 宝 贝”

来去集之191

说起诺贝尔奖,中国人是十分在意的。对于这项地位崇隆的国际大奖,在创立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一直与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中国无缘,这一问题引起过许许多多的思考和探讨,象“中国人离诺贝尔奖到底有多远?”这样的标题就常常出现在报端。在这样的心态 之下,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当然就会头顶荣耀的光辉,在中国人的社会里“独步天下”、“独领风骚”。
话说台海另一端的宝岛台湾,一九九四年李远哲顶着诺贝尔奖的光环回到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或许是改革之心殷殷,或许是知识海洋中的纯真,李远哲在两千年大选前接受陈水扁之邀担任他的“国政顾问团”首席顾问,并殷切呼吁人民支持“清流执政”、“向上提升”。李远哲奋不顾身的表态,对陈水扁的选情发挥了临门一脚的作用,一举把阿扁送上总统宝座,同时他也等于把自己的清誉和声望都押给了阿扁。及至扁当局施政无能的窘态毕露,台湾政经情势日渐“向下沉沦”,乃至陈水扁家族丑闻不断,李远哲当初的“名家推荐”,也就变得难辞其咎了。但是,李远哲从未对他以个人声誉担保的“黑心商品”向公众表示任何的歉意,相反,他在二○○四年的总统大选中继续对扁下注,引人侧目。年前百万“红衫军”上街怒吼,向阿扁的贪渎腐化“呛声”,当媒体问及李远哲作何感想时,这位扁之“国师”竟称“这不是我的事”,拂袖而去。本月早些时候,台湾选民用选票向扁政府和执政的民进党表达了强烈不满之意,民进党在立法院的席次遭到崩盘性的冲击,其在三月间总统大选的前景被普遍看衰。但就在此时,李遠哲接受日本媒体专访,高调表态挺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谢长廷,还表示担心立法与行政若都由国民党主导,台湾政治将陷入不平衡的危险状态云云。其实大家都知道,在代议制政体中,如英国和法国,国会多数与行政权同属一个政党是政治常态,有助于增进政府施政的效率,这几乎是政治学的常识。而且,正在日本访问的李遠哲,应该十分清楚日本的府院体制亦是如此。李远哲以如此站不住脚的论据在选前又一次挺身而出支持民进党总统参选人,希望再度发挥临门一脚的意图十分浓厚。不过,台湾媒体此次对李远哲 “出烂招”的抨击多不假辞色,政治评论家胡忠信直指李远哲的这番表态“很愚蠢”。通常,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竟会被人指称为“很愚蠢”,但,这却是发生在台湾的一个实景。
再回到中原大地。无独有偶,大陆也有一位从美国归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大名鼎鼎的杨振宁博士。这位杨博士退休回到国内后,同李远哲似有同好 - 弃自己的科研强项而重社会活动。杨振宁回国入住清华园内特别建造的别墅中,东走走、西逛逛,本无可厚非,但是,杨博士却常常发表演讲大谈自己的“赤子之心”,媒体也常常将他奉为“爱国科学家”。但是,当杨振宁年富力强、最出成绩之时,他并没有为中国效力,退休后回国颐养天年,享尽荣华富贵,却开始教育子孙后代要象他那样“爱国”了,可能是杨博士在海外呆得太久,忘了中国的古训里还有“言传身教”这档子事了。而最让杨博士在当今中国声名远扬的是他同“子孙后代”中的一员,比他小54岁的翁帆女士的“婚姻与爱情”。谈到爱情,人们会说:爱情无国界,爱情也不分年龄。这都没错。但是,爱情的本质是基于个人的幸福,这种人生幸福当然也应该包括男女之间和谐的两性生活在内。古往今来,老朽凭借金钱地位而与少女结婚的事例比比皆是,正如诗中所云:“二八佳人耄耋郎,萧萧白发对红妆。杖藜扶入销金帐,一树梨花压海棠”。 但是,这些扭曲人性的结合通常是两个人之间的交易,当事人和旁观者对此都心知肚明,不用张扬就当私事了结就行,如果关起门来悄悄地盘点这交易带来的好处,大家眼不见心不烦,也不会给别人的生活带来太多的纷扰。但是,杨博士不作此想,硬是想要把这老戏码改成动人心弦、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广而告之。一会儿是高谈上帝送给他的最后礼物,一会儿是发表柔肠寸断的英诗;这里是十指紧扣的官发明信片,那里是新近出版的《杨振宁翁帆访谈录》- “描述杨翁忘年恋的点滴细节,从不同角度描绘了他们结婚前后的生活”,可以说是没完没了,但是,无论当事人如何天花乱坠地加以描绘粉饰,却不能改变一个颤颤悠悠的老人依靠名声和地位占有年轻女人的这个基本事实,和这个事实给社会带来的恶质化示范。
记得我们在小学的时候都读过“常识”一课,老师说,要懂得以后学习的科学学科,我们先要从“常识”课入门。但是,近年来发生在海峡两岸两位诺贝尔奖得主身上的咄咄怪事,让人们在觉得匪夷所思之余,只能长叹:有些大科学家是不具备常识的。

Sunday, January 20, 2008

08 年 好 事 再 添 一 桩

2008年到来之际,中国官方的《人民日报》按例发表了新年社论兼元旦献辞。这篇气宇轩昂的社论开头便说:“重大时间节点、重大历史事件,注定让一些年份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永恒记载。2008年,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迎来北京奥运会。这是13亿中华儿女热切期盼的年份,是世界向中国投来更多目光的年份,是必定镌刻在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年份。2008年,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通观这篇热情洋溢的社论,全文竟没有提到台湾问题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提法通常是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相连的。笔者猜想,这不是《人民日报》主笔的疏忽,而是在他们撰稿时,台湾问题仍是未来08年中的一个最大变数甚至是一个随时会被引爆的火药桶。去年以来,北京学界、政界和军界,乃至最高决策层就一直警告说,2008年是台海局势的“高危期”,大陆方面将严阵以待,做好应付各种突发事态的准备。有关人士还明确指出,台湾立委选举、台湾总统大选和北京奥运会期间,是台海局势最危险的三个时间段,因为台独势力极有可能趁机制造“重大事变”,包括宣布台湾独立。

在台湾选举热季来临之前,陈水扁政府不顾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一意孤行地推动“入联公投”,并操弄“文革”式的“去蒋化”行动挑起岛内族群对立,对此,不用说北京,就是台湾的长期盟友美国以及周边亚太邻国,都对台海局势感到忧心忡忡。陈水扁政府对抗国际社会压力的最大法宝就是:“我们是民主社会,民意不可违”,一副“挟民意以令诸国”的悍然气势。眼看着“中美共管”台海事务失之效力,台海冲突机率日增之时,台湾选民用选票给不可一世的陈水扁发出一个“岛内严重警告处分”。台湾立法委员选举于1月12日举行,国民党在新一届立法院总共113个席位中,赢得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席次,遥遥领先于民进党。民进党共获得二十七席,远低于选前的估计。台湾中选会同时宣布,两项由民进党和国民党分别提出,与立委选举一同进行投票的“追讨国民党党产公投”和“反贪腐公投”,因投票率都未达到法定的百分之五十的规定,均遭到否决。其中民进党发起的“讨党产公投”,投票率只有26.34%。国民党发起的“反贪腐公投”,投票率只有26.08%。由于国民党在选举之前发动了“拒领公投票”,所以领公投票的多为支持绿营的民众,投票率只有四分之一,显示民进党除了立委席次大溃败外,在“公投”议题上也遭到重挫。由于反对党国民党在立法院占绝对多数,掌握罢免总统所需的票数,陈水扁在任期最后阶段挑战国际社会和中国大陆的可能性大幅度下降。因此,原本乌云密布的台湾海峡,因为此次立委选举的结果而透出了希望的曙光。至少,中国领导人08年内应该可以不需要在奥运赛事和台海战事间作一个艰巨的选择。

台湾驻美国资深媒体人傅建中在日前的一篇报道中写道:“民进党在立委选举中大败后,人们最担心的是不知陈水扁在未来的两个月任期内还会有什么花招,中共最大的噩梦是阿扁在卸任前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宣布台湾独立。 华府的传统基金会十五日举行了一场台湾立委选后的研讨会,会中有人问:陈水扁会不会铤而走险,在台湾历史上留名,卸任前昭告天下,成立「台湾共和国」?
传统基金会研究员谭慎格当场打赌说,陈水扁绝对不会做这种冒天下大不韪的事,并以一比二十的赌注吸引听众下注。谭说他愿以一百美元和人打赌,如果有人赢了,他赔二千元。” 傅建中写道:“谭慎格近年是民进党宠儿,在华府各种集会上经常力挺阿扁、谴责中共和蓝营不遗余力。可是在昨天的会上,大家注意到谭慎格自始至终不曾展露一丝笑容,和他平日嘻嘻哈哈的作风迥异。”

对于这次台湾立委选举的结果,笔者有以下几点观察:一是,民进党此番大败,可能同美国和中国施加的压力有一定关系,但是,根本原因在于陈水扁政府施政的无能和无德所致。多年来,陈水扁秉持屡试不爽之“族群斗争一抓就灵”的方针,弃经济而拚“政治”,尽管贪渎腐败盛行,民生日渐凋敝,但选举时却多有斩获。可是,这一招式到了08年显然已成为强弩之末,昨日黄花。只是回头看来,台湾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此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二,从北京对立委选举结果的审慎反应看,显然,大陆方面很清楚民进党的大败并非是大陆对台“反独促统”政策的奏效,台湾民众对大陆的政策仍有很深的疑虑和抗压力。不过,正当大陆对“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政策的有效性产生怀疑时,台湾立委选举的结果,应会给两岸开启良性互动、避免军事冲突之新局提供契机。三,台湾人民以选票告诉执政者和世人,台湾的民主不是一个“玩笑”。这次的立委选举,输家是民进党,赢家是国民党,但是真正的赢家是台湾民主。即使今年国民党通过总统大选重新夺回总统宝座,但是经过2000年痛失政权的教训,国民党有望成为一个更卑谦、更倾听民意的执政党。

2008年年初台湾第七届立法委员出人意表的选举结果,对大陆和对台湾而言,都是一桩值得大大庆贺的好事。

Friday, January 11, 2008

眼 花 缭 乱 的 “改 变”

2008年的新年钟声刚落,美国总统党内初选的起跑枪声便一鸣惊人。原本被普遍看好,民调支持率居高不下的喜莱莉参议员,竟在初选第一州的依阿华以落后九个百分点的得票率败给“后起之秀”欧巴马,排名屈居第三,令人大跌眼镜,而妇女铁票和中间选民票的流失,更难让人看好喜莱莉的后势。共和党方面,同样以“黑马”姿态快速崛起的前阿肯色州长哈克比力克群雄,获得胜利。依阿华的初选结果一出,“改变”(Change)一词和欧巴马、哈克比的照片迅速占据媒体的显著位置,多数政治评论家们直指选民已厌倦“老面孔”,希望有新人出现来“改变华盛顿”。有鉴于这股“人心思变”浪潮的来袭,此后每位总统参选人都大谈特谈“改变”,以求不被选民边缘化。喜莱莉团队调整文宣策略,设法为其大选主轴重新定调,少谈她往日的白宮经验,多谈前瞻未來的讯息,不过,喜莱莉还是愤愤不平地出言攻击对手:当有人在谈论“改变”时,她一直在致力于“改变”的工作,直指欧巴马的“改变” 是“光说不练”。有望成为“第一先生”的前总统克林顿,面对欧巴马在新罕布什尔初选前气势如虹的民意支持 (当时有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欧巴马的支持率高于喜莱莉百分之十),在谈到“改变”时则多少显得有些无奈和落寞,说他不能把他的夫人变得更高、更年轻,或变成一位男性,等等。夺得依阿华民主党初选第二名的爱德华兹则宣称,自己和欧巴马代表“改变”和“未来”,言下之意是政坛宿将喜莱莉应可出局。共和党方面,哈克比阵营也高调宣示,改变的时代已经到来,剑指对象当然是年届七旬的老牌政治人物马侃参议员。而马侃在一次共和党参选人的电视辩论中,自然也拿起“改变”一词,指另一位参选人朗穆尼 “the Candidate of Change”, 但是他在这里使用的Change意思是“立场多变、摇摆不定”。因一词多意,所以不管是赞扬还是攻击,都可使用相同的字眼,颇为有趣。但是,依阿华初选后,Change已俨然成为本次美国总统党内初选的“中心议题”,“改变”的讯息不断弥漫升温。
说到Change的一词多意,笔者还想起在数年前的一次总统选举时,看到一则漫画,漫画的左边是政治人物在台上对选民大谈Change (改变),而右边是一个衣衫褴褛的无家可归者在街上拿着盘子向行人大声嚷嚷Change (零钱),这是题外(笑)话。
党内初选正式开打不久,这边厢Change 的主旋律高唱入云,那边厢,新罕布什尔的初选结果又一次让人大跌眼镜。民主和共和两党方面,两位“政坛老人” 喜莱莉和马侃卷土重来,赢得新州初选,颇有“老人复出”、“败部复活”之势。这表明今年的美国总统初选过程,将会是十分的“动态”,结果很难预料,到底是“求变”的Change 为主流民意,还是民意本身时时处处都在Change, 经此新罕布什尔州一役,现在看来很难预料。
新州初选前,喜莱莉阵营原本已做好了再次败选的准备,竞选干部士气低落,民主党内也开始有要求喜莱莉退选的声音出现。而喜莱莉这次在新罕布什尔州初选中败部复活,为她的选战注入了强心剂,这不仅仅是“扳回一城”,说“起死回生”恐怕更贴切些。有分析家指出,喜莱莉的胜出,主要得益于克林顿的强势助选,和妇女同胞“相信眼泪”的缘故。喜莱莉1月7日在新州一家咖啡馆与选民面对面交換意見,谈到选情低迷时语帶哽咽,眼眶湿润,差点就泪洒现场。 仅管有人怀疑,喜莱莉如此真情流露可能是事先经过设计,但这个画面显然打动了不少女性选民 –社会中处于弱势的妇女,顽强打拼至最关键时刻遭遇天花玻璃板,令人扼腕。由此,流失的妇女票再次汇聚,让新州初选选情在最後关头翻盤。选前的民调结果显示喜莱莉和欧巴马在妇女支持度方面几乎打成平手,但根据当天投票站的出口民調结果,喜莱莉获得的妇女票一跃超过欧巴马13%,为喜莱莉奠定了胜局。当晚计票工作开始不久显示喜莱莉小幅领先后,连喜莱莉阵营的工作人员都表示难以置信,个个喜出望外,1月8日晚间最后变成了喜莱莉其支持者的狂欢夜。但是也有人并不看好这样的胜出,认为如此形成的助力可能不会持久,毕竟,喜莱莉在新罕布什尔州最后只是以三个百分点险胜欧巴马。
新州初选后,民主黨提名战显然已经是喜莱莉与欧巴马对決的态势,双方接下來將於1月19日內华达州的党团会议以及26日南卡罗萊纳州的初选短兵相接,但真正的決战还是要等到2月5日的“超级星期二”,这天将有22个州举行初选,屆時才有望大勢底定。
回到Change 这个词语。就Change 中的“改变”词义而言,Change 可以是小幅调整,也可以是大幅变革。我相信,经过布什执政八载,人心思变应是今年选战的主轴,只是各州选民心目中对Change 的期待和要求不同,将最终决定两党候选人中何者出线。

Saturday, January 5, 2008

圣 诞 不 眠 夜

看到这个标题,人们也许会以为丘霖在圣诞夜通宵狂欢庆祝节日。其实不然,那天晚上我正伏案赶写上一期的来去集,因是节日,故应景写了一些对国内圣诞热的杂感,正准备结尾收工时,忽闻直升机轰鸣声传来,络绎不绝,家中的小狗豆豆害怕地从床上跳下,躲到她的“避难所”我的书桌之下“猫”了起来。我心里嘀咕,都快午夜了,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直升机经过?打开窗帘一看,始见只是一架直升机来回盘旋于后院的树林上,向下打着耀眼的探照灯探寻着什么,朝树林望去,里面更见手电光随着人影上下晃动。眼前的景象,加上轰鸣的直升机声,颇有点象惊险电影里的场景,只是这一切发生在自己的后院,多少有点令人不知所措。拿起电话,拨通了蒙郡警察局,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接听的女警察告诉我,他们正在树林里搜寻一位受伤者,州警的直升机在空中协助寻找。我问:这名伤者是否与犯罪活动有关联?得到的答案很制式:目前无可奉告。再问:警察压境,周围住家可有何注意事项?尽管警察很有礼貌,但是她的答案还是很制式:如见可疑之人,请及时报告。挂了电话,心里的疑惑则更大了,这位被找之人究竟是何许人氏?如是罪犯现场,会不会还有潜伏或流窜的其他作案之人?时值学校节假期间,从大学回来过寒假的女儿圣诞当晚正同她的好姐妹在外看晚场电影,担心起孩子的安危,赶快电话通知女儿先不要回家,到姐妹家留宿一夜再说,自己则再仔细检查一遍门户,然后揣着忐忑的心回房睡觉,辗转反侧之间,心里竟冒出一句节日期间反复听到的一句歌词:“Oh, What a Christmas!”。
第二天一早,朦胧中醒来,忙打开电视想了解昨晚树林里到底“花生什么树”(台湾腔国语)了。可能是记者得到的消息还不详尽,地方新闻节目只是简单地播报说,在圣诞夜发生的事件中一人受伤,警察在寻获另一伤者时,发现他已经死亡。虽然消息还不十分确切,但心里多少松了口气,毕竟后院树林中的警察搜寻工作已告结束。放眼望去,离我们几家之远,到接近28号公路的一段树林里圈起了用于警察勘查现场时用的黄色警示带。下班回到家后,对案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个十八岁的海军陆战队士兵,节日回家探亲时,在圣诞节当夜用刀将五十五岁的父亲刺死,搏斗中负伤的凶手随后到不远的Shady Grove 医院就医,并报警谎称自己和父亲在散步时遭遇五、六人的袭击受伤,自己则脱逃至医院治疗。但是警方很快发现该年轻人的陈述前后矛盾,物证也不能支持他的说词,当场将其拘押审讯,最后年轻人供称自己用刀杀了生父。警方根据凶嫌的供词,并带着他前往事发现场搜寻其父,还调来了州警装备有感应搜索仪的直升机助阵,于是,圣诞夜在我们后院树林中发生的“惊险”一幕就此上演。
对发生在圣诞节当天儿子手刃生父的惨剧,我们直呼不可思议 - 现场就在住宅区附近不说,女儿从电视画面上发现凶嫌竟是她中学的同级同学。女儿回忆道,在读初中时就知道这位名叫 David Winters 的同学,进入高中后不到一年,因学业问题转学去了其他学校,此后再没有听到有关他的消息。据报载,David Winters 已被检方漏夜起诉,罪名是一级谋杀,且不得交保,也不能参加他父亲的葬礼。其父 Andrew Winters 是一名建筑师,专门设计私人住宅,其所在社区离出事地点不是太远,邻里口碑不错,儿子加入海军陆战队后,在言谈中颇以儿子为荣,还常常穿着印有海军陆战队标志的T恤以示支持。报道还说,David Winters 刚在北卡罗莱纳州的军营中完成了新兵集训,还没有被具体调派去何处。报道表示,警方已排除David Winters所犯之凶案同所谓“节日压力”的关系,云云,只是凶嫌的作案动机尚不清楚。David Winters 的律师表示,检方当天以一级谋杀罪起诉David Winters 是“匆忙和不成熟”的决定,但又称将考虑用“心智不健全”的理由为他的委托人进行辩护。全案中,凶嫌的母亲角色最为不幸,刚在圣诞节失去丈夫的她,还要尽力为儿子寻找法律帮助,还其清白?
在同女儿议论这起不幸案件时,我很快发现了中西文化中的一个差异 – 在中国,杀父者乃大逆不道之人,其行为有专属名词叫做“弑”。弑者,以下杀上也。臣子杀君主、儿子杀父亲,这就是弑,弑父乃是弑的一种形态。但是,在英语世界,杀人就叫 Kill 或 Murder, 没有因为杀人者和被杀者之间身份和辈分等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用词。电视记者在采访Winters 家的邻居时,人们大多对悲剧的发生感到震惊,然后表示不解这父子间究竟发生了何事导致了这场血光之灾。没有人谴责做儿子的悖逆不道。但是从中国人的伦常观来讲,无论如何,子杀父是忤逆的最高形式,罪大恶极,人人当诛之。当我将此番道德伦常“古训”解释给女儿听时,她忽然问道:如果是一个父亲将孩子杀死,从道德上讲是不是犯罪的程度就轻一点呢?我犹豫了一下回答道:凡杀人者都是罪犯。女儿接着说:Oh, we are on the same page then。如果说过圣诞节是被“西化”的话,那么同意将“弑”降格为“杀”又何尝不是呢?不过,在家庭团聚欢度圣诞大节之夜,儿子竟亲手把自己养育成人的父亲以乱刀捅死,想来想去,我总觉得一个“杀”字不足以反映出这一人伦惨剧的悲情之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