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11, 2007
《以 利 亚》和 门 德 尔 松
日前,和家人一起观赏了由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和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在Strathmore 音乐中心演出的清唱剧《以利亚》。门德尔松(Mendelssohn)
的清唱剧《以利亚》,被誉为与亨德尔的《弥赛亚》和海顿的《创世纪》同为世界三部最伟大的合唱作品,剧情取自圣经旧约《列王记》:以利亚是公元前九世纪的一位先知,他在世时忍受许多痛苦,克尽先知的职责,唤醒误入迷途的以色列人,后来被提升入天。门德尔松的清唱剧秉承亨德尔的风格,声乐作品中的磅礴气势与精妙和声在《以利亚》的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这部清唱剧作品优雅、华丽,将浪漫主义的绚丽色彩与古典主义的严谨特质交织在一起,是门德尔松短暂的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被公认为十九世纪德国清唱剧的巅峰之作。门德尔松的清唱剧《以利亚》有德语版和英语版,德语版的名称是《Elias》,而英语版的则是《Elijah》,这次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和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演出时采用的是英语版的《Elijah》。置身于现场听众席上,门德尔松的清唱剧《以利亚》所带来的庄严、宏伟和神圣的审美境界,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门德尔松无疑是一个熟悉的名字。记得小时候有一位前辈在谈及如何欣赏西方古典音乐时,曾提到可先从斯特劳斯的圆舞曲和门德尔松的作品如《春之歌》和《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开始。门德尔松的协奏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与贝多芬的 D大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和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整部协奏曲作品充满了柔美的浪漫情绪和均匀齐整的形式美,谱曲精妙绝伦,旋律优美酣畅,技巧华丽变幻,不仅是门德尔松最杰出的协奏曲作品,也是德国浪漫乐派诞生以来最动人心弦的小提琴代表作。 而《春之歌》中轻松生动的音乐主题,像流水悠长,又似和风轻抚,仿佛使人沉醉在大地回春、万物苏醒的清新和喜悦之中。
和莫扎特一样,门德尔松也是一位传奇般的音乐神童和英年早逝的音乐家。所不同的是,门德尔松的一生相较于莫扎特而言,是非常幸运的。门德尔松出生于德国汉堡一个富裕的犹太裔银行家家庭,两岁时全家迁往柏林,并弃犹太教而改信基督教。他的祖父摩西是著名的启蒙主义哲学家,母亲有很高的历史修养,据说她能够阅读希腊文原版的《荷马史诗》。门德尔松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从4岁起,他跟随母亲学习钢琴,然后又受到了当时诸多音乐家的指点,于9岁开始公开演奏,16岁开始作曲生涯,20岁在欧洲各国巡回演出,在这过程中他结识了柏辽兹,萧邦,李斯特等伟大的音乐家,并被歌德所赏识。门德尔松是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作曲大师,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的情怀在他作品中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并赋予作品以一种诗意的典雅和永恒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还有门德尔松和他姐姐范妮的深厚感情,范妮本身也是一位有成就的钢琴家,门德尔松每次出国期间总要给姐姐范妮写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姐弟情谊,这些信流传至今,也成为了今人研究门德尔松创作生涯的重要依据。门德尔松的最后一部作品《f小调弦乐四重奏》就是为了悼念去世的姐姐范妮而创作的。
门德尔松是一个不知疲倦的音乐家,多年来的辛劳使他在1846年不得不辞去教职,并停止了演出活动。翌年5月姐姐范妮突然中风去世,噩耗使门德尔松当即晕倒,本来就很虚弱的身体状况马上开始恶化,脆弱的精神也因为失去亲人的痛苦和病痛缠身而一下子被摧垮了,半年之后,年仅38岁的门德尔松随姐姐而去,与世长辞。他留给世人的不朽乐章还有:第三(苏格兰)交响曲、第四(意大利)交响曲、威尼斯船歌(第二号)、《乘著歌声的翅膀》、《仲夏夜之梦》等等。门德尔松以乐天派的人生态度对待生命和自然,把幻想与大自然的光明世界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他的音乐作品总是洋溢着光辉、奔放的色彩和优雅、柔美的旋律,当然,这同门德尔松优裕的生活环境也有相当大的关联。
有150年历史的门德尔松清唱剧《以利亚》,2005年首次登陆中国,在上海隆重上演,由上海大剧院、上海歌剧院、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办,美国格莱美音乐指挥奖获得者、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指挥约翰内尔森指挥,阵容强大。可能因为《以利亚》的宗教色彩过于浓厚,当时在沪上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但是国内乐迷们通过《以利亚》的首演得以了解门德尔松在他的传奇一生中对传统宗教热情的复归。
Thursday, April 5, 2007
林 语 堂 与 “幽 默”
我们在同一大楼工作的几位华裔同事,常在中午用餐时间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综论古今,实为工作日中的一段轻松时刻。日前,某君提出“中国人是否幽默”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一番讨论。而谈到中国人的幽默,人们就不能不谈到“幽默”一词的“始作俑者”林语堂。
中文里的“幽默”是由英文Humour 一词音译而来的。而英文中的Humour,则来源于拉丁文的humorr,本义是“体液”。古希腊著名医生,被西人尊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Hippcrates),认为 人的体液有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等等,其组成的比例不同,便会形成人们的不同气质和脾性。而幽默一词的广泛运用,则要归功于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琼生(Ben Jonson) 了。他创作的许多戏剧作品如《个性互异》和《人各有癖》等部作品,均以幽默见长,他的幽默理论和风格也随着舞台剧不胫而走,流传世界。而最初将此词移入中来的,则首推被后人称为“幽默大师”的林语堂了。
1924年5月,“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在《晨报》副刊发表《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第一次将西文中的“humour”译成“幽默”。“幽默”一词始见于屈原的《楚辞九章怀沙》,意为寂静无声。林语堂信手拈来,音译和意境巧妙融汇,一时传为佳话。
1932年,林语堂和潘光旦、李青崖、邵洵美、章克标等发起创办的《论语》问世,《编辑后记》中这样解释刊名:“我们同人,时常聚首谈论,这是我们‘论’字的来源。至于‘语’字,就是谈话的意思,便是指我们的谈天。”这份半月刊以“幽默闲适”和“性灵嬉笑”见长,借“嬉笑”嘲弄现实,创刊号屡次加印,每期发行量很快达到三万多册。随即,幽默刊物纷纷亮相,幽默文章顿成时尚,以至于翌年被称作上海文坛的“幽默年”。
除《论语》外,林语堂在上海期间还曾主编《人间世》(1934年创刊)和《宇宙风》(1935年创刊)两份志趣和宗旨相近的半月刊。林语堂经常自己撰写文章,阐发幽默的内涵“乃一种心境,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美学风格”;他在他的幽默专著《论幽默》中指出:“无论哪一国的文化、生活、文学、思想,都是用得著近情的幽默的滋润。没有幽默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林语堂及其同人积极提倡幽默文学,主张文风“清淡”、“隽永”、“甘美”,要求作品具有“性灵”、“闲适”的特点,逐渐自成一个散文流派。
林语堂不仅在他的作品中弘扬“幽默”,在他的日常对话中也身体力行“幽默”。1961年在巴西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林语堂表达了当时的他对“地球村”理想的“追求”,他说“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装有美国的水电煤气管子,有个中国厨师,娶个日本太太,再找个法国情人。”
1966年从美国回到台湾不久,林语堂参加台北一大学的毕业典礼,当时名流依次演讲,每人都是长篇大论,轮到他时已经11点半,快吃中午饭了,他站起来说:“绅士的演说要像女人的迷你裙,愈短愈好” ,引得全场爆笑。
林语堂,原名和乐,后改玉堂、语堂。笔名宰予、萨天师等,1895年 10月10日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早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1919年起留学美国、德国,深受西方文化影响。1923年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任教,34岁时出任中央研究院英文总编辑,之前还发明了“汉字号码索引法”、“国音新韵检字法”。1936年去美国任教并从事写作,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文化和哲学,成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大师,他发明的中文打字机还获得美国专利。林语堂于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3月26日病逝于香港。
林语堂才学广博,学贯中西,一生撰写了60本书籍、上千篇文章,中英文和中西文化造诣极其深厚,在国际文学界和思想学术界都拥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1975年被推举担任国际笔会副会长,并曾四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再回到前述“中国人是否幽默”的问题上,我想,就严格的意义上说,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毕竟“幽默”本身是一个外来词矣。
"Carolina Inn"
上周四,前北卡罗莱纳州参议员、民主党籍总统参选人约翰.爱德华兹携夫人伊丽莎白举行记者会,会中,爱德华兹报告了伊丽莎白一度得到控制的癌症又告复发,但是,他同时表示他问鼎白宫的努力不会改变。目前,在争取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民主党籍政治人物中,爱德华兹的民意支持度仅次于参议员喜莱莉.克林顿和巴瑞克.欧巴马,位居第三。媒体对爱德华兹民意支持率的涨跌和竞选动向始终保持高度的兴趣。在周四的记者会开始之前数小时,“新张”的纯政治新闻网站 Politico.com 率先报导爱德华兹将暂停竞选活动,而各大新闻单位不知有误,先后跟进报道。然而,不久爱德华兹宣布竞选活动将会继续进行,引起媒体一阵手忙脚乱,纷纷更正原先刊登的新闻大标题。
当晚,下班回家后照例看了NBC 的七点晚间新闻节目。爱德华兹的记者会当然是那天的头条新闻,从约翰.爱德华兹和夫人的讲话到主治医生的分析再到新闻背景资料,整个报导占据了黄金档新闻节目中相当长的时间。然而,引起我注意的却是新闻中一晃而过的记者会背景画面,感觉建筑和场地好生面熟,象是位於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校区旁的 Carolina Inn。到网上一查,果然不错,记者会所在场地,正是设在以前我们带着女儿参观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校区时所住旅馆外面的草坪上。
一年多前的参观校园之行,我们除了担任司机轮流开车外,各项行程和参观活动的协调都由女儿自己安排,包括落脚地和旅馆的选择,她自己在网上寻找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校区附近的旅馆时,就选择了紧挨着校园的Carolina Inn。当时我们觉得Carolina Inn 的费用偏高,建议她另找价格适宜的旅馆,可是,在女儿的一番资料颇为翔实之 Carolina Inn 的“历史课”后,我们就只好按女儿的“既定方针”出发,前进北卡。在美国,与“按既定方针办”相对应的说词应该是“Stay the Course”吧!
北卡罗莱纳州的教堂山镇 (Chapel Hill,North Carolina),得名于当地的一座教堂,而这所教堂的原址,就是现在这家 Carolina Inn 的所在地。 教堂山镇始建于1819年,小镇的成形完全是因为1789年在此地建立的北卡罗莱纳大学。由于北卡罗莱纳大学系统中其他校区的先后建立,为方便区分,在教堂山镇的北卡罗莱纳大学被称为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校区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北卡罗莱纳大学是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公立大学,也是全美国公立大学中教学和学术研究声誉崇隆的学府之一。建于校园旁的 Carolina Inn 由毕业于北卡罗莱纳大学的John Sprunt Hill 所建,于1924年对外营业。1935年, Hill 先生决定将Carolina Inn 赠送给北卡罗莱纳大学,以作为学校的访客中心,营业收入用于资助大学图书馆的日常运行和扩建开支。Carolina Inn 的建筑风格,兼具浓厚的南方种植庄园风味和东北部新古典建筑的格局,内部装饰典雅亮丽,一些陈列的装饰品还是80年前旅馆开张时的原物。Carolina Inn 一直是当地人们举办大型聚会和婚宴的首选场地,30年前的1977年,当爱德华兹和夫人伊丽莎白结婚时,他们就是在Carolina Inn 举行婚礼并招待众亲友的。
爱德华兹和夫人伊丽莎白.爱德华兹与北卡罗莱纳大学都有很深的渊源,他俩是同在北卡罗莱纳大学就读法学院时相识并坠入爱河,伊丽莎白比爱德华兹年长四岁,两人当时都是法学院的优秀学生。2005年,爱德华兹退出参议院后接受了北卡罗莱纳大学聘请,担任该大学的贫穷、工作和机会中心主任。爱德华兹目前还是2008年北卡罗莱纳大学系统校长人选之一。伊丽莎白曾在北卡罗莱纳大学法学院从事法律写作的教学工作,目前在北卡罗莱纳大学的一个委员会中担任理事。爱德华兹全家住在北卡罗莱纳莱利/杜栾/教堂山(Raleigh/Durham/Chapel Hill) 都会区外的一个占地102公顷的庄园 内。
女儿当年的一堂“历史课”,把我们带去了历史性的 Carolina Inn;在不到两年的 时间 里, 这段“历史”又与当下的时事新闻联上了线,这可是我们当初未曾料想到的。
(图片说明: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校区旁的 Carolina Inn 一景)
我 看 “芳 香 之 旅”
本年度的奥斯卡金像奖得主于月前揭晓,代表中国及香港地区“冲奥”的两部国产大片均榜上无名,饮恨洛城。<<满城尽带黄金甲>>虽然入围“最佳服装设计”的提名,但最终与小金人擦肩而过,而<<夜宴>>则在入围提名时就已被淘汰出局。自2002年起,中国先后连续挑选五部古装题材的大片“冲奥”,给人们以似曾相识之感,而今年选送的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夜宴>>,一部以曹禺的话剧<<雷雨>>中的畸恋剧情为蓝本,一部则“大胆借鉴”了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一译<<王子复仇记>>),尽管场面浩大,服装“争奇斗艳”,还有残忍血腥的杀戮及男女私情之场景,但仍然掩盖不住这两部“大片”主题和对话的苍白,以及灵感和创意的匮乏。
在国内电影主管机构决定选送何片“冲奥”的那段时间,观众和影评界曾出现很大的意见分歧,不少人反对再送<<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夜宴>>这类古装大片“远征”奥斯卡,而主张应以体现人性关怀和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电影作品来角逐这项国际性的电影艺术大奖。在数部候选的影片中,由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导演章家瑞执导的电影<<芳香之旅>>,是其中一部呼声颇高的现实题材作品。
<<芳香之旅>>所叙述的故事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情窦初开的少女春芬,在她担任售票员的长途车上遇见一个让她心仪的小伙子刘奋斗,单调的旅途和工作也因此变得美好。刘奋斗是医生,但因家庭成分问题而被分配到农村小镇工作。当两人终在一个滂沱的雨夜得以亲近彼此时,却因命运的作弄而使两人几近仇人,刘奋斗被押解他乡。惶惑和寂寞的生活,让春芬脸上曾经绽放的青春不在,然而内心依然对爱情有著隐隐的憧憬。但是在组织上的安排下,她最后无奈地嫁给了年长自己许多的同车司机和劳动模范老崔。老崔因常年长途开车,患上生理疾病,以至夫妻间不能有真正的肌肤之亲。文革结束后,刘奋斗多方了解春芬的下落,出国前辗转来到小镇,以求见春芬最后一面,但两人却最终未能如愿。直到老崔受伤去世后,春芬恍然明了,老崔生前曾经穷其所能想在春芬面前证明自己在精神境界上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亲人既失,家境清贫,寂寥一生的春芬纵有万般执著,最后归于释然和升华,对于春芬来说,每一个年代,每一段情感,每一趟出车,都无异于一次令人感怀万千的“芳香之旅”。
<<芳香之旅>>的剧情、主题和摄影都有令人印象深刻和感人之处,影片取名也颇具点睛之效,电影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感染力,在国内观众和电影界中颇获好评,此外,电影还在柏林电影节、法国戛纳电影节和开罗电影节等国际影坛盛会中上演,受到国际影评人士的称赞。但是,<<芳香之旅>>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比如,电影的对白,特别是在开始部分不够真实,脱离了那个时代的语境,让人有不够严谨之感;少女情窦初开的细腻情感表现得缺乏层次和不自然,对某些故事情节的铺陈和人物性格的捕捉显得力有未逮。虽然电影给人的感觉是渐入佳境,后半部明显地更真实和更能打动人心,但是,我个人感到<<芳香之旅>>同获得奥斯卡奖的目标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既使同二十多年前在中国上演的日本故事片如<<沙器>>、<<生死恋>>等影片相比较,艺术功力的厚度和表现手法的细致性仍不及当时日本电影艺术界的同行。
总的来说,<<芳香之旅>>对当今中年人以上的观众群来说是一部相当值得一看的电影,影片存在的本身也告诉人们,当下中国的电影界不仅仅是王侯将相、才子佳人充斥的“极品”世界,也不全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的暴虐之地。时代和社会急剧变化之下普通百姓的思想变迁和内心独白,远远要比宫廷里矫揉造作的无病呻吟更具精神内涵和心灵震撼力。不过,借用<<芳香之旅>>的英译名 “The Road” (“路”)一字,笔者认为,中国电影创作和摄制的现状,离摘取奥斯卡的后冠还有相当的一段路途要走。
在国内电影主管机构决定选送何片“冲奥”的那段时间,观众和影评界曾出现很大的意见分歧,不少人反对再送<<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夜宴>>这类古装大片“远征”奥斯卡,而主张应以体现人性关怀和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电影作品来角逐这项国际性的电影艺术大奖。在数部候选的影片中,由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导演章家瑞执导的电影<<芳香之旅>>,是其中一部呼声颇高的现实题材作品。
<<芳香之旅>>所叙述的故事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情窦初开的少女春芬,在她担任售票员的长途车上遇见一个让她心仪的小伙子刘奋斗,单调的旅途和工作也因此变得美好。刘奋斗是医生,但因家庭成分问题而被分配到农村小镇工作。当两人终在一个滂沱的雨夜得以亲近彼此时,却因命运的作弄而使两人几近仇人,刘奋斗被押解他乡。惶惑和寂寞的生活,让春芬脸上曾经绽放的青春不在,然而内心依然对爱情有著隐隐的憧憬。但是在组织上的安排下,她最后无奈地嫁给了年长自己许多的同车司机和劳动模范老崔。老崔因常年长途开车,患上生理疾病,以至夫妻间不能有真正的肌肤之亲。文革结束后,刘奋斗多方了解春芬的下落,出国前辗转来到小镇,以求见春芬最后一面,但两人却最终未能如愿。直到老崔受伤去世后,春芬恍然明了,老崔生前曾经穷其所能想在春芬面前证明自己在精神境界上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亲人既失,家境清贫,寂寥一生的春芬纵有万般执著,最后归于释然和升华,对于春芬来说,每一个年代,每一段情感,每一趟出车,都无异于一次令人感怀万千的“芳香之旅”。
<<芳香之旅>>的剧情、主题和摄影都有令人印象深刻和感人之处,影片取名也颇具点睛之效,电影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感染力,在国内观众和电影界中颇获好评,此外,电影还在柏林电影节、法国戛纳电影节和开罗电影节等国际影坛盛会中上演,受到国际影评人士的称赞。但是,<<芳香之旅>>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比如,电影的对白,特别是在开始部分不够真实,脱离了那个时代的语境,让人有不够严谨之感;少女情窦初开的细腻情感表现得缺乏层次和不自然,对某些故事情节的铺陈和人物性格的捕捉显得力有未逮。虽然电影给人的感觉是渐入佳境,后半部明显地更真实和更能打动人心,但是,我个人感到<<芳香之旅>>同获得奥斯卡奖的目标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既使同二十多年前在中国上演的日本故事片如<<沙器>>、<<生死恋>>等影片相比较,艺术功力的厚度和表现手法的细致性仍不及当时日本电影艺术界的同行。
总的来说,<<芳香之旅>>对当今中年人以上的观众群来说是一部相当值得一看的电影,影片存在的本身也告诉人们,当下中国的电影界不仅仅是王侯将相、才子佳人充斥的“极品”世界,也不全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的暴虐之地。时代和社会急剧变化之下普通百姓的思想变迁和内心独白,远远要比宫廷里矫揉造作的无病呻吟更具精神内涵和心灵震撼力。不过,借用<<芳香之旅>>的英译名 “The Road” (“路”)一字,笔者认为,中国电影创作和摄制的现状,离摘取奥斯卡的后冠还有相当的一段路途要走。
陆 铿 重 回 大 陆
据台湾媒体报道,年届88岁高龄的旅美著名报人陆铿,日前获得中国政府准许返乡探亲,预定于四月与妻子一起回云南老家访亲探友。读罢这则新闻,笔者想起了陆铿所著之“回忆与忏悔录”中的不少故事,而陆铿的个人故事,同中国现代史中的许多历史事件是串连在一起的。
1999年11月,陆铿和崔蓉芝夫妇来华府探亲访友之际,应华府中国论坛社社长陈有为先生之邀,来到“华府中国论坛”发表演讲,当时,笔者也是众多慕名前往听讲者之一,对陆铿演讲内容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2000年台湾总统大选的展望和他立志在有生之年重返中国大陆创办民营报纸的强烈企图心。受到他铿锵有力的演讲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赐陆铿“大声”为号)和他那股“无可救药的乐观精神”之感染,我便去中文书店找到<<陆铿回忆与忏悔录>>一书,买回家细细阅读,感觉倒好象是读了数篇个人化的中国现代史章节。
陆铿自1939年开始从事新闻业,曾任南京<<中央日报>>副总编辑兼采访主任,并作为二战战地记者赴欧洲采访盟军战况。他曾因抨击时政下了国民党的牢,后于1949年被起义的原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部下逮捕,作为国民党军政要员遭到关押,直到被特赦才恢复自由。定居香港后,陆铿又因所发表的政论文章上了国民党的黑名单,时间长达八年。1989年“六四”事件后,他因协助前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避走美国而被大陆官方禁止入境。用陆铿的话说,“一个人既坐两边的牢,又上两边的黑名单,可谓百年难逢之劫数”。在陆铿跌荡起伏、色彩斑斓的人生中,有两则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事件留给人们颇为深刻的印象,一是陆铿的“一言丧邦”,二是他同台湾作家江南(刘宜良)之遗孀崔蓉芝的“黄昏之恋”和由此而来的“七十婚变”。
1985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北京中南海接受陆铿为时两小时的独家采访,期间,胡耀邦对陆铿表示“过去你在国内吃了不少苦,历史上我们欠了你一笔帐”,另外他还谈到当时领导层的意见分歧,并使用了一些非正式的口头用语。陆铿对此照单全录,后又拒绝了胡耀邦经由新华社香港分社提出的修改意见,将访谈全文发表在香港的<<百姓>>杂志上(陆铿是<<百姓>>半月刊的发起人之一),该篇访谈成为导致胡耀邦日后下台的主因之一,所谓陆铿的“一言丧邦”,缘由于此。
1984年10月,旅美的台湾作家江南,因撰写和出版<<蒋经国传>>一书而被台湾的国民党情治机构刺杀于美国旧金山,此事件在美台之间和华人世界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在事件尚未水落石出之前,陆铿便在媒体直指江南遇害乃国民党当局所为,江南的遗孀崔蓉芝对陆铿的仗义执言心生感激,两人往来后日久生情,坠入爱河。陆铿在七十岁时抛弃了为他蒙受半辈子苦难的发妻杨惜珍及五个子女,来到旧金山与崔蓉芝共筑爱巢,成为当时华文媒体中的热门话题,有人问,难不成这就是人到七十从心所欲乎?
从陆铿目前的健康状况来看,陆铿念兹在兹期盼在中国大陆创办一份民营报纸的愿望可能很难得以实现,但是,若同他的好友,已故著名作家和记者刘宾雁两相比较,一生激荡风云、指点媒体的陆铿又是何等的幸运!
1999年11月,陆铿和崔蓉芝夫妇来华府探亲访友之际,应华府中国论坛社社长陈有为先生之邀,来到“华府中国论坛”发表演讲,当时,笔者也是众多慕名前往听讲者之一,对陆铿演讲内容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2000年台湾总统大选的展望和他立志在有生之年重返中国大陆创办民营报纸的强烈企图心。受到他铿锵有力的演讲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赐陆铿“大声”为号)和他那股“无可救药的乐观精神”之感染,我便去中文书店找到<<陆铿回忆与忏悔录>>一书,买回家细细阅读,感觉倒好象是读了数篇个人化的中国现代史章节。
陆铿自1939年开始从事新闻业,曾任南京<<中央日报>>副总编辑兼采访主任,并作为二战战地记者赴欧洲采访盟军战况。他曾因抨击时政下了国民党的牢,后于1949年被起义的原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部下逮捕,作为国民党军政要员遭到关押,直到被特赦才恢复自由。定居香港后,陆铿又因所发表的政论文章上了国民党的黑名单,时间长达八年。1989年“六四”事件后,他因协助前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避走美国而被大陆官方禁止入境。用陆铿的话说,“一个人既坐两边的牢,又上两边的黑名单,可谓百年难逢之劫数”。在陆铿跌荡起伏、色彩斑斓的人生中,有两则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事件留给人们颇为深刻的印象,一是陆铿的“一言丧邦”,二是他同台湾作家江南(刘宜良)之遗孀崔蓉芝的“黄昏之恋”和由此而来的“七十婚变”。
1985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北京中南海接受陆铿为时两小时的独家采访,期间,胡耀邦对陆铿表示“过去你在国内吃了不少苦,历史上我们欠了你一笔帐”,另外他还谈到当时领导层的意见分歧,并使用了一些非正式的口头用语。陆铿对此照单全录,后又拒绝了胡耀邦经由新华社香港分社提出的修改意见,将访谈全文发表在香港的<<百姓>>杂志上(陆铿是<<百姓>>半月刊的发起人之一),该篇访谈成为导致胡耀邦日后下台的主因之一,所谓陆铿的“一言丧邦”,缘由于此。
1984年10月,旅美的台湾作家江南,因撰写和出版<<蒋经国传>>一书而被台湾的国民党情治机构刺杀于美国旧金山,此事件在美台之间和华人世界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在事件尚未水落石出之前,陆铿便在媒体直指江南遇害乃国民党当局所为,江南的遗孀崔蓉芝对陆铿的仗义执言心生感激,两人往来后日久生情,坠入爱河。陆铿在七十岁时抛弃了为他蒙受半辈子苦难的发妻杨惜珍及五个子女,来到旧金山与崔蓉芝共筑爱巢,成为当时华文媒体中的热门话题,有人问,难不成这就是人到七十从心所欲乎?
从陆铿目前的健康状况来看,陆铿念兹在兹期盼在中国大陆创办一份民营报纸的愿望可能很难得以实现,但是,若同他的好友,已故著名作家和记者刘宾雁两相比较,一生激荡风云、指点媒体的陆铿又是何等的幸运!
忧愁河上的金桥-也谈忧郁症
月前,女儿就读的高中传来不幸的消息,一位十六岁的在校高中生Rachel Smith和她十八岁的密友,也是同一高中的毕业生Rachel Crites双双失踪,两周后被人发现陈尸车中。警方经过调查确定死因是自杀,而媒体报导则表示,大小Rachel轻生的原因很可能同忧郁症和心理疾病有关。这两位年轻女孩的悲剧发生后,对本地社区和学生及其家长的震撼极大,也再次引起人们对忧郁症及心理疾病防治的关注和讨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世界上约有一亿两千万人患有忧郁症,忧郁症不分国籍、性别、年龄、社会阶层,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精神疾病。在人的一生中,有三个时期较易得到忧
郁症,青春期的后段,中年及退休后的老年阶段。忧郁症表现的症状有:持续的悲伤、焦虑;失去活动的快乐和对周遭事物的兴趣;心神不宁或急躁不安;体重减轻、食欲减退、睡眠
过多或过少;持续感到内疚、空虚、无望和生命的无意义,忧郁症患者说话少且音调低、速度慢、动作和表情呆滞,不少患者会想以一死来寻求解脱。由於没有权威的病理诊断依据,
医学界对于忧郁症的病因仍存有许多猜测:神经传导物质失衡、多巴胺和正肾上腺素失衡、脑神经细胞发育不全与退化、脑部受损、长期用药、基因遗传、荷尔蒙作祟等等。从社会环
境和心理因素上来观察,经济状况、中年危机、空巢期、遭遇人生挫折和某些个人性格特质等,都能导致这种心理疾病的发生。一般来说,忧郁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疗法和心理疗法
,笔者不懂医学,本文只是试着从社会和个人心理的角度来谈一下自己的浅见和看法。
忧郁症的主要表现是持续的忧虑。从汉字上看,“忧虑”两字都由心部组成。古话说,心病还需心药治。中国的医书上有这样一段记载:清代有一位巡按大人,患有精神抑郁症,终日愁眉不展,闷闷不乐,几经治疗,终不见效,但病情却日
趋严重。经人举荐,一位老中医前往诊治。老中医一番望闻问切后,认真地对巡按大人说:“你得的是月经不调症,调养调养就好了。”说罢便扬长而去。巡按听了捧腹大笑,感到这真是个糊涂医生,怎么连男女都分不清。自后,每想起此事,仍不禁暗自发笑,久而久之,抑郁症竟好了。一年之后,老中医又与巡按大
人相遇,这才对他说:“君昔日所患之病是‘郁则气结’,并无良药,但如果心情愉快,笑口常开,气则疏结通达,便能不治而愈。你的病就是在一次次开怀欢笑中不药而治的。”巡按恍然大悟,连忙向老中医道谢。从以上例子来看,改善人的精神状态和心境是治愈心病的良药。但是,知易行难,几十年的人生经历让我们都了解到,如何能有效地调整心态实非
容易实现之事。古人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或曰:“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因此,古往今来的人们用什么样的心情去看待这些十有八九的人生不如意之事,也可以说是人们在观察和评判个人以及周遭事物时,如何设定参照坐标和视角,往往会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有一个经常被引用的表述是,一个杯子里盛有半杯水,乐观的人看到后会倾向于说这杯子是“半杯满”,而悲观的人则会说是“半杯空”-虽然都是半杯水,两种不同的表达也都是陈述事实,但“空”、“满”的不同用词使得语境和意境南辕北辙,大异其趣。面对人生的悲欢离合、起伏迭荡,有人深陷悲情难以解脱,有人则在风暴过后仍然抱持终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我想,这种终极乐观的
人生态度,应是抵御忧郁症来袭的一道无形防火墙。
心病还需心药治,但这并不是说笔者无视药物对于忧郁症的治疗作用。对程度较严重的忧郁症病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两者不能偏废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听到或
看到对于忧郁症的两种不同的对应方法,一是否认自己得病,讳疾忌医,结果使病情恶化;二是当心情低落、心绪不宁时,便认为自己得了忧郁症,动辄依靠药物来控制情绪,难以自
拔,有的最终还是酿成了悲剧。
两年前,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一名十二岁的少年,将自己的祖父母杀死后放火将房子烧毁,当地法庭将犯罪少年判监三十年,但少年的父母却将一家有名的抗忧郁症药厂告上了法院,
原因是父母认为孩子服用的该厂生产的抗忧郁症药物,导致了孩子的精神失常和疯狂行为。这起案件及其庭审过程,引起了美国各界对抗忧郁症药物的热烈讨论,也揭开了一些抗忧郁
症药物不为人所熟知的副作用。有人甚至指出,某些抗忧郁症药物的最终“疗效”就是让人“快快乐乐“地去自杀或杀人。
根据美国的一项医学研究报告显示,美国人平均每月有三天感觉沮丧,忧郁和悲伤。这份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发表的报告还指出:缺少运动,吸烟,体重过重或过轻,健康不佳和事业受挫者等较容易产生忧郁感。从上述报告来看,人们感觉沮丧,忧郁和悲伤的现象是相当普遍和带有重复性的
。而在笔者看来,即使是健康状况良好、事业有成人士也难逃忧郁心情的笼罩。我一直觉得,沮丧的心情和愉悦的心情是交替着伴随人生过程始终的一物两面,所谓“反者道之动”是也。因此,我们不应轻易和简单化地将沮丧、忧郁的心情归结于忧郁症,而应从合理调整心态和提升心灵境界的角度来看待很多是属于正常范围内的心理波动和精神起伏。
过去我们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告诉我们,矛盾是无时不在,无时不有的。人同世上万物一样,也都处在矛盾之中。比如说,我们究竟应该是多一份自信呢,还是多一点谦虚?到底是进取
心比较重要,还是应该知命乐天?如果这些关系不能处理得当,我想一个人也是会很容易感觉沮丧和忧郁的。古西腊神庙石柱上隽刻的千古名言“认识你自己”,在人类不断探索外层空间和宇宙的今天,仍然向世人昭示著她永恒的哲理。因为,无论是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演进,人类不断探寻的基本问题依然是人同自然的关系,
人同社会的关系(人同人之间的关系)和人同自身(灵魂)的关系。
我们作为来到美洲大陆的新移民,各人的才干和机遇都各不相同,有人经过努力和闯荡,已经成就了大事业;也有人像笔者一样,属于依靠工资收入的工薪阶层中的一员。但是,我们
中的大多数,在刚来美国时的起始阶段,都曾经饱尝人生的艰难和不易,深切地体会到在美国“长安居,大不易”的滋味。虽然,我们有时会认为自己是在“自讨苦吃”,但是,有了当年精神上和体力上的跌打滚爬,我们的生活就有了一条心理底线,而这条底线是我们了解自我,体味人情事故和社会万象的参照座标,也是保持乐观精神,抵御压力和
忧郁苦闷心理的利器。
从东方的传统文化来看,提升心灵境界一直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永恒主题。中国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在他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指出:中国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实用性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告诉世人,“为学”的目的是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所谓的提高心灵之境界。先秦哲学中对后世影响至深的老庄哲学,对“为道”作了非常深刻和形象的阐述,其中以庄子的“逍遥游”最具代表性。庄子所谓的逍遥,乃是一种生活哲学,阐述的是人生处世的心态和境界。按晋人郭象对庄子“逍遥”的解释:“夫大鹏之上九万,尺胺之起榆枋,小大虽差,各任其性,苟当其分,逍遥一也。”意思就是说,事物大小各异,但如能够各任其性,放任自得,各当其分,就是逍遥。因此,无论是工薪阶层还是成就大事业者,在笔者看来,只要顺应自然,悠然自得,适心任性地做
自己喜爱的事,欣赏自己之所为产生的积极效果,体会“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终极乐观精神,人们便能逐渐接近“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逍遥境界。
逍遥的人生,是跨越在忧愁河上的一座金桥。
"男 人 的 自 白"
上周末,黄河话剧团在华府成功上演了话剧<<男人的自白>>。刚听到这出话剧的名字时,总觉得有点耳熟,细想之后,感觉这应该是黄河话剧团年前演出的话剧<<阴道独白>>的姐弟篇 - 年前的是女性题材的大胆探索,今年的是男人世界的内心表白;上次的是一出外国剧,这次的则是一台"本土"戏;<<阴道独白>>的主题是女性解放和自我意识的张扬,而<<男人的自白>>所展现的是在功利关系和名利场中人性的异化和萎缩。但是,同以往的话剧演出一样,黄河话剧团演员们的精采表演,将现代社会中人生戏台上的众生像,通过"男人的自白",栩栩如生地搬上了华府的话剧舞台上,在华府寒冷的冬季里为侨社带来了一道精神大餐,备受观众们的称道。
<<男人的自白>>说的是国内某边缘科学研究所的老所长被一个匿名电话搞下了台,所里的一位专家戴某、剧中的主角当上了代所长,却因被诊断为癌症而住进了医院,下属为他写好了悼词,上级赵局长也给他送来了“临终关怀”─去掉他职务上的“代”字,安慰性地扶正为所长。不料,戴竟奇迹般地康复,回到所里荣登所长宝座。他在牵挂著科研工作的同时,还牵挂著三个女人─妻子、女儿、和情人,但更多的人却"关心"著他那个所长的位子。于是,告状、暗算和无中生有的指控接踵而来,这回,心力绞瘁、身心俱疲的戴所长被确诊为癌症,回天乏术。在生死线上,他挣扎着对自己作最后的道德拷问: "即将离开躯体的灵魂是否干净"?
毫无疑问,<<男人的自白>>是一部针贬时弊、鞭挞官场阴暗面的现实主义剧作,主题鲜明,场景布局和剧情安排颇有匠心独运之处,对白诙谐与深沉并重,让人们不时在会心大笑的同时却若有所思,心生感慨。诚如话剧的编剧郭启宏先生所言,有自省精神的作品才是好作品...通过自我的忏悔意识,才能在作品中达到批判的深度。在人心浮躁,急功近利,作为生活内核的精神气质发生急剧变化的今天,像<<男人的自白>>这样对人性和集体意识具有深刻自省和批判意义,同时又为观众喜闻乐见的现实主义剧作,当属难能可贵。而黄河话剧团作为本地的一个业余表演艺术爱好团体,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这部话剧搬上舞台,并且将剧中人物个性和内心世界刻划得入木三分、栩栩如生,足见他们对表演艺术的极大热忱和深厚的舞台表演功力。这次参加<<男人的自白>>演出的共有九位演员,是黄河话剧团历年话剧公演中阵容和规模较大的一次,演员中有几位黄河艺术团的"大腕级"团员"友情出演",因此话剧演出获得如此成功,相信应该是华府两个"黄河"艺术团体通力合作之下结出的硕果。
看完演出,笔者感觉<<男人的自白>>是一出近年来非常优秀的舞台剧之一,对提升观众的心灵境界有相当的助益,而且剧中所选用的音乐同场景中的意境十分的贴切。但剧中似乎也有几处美中不足之处,如在话剧结束时,"死去"的戴所长站起来自己为自己宣读悼词。”歌功颂德”的悼词内容剧中已有陈述,在落幕前重复一遍好象感染力稍嫌不足,没有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笔者觉得,如果安排"死后"的戴所长变成他的灵魂,站起来表达他的"前生感言",是否会更具心灵的震撼力呢? 在戴所长病愈出院到他心力绞瘁后重新入院的那一段戏,其过程好像急促了些,戴所长虽然是一位专家,但是,同时他也是那个名利场中的一员,也耍过匿名电话之类的手段,当他遭遇到流言、告状和诽谤之类的官场常见现象时,情绪当不致于变得如此激动和失控。以上一己之见,提出来就教于艺术家和华府的观众们。
冯 友 兰 的 中 国 哲 学 观
上周的“来去集”中谈到英国思想家罗素的哲学观,以及同丽川兄就此话题进行的一番讨论。丽川同意罗素的哲学观点,同时他建议我阅读冯友兰所著的<<中国哲学简史>>,再从中寻找东方哲学关于提升心灵境界的论述。
<<中国哲学简史>>一书,是冯友兰根据他1947年在美国宾州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整理而成。自1948年在美国出版发行后,<<中国哲学简史>>成为西方学人了解中国哲学思想的“第一书”。由于冯友兰当时授课的对象是美国顶尖大学中的文史专业学生,因此,他的讲稿注重于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中常常引起西方人士误解的命题进行释疑,并援引和参照古希腊及西方哲学代表人物的论述,来论证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境界和普世价值。冯友兰当时在东西方文明之间建立沟通桥梁过程中所展现的智慧和胸襟,在六十年之后的今日看来,更令人感到弥足珍贵。
198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首次将英文版的<<中国哲学简史>>翻译成中文在内地出版发行。中文译本对英文本中所引用中国古典文献中的文句,一一作了核实,因此,虽然这是一部“进口”且经过翻译的哲学书籍,但是,读起来却是“原汁原味”的国学普及读物。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的二十八个章节中,对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中国哲学的精神、主要阶段和背景、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观点和表达思想的方法作了精要的解说。虽然书名是“简史”,但是冯友兰在书中的著述严谨周密,提纲挈领,实可谓“小景之中,形神自足”,对今人把握和感悟中国哲学的价值和内涵,有极大的助益。
长期以来,西方学界人士一般的认识是,中国文化中缺乏超乎现世追求的宗教基础,对此,冯友兰在书中指出:“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中国人并不是这条规律的例外。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对超乎现世的追求,表达了和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的价值”。冯友兰援引老子<<道德经>>中的名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表示:按照中国文化的传统,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指实际的信息和技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 - 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因此,老子的话就是告诉人们,“为学”的目的是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所谓的提高人们心灵之境界。
在关于“中国哲学精神”的论述中,冯友兰指出,绝大多数的中国哲学家试图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达到“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的境界。他认为,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哲学中“出世”和“入世”的对立融合了起来,把反命题统一成合命题。冯友兰在书中第二十八章的“人生的境界”一节中指出:“人生境界,有高下之别,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个等级,中国哲学的精神,或曰作用,或曰任务,在于提升此种境界”。冯友兰并断言:“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替宗教,而这是与中国传统相合的”。
日前,丘霖有机会同丽川继续我们上周的讨论。阅读甚广的丽川将罗素之名著<<哲学问题>>的最后一章 -“哲学的价值”拿给我阅读。我读后发现,集西方哲学之大成的罗素,对哲学功用的阐述在许多方面竟同冯友兰的观念十分的接近,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以下是书中部分内容的摘录:
“...实用性是哲学所没有的,...只有不漠视心灵食粮的人,才相信研究哲学并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哲学之应当学习并不在于它能对于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任何确定的答案,因为,通常不可能知道有什么确定的答案是真确的,而是在于这些问题本身;原因是,这些问题可以扩充我们对于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丰富我们心灵方面的想象力,并且减低教条式的自信,这些都可能禁锢心灵的思考作用。此外,尤其在于通过哲学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灵便会变得伟大起来,因而就能够和成其为至善的宇宙结合在一起”。从上述文字的字里行间中,人们不难解读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以及“天人合一”的内涵和要义,发现东西方哲学大师间惊人相似的结论。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2年考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进入北京大学研习哲学,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日战争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担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回国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2年后一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冯友兰完成撰写《中国哲学史》上、下册,成为中国哲学史的经典著作。
Tuesday, April 3, 2007
"落 叶 归 根"
虽然新年已经过去一段日子了,但是,近日一位很有艺术鉴赏力的同事张韶将国内的贺岁大片《落叶归根》介绍给我,观赏后觉得这是一部很有"看点"和值得推荐的故事影片。
都说离开故土时间久了,我们的很多思想观念已经跟不上国内的脚步。此话不假,就拿《落叶归根》来说,通常是新年期间老少皆宜、合家观看的所谓"贺岁大片",贯穿剧情始终的却是一个活人背著一具尸体"走遍祖国大地",这是《落叶归根》首先带给笔者的一大震撼。
《落叶归根》的故事说的是五十多岁的农民老赵(赵本山饰),南下到深圳打工,却因为来自四川农村的工友和好友老王死在工地上,决定按照王的生前意愿,展开回乡安葬老王的落叶归根之旅。老赵先把老王伪装成醉鬼,混上了长途车,却不幸在途中遇上劫匪。老赵誓死保护老王的补偿金,赢得劫匪敬重之余,还救了一车人的财物。但他因为暴露了死人,结果反而给乘客赶下了车。老赵在路上拦车 ,把老王假装成急救病人,并遇上好心人把他们送到医院。晚上要住店,过了一夜才发现钱被偷了,后又发现老板给的丧葬费是假的,老赵不禁悲从中来,但这未能动摇他的决心。要解决吃饭的问题,他混到别人的葬礼哭丧;要掩饰尸体,他跪请发廊女为老王化妆,...一度,山穷水尽的老赵想一死了之,同老王一起埋骨于青山之间。当然,一路上老赵也遇到好心人的鼎力相助。家乡在望之际,他遇上泥石流,只能靠意志力战胜大自然。当老赵带著老王回到故乡时,却发现老王的故乡因兴建三峡水库工程
已全部迁移,空无一人,整个村庄将被永远地淹没在水底 ...
如果说获得1994年六项奥斯卡奖的美国电影《Forest Gump》是通过叙述退伍军人Forest Gump 的人生故事,向人们纵向描述美国自越南战争后的历史和社会画面的话,《落叶归根》中老赵千里背尸返乡的遭遇和悲喜剧,则是横向地向观众展示当今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和人们的精神风貌。负面的看,电影对民工潮、车匪路霸、地下卖血、诚信亏乏、收容站和卖淫现象都有叙述;积极的方面从豪情满怀的青年人在骑单车进藏的途中帮助老赵推车,到救了老赵一命的山间养蜂人夫妇的感人故事,以及警察自掏腰包为老王买骨灰盒等等,反映了社会中积极向上的一面,虽然表现的是"主旋律",但却毫无生硬、做作和乏味之感。其中,拾荒卖血者(宋丹丹饰)关于她上大学的儿子的一段自白,尤其令人为之动容。总体来说,在宫廷大戏独霸一方的中国影坛,描写小人物命运和情感的《落叶归根》(由张扬编剧和执导),展现出当代青年剧作家和导演的深厚功底,他们在影坛的实力和后劲实在不容小视。
《落叶归根》在社会中引起广泛回响的一个注脚是,由于影片中的劫匪说河南话,使得不少网友认为有损河南人的形象,更有网友提出要声讨郭德纲(劫匪的扮演者,著名相声演员),起诉导演张扬。在影片《落叶归根》中,老赵带著死去兄弟坐在长途汽车上遇到路匪。当匪徒要拿走死者身上的5000块钱时,被老赵阻止了。当时劫匪并不知道老王已死,就用并不标准的河南话说了一段台词:“我上抢天,下抢地,中间抢空气,有什么咱不能抢的。你说我不能抢他,这不是在侮辱我的职业道德吗?” 极富黑色幽默之感。而且,剧中对话里唯一点出片名《落叶归根》的就是这位霸气十足却颇为仗义的劫匪。
笔者对《落叶归根》感到缺憾的地方是主角的选择。首先,《落叶归根》不完全是一部喜剧,而赵本山的表演,在很多地方有明显的小品表演痕迹,演喜剧小品当然是赵大叔的拿手好戏,但却不一定是电影中老赵应具有的人物形象和特质,赵本山的表演不禁让笔者想起当年滑稽演员严顺开饰演《阿Q正传》中的阿Q。再者,由一个大牌笑星来演 "苦大仇深"的民工老赵,作为观众的我似乎很难随着老赵的艰难跋涉而真正 "进入状况",我觉得,这是影片《落叶归根》美中不足之处。
都说离开故土时间久了,我们的很多思想观念已经跟不上国内的脚步。此话不假,就拿《落叶归根》来说,通常是新年期间老少皆宜、合家观看的所谓"贺岁大片",贯穿剧情始终的却是一个活人背著一具尸体"走遍祖国大地",这是《落叶归根》首先带给笔者的一大震撼。
《落叶归根》的故事说的是五十多岁的农民老赵(赵本山饰),南下到深圳打工,却因为来自四川农村的工友和好友老王死在工地上,决定按照王的生前意愿,展开回乡安葬老王的落叶归根之旅。老赵先把老王伪装成醉鬼,混上了长途车,却不幸在途中遇上劫匪。老赵誓死保护老王的补偿金,赢得劫匪敬重之余,还救了一车人的财物。但他因为暴露了死人,结果反而给乘客赶下了车。老赵在路上拦车 ,把老王假装成急救病人,并遇上好心人把他们送到医院。晚上要住店,过了一夜才发现钱被偷了,后又发现老板给的丧葬费是假的,老赵不禁悲从中来,但这未能动摇他的决心。要解决吃饭的问题,他混到别人的葬礼哭丧;要掩饰尸体,他跪请发廊女为老王化妆,...一度,山穷水尽的老赵想一死了之,同老王一起埋骨于青山之间。当然,一路上老赵也遇到好心人的鼎力相助。家乡在望之际,他遇上泥石流,只能靠意志力战胜大自然。当老赵带著老王回到故乡时,却发现老王的故乡因兴建三峡水库工程
已全部迁移,空无一人,整个村庄将被永远地淹没在水底 ...
如果说获得1994年六项奥斯卡奖的美国电影《Forest Gump》是通过叙述退伍军人Forest Gump 的人生故事,向人们纵向描述美国自越南战争后的历史和社会画面的话,《落叶归根》中老赵千里背尸返乡的遭遇和悲喜剧,则是横向地向观众展示当今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和人们的精神风貌。负面的看,电影对民工潮、车匪路霸、地下卖血、诚信亏乏、收容站和卖淫现象都有叙述;积极的方面从豪情满怀的青年人在骑单车进藏的途中帮助老赵推车,到救了老赵一命的山间养蜂人夫妇的感人故事,以及警察自掏腰包为老王买骨灰盒等等,反映了社会中积极向上的一面,虽然表现的是"主旋律",但却毫无生硬、做作和乏味之感。其中,拾荒卖血者(宋丹丹饰)关于她上大学的儿子的一段自白,尤其令人为之动容。总体来说,在宫廷大戏独霸一方的中国影坛,描写小人物命运和情感的《落叶归根》(由张扬编剧和执导),展现出当代青年剧作家和导演的深厚功底,他们在影坛的实力和后劲实在不容小视。
《落叶归根》在社会中引起广泛回响的一个注脚是,由于影片中的劫匪说河南话,使得不少网友认为有损河南人的形象,更有网友提出要声讨郭德纲(劫匪的扮演者,著名相声演员),起诉导演张扬。在影片《落叶归根》中,老赵带著死去兄弟坐在长途汽车上遇到路匪。当匪徒要拿走死者身上的5000块钱时,被老赵阻止了。当时劫匪并不知道老王已死,就用并不标准的河南话说了一段台词:“我上抢天,下抢地,中间抢空气,有什么咱不能抢的。你说我不能抢他,这不是在侮辱我的职业道德吗?” 极富黑色幽默之感。而且,剧中对话里唯一点出片名《落叶归根》的就是这位霸气十足却颇为仗义的劫匪。
笔者对《落叶归根》感到缺憾的地方是主角的选择。首先,《落叶归根》不完全是一部喜剧,而赵本山的表演,在很多地方有明显的小品表演痕迹,演喜剧小品当然是赵大叔的拿手好戏,但却不一定是电影中老赵应具有的人物形象和特质,赵本山的表演不禁让笔者想起当年滑稽演员严顺开饰演《阿Q正传》中的阿Q。再者,由一个大牌笑星来演 "苦大仇深"的民工老赵,作为观众的我似乎很难随着老赵的艰难跋涉而真正 "进入状况",我觉得,这是影片《落叶归根》美中不足之处。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