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福特日前在家中去世,享年93 岁。福特是美国第三十八届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最高寿的卸任总统,虽然他未经选举而成为副总统和总统,但是他广为人知的事迹是帮助美国渡过“水门事件”后最困难的一段时期。在美国历史上的灰暗时刻,这位坦率、诚恳而充满善意的人引导了国家向前迈进。说到诚实和坦率,福特同中国领导人毛泽东的一段对话颇能为他的人格特质作注脚。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初,福特总统循尼克松在任时创下的先例,在双方没有正式邦交关系的情况下亲访中国,并在中南海同毛泽东会晤。毛泽东那时已是重病在身,会晤中频频对福特说,上帝已向他发出邀请,但由于基辛格博士“从中作梗”,他一时尚无法去天堂赴上帝之约。当然这是老人家的戏言和反话,没想到福特竟认真起来,在辞别时,对毛泽东说他会「纠正基辛格,好让毛主席上天堂」,福特的这番表示,凸现了他笃信上帝以及直来直去的为人和言行。虽然同尼克松在一九七二年的“破冰之旅”相比,福特的中国之行并没有“石破天惊”的新闻效应,但是,平易近人的福特总统及第一家庭给中国人民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像。曾是舞蹈家的第一夫人贝蒂在北京脱下高跟鞋学跳中国舞的场景人们仍记忆犹新。数月前,笔者偶然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福特的女儿苏珊谈论她当年的中国行,她在访谈时表示:作为总统的女儿,她曾享有许多的“特权”,而同父亲一起参与“ 同毛主席会面”便是她引以自豪的“特权”之一。
在一九七六年的总统大选中,福特被来自南方佐治亚州的卡特击败。对于福特的落选,很多政治评论家和史学家都将此归咎于福特作出的特赦尼克松的决定。对于那段历史笔者知之甚少,但却对福特和卡特这两位美国总统的中文译名颇有兴趣。国内在翻译人名时向来注重在名字拼写及发音上的准确或接近,而不太在意“取名”的其他考虑。按照这个惯例,将 Carter 翻译成卡特无疑是符合标准的,但是,根据英文拼写和发音, Ford 应翻译为“福德”才对,而不是“福特”。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因为解放前 Ford 汽车在中国之译名就是“福特”,因此,Ford 总统的中文名也许就随了Ford 在中国的车名吧。至于“福特总统”和“福特汽车”的“关系”,福特总统也为美国人民留下了一段佳话。福特总统曾一语双关地说他是“福特”,而不是“林肯”(“I am a Ford, not a Lincoln” ),他的意思是说,他是一部大众化的平民车子,而不是大型豪华的林肯轿车,他不会摆阔,摆架子,只是一介平民,与普通的美国人一样。仅此一点,人们就不会为福特总统逝世后所受到的多方赞誉而感到意外了。
Thursday, December 28, 2006
Monday, December 18, 2006
“吉 祥 不 倒 翁”
我的家庭非常简单,三口之家,外加一个名叫“豆豆”的小狗。生活过得很平常,但是时间却也过得很快,一转眼,我们的女儿从一个贪玩的小女孩变成了忙于准备各项考试的高中高年级学生。上个星期,女儿得到通知,她提前申请入学的大学录取了她。回想当年自己申请大学填写志愿的情景好象还并不遥远,而现在女儿居然就快要跨入大学校门了。看到女儿的努力如愿结出了积极的成果,作为家长当然与她同庆,毕竟,我们心目中的小不点女儿将迈入她人生中的新里程。
学校入取通知发布的当天晚上,我下班回到家后,只见女儿一人在灯下正忙着画些什么,走近一看,原来她在好多年前做成的一个“不倒翁”的脸上画上一直从缺的右眼。这个“一眼不倒翁”好生面熟,但我一时却想不起它的出处。女儿看到了我疑惑的表情,就问我是否还记得这个“不倒翁”的故事,我只能坦白地说已经不记得了。于是女儿就侃侃道来:在她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她们学校来了一个华裔美术老师,除了美术课外,这位老师还教孩子们做一些趣味手工,这个色彩斑斓的“不倒翁”就是在那位老师示范下做成的,同学们还依样画葫芦地试着在“不倒翁”身上写上汉字“吉祥”。在最后的一道工序 - 画不倒翁的脸时,老师叫同学们先不要急着画眼睛,当日后要许下一个愿望时,再画上左眼;待到那个愿望实现之日,最后将“不倒翁”脸上的右眼画上,由此做成一个能带来好运的“吉祥不倒翁”。那一天下课后,女儿带着她的手工作品回到家中,高兴地向我展示它的不倒“绝技”,之后,她拿着“不倒翁”要我许一个愿望,然后画上左眼。女儿说,我当时许的愿是希望她日后能上一所好大学。说真的,我可能只是把画眼睛的事当作同孩子一起进行的课外游戏活动,已完全记不起当时曾许下愿望这回事。但是,显然女儿却把这个愿望深深地埋在了她的心底。又过了多少年,在她十二年级上半学期的一天,女儿在网上完成申请大学手续后,不知怎么的,那天晚上她忽然想起了藏在屋里一角的“不倒翁”。女儿接着告诉我,当晚她悄悄地把“不倒翁”放在睡枕下,期盼她的大学梦,也是我七年前的愿望, 能够顺利实现。
今天,再回头看着这尊本不显眼但却最终完成了点睛之笔的“吉祥不倒翁”,我的内心感慨不已:为这些年来女儿的成长和进步而感到由衷的欣慰,此其一;再者,女儿从淘气的小女孩长大成为今天的准大学生,期间经过了多少的欢笑、挫折、努力和憧憬,远非“一转眼的功夫”所能一笔带过,只是,我是否都把值得珍藏的人生点滴放在了心上?
Friday, December 15, 2006
龙 应 台 女 士 的 演 说
在两岸三地拥有众多读者的著名作家龙应台女士,日前应此间华府书友会等团体的邀请发表演讲,笔者慕名而去,聆听了龙女士对台湾文学和相关诗文的介绍,以及她用词精巧而不乏风趣的演说。但是,因为龙应台女士是华文世界高知名度的作家,笔者在欣赏她用标准而好听的国语所发表的演讲之余,也试图本著 “高标准”之竿尺,对龙女士的部分演讲内容简短地谈一点个人看法,就教于大作家和参加当日演讲活动的华府文友们。
龙应台女士在华府侨社所发表的演讲题目是:“两岸的理解与误解 - 一个文化的角度”。但是,总体来说,龙女士的长篇演讲主要侧重于台湾的“悲情史”,她通过大段介绍台湾文学史上的众多诗文,为与会人士勾勒出台湾作为“亚细亚孤儿”的历史缘由和因此产生的"悲情"意识,这对人们了解台湾文学的发展和她同中原大陆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渊源颇有助益。但是,留意和关心台湾命运及现状的人都知道,早在十二年前的一九九四年三月,前总统李登辉在接受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的专访时,便以《生为台湾人的悲哀》为主题长谈了六个多小时的台湾“悲情”和他的历史使命,当时李登辉的谈话结论是: 台湾的历史航船 “已经出发了......一想到牺牲许多台湾人的‘二二八事件’,‘出埃及记’就是一个结论”。台湾的前任和现任总统,他们都以“台湾人的悲哀” 作为替“出埃及” 政策“保驾护航” 的民意基础和后盾。十多年来,“出埃及”的政策到底给台湾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明白,在这个时候听到龙女士诵读“亚细亚孤儿”的诗句,我不知怎么就联想到鲁迅笔下的祥林嫂 - 祥林嫂固然可怜,但是,太多的诉苦可能会招致反效果。反观现在的台湾,如果她要力挽在国际大局中被边缘化的趋势,或是赢得世人的理解和重视,从一个海外华人的观点来看,我觉得靠温情的诉苦所能起到的作用会是非常有限的。
十九世纪末,大清国同日本爆发了甲午战争,结果清国大败,而以<<马关条约>>议和,清廷被迫同意将台湾、澎湖及辽东半岛等地割让给日本。龙应台女士在“悲情台湾”演讲中,对这段历史自然回顾较多,然而,笔者注意到,龙女士在描述当时情况的时,大多采用“中国”这个国名来替代大清国作为主其事的当事国。也许,这样讲比较方便或是比较通俗易懂,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学者和有影响力的作家,在描述历史事件时,应忠于历史事实本身,如果是象龙女士在答问时那样说明自己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台湾和大陆人民相互了解和包容的话,那么用 “中国” 代替 “大清国”来描述 <<马关条约>>的签定和土地割让过程,只会在两岸民众之间产生相反的效果。
一位来自大陆的与会学人在现场提问时,就两岸三地和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如何着手对文化交流和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问题向龙女士请教,我想龙应台女士也许下意识地认为来自中国大陆的人士都可能代表官方的立场,因而她完全回避了这一纯粹从民间角度提出的询问,转而讨论中国政府应该如何解决自己国内的种种问题,称“不必高谈阔论什么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如果把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我原来一直觉得,龙应台女士身世有大陆背景,出生成长在台湾,在美国获得文学博士,去欧洲和香港大学担任教职,她对东西方文化的矛盾、碰撞、对话和走向应有她独特的视野和体验;而她也曾以在野之身(辞去台北市文化局长之职后),在台湾成立了龙应台基金会,以在台湾蓝绿政治的尖锐对峙中,找到一条回归理性的中间道路为期许。龙应台女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常常表示,民间力量强大才是真正的国力所在。因此,从文化层面上来说,民间力量的培育和积蓄与政府行为和官方决策是不同范畴中的两回事,而龙应台女士这番制式性的回答让她失去了一次发挥自己所长的极好机会,令作为听众的我甚感遗憾。当今世界,文明和宗教的冲突愈演愈烈,不少西方人士将目光投向中国和印度,认为在调解文明冲突的过程中,拥有千年历史的东方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也许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我特别期待在龙女士的下一次演讲中,能听到她关于如何在民间和草根层面推动东西方文化兼容、对话和弘扬光大人文精神方面的真知灼见。
龙应台女士在华府侨社所发表的演讲题目是:“两岸的理解与误解 - 一个文化的角度”。但是,总体来说,龙女士的长篇演讲主要侧重于台湾的“悲情史”,她通过大段介绍台湾文学史上的众多诗文,为与会人士勾勒出台湾作为“亚细亚孤儿”的历史缘由和因此产生的"悲情"意识,这对人们了解台湾文学的发展和她同中原大陆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渊源颇有助益。但是,留意和关心台湾命运及现状的人都知道,早在十二年前的一九九四年三月,前总统李登辉在接受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的专访时,便以《生为台湾人的悲哀》为主题长谈了六个多小时的台湾“悲情”和他的历史使命,当时李登辉的谈话结论是: 台湾的历史航船 “已经出发了......一想到牺牲许多台湾人的‘二二八事件’,‘出埃及记’就是一个结论”。台湾的前任和现任总统,他们都以“台湾人的悲哀” 作为替“出埃及” 政策“保驾护航” 的民意基础和后盾。十多年来,“出埃及”的政策到底给台湾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明白,在这个时候听到龙女士诵读“亚细亚孤儿”的诗句,我不知怎么就联想到鲁迅笔下的祥林嫂 - 祥林嫂固然可怜,但是,太多的诉苦可能会招致反效果。反观现在的台湾,如果她要力挽在国际大局中被边缘化的趋势,或是赢得世人的理解和重视,从一个海外华人的观点来看,我觉得靠温情的诉苦所能起到的作用会是非常有限的。
十九世纪末,大清国同日本爆发了甲午战争,结果清国大败,而以<<马关条约>>议和,清廷被迫同意将台湾、澎湖及辽东半岛等地割让给日本。龙应台女士在“悲情台湾”演讲中,对这段历史自然回顾较多,然而,笔者注意到,龙女士在描述当时情况的时,大多采用“中国”这个国名来替代大清国作为主其事的当事国。也许,这样讲比较方便或是比较通俗易懂,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学者和有影响力的作家,在描述历史事件时,应忠于历史事实本身,如果是象龙女士在答问时那样说明自己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台湾和大陆人民相互了解和包容的话,那么用 “中国” 代替 “大清国”来描述 <<马关条约>>的签定和土地割让过程,只会在两岸民众之间产生相反的效果。
一位来自大陆的与会学人在现场提问时,就两岸三地和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如何着手对文化交流和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问题向龙女士请教,我想龙应台女士也许下意识地认为来自中国大陆的人士都可能代表官方的立场,因而她完全回避了这一纯粹从民间角度提出的询问,转而讨论中国政府应该如何解决自己国内的种种问题,称“不必高谈阔论什么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如果把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我原来一直觉得,龙应台女士身世有大陆背景,出生成长在台湾,在美国获得文学博士,去欧洲和香港大学担任教职,她对东西方文化的矛盾、碰撞、对话和走向应有她独特的视野和体验;而她也曾以在野之身(辞去台北市文化局长之职后),在台湾成立了龙应台基金会,以在台湾蓝绿政治的尖锐对峙中,找到一条回归理性的中间道路为期许。龙应台女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常常表示,民间力量强大才是真正的国力所在。因此,从文化层面上来说,民间力量的培育和积蓄与政府行为和官方决策是不同范畴中的两回事,而龙应台女士这番制式性的回答让她失去了一次发挥自己所长的极好机会,令作为听众的我甚感遗憾。当今世界,文明和宗教的冲突愈演愈烈,不少西方人士将目光投向中国和印度,认为在调解文明冲突的过程中,拥有千年历史的东方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也许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我特别期待在龙女士的下一次演讲中,能听到她关于如何在民间和草根层面推动东西方文化兼容、对话和弘扬光大人文精神方面的真知灼见。
参观国会图书馆亚洲部
上周末,美国国会图书馆亚州部举办开放参观及联谊活动 (Open House), 国会图书馆的长期读者,亚州部理事李祥甫教授邀请我参加这项十分有意义的活动,而这也是我第一次走进国会图书馆亚洲部阅览室的大厅。
华盛顿作为美国的首善之区,拥有她独特的人文环境和丰厚的文史渊源,而华府地区的各类学术研究资源尤为丰富,国会图书馆就是其中一所藏品浩繁、地位崇高的历史研究资料中心。丘霖在华府地区住了十六年,而且上班处离国会图书馆仅数个街区之遥,过去却从未曾有机会见识一下美国国会图书馆亚州部的 "庐山真面目",想来真是十分愧对"华府人"和"华府侨社一份子"的 "Identity"。
美国国会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共收藏了一亿三千多万件图书资料,还有电影、音乐录音等音像制品,并经常举办历史、文化和艺术展览活动,因此,美国国会图书馆不仅是美国国会的资料及研究中心,而且还是美国人民的文化活动中心。国会图书馆亚州部位于国会图书馆三个主要大楼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杰佛逊大楼 (Thomas Jefferson Building) 内。这座带有鲜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特征的建筑,于1897年建成并向公众开放,成为国会山上集丰富的历史典藏、恢宏的建筑风格和高贵典雅的内部布局为一体的全民文化殿堂。杰佛逊大楼在国会大厦附近,大楼顶端是一圆形的铜制屋顶,看上去就象是一座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宫殿,而外观和结构独特的杰佛逊大楼堪称是国会图书馆的心脏。
托马斯.杰佛逊是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他在国会图书馆的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国会图书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00年。当时乔治.华盛顿已经卸去总统职务,正值约翰.亚当斯担任美国第二任总统,那时的国会图书馆最早只有11箱法律书籍。这些书籍被存放在国会大楼的一间屋子里。 到了1814年,藏书已经增加到约三千册。但是所有这些藏书都毁于烧毁国会大楼的英国军队之手。 托马斯.杰佛逊继任总统后拿出自己的大约七千册藏书,帮助重建国会图书馆。
除了美国历史典籍之外,美国国会图书馆还收集了在中国本土以外最为丰富的中文藏品,清朝同治皇帝即以明、清刻本十种共计九百零五册中文古籍赠送美国,这就是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保存中文典籍的开始,其他珍贵的特有馆藏还有: 两千余部明清时期初版的中文善本书共六万余册,也有少数宋、金、元时代的珍品;公元975年刊印的佛经卷轴和永乐大典,以及明清时期初版的地方志四千部、古西藏佛教法典,等等。除了书籍外,国会图书馆亚洲部还收藏有一万二千中中文期刊和一百二十种中文报纸,并定期汇集在世界各国发行的七十五种中文报纸及五千多种中文期刊。1979年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后,国会图书馆同北京图书馆签订了交换协议,使得国会图书馆的中文图书收藏量大幅增加。目前,国会图书馆亚洲部正积极推动中文藏书的"数位化"工程,并提供网上服务,以更好地服务读者群体。
在当天举办的开放参观及联谊活动中,美国国会图书馆亚州部主任李华伟博士亲自出席并发表演讲,亚州部理事会成员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同来宾们相见欢,整个活动内容精采纷呈,除了别开生面的亚洲文化展示和艺术表演活动外,一位美国太极拳爱好者还现场示范指导太极拳和气功的基本步骤及要领,与会各族裔人士纷纷加入操练,趣味昂然,气氛热烈。另外,联谊活动还备有美味餐点和精致礼品,室内乐队舒缓悠扬的古典音乐现场演奏,为典雅的国会图书馆亚洲部阅览室增添了浓郁的艺术气息。餐点之后,笔者随手拿起一个签语饼,打开之后,一行小字映入眼帘: You are being offered an opportunity of life time, say Yes to it,虽是一片小纸,却是一语中的! 我把纸条握在手里,不舍地离开了洋溢着琴韵书声的杰佛逊大楼。回头望去,夕阳的光晖,正覆盖着这座雍容而庄严的古老大厦,为她披上了一层令人叹为观止的金色外衣……
Wednesday, November 29, 2006
波 士 顿 不 眠 夜
三周前,<<新世界时报>>刊登了一则长篇报道,题为“援助之手让爱充满人间 - 女孩周琳和她陈阿姨的故事”,报道介绍了Brecken Swartz ( 中文名陈博瑞) 为了帮助严重烧伤的四川女孩周琳来美国接受医疗救治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笔者同陈博瑞是多年的朋友,两年前陈博瑞从国内回到美国后曾同我讲起在北京街头遇见去北京上访的周琳一家,并表示要尽全力帮助周琳来美国医治她的烧伤和残肢。小周琳的不幸遭遇令人闻之动容,但是,陈博瑞并不仅止于表达同情,她义无反顾地起而行,在地球的另一端一肩扛起拯救周琳的重任,让几乎身陷绝境的女孩周琳重新扬起生命和希望的风帆。
在当时帮助陈博瑞翻译有关周琳病情的资料时,笔者了解到了周琳被搀假煤油严重烧伤后的受创情况:全身烧伤面积达45%,其中三度烧伤43%,送医后数天内处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医院于当日向周琳父母发出了病危通知书。而苏醒后的周琳,终日面对的是惨不忍睹的焦黑双腿、超乎常人想象的巨大伤痛和终身残废的残酷现实,以及因重度烧伤感染随时危及生命的可能。务农的双亲为了替女儿医治烧伤,积欠了十多万元的债务,一次在去省城上访的途中,父母因无力支付交通和食宿费用而一路背著周琳沿街流浪乞讨。
两年前,陈博瑞去北京中央电视台访友时,在路边见到了请愿中的周琳和她妈妈。陈博瑞趋前用中文询问缘由并蹲下轻轻抚摸了周琳伤残的双腿,离去前,陈博瑞轻声告诉神情迷茫的周琳:“我会帮助你的”。
两年后,周琳在陈博瑞和妈妈的陪伴下,坐在波士顿薛莱纳儿童医院 (Shriners Hospital for Children) 的病房内,进行假肢安装前的准备和调试。为了这一刻的到来,周琳在薛莱纳儿童医院先后接受了七次异常复杂的皮肤、骨科和截肢手术以及不胜枚举的复健治疗;为了这一刻的到来,陈博瑞曾放下博士论文的准备、放弃自己的工作和北京外交学院年前所提供的高阶教职,费尽心力筹划周琳和妈妈及老师赴美事宜,为安排周琳在美国生活、治病、学习的方方面面而上下奔走。因为签证的期限已到,周琳的妈妈和老师在疗程进行中返回国内。陈博瑞因此担当起照顾周琳的全部责任,她在病床旁不分昼夜地照看周琳,在手术后伤痛不止、情绪低沉时,给予周琳精神上莫大的慰藉和支持,不善烹饪的陈博瑞,居然在短时间内还学会了做四川菜。在治疗间隙,陈博瑞成功地在波士顿举办慈善音乐会和周琳书画展等多项募捐活动,为周琳募得急需的款项,她的善行义举,受到美国主流新闻界和华文媒体的关注,在新英格兰地区享有广泛影响力的<<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十一月二十六日在该报第一版首要位置,刊登了记者撰写的并配发有陈博瑞和周琳照片的长篇特写报道。
感恩节期间,我同陈博瑞和周琳通电话时,又意外而欣喜地得知,陈博瑞夫妇正准备领养周琳,以便为周琳创造日后稳定和良好的治疗及生活环境,争取早日让周琳重获自由行动的能力,重铸她原本拥有的幸福人生。
家在华府地区的陈博瑞,半年前只身前往波士顿,与飞过重洋来美国治疗的周琳重逢在罗根国际机场,两人紧紧相拥,喜极而泣。在查尔斯河畔的星空下,在薛莱纳儿童医院 的病榻旁,陈博瑞为了悉心照料周琳,为了作出放弃人生规划和心爱职业的艰难决定,为了替周琳在治疗和生活上作最周全的安排,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我想,如果把陈博瑞和周琳的这段跨越国界的奇迹般情缘拍成电影,一定会比 <<西雅图不眠夜>>("Sleepless in Seattle")更能拨动人们的心弦。毕竟,无私的爱没有泯灭,她就在我们身边,正向人们述说着人间真爱的无穷力量。
Tuesday, November 14, 2006
李 祥 甫 博 士 论 翻 译
生活在海外,不同程度上我们都会遇到中英文翻译上的难题。而说起文字翻译的“高标准、严要求”,人们自然会想到近代中国系统地介绍和传播西方政治学说和社会哲学的第一人严复,和他所首倡的“信、雅、达”的译文标准。严复于1898年完成翻译赫胥黎 (Thomas Huxley) 之《天演论》("Evolution") 时 ,在“译例言”一节中提出 “译事三难信、雅、达” 的论述,此后,“信、雅、达”便成为译文者在字斟句酌时所苦苦追求的最高语言境界。
上周末,华府书友会邀请此间著名学者李祥甫教授发表演讲,同华府的读者们分享他翻译出版中国文化典籍并在美国推广中华文化的心得。千禧年之际, 李祥甫博士完成了多年的宿愿,用中英文双语加英文注释的方式出版了《论语》的“新纪元译本”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 New-Millennium Translation”),以此纪念孔子二千五百年诞辰,而此书出版后被许多美国读者选择作为千禧新年的礼物馈赠亲朋好友。
李祥甫博士1949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毕后来美留学,先后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1953年获得伊利诺大学博士学位,曾在南加州大学、华盛顿州大学、德州大学担任教授,并远赴印度和中国等地讲学,六十年代曾任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之职。自世界银行退休后,李祥甫博士致力以华人的观点和视野介绍中华文化。除了《论语》外,他还翻译出版了《孙子兵法》,《道德经》等军事和哲学经典著作,并撰写了十多部以文化为主题的英文著作。
李祥甫博士根据自己多年来翻译中国典籍的心得,将严复的“信、雅、达”作了如下诠释:“信”,意为忠于原文,英文以 Fidelity 来解释;“达”,指语气和句子上的通顺,他用Fluency 表达,而“雅”是表示用词的精巧,精通桥牌的李博士选择了一个牌局上的常用词 Finesse 作对应,这就是李博士解释“信、雅、达”的"三 F 论"。李博士认为,《论语》不仅是哲学著作,也是一部文学著作,所以他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持原句的对仗结构,注意选用提高欣赏力的文字,能押韵处则尽量用同韵的英文词语,并强调用词的简练。如《论语》中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句,有的译文用了十几、二十个英文字,李译的文句 “In any trio, one must be my teacher” 则显得言简意赅,十分传神,而且同汉字原文的字数相当。
李祥甫博士在论述历史上的《论语》译本时,认为外国传教士翻译的《论语》或受自己宗教意识上的影响,或是由於文化上的隔阂,有的还受制于出版商的压力,因此在译文上同原著出入颇大,如把“孝”字译为 Filial Piety, 添加了强烈的宗教意味,与中国文化中孝敬父母和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的本意不符;而他表示自己是在一种毫无任何外在压力的心境下从事这项翻译工作,主要的使命是要去除不适的“添加物”,为英文读者还原孔子《论语》的原意精要。
在书友会的演讲活动中,笔者有幸得到一本由李祥甫博士签名的《论语》(“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 译作,打开书本,吸引我注意的是卷首的献词部分,不同于一般的“将此书献给某某亲人”的表述,李博士这样写下他在新纪元版《论语》中的献词:
The book is affectionately dedicated to the younger generation of Chinese ethnicity. May you be proud of your cultural heritage that is second to none, and may your learning be joyful.
笔者试著将这部分献词翻译如下:
“我深情地将本书献给海外华人的年青后代们。祝你对自己所拥有的世上最优秀的文化传统而自豪,也祝你的学习充满乐趣和喜悦。”
Dr. Li's blog site
http://omooc.blogspot.com
Monday, November 13, 2006
婺源, 我的老家
(一)
今年三月间,利用休假回沪探亲,并同父母和姐姐一起回老家婺源寻根祭祖。
自孩提时代,婺源这两个字对我来说就象是某种神圣的符号:小时候,在家中户口簿上的籍贯栏里读到了婺源,虽不知道婺源在何方,但她却将作为个人档案中的祖籍地而伴我一生;炎热的夏季夜晚,当一家人在星空和老树下乘凉时,爸爸常常跟我们讲起家乡的故事:婺源的山有多绿,婺源的水有多清,婺源山间的书声有多清澈响亮......。多少年来,我没有机会去寻访婺源,可是婺源却做为一种精神上的象征和符号,一直深深的映记在心中,纵使飘洋过海,身居他乡,从来未曾或忘。
今年,在莺飞草长的三月天里,我们一家人终於来到了故乡婺源,了却了全家多年来珍藏在心中的一个愿望。故乡的风、故乡的情将我心中的精神符号化成了一幅幅如诗如歌的画卷,我向心往的婺源,竟比自己想象中的更美,更纯。现实的呈现超越想象的意境,这对已过不惑之年的我来说,应是人生中颇为难得的体验和感受。回到美国后,几次坐在案前想提笔写下婺源的美景,但是,当故乡的青山、绿水、小桥、黛瓦一一浮现眼前时,每次却都感到自己汉语词汇的有限和苍白。无奈之中,我只能将所拍摄的数百张照片挑选出一部分上载到网页同朋友和同事们分享。可能是生活在美国的人们都不会太吝啬于赞美的辞句,我收到了许多夸奖我摄影技巧的回覆,其中有两人还将我上载的婺源风土人情照同“国家地理杂志”上的照片相提并论。几位同事流览后,当即表示非常希望能去领略一下中国的好山好水好风光。一次,遇到一位同事,问我如何才能将美景摄入镜中来,我答曰:非关取景,而是我家乡的景色实在太美,此所谓“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很想把诗句翻成英文再转达给同事,但是,左思右想中却又感受到语言表达的限制。所以,几次提笔想写,虽然思绪也不断涌动,最后竟只能搁笔作罢。
上周末在“新世界时报”上读到一篇题为“婺源 怀旧的味道很诗人”的文章,很是激动,内心产生了极大的共鸣。作者写出了我心中之所有而笔下之所无,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写景,铺陈出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意境 - 朦胧春雨中婺源的山明水秀、恬淡宜人。於是,被感染的我重新拿起笔来,为的是不让我的婺源寻根行留白。
如果有朋友问我,婺源的景色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我会推荐他去阅读“婺源 怀旧的味道很诗人”一文。但是,如果朋友要我说出自己内心感受的话,我会这样回答:“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山水聚散之间,灵气顿生。自然清丽的景观,世上并不少见,惟环绕在山间和村落中的那股灵气,只有在婺源的青山绿野、廊桥古径和峡谷清泉间方能探寻到她的踪迹。
初夏的一个傍晚,斜阳夕照,微风习习,我坐在屋后的木阳台上,同女儿细数着老家的古树、歙砚、茶香,小桥、流水、人家......
(二)
记得我开始识字的时候,就认识了两个有“源”字的地方 -安源和婺源。安源是从当时那幅张贴得到处都是的宣传画“毛主席去安源”中认识的;而婺源则是从家中的户口簿籍贯栏里了解到的。“婺”字音同“务”,在汉字中不是常用字,如果笔者的籍贯不是江西省婺源县的话,我可能到现在都不会说起和写到“婺”字。虽不是常用字,但是“婺”的组成部分却都是最常见的汉字 - 矛、文、女,就好似意指一位文武双全的才女。
婺源是朱熹的故乡,胡适的故里。婺源自古文风鼎盛,人文荟萃,朱熹手植的文公山古杉群,历经八百多年,至今仍然枝繁叶茂。虽地处山区,但是婺源人对读书的执着和对文化的追求,形成了婺源特有的民风和习俗,所谓“山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这是婺源人学养深厚、民风淳朴的最好写照。走访婺源古民居,你可以随处看见象“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家酝满罐书满架,山花如绣草如茵”这样的楹联。在婺源的青山绿水之间,祠堂、官邸、书斋、廊桥遍布田野乡村,掩映在山麓水畔之中。古建筑里的木雕、石雕和砖雕,做工精美绝伦,形象栩栩如生,集历史、民俗和艺术为一体,被称誉为“雕艺三绝”。
当然,与读书人为伴的自然少不了笔墨纸砚。我家的祖居地婺源县溪头乡有一山名叫龙尾山,山上出产的砚石因此得名龙尾砚,婺源古隶歙州(今歙县),故龙尾砚又称歙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龙尾砚以声如铜、色似铁、性坚滑、善凝墨而名重天下,被南唐后主李煜赞誉为“天下冠”。而始于南唐的婺墨,则享有“落纸如漆,万古存真”的美誉,同龙尾砚齐名,堪称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自古以来,婺源人读朱子的书,服朱子的教,秉朱子的礼,蔚为传统,彝伦攸叙的观念深入人心。据文献记载,全县祠堂最多时达两千多座,是中国立祠最多的地区。目前,婺源保存完好的祠堂有六十八座,其中明代建筑六座,清代建筑六十二座。古祠堂雕刻精美,设计巧夺天工,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人文和艺术价值,有的祠堂被称为“木雕艺术宝库”。很可惜,不少雕刻艺术在“文革”期间遭到损毁和破坏,不过,也有不少幸免于难的作品流传至今,据说,那是因为机灵的婺源人把泥巴抹盖在它们身上,然而再写上“毛主席万岁!”
因为人文荟萃、历史悠久的缘故,茶乡婺源上下有很多雅致的小茶馆和文物古玩店。三月间回乡祭祖时,也常常品尝家乡驰名遐迩的绿茶,在小店铺里感受儒雅深厚的悠古气息。随着年代的推移,不少文革时期的物品也以“古董”身份进入了婺源的古玩店。一次,我刚跨入文物店的门槛,抬头忽然看见一幅“毛主席去安源”的宣传画高悬店中 - 婺源和安源,当年我最初认识的两个地名,神奇般地在同一时间重现眼前。家乡的风情和对童年往事的追忆,让我的婺源行在歙砚、茶香、小桥、青瓦之外再添几许回味和感怀。
"Carve Her Name with Pride " - "女 英 烈 传"
秋高气爽的某日,同好友品茶叙谈。屋外清风徐徐,馆内茶香阵阵,朋友相聚,话题涌动,天南地北的,话匣子打开便一发不可收拾。好友薛海培多年前在国内上大学时主修英文,文学功底了得。当话题移至英诗时,海培即兴为我们轻声朗诵了电影<<女英烈传>>中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而我们的思绪,就随著他深沉绕梁的诗句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记忆。
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英国电影<<女英烈传>> (原名 Carve Her Name with Pride )应该是不会太陌生的。文革结束后,<<女英烈传>>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几部在电影院和电视节目中放映的西方故事影片。电影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成,大致情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女主人公 Violette Szabo 在英国和一位法国青年一见钟情,双双坠入情网。不久战争爆发,Violette在法国青年回国参加抵抗战争前同她心爱的人结婚。青年回到法国后不久就战死沙场,留下了日夜盼望他归来的妻子和一个未曾见面的女儿。当Violette 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后,悲恸逾恒。为了她对丈夫的挚爱,和为了不让更多的孩子失去父亲,Violette 把女儿托付给自己的母亲,毅然应徵加入英军敌后谍报工作,但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幸被德军俘虏。德军告诉Violette ,如果她能提供英军和同事的情报,便可让她活下去,否则就立即处死。Violette 在生与死之间选择了尊严和崇高。就义前,Violette 留下了一首小诗,这就是刚才提到的好友所朗诵的英文诗歌:
The life that I have is all that I have,
The life that I have is yours.
The love that I have of the life that I have,
Is yours and yours and yours.
A sleep I shall have,
A rest I shall have,
Yet death will be but a pause.
For the peace of my years,
In the long green grass,
Will be yours and yours and yours.
记得,当时国内有些演员如陈冲等都曾在不同的表演场合中朗诵过这首诗歌,不过那时丘霖不识几个英文大字,朦胧中就只听懂 “yours and yours and yours” 这几个字。感谢海培如诗如歌的才情,让二十多年后的我,有机会真正体味到英文原诗的真谛;兴奋之余,我又怅然若失 - 这种体验高尚人生的心境,似乎也随著青春年华的消逝而渐渐离我远去。我相信,这首诗一定有很多的中译版本,但是,丘霖还是试著按自己的感受将她翻译成中文,喜爱诗歌的女儿也在一旁帮我斟酌字句:
我的生命是我的唯一所有,
我的唯一所有属于你。
我生命中的挚爱,
属于你,属于你,属于你。
我将长眠,我将远去,
死亡只不过是暂时的歇息。
我在青青绿草地中的宁静岁月,
将永远地属于你,属于你,属于你。
据说,在英国至今还留有 Violette Szabo 的纪念馆,如果日后有机会去英国的话,我想我一定会去凭吊这位女英杰的。
也 谈 赏 月
记得在以前写过的一篇短文中,笔者谈了作为移民在美国过节的一些感想,认为我们生活在美国,中国和美国的节日都要庆祝,过节的机会也就比过去在国内时多了许多。象上个周末的中秋节,是中国人在月圆时分盍家团圆的节日,同美国的感恩节颇有点相似之处,只是风清月朗的仲秋时节,又给人们的心中平添了几许诗情画意。
嫦娥奔月是中国的四大传说故事之一,可谓家喻户晓。嫦娥是后羿的妻子,美貌非凡。而后羿是尧帝手下的神射手,曾将九个太阳射下,解救了饱受旱灾之苦的世人。《淮南子.览冥训》中说,后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仙丹,被嫦娥偷吃,由此成仙并身不由主地飘然飞往月宫之上,在那荒芜的月宫之中度著寂寞无边的岁月。 嫦娥飞升月宫后,住在凄清冷漠的广寒宫内,思念著后羿。后羿思妻心切,却又无奈天人相隔,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嫦娥的心境和月宫的仙境,令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为之感慨遐思,夜不能寐。
女儿虽是在美国长大,但对中华文化却也情有独钟。每年的中秋节她都要驻足观赏月亮一番,抒发心中的幽古之情。记得有一年的八月十五,我们户外在漫谈月宫、嫦娥、玉兔、桂花酒等等的同时,也讲起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探险的故事。当时,我发现女儿的眼中充满了失望和失落,她认为人类耗费巨资登上月亮,只不过到那里拿回来几个石块,但是美丽的传说和美好的向往却由此给毁掉了。女儿当时的眼神,让我想起还是小学生时的她,在终于得知这世上并无圣诞老人时,精神上的莫大挫折和失落。
说到失落感,笔者在刚到美国后的中秋节也有过一回。因当时是孤身一人的海外游子,因此特别感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那般虚拟团圆的意境。那时的我忽然感到我们的先人大错特错了- 虽然皓月当空,但是,天涯并不共此时 - 此时的家人抬头看到的应是艳阳高照!
当然,在美国过中国的节日并不会总是让人感到不足和失落的。还是以刚过去的中秋节为例,中国人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因为时差的关系,农历八月十五当天晚上我们在美国看到的月亮,已经是介于十五和十六之间的月亮,因此,我们观赏到的月亮,应该是要比在地球另一边的来得更圆且更亮。过去在国内时,总听到“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样的说法,或许,这是崇洋媚外的心态作怪,或许,它还真是有点道理在那儿呢。
大 约 在 夏 季
今年的春天似乎很短,很多人刚脱去冬衣,就很快换上了夏装。因为我来美国的第一个夏天是在堪萨斯州度过的,所以,每当夏日到临,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在美国中部粮仓之州度过的日日夜夜。那是九0年的夏天,虽然当时刚来美国,人地两疏,口袋里又没有揣着足够的钱,日子过得很是辛苦,但在那里,我平生第一次考上驾照,第一次买车,第一次踏进美国大学的教室...短暂的夏日给我留下了许多值得珍藏的记忆。
当时一起修读暑期课程的有四位来自国内的学生,我们几个合租一栋相当老旧的小屋,室内没有空调,地毯中隐约散发出一股霉味。我们几个每天的“菜单”就是最节省的烤鸡肉 - 先把鸡块放在酱油里浸泡一下,然后就送进烤箱去烤,因烤箱内有成群的蟑螂,故得名“蟑螂鸡”。虽然味道可想而知,但是这样的“集体生活”却自有她独特的乐趣。我们中间有一位女同学,得知当地居民中有条件好的住房出租,於是便同屋主联络并谈定入住的日子。那天,我们几个一起开车送她“搬家” - 同大部分留学生一样,她所有家当就是两个行李箱。车子驶入一个非常安静幽雅的社区,在一栋漂亮的楼房前停下。女同学兴冲冲地上前按门铃,不料等了很久却没有人来应门,不得已大伙儿只好黯然打道回“府”。回来后女同学的心情跌到谷底,说这样没信用的人,再也不同他们打交道了。不过大家还是劝她稍安勿躁,同房东再联系一下,看看是不是哪里搞岔了。电话中她被房东太太告知,她家是不锁门的,请她随时搬入。女同学破涕为笑,“搬家队伍”於是再次出发抵达豪宅。她的新居室在地下室,宽畅舒适豪华,设备一应俱全,当时最让我们羡慕的是那里的有线电视节目和各种运动器材,而全部租金只要每月50美元。后来从他们的帮佣那里得知,女房东在家还曾祈祷能找到外国学生同他们一起生活呢。
之后,我们有时也会去她家小坐,并结识了房东夫妇,相谈甚欢。有一天,外面下着倾盆大雨,我们忽然接到房东打来的电话,称女同学有事非常“Upset”,要我们赶快去他那儿。我们急急上车,在还未到他家的时候,就看到这位女同学极度伤心地在大雨中独自徘徊哭泣。一番好言相劝后,我们才得知原来她的先生赴美签证被拒签了。虽然女同学仍不住地伤心落泪,但是,我当时心里却为她的先生暗暗庆幸 - 虽然没能来美国,但是他所得到的爱是多么的崇高和忘我,真是此情可问天!
暑期结束了,我转学去了其他州,同堪萨斯同学间的联系也因此“渐行渐远渐无声”了。只是听说女同学毕业后在一家生化公司就职,她在国内从事编缉工作的先生最终也如愿获得签证来到了美国。但没过多久,又从同学那里得到消息说,我们的那位女同学已经同先生离婚了!想起堪萨斯大雨中流淌的泪水,此情此景就象是发生在昨天一样,只是这回该轮到我叹息连连了- 美国,真是一个改变人生和命运的地方。
堪萨斯,夏日炎炎,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还有斜阳中那栋破旧的小楼。若问往事何故频频浮现眼前,我想大约是炎热的夏季就要来临......
"Going Home"
今年一月十九日,是笔者飘洋过海来到美国十四周年的纪念日。
人们常说,每一个留学生的海外经历,都足以写成一部小说。丘霖不才,此生看来同写小说无缘,但是,我把我来美国后的一、二个经历和内心感受记录下来,一来同“新世界时报”的读者分享,二来也聊作对十四年前改变人生道路的那个日子的纪念。
眼下的海归潮,对于很多自费留学生来说,我相信应该是自来美国后的第二波“乡愁”使然。第一阶段的乡愁猛袭心头,通常发生在来美国后不久。记得在90年的夏天,短暂的暑期课程结束了,我决定去纽约打工,以筹措日后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从堪萨斯州到纽约,乘坐灰狗巴士需要36个小时,搭乘飞机却只有3个小时,但是,坐飞机对当时的我来说显然是太过“奢侈”了。长时间挤在一个“动荡”的狭小空间,很快,“灰狗”上的我就觉得身心俱疲了。说实在的,乘坐灰狗巴士是了解美国底层社会的一条“捷径”:环顾车箱内,相当一部分旅客的表情多显得生活之重难以承受,乘客的废弃物随处可见,不透风的车箱内空气也十分的混浊。我们巴士所到之处的灰狗汽车站,几乎都是清一色地位於治安恶劣的内城地区,即使下了车也难以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尤其是在炎热的夏日。深夜,在漫长的旅途中,百无聊赖的我打开了出国时带上的袖珍型收音机,想在音乐中得到一点精神的慰藉。不料,耳机中正传来KENNY G悠扬的乐曲“GOING HOME ”。这首乐曲,我在国内时就时常听到,但是,却从来没有象我这次在灰狗巴士上感受得如此震撼和刻骨铭心。优美酣畅的旋律,在我听来是那么的感伤和如泣如诉,仿佛在倾吐着一个游子对远方故乡和亲人的那份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眷恋,憧憬,以及惆怅,失落与无奈... 当时,我心潮起伏,难以自已,涌动的思绪冲出黑暗的车厢,随着音乐飘向遥远的故土......。出国前,我曾经“为赋新诗强说愁”,而如今识尽愁滋味,可是人在天涯却无处话凄凉。
在来美国的头几年,我一直有一种“失乐园”的感觉,好像人离开天堂,只能一路走下去,正如同亚当和夏娃一样。随着生活条件的慢慢改善和家人陆续来美国团聚,自己在北美也逐渐找到了一份来之不易的“家”的感觉。当我第一次在美国购买家庭音响时,我就带着KENNY G的CD去测试设备,这不仅仅是因为“GOING HOME ”曾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而且这首乐曲本身“抑扬顿挫”,高音和低音兼具,是比较理想的测试音响效果的范本。几天前,我又将自己的家庭音响设备来了个“更新换代”,安装连接一切就绪后,定下心来欣赏的第一个乐曲就是KENNY G的“GOING HOME ”。农历新年将至,音乐声中的我虽然也有点想家,但更多的却是对往事的回味。十四年的经历中有欢笑,也有无奈,曾经峰回路转,也曾迷茫徘徊,但是,人生却因为当时的选择而更加丰富。
Sunday, November 12, 2006
堪 州 忆 旧 (二)
上回的来去集写到十多年前笔者在堪萨斯经历的一些往事,写完后送给我在新泽西的好友,也是当年在堪萨斯结识后从此成为莫逆之交的韩耀 (Michael Han) 指正。电话中我俩又一块回忆起不少当年的往事。笑谈中,多少的甜酸苦辣仍然点滴在心头。
韩耀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在国内拥有一个相当令人羡慕的职业。韩耀虽长我几岁而已,但是在陌生的环境中却显得十分干练,沉著,读书干活都十分认真,但也懂得以逸待劳,堪称是一位性情中人。上回讲到的“蟑螂鸡”,就是这位数学系学生的“专利发明”。韩耀和我都爱喝啤酒,虽囊中羞涩却也舍得在周末喝上几瓶,有时下酒的“菜”只是几颗花生米而已,就象是当年鲁迅笔下的绍兴黄酒加茴香豆的美国翻版。除了“酒照喝”外,我们刚来堪萨斯时居然还“舞照跳”,可是这“舞”跳起来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学校办妥注册手续后,我们可以在学校内打工。但招人广告中的许多条件我们都不具备。唯一可做的是打扫教室,实验室和办公室的清洁工作。这份工作要求早上五点半上工,以便能在学校上课以前完成清洁工作。七、八月间的堪萨斯,酷热难当,因为我们租的是廉价房子,室内没有空调,盛夏的晚上往往难以入睡,而早上天没亮就要起床上工,在这“半梦半醒之间”大家常常有脚步不稳之感,因此我们戏称这份清洁工作是在跳“太空舞”,苦中作乐,由此可见一斑。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段日子伴我入睡的是贴在床头旁的普希金诗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其实,当时在堪萨斯的生活也不乏温馨感人之处。比如,当地居民都对我们非常友善。有一次去教堂参加教会活动,当牧师介绍我们是来自中国的学生时,全场百余人起立鼓掌表示欢迎。记得有一位长者对我们说,堪萨斯欢迎你们来,越多越好。一次我们开车外出郊游,途经一片农场时,不巧汽车陷进路边的泥沟里,动弹不得。这时,载著家人出行的农场主开车经过,见状二话不说就回到农场开来一辆卡车,将我们的车子拖了出来。当地教会中有一位叫Michael 的年轻牧师,常上门同我们聊天。有一次龙卷风来袭,过后不久Michael 就出现在我们面前,说是要带我们去见证“上帝的威力”。其实我们之间的交谈也不仅限於上帝,Michael 还一一教我们几个中国学生学开车,帮我们修理那辆破旧的福特 Maveric。我们离开堪萨斯时,这位牧师和他太太还在家中举行"Party" 为我们祈福壮行,此情此义,感人至深。我的好友Michael 平时就乐于助人,不多时便被这位美国Michael的善行义举所感动,在堪萨斯正式受洗成为基督徒。而我则是“冥顽不化”,“顽固坚持”我的“自然神论观”。不过,当日后韩耀和我再次在马里兰相会时,我们都张开双臂拥抱著说一声“Hallelujah”!
Thursday, November 9, 2006
老 舍 故 地 重 游
金秋十月,作为中国文化节文化表演和文化展示活动的一部分,著名的话剧表演艺术团体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次将老舍的经典话剧《茶馆》搬上了美国首府的艺术表演舞台。对华府侨社而言,在此间首屈一指的艺术殿堂,观赏京韵十足的话剧表演,是一份相当难得和令人兴奋的文化体验。此前,笔者早早就同华府的黄河话剧团团长张萌女士订好戏票,演出当日兴冲冲地慕名前往观赏。出乎笔者意料之外的是,这样一部原汁原味的“国粹”剧目,居然也吸引了很多“洋人”和“老外”纷至沓来,可谓盛况空前。
其实,对美国人来说,老舍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四十年代中期,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以《洋车夫》为名译成英文在美国发行,其深沉的主题和独特的东方风情顿时吸引了许多美国读者,畅销一时,影响颇大。一九四六年三月,老舍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来美国进行讲学访问。促成老舍访美的关键人士之一是时任重庆美国新闻处官员的John King Fairbank。这位新闻官就是日后最具盛名的汉学家,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创始人费正清。四六年三月底,老舍抵达华盛顿,向美国国务院确定了讲学和访问日程。为期一年的讲学结束后,老舍旅居美国继续从事创作,在纽约完成了他的著名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辗转返回国内。
老舍笔下的《茶馆》,其永恒的生命力和深厚的艺术感染力跨越时空,震撼人心,经由来自北京的艺术家们的精湛诠释,无穷魅力自不待言。但是,不禁令笔者产生联想的是《茶馆》在美国首演的地点 - 华府肯尼迪艺术中心。位于波托马克河畔的肯尼迪艺术中心,同美国国务院总部大楼同属著名的 Foggy Bottom 地区, 相隔仅数个街口之遥。当年,老舍拜会美国国务院时,肯尼迪艺术中心所在地可能还是波托马克河边上的一片处女地。当时的老舍应不会预见到六十年后他所创作的话剧会在此地掀起一阵“文化旋风”。在美国政界和外交界的词汇里,Foggy Bottom 就是美国国务院的代名词。作为具有强烈民族气节的大艺术家老舍,在《茶馆》一剧中对外国势力,特别是美国当时的对华政策和军事介入都有尖锐和辛辣的抨击。遥想国共内战当年,就在离《茶馆》上演地的不远处,国务卿马歇尔(George Marshall) 和艾奇逊 (Dean Acheson ) 等先后坐镇Foggy Bottom 的国务院大楼,主导制定美国的对华政策和战略部署。其中,作为军人的马歇尔在出任国务卿一职前,还曾到中国试图调停抗战结束后的国共纷争。《茶馆》中提到的“吉普车”、“美国面粉”等很可能就是在Foggy Bottom 的国务院里被决定调拨去援助当时的国民党政府的。笔者注意到,每当剧中人怒斥“洋鬼子”为害中国时,观众们都报以一种类似于“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笑声,这可能是《茶馆》剧组在美国演出时所感受到的颇为独特的观众心理效应。
天性耿直,且深深关注民间普通人命运的艺术巨匠老舍,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唯一继续发表作品的老一代著作家。虽然他在“文化大革命”中以悲壮的方式告别了纷乱的尘世,但是,老舍的不朽之灵如能知道在他访问美国的半个多世纪之后,他的老北京《茶馆》在美京“新张”,旧雨新知络绎不绝,夥计的吆喝声、顾客的叫好声和他们会心的笑声在Foggy Bottom 间经久回荡,他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其实,对美国人来说,老舍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四十年代中期,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以《洋车夫》为名译成英文在美国发行,其深沉的主题和独特的东方风情顿时吸引了许多美国读者,畅销一时,影响颇大。一九四六年三月,老舍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来美国进行讲学访问。促成老舍访美的关键人士之一是时任重庆美国新闻处官员的John King Fairbank。这位新闻官就是日后最具盛名的汉学家,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创始人费正清。四六年三月底,老舍抵达华盛顿,向美国国务院确定了讲学和访问日程。为期一年的讲学结束后,老舍旅居美国继续从事创作,在纽约完成了他的著名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辗转返回国内。
老舍笔下的《茶馆》,其永恒的生命力和深厚的艺术感染力跨越时空,震撼人心,经由来自北京的艺术家们的精湛诠释,无穷魅力自不待言。但是,不禁令笔者产生联想的是《茶馆》在美国首演的地点 - 华府肯尼迪艺术中心。位于波托马克河畔的肯尼迪艺术中心,同美国国务院总部大楼同属著名的 Foggy Bottom 地区, 相隔仅数个街口之遥。当年,老舍拜会美国国务院时,肯尼迪艺术中心所在地可能还是波托马克河边上的一片处女地。当时的老舍应不会预见到六十年后他所创作的话剧会在此地掀起一阵“文化旋风”。在美国政界和外交界的词汇里,Foggy Bottom 就是美国国务院的代名词。作为具有强烈民族气节的大艺术家老舍,在《茶馆》一剧中对外国势力,特别是美国当时的对华政策和军事介入都有尖锐和辛辣的抨击。遥想国共内战当年,就在离《茶馆》上演地的不远处,国务卿马歇尔(George Marshall) 和艾奇逊 (Dean Acheson ) 等先后坐镇Foggy Bottom 的国务院大楼,主导制定美国的对华政策和战略部署。其中,作为军人的马歇尔在出任国务卿一职前,还曾到中国试图调停抗战结束后的国共纷争。《茶馆》中提到的“吉普车”、“美国面粉”等很可能就是在Foggy Bottom 的国务院里被决定调拨去援助当时的国民党政府的。笔者注意到,每当剧中人怒斥“洋鬼子”为害中国时,观众们都报以一种类似于“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笑声,这可能是《茶馆》剧组在美国演出时所感受到的颇为独特的观众心理效应。
天性耿直,且深深关注民间普通人命运的艺术巨匠老舍,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唯一继续发表作品的老一代著作家。虽然他在“文化大革命”中以悲壮的方式告别了纷乱的尘世,但是,老舍的不朽之灵如能知道在他访问美国的半个多世纪之后,他的老北京《茶馆》在美京“新张”,旧雨新知络绎不绝,夥计的吆喝声、顾客的叫好声和他们会心的笑声在Foggy Bottom 间经久回荡,他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Wednesday, September 6, 2006
我 的 大 伯
日前的一个晚上,父亲从国内来电,告诉我大伯与世长辞的噩耗。那夜,无力的我坐在黑暗之中,哽咽无语,大伯的音容笑貌不断地在脑海中浮现,哀伤占满了心绪......
我大伯年至耄耋,乐观豁达的他,身体一直尚称硬朗,今春回国时还同他通话请安。电话中,大伯那带有旧式上海口音的普通话依然热情爽朗,笑声还是那样的慈祥和富有感染力。孰料,数月前的那次通话竟成了我们伯侄俩最后的一次交谈。
大伯是一位航空工程专家,知识渊博,学养深厚。对我来说,他也是一位真正的哲人。大伯早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四十年代初赴英国留学,主修飞机制造。抗战胜利后回到祖国。四十年代末因不愿迁往台湾,而化名避走他乡。之后,大伯投身于新中国的航空事业,成为航空机械厂总工程师和飞机铸造业的权威,业绩斐然,曾受到刘少奇等当时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文革中,同许许多多的知识分子一样,大伯受到造反派冲击,饱受不公平对待,但是,他热爱事业、服务祖国、贡献社会的热忱丝毫未变。文革结束后,年逾六十的大伯接受委派,担任国家级科技进出口公司驻美国代表和其他技术顾问工作,在他为之付出一生心血的航空事业中继续为国效力,直至退休。大伯无愧于他的名字-程梁,他是华夏大地上真正的栋梁之材。
在家庭中,大伯是我父辈中的长兄,全家上下的楷模。大伯非但思维敏捷,他慈祥宽厚的笑容、充满智慧的言谈和豁达开朗的人生观,让周围的人深刻地感受到他的不平凡之处。而大伯对作为晚辈的我所给予的关怀和教导,更是让人没齿难忘。八十年代后期,当大伯得知我有意出国学习,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帮助,使得申请学校过程十分顺利。出国前,大伯还给了我他过去在美国工作时积存下来的美元为我壮行。到达美国后,又得到了大伯在美国亲朋好友们的帮助和指点。当我感谢他们的热情时,他们都会说:不用谢,谁叫你是程梁的亲戚呢!
自出国以后,我便再未能见到人在西安的大伯,但是,我们经常保持著联系。每次在电话中交谈时,大伯总是亲切地问起我们在美国的生活和工作状况,鼓励我克服困难,或提出他对事物的分析观察角度。同大伯交谈,让人感到如沐春风,受益良深,思考问题的境界也得以提高。在这世界上,总是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毫不吝啬于为别人点燃烛光,鼓起勇气,并扬起希望的风帆,我大伯就是这样一位充满慈爱、心胸博大的智者、勇者、诚者、和仁者。
远隔重洋,未能赶回去向大伯表达最后的敬意,谨以此文遥寄我心中不尽的哀思。哲人已逝,惟大伯的精神风范长留心间!
(照片中立者是大伯程梁)
Sunday, June 11, 2006
<<砂 器>>
日前,找来日本电影<<沙器>>的DVD,在炎热的夏日夜晚,又观赏了这部二十五年前就在中国上映的日本故事影片。二十五年前,笔者还是中学生,记得看了<<沙器>>之后心生很多感触。也许是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思考人生、道路及命运的缘故,<<沙器>中的一些人物对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主人翁和贺英良所说的:“这世上真有幸福吗?人们只是在追逐她的幻影罢了”、“宿命是非常非常强大的,人生下来活下去都要受它的支配...”等,听了以后让人久久难以释怀。
故事片<<沙器>>是以音乐家和贺英良为了掩盖他过去的人生经历而杀害恩人三木歉一来展开故事情节的,电影人物和故事并不算复杂,但是导演和演员对人物性格入木三分的刻划,使得这部电影显现出许多不同凡响之处。尤其是和贺英良作曲和演奏的钢琴协奏曲<<宿命>>,其旋律有机地穿插于电影情节之中,深沉地倾述著<<沙器>>中的悲剧性主题,令人为之动容。一部好的电影,是由很多要素组成的。很难想象,如果少了钢琴协奏曲<<宿命>>,故事片<<沙器>>的主题还会是如此的深刻和感人。而从钢琴协奏曲<<宿命>>本身,人们也可以体会到<<沙器>>制作者功力之不凡。交响音乐并不是东方的艺术,但是,<<宿命>>作为一部完整的钢琴协奏曲,却不失东瀛的音乐特质,她伤感忧郁的乐曲,又让人想起俄罗斯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所追求的音乐意境。
日本是一个电影多产的国家。当时在中国上映的日本电影不少都曾引起过轰动,如<<追捕>>、<<望乡>>、<<人证>>、<<狐狸的故事>>、<<生死恋>>、<<姐妹坡>>等等。其中<<人证>>同<<沙器>>的主题颇有相似之处,但是很显然<<人证>>采用的是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我的吸引力已不如年少时那般强烈。
一部<<沙器>>及其<<宿命>>的故事,从二十五年前,延续到了今天的我已届不惑之年。对笔者来说,破解和参透宿命早已不再是“当务之急”,毕竟,我们都过了“不惑之年”,离“知天命”也就不再遥远。然而,有空回头看一看经典老电影,回味一下当年的内心感触,又何尝不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提升呢?
最近不经意读到这样一则消息:日本电影大师野村芳太郎于今年四月在病榻中去世。而这位电影大师野村芳太郎,就是故事影片<<砂器>>的导演。读了相关报导,丘霖才了解到,原来<<砂器>>是一部在日本电影界享有崇高地位的作品,被影评家赞誉为日本影坛上的“金字塔之作”。这在名家辈出的日本电影界,应该是一项十分难得的荣誉。笔者看过不少电影,很多影片如过眼烟云,或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被淡忘,但<<砂器>>则是少数几部多年来一直在记忆中记留有深刻印象的电影作品之一。原本还以为是自己比较喜欢音乐的缘故,所以对<<砂器>>中钢琴协奏曲<<宿命>>的旋律以及所渲染的意境难以忘怀,但是,读了一些有关野村芳太郎的报道,方知这位电影大师意图让观众意会和感悟的,还有许多的层面。以下是相关报章评论的摘要:
“...仿佛要验证这等宿命的悲剧,野村芳太郎出现了,他不断反复强调著这样的旋律──压抑,杀戮,抗争,悲悯,正如他电影里屡次出现的黄昏的大海,一次又一次冲击著陆地上的残物,用逆光展现出那种倔强,最后,流沙终于回归大海,无奈,宿命,是最终回归的乐章。”
“野村芳太郎用人性的镜头审视人类在挣扎求生中的艰难和无奈,在影片中与残忍、杀戮相对的是温情、田园气息和温暖的记忆。正如影片中火车急速而过,撒下的片片白布,在山间缓慢地飘零而住,如樱花开落,生死同在,瞬间灿烂。”
美国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 Ruth Benedict 在所著的<> (中译名<<菊花与剑>>)一书中曾指出:日本民族最大的特色是双重性格, 唯美而且暴力, 如同菊花与剑, 是一种奇特的内在统一。而我觉得电影<<砂器>>的许多方面正是日本人“菊花与剑”特质生动而形像的展现。电影之所以获得日本影坛“金字塔作品”的评价,也许正是因为导演野村芳太郎在这部推理剧中细腻却又不露声色地诠释了日本文化之核心价值的缘故吧!
当然,<<砂 器>>能打动中国观众的心,同上海电影译制厂艺术家们的精心译制和 配音是分不开的。<<砂 器>>中的配音演员如童自荣、刘广宁、毕克、施融、 富润生,杨成纯等,都是国内一时之选的优秀演员,他们的配音效果和艺术感染力,我想在大中华电影译制圈中是无人出其右的。日本常常责怪中国长期以来对日进行“妖魔化”宣传,很显然,他们完全忽略了如上述电影配音演员那样的幕后英雄,对促进中日民间文化交流所作出的无形贡献。
故事片<<沙器>>是以音乐家和贺英良为了掩盖他过去的人生经历而杀害恩人三木歉一来展开故事情节的,电影人物和故事并不算复杂,但是导演和演员对人物性格入木三分的刻划,使得这部电影显现出许多不同凡响之处。尤其是和贺英良作曲和演奏的钢琴协奏曲<<宿命>>,其旋律有机地穿插于电影情节之中,深沉地倾述著<<沙器>>中的悲剧性主题,令人为之动容。一部好的电影,是由很多要素组成的。很难想象,如果少了钢琴协奏曲<<宿命>>,故事片<<沙器>>的主题还会是如此的深刻和感人。而从钢琴协奏曲<<宿命>>本身,人们也可以体会到<<沙器>>制作者功力之不凡。交响音乐并不是东方的艺术,但是,<<宿命>>作为一部完整的钢琴协奏曲,却不失东瀛的音乐特质,她伤感忧郁的乐曲,又让人想起俄罗斯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所追求的音乐意境。
日本是一个电影多产的国家。当时在中国上映的日本电影不少都曾引起过轰动,如<<追捕>>、<<望乡>>、<<人证>>、<<狐狸的故事>>、<<生死恋>>、<<姐妹坡>>等等。其中<<人证>>同<<沙器>>的主题颇有相似之处,但是很显然<<人证>>采用的是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我的吸引力已不如年少时那般强烈。
一部<<沙器>>及其<<宿命>>的故事,从二十五年前,延续到了今天的我已届不惑之年。对笔者来说,破解和参透宿命早已不再是“当务之急”,毕竟,我们都过了“不惑之年”,离“知天命”也就不再遥远。然而,有空回头看一看经典老电影,回味一下当年的内心感触,又何尝不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提升呢?
最近不经意读到这样一则消息:日本电影大师野村芳太郎于今年四月在病榻中去世。而这位电影大师野村芳太郎,就是故事影片<<砂器>>的导演。读了相关报导,丘霖才了解到,原来<<砂器>>是一部在日本电影界享有崇高地位的作品,被影评家赞誉为日本影坛上的“金字塔之作”。这在名家辈出的日本电影界,应该是一项十分难得的荣誉。笔者看过不少电影,很多影片如过眼烟云,或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被淡忘,但<<砂器>>则是少数几部多年来一直在记忆中记留有深刻印象的电影作品之一。原本还以为是自己比较喜欢音乐的缘故,所以对<<砂器>>中钢琴协奏曲<<宿命>>的旋律以及所渲染的意境难以忘怀,但是,读了一些有关野村芳太郎的报道,方知这位电影大师意图让观众意会和感悟的,还有许多的层面。以下是相关报章评论的摘要:
“...仿佛要验证这等宿命的悲剧,野村芳太郎出现了,他不断反复强调著这样的旋律──压抑,杀戮,抗争,悲悯,正如他电影里屡次出现的黄昏的大海,一次又一次冲击著陆地上的残物,用逆光展现出那种倔强,最后,流沙终于回归大海,无奈,宿命,是最终回归的乐章。”
“野村芳太郎用人性的镜头审视人类在挣扎求生中的艰难和无奈,在影片中与残忍、杀戮相对的是温情、田园气息和温暖的记忆。正如影片中火车急速而过,撒下的片片白布,在山间缓慢地飘零而住,如樱花开落,生死同在,瞬间灿烂。”
美国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 Ruth Benedict 在所著的<
当然,<<砂 器>>能打动中国观众的心,同上海电影译制厂艺术家们的精心译制和 配音是分不开的。<<砂 器>>中的配音演员如童自荣、刘广宁、毕克、施融、 富润生,杨成纯等,都是国内一时之选的优秀演员,他们的配音效果和艺术感染力,我想在大中华电影译制圈中是无人出其右的。日本常常责怪中国长期以来对日进行“妖魔化”宣传,很显然,他们完全忽略了如上述电影配音演员那样的幕后英雄,对促进中日民间文化交流所作出的无形贡献。
Monday, May 15, 2006
我 读 <<随 想 录>>
丘 霖
上月回沪,闲暇时照例去了几家书店逛逛。
上海滩上的书店早已今非昔比,大处着眼,有文化街福州路上雄踞六个楼层的上海书城;细细寻访,则有出版街绍兴路上沙龙式的恬静小书屋。八十年代最具盛名的南京东路新华书店虽经翻修,但已盛况不再。再看看各家书店的畅销书摊,陈列的多是与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有关的财经类书籍。大上海的商业气氛浓重,书店自然不会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不过,在书店中引起笔者极大兴趣的是,近二十年后又读到了巴金的著作<<随想录>>。
一九八七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巴金的<<随想录>>,立即成为当时书店里的畅销书之一。<<随想录>>汇集了巴金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的一百五十篇文章,内分五部分,分别是《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和《无题集》。虽然巴老的文章纵古论今,题材广泛,但是,<<随想录>>的主轴却是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那就是讲真话和批判“文化大革命”。<<随想录>>被当时文化界誉为“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一九七八年底巴金开始动笔写《随想录》,期间受到不少非议和责难。虽然长时期的疾病缠身,但是巴金没有退缩,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用病人间断的叹息,然后用受难者的血泪建立起他的“文革纪念馆”。
人们普遍认为,《随想录》名称由来与俄国作家赫尔岑有关。根据《巴金自传:文学生活五十年》记载,一九七三年,巴金被允许搞点翻译工作,他便开始翻译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正是这本他从三十年代就开始喜爱的作品,给了黑夜中的巴金重见光明的信心。但是,对巴金青年时代影响最深的却是无政府主义的理论大师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巴金这一笔名就是来自于此。
一九四五年夏天,毛泽东应蒋介石之邀赴重庆谈判,政治折冲之余,他还会见了一些文化界人士。 那次,当巴金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两人曾有以下的对话:
毛泽东:“奇怪,别人说你是个无政府主义者。”
巴金:“是啊,听说你从前也是。”
这就是巴金,一位才华横溢,风骨凛然的大作家,即使后来遭受长时间的政治清算和磨难,但是秉性不改,本色依旧,立志要在有生之年“揭穿那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随想录》曾经在八十年代后期的中国文坛引发了一场历史回顾与反思的热潮,使“讲真话”成为全社会呼唤和期待的人格特质。当时,听说新书出版发行,我也赶去书店买了上下两册的《随想录》,至今她们还留在上海家中的书架上。
去年十月,巴金泯然去世。为纪念一代文学宗师,作家出版社购买到巴金作品的版权,发行新版的《随想录》。巴金写于一九九三年的《没有神》作为新版本的代序,加在三联版的序之前。“我明明记得我曾经由人变兽,有人告诉我这不过是十年一梦。没有神,也就没有兽。大家都是人。”一百二十多字的代序《没有神》手迹,赫然表达作者的坦诚和勇气。近二十年后的一个傍晚,我又揣上了一本深蓝封面上印着“巴金”签名的《随想录》,回到家中细细翻阅,是为了那页新添的《没有神》手迹,更是为了在巴金的故里感念他留在世间的精神风范。
二十年前,巴金这样写道:建立“文革”博物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惟有不忘“过去”,才能做“未来”的主人。二十年后,环顾上海滩上五光十色的高楼大厦,竟不见这样一座博物馆的影子。但愿,再过二十年,巴金的遗愿终能实现。
上月回沪,闲暇时照例去了几家书店逛逛。
上海滩上的书店早已今非昔比,大处着眼,有文化街福州路上雄踞六个楼层的上海书城;细细寻访,则有出版街绍兴路上沙龙式的恬静小书屋。八十年代最具盛名的南京东路新华书店虽经翻修,但已盛况不再。再看看各家书店的畅销书摊,陈列的多是与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有关的财经类书籍。大上海的商业气氛浓重,书店自然不会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不过,在书店中引起笔者极大兴趣的是,近二十年后又读到了巴金的著作<<随想录>>。
一九八七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巴金的<<随想录>>,立即成为当时书店里的畅销书之一。<<随想录>>汇集了巴金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的一百五十篇文章,内分五部分,分别是《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和《无题集》。虽然巴老的文章纵古论今,题材广泛,但是,<<随想录>>的主轴却是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那就是讲真话和批判“文化大革命”。<<随想录>>被当时文化界誉为“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一九七八年底巴金开始动笔写《随想录》,期间受到不少非议和责难。虽然长时期的疾病缠身,但是巴金没有退缩,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用病人间断的叹息,然后用受难者的血泪建立起他的“文革纪念馆”。
人们普遍认为,《随想录》名称由来与俄国作家赫尔岑有关。根据《巴金自传:文学生活五十年》记载,一九七三年,巴金被允许搞点翻译工作,他便开始翻译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正是这本他从三十年代就开始喜爱的作品,给了黑夜中的巴金重见光明的信心。但是,对巴金青年时代影响最深的却是无政府主义的理论大师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巴金这一笔名就是来自于此。
一九四五年夏天,毛泽东应蒋介石之邀赴重庆谈判,政治折冲之余,他还会见了一些文化界人士。 那次,当巴金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两人曾有以下的对话:
毛泽东:“奇怪,别人说你是个无政府主义者。”
巴金:“是啊,听说你从前也是。”
这就是巴金,一位才华横溢,风骨凛然的大作家,即使后来遭受长时间的政治清算和磨难,但是秉性不改,本色依旧,立志要在有生之年“揭穿那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随想录》曾经在八十年代后期的中国文坛引发了一场历史回顾与反思的热潮,使“讲真话”成为全社会呼唤和期待的人格特质。当时,听说新书出版发行,我也赶去书店买了上下两册的《随想录》,至今她们还留在上海家中的书架上。
去年十月,巴金泯然去世。为纪念一代文学宗师,作家出版社购买到巴金作品的版权,发行新版的《随想录》。巴金写于一九九三年的《没有神》作为新版本的代序,加在三联版的序之前。“我明明记得我曾经由人变兽,有人告诉我这不过是十年一梦。没有神,也就没有兽。大家都是人。”一百二十多字的代序《没有神》手迹,赫然表达作者的坦诚和勇气。近二十年后的一个傍晚,我又揣上了一本深蓝封面上印着“巴金”签名的《随想录》,回到家中细细翻阅,是为了那页新添的《没有神》手迹,更是为了在巴金的故里感念他留在世间的精神风范。
二十年前,巴金这样写道:建立“文革”博物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惟有不忘“过去”,才能做“未来”的主人。二十年后,环顾上海滩上五光十色的高楼大厦,竟不见这样一座博物馆的影子。但愿,再过二十年,巴金的遗愿终能实现。
Tuesday, April 11, 2006
豆 豆
最近在报上读到一篇建议人们注意保持健康和乐观心态的文章,作者在文章中列举了若干要点和心得,读来觉得颇有道理,而其中一条建议更是同丘霖的感受不谋而合,那就是养条狗儿当宠物。
写下宠物两字后,觉得甚为不妥。因为我们都把家中的小狗豆豆当作家庭的一员,而豆豆也把我们当作自己的亲人,彼此沟通无碍,亲密无间。我们对豆豆一向是宠爱有加,可她却从不曾是一件被宠爱的物品。连美国人也说,God 和 Dog 都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看来,狗和其他家养动物的称谓确实应有所区别才对。
豆豆是约克夏(Yorkshire Terrier) 小狗,体重不过七磅多,头部的毛发呈金黄色,一对大眼睛明亮有神,不同的眼神透露出她不同的心理活动和意愿,所谓用眼睛说话、眼睛乃心灵之窗户是也。她的两只大耳朵会随着你的说话声音而上下左右摆动,象是正在领会话语中的意思似的。豆豆的前腿特别灵活,常常用它们同我们玩踢球的游戏。如果一天中不同她玩上一会儿 Ball Game, 她便会用脚抵着小球朝你叫喊以示“提醒”。除了是一个运动迷之外,好动的豆豆还很有音乐天赋。每当我们吹起笛子时,豆豆都会高高地仰起头,“呜呜”不停地“引吭高歌”一番,当然,演唱结束后热烈的掌声和喝彩总是少不了的。就象家庭成员一样,豆豆同我们的联系是很紧密的。当我出城或回到中国时,豆豆会在我通常下班的时间和晚上睡觉前静静地守在窗前等待。而当我在电话中同她说话时,她便会翻起肚身作出等人挠痒的姿势,就象我平时在家中那样。惹人疼爱的豆豆给我们一家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和欢声笑语。远在大洋彼岸的奶奶还曾即兴赋诗一首,好好地夸奖了小豆宝一番。而外婆则是说,离开美国后最令她想念的就数豆豆了。
罗哩罗嗦写了一堆豆豆的可爱之处,其实每一位狗主人都会有许许多多与众不同和令人心动的故事要告诉别人。之所以还是将豆豆的灵通之处写出来,是为了证明前述文章的观点,就是养宠物有利于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举例说,当情绪低落、身心俱疲时,有豆豆在身旁陪伴,很多的烦恼便自然会忘却,心情也会舒畅起来,山雨欲来转眼间成了云淡风清。从电视新闻中了解到,科屈娜飓风过后,一些灾民不愿意撤离受灾地区,一个重要原因是灾民还没有找到他们最忠诚的朋友- 他们的狗。中国人的中秋节就要来到,我真心祝愿他们能早日盍家团圆,千里共禅娟。
行文至此,看到小豆豆在淡淡的灯光下乖乖地躺在书桌旁,正等待着我完成写稿去陪她玩球呢,“Thank God, I have my dear dog with me!” 我不由自主地对自己说道。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