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30, 2008

拉 瑟 特 和 李 肇 星

来去集之211

丘 霖

美国著名新闻评论家、全国广播公司(NBC)《会见新闻界》(Meet the Press)节目主持人提姆.拉瑟特(Tim Russert)六月十三日下午在华盛顿的演播室录制将于十五日播出的新一期《会见新闻界》节目,突然因心脏病发作晕倒,后虽被送往医院抢救,但仍不治身亡,享年五十八岁。消息传来,举国
哀悼。拉瑟特曾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百位名人之一”,他除了主持多个重要的全国性新闻节目外,拉瑟特兼任全国广播公司(NBC)华盛顿分社社长,在美国政界和传媒界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爱尔兰裔的拉瑟特一九五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巴法罗的一个笃信天主教的蓝领工人家庭,法学院毕业后,曾担任纽约州长的助理和法律顾问。一九八四年加入全国广播公司,四年后接任华盛顿分部负责人。一
九九一年,拉瑟特接手主持《会见新闻界》,十七年来的辛勤耕耘,使之逐渐成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时政新闻节目之一,每次至少有四百万人收看,拉瑟特也由此跻身为美国最受信赖
和喜爱的电视媒体人之列,而许多美国政要和公众人物都将接受该节目采访作为与社会大众的重要对话窗口之一。《会见新闻界》节目每周日上午固定播出,其招牌口号是:如果是星
期天,就有《会见新闻界》(If it’s Sunday, it’s “Meet the Press”)。《会见新闻界》节目由拉瑟特主持同公众人物和著名评论家就当下的热点话题进行对话,访谈对象包括世界领袖、政坛要人、新闻焦点人物、名流与明星等, 拉瑟特以善提尖锐问题而著称,问话单刀直入,攻势凌厉但不刻薄,言辞犀利却紧扣主题,不让对方闪烁其词;尤其是受访者如发表自相矛盾的谈话,绝对逃不掉拉瑟特的紧逼追问。
喜莱莉曾在由拉瑟特主持的辩论会中吃过拉瑟特的“苦头”。今年,缠斗激烈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初选接近尾声时,拉瑟特是最早的一位大牌主持人在电视上提前宣布喜莱莉被淘汰出局的初选结果。每逢选举年,拉瑟特总是重大选举开票夜之
新闻节目的当家主播,他习惯在电视节目上使用他的“低科技”小白板,在上面计算或预估选举结果,成了他选情分析节目的“注册商标”。在笔者看来,拉瑟特的成功当然离不开他出众的口才和高超的专业素养,然而,他的人格特质应是他广受各界尊崇的主要因素。镜头中的拉瑟特天生一副“顽童”般的外表,真诚直率,热情洋溢的面容显得豁达大度,很容易让人信服他的分析和判断力。以今人的标准观之,人生五十八个春秋应属短暂,英年早逝,实为人间憾事,但是,原已退
休的全国广播公司主播布罗考在纪念同事拉瑟特逝世时,却为追思活动“定调”为“生命的礼赞”。虽然美国朝野上下对拉瑟特逝世发表感言者不计其数,但以拉瑟特二十二岁的儿子路克(Luke Russert)在父亲葬礼上的悼词最为感人,他说,让我们想象,星期日在天堂里进行的《会见新闻界》节目,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和巴尔(Aaron Burr)正在进行四个小时的辩论;肯尼迪和高华德 (Barry Goldwater)正在讨论二00八年的美国总统大选……
《会见新闻界》节目的焦点当然离不开美国政坛和社会所关注的热点议题,但是,一些同美国国家利益密切相关的国际问题也常常是节目讨论的重头戏。在众多的受邀嘉宾名单中,中
国前驻美国大使李肇星曾是拉瑟特邀请前来“会见新闻界”的极少数几位中国人之一(一九六五年十月三十一日,宋美龄曾作客《会见新闻界》)。不过,拉瑟特对李肇星的那次访谈,用“唇枪舌剑”来形容似乎并不为过矣。
一九九九年五月十六日,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来到NBC《会见新闻界》栏目演播室。这是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遇袭后,李肇星大使第三次接受美国全国性电视网采访。 以下是当时两人对谈的部分内容,从中人们可以领略到拉瑟特犀利的“问政”风格和李肇星大使回敬时的针锋相对。
拉瑟特问(以下略为问):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后,美国总统至少已向中国道歉五次。中国是否接受了美国的道歉?
李肇星大使答(下略为答):对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轰炸,不是一个普通的事件。这是暴行,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犯下的恐怖暴行,在世界外交史上是罕见的。克林顿总统在与江
泽民主席通电话时,承诺要进行彻底、全面的调查。现在,中国人民在等着这样的调查。
问:那么,你们还没有接受美国总统的道歉?
答:我所说的是,当务之急是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中国人民有权知道调查的结果,有权知道这场袭击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问:在美国,现在有许多关于中国反应的议论。让我念一段《华盛顿邮报》的社论:“中国对这次轰炸的反应就像一个极权主义国家。国家控制的媒体用不真实和不全面的报道煽动老百姓的怒火,政府为示威者提供汽车、布告和事先批准的口号……”, 中国政府是否在煽动老百姓?
答:只有精神不健全的人才会说出这样糟糕的话。一些人说,是中国政府发动老百姓去示威。你认为中国老百姓还要由政府来“煽动”吗?是这一暴行本身引发了这场示威。中国人民被激怒了,这是非常理性和合法的行动。关于对轰炸的调查,我对这个国家的一些政治家,包括国会山上的一些人的作法感到非常吃惊
。这是一个擅长调查的国家,有一个擅长调查的国会。但是这样一场暴行发生了,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那么冷漠?
在当天的访谈节目中,李肇星大使还就拉瑟特提出的政治献金、间谍案、人权等尖锐问题提出反驳。那次访谈虽已成往事,但是,当曾任外交部发言人,后来担任中国外交部长的李肇
星,同美国新闻界金牌主持人拉瑟特会面时所激荡出的火花和震撼,在今天看来,我们从中就不难理解《会见新闻界》节目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难怪有美国人将《会见新闻
界》称作是美国“国宝”级(National Treasury)的新闻节目了。今年的总统大选,极具历史意义,但是,电视中少了拉瑟特那一提到政治即眼睛发亮的表情,这场热闹的选举很可能会因此失去了“画龙点睛之笔”!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