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6, 2008

奥 巴 马 创 造 历 史

来去集之209

丘 霖

美国东部时间六月三日晚十点,在漫长的民主党党内初选中获得足够党代表票数的奥巴马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对选民说:“今晚属于我们,今晚属于美国。我站在这里告诉大家,我们将翻开美国历史新的一页”。从今年一月三日在艾奥瓦州开始,民主党内初选多次翻盘,结果频频出人意料,参选人喜莱莉和奥巴马的对阵角逐,空前激烈,难分难解。从一开始被广泛看好并拥有充沛资源的喜
莱莉,结果被原先名不见经传的后起之秀奥巴马击败,整个民主党党内初选过程用“波涛汹涌”和“眼花缭乱”来形容似不为过矣。
今年初民主党党内初选起跑后不久,笔者曾在本栏作一题为“眼花缭乱的改变”的短文,谈到了喜莱莉和奥巴马在各自的竞选中所着力强调的“改变”观。就词义而言,Change 可以是小幅调整,也可以是大幅变革,当时那篇短文的结论是:“经过布什执政八载,人心思变应是今年选战的主轴,只是各州选民心目中对Change 的期待和要求不同,将最终决定两位候选人中何者出线”。从今次民主党党内初选结果来看,显然,时下的美国民意倾向于大幅变革,而人心思变,最终让奥巴马脱颖而出,写就历史新篇章 – 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主要政党推举的非裔总统候选人。
美国是民族的熔炉、民主的殿堂,照理说应该比许多国家更能够接受少数族裔出任国家领导人。然而从蓄奴制度、南北战争到民权运动,种族歧视与种族冲突在美国社会生活中一直是
一个非常棘手的议题。美国立国二三二年,但是直到五十三年前才选出第一位黑人联邦参议员,第一位黑人民选州长更是到一九八九年才出现。今日黑人在联邦参议院议席中为数并不
多,其中的一员,就是奥巴马。
在奥巴马崛起之前,“黑人总统”被视为天方夜谭,永远是下一个世纪的梦想,就连以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自居(意为倾向和支持非洲裔美国人)的前总统克林顿,在这次民主党党内初选为夫人造势时,对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的可能性,还作了类似于“天方夜谭”的表述。尽管近来多项民调显示,四分之三的选民相信美国已经可以接受黑人当总统,但年仅四十六岁、父亲是肯亚黑人、母亲是美国白人的奥巴马,是否能够在十一月的全国普选中
胜出,实现这个史无前例的“美国梦”,尚有五个月的漫长而艰巨的考验在等待着他,然而,在许许多多的挑战中,其中一项挑战就来自于亚裔美国人社区。
今年二月,民主党党内初选进行到白热化阶段,在美国第一大州加州的初选中,喜莱莉胜出。然而,当人们对各族裔社区的投票分布进行分析时发现,喜莱莉得到百分之七十一的亚裔
选民的支持,奥巴马只赢得百分之二十五的亚裔选民的支持,双方的得票比例几乎是三比一。美国有线新闻电视网CNN的新闻节目“Anderson Cooper 360”曾对亚裔美国人的投票倾向作了一个专题分析报道。记者Gary Tuchman 走访了一些亚裔比较集中的西岸城市,在街头随机访问了亚裔美国人士,发现许多亚裔人士普遍怀念克林顿时代的经济荣景,另外,记者还发现人们表示对白人政治家感到“自在”(comfortable)。在新闻报道播出后的第二天,我的一位非裔同事特地跑来对我说:“I heard some disturbing news about you Asians from CNN”(“我从CNN 上听到一些关于你们亚裔令人心烦的新闻”)。当时我对此并不为意,开了个玩笑就转到其他话题去了。但是,在日后的几次朋友聚会活动中,我的确听到了一些令我感到吃惊的评论,那些关于选举和投票的评论完全以种族和
肤色划线,可谓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在美国生活和工作多年,听到如此直截了当的“爱恨宣言”,颇感惊讶。美国是一个族裔多元化的国家,而我们自己也是少数族裔社区中的一员,非洲裔美国人在六十年代展开的全国性争取民权运动,造就了今日少数族裔在美国社会中享有的
各项平等权益,换句话说,我们如今在美国能够享受许多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平等权益,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当年非裔前辈的努力和打拼。在当今美国这个族裔多元化的社会
,不分青红皂白将一个族裔一棍子打死的言论是没有市场的,也是会被人轻视的,华人世界抗议CNN 政治评论员卡佛提对华人的侮辱性言论就是一个鲜活的事证,古德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回到选举议题上来,作为选民,大家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候选人的政策主张和个人的人格特质,这是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之一,如果侯选人的肤色深浅成为左右投票人投票意向的决定
性因素的话,那么选举作为一个民主过程就失去了检验候选人政策主张、判断力、才智和领导能力等最基本的功能。
奥巴马能够最终在民主党党内初选中获胜,具体分析起来有很多原因,但是其中一项关键因素是奥巴马在选战中始终没有打族裔牌,而是在团结各阶层各族裔人士上(Bring People Together)打了一场被公认的高格调选战。作为一个时事新闻的关注者,我预期在今后的普选活动中,美国大选选风会因为奥巴马的正面风格而得到相当程度的净化和提高。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