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平日无多大爱好,但是空闲时会听上一些音乐,古典的,现代的,中国的,美国的,等等,只要是能引起我内心共鸣的,对我来说就都是好音乐,毕竟,希腊哲学家这样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记得改革开放之初,很多港台和国外的流行音乐开始涌入国门,虽然年青人热烈拥抱,但是持传统观念的人士曾对此提出过不少批评意见。有一次在学校听演讲,听到主讲人侃侃而谈:懂得欣赏古典音乐的人是不会喜欢流行音乐的。当时我心想,自己可是两者都喜欢的,除非我属于“异类”人士,否则,他的论断就是片面的。后来,在外语课上学到一段英文表达,让我颇能理直气壮地“持不同政见”,课文中一位喜爱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对话者如是说“I find beauty in both”,多好的语言表达!
其实,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并不是两个分离的“王国”,八十年代中期美国著名流行歌手约翰.丹佛(John Denver) 和歌剧之王多明戈 (Placido Domingo) 以各自独特的风格联手演唱、并一举获得成功的歌曲“也许是爱”(“Perhaps Love”),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各国不少抒情流行乐队,也不断尝试著以现代的表现方式来重新诠释古典音乐中的精华曲目。
但是,要说到古典音乐同现代流行歌曲完美结合的经典范例,人们不会不提到1967年在英国歌坛上一举成名的歌曲“A Whiter Shade of Pale” (中文译名为“苍白的浅影”)。曾在六十年代横扫全球流行乐坛,在英美的流行榜都荣获冠军的这首“苍白的浅影”,音乐作曲基於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的第140号合唱曲以及“Air for G String”(中译名为“G 弦上的咏叹调”),曲调洋溢著巴洛克音乐的优雅和庄严,感觉上却充满上世纪六十年代西方世界中那种迷幻虚无的独特氛围,更为奇妙的是,这一首长久以来被视作华丽“古典摇滚” (Classical Rock) 音乐里程碑作品之一的歌曲,竟无人能完全明了她晦涩歌词的意涵,就连词作者本人也称自己并不清楚填词时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意境,留给听众们无限的遐思和猜测空间。 以下是“苍白的浅影”简化版歌词原文:
We skipped a light fandango
Turned cartwheels 'cross the floor
I was feeling kind of seasick
But the crowd called out for more
The room was humming harder
As the ceiling flew away
When we called out for another drink
The waiter brought a tray
And so it was that later
As the Miller told his tale
That her face at first just ghostly
Turned a whiter shade of pale
She said there is no reason
And the truth is plain to see
That I wandered through my playing cards
And would not let her be
One of sixteen vestal virgins
Who were leaving for the coast
And although my eyes were open
They might just as well have been closed
And so it was later
As the miller told his tale
That her face at first just ghostly
Turned a whiter shade of pale
几十年来,人们“前赴后继”地对上述歌词所蕴含的意义提出各自的见解及论据,各种各样的解读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坚信“苍白的浅影”是赞美爱情和情欲的人,要将此歌作为在他们婚礼上播放的情歌;而参透曲中人生宿命者则认为这是一首“死之歌谣”,而有人干脆断言这是词作者在吸食毒品后的“胡言乱语”。近来,音乐剧歌后 Sarah Brightman (莎拉.布莱特曼) 在她的专辑中用她古典和现代美感兼具的迷人歌喉演绎“A Whiter Shade of Pale” ,因此,此曲再度在欧美和世界各地走红,可谓经久不衰。有评论家说,在交响乐队和轻柔打击乐器的伴奏下、由Sarah 倾情演唱 的“A Whiter Shade of Pale”,其旋律“闻之令人荡气回肠、思如泉涌,灵感顿生”,日前笔者在书店买来Sarah Brightman 的独唱专辑,欣赏之余也颇有同感。读者如有兴趣可登陆以下网站,在线欣赏由 Sarah Brightman 演唱的“A Whiter Shade of Pale”。也许,四十年之后,我们中有人能够最终破译“浅影”中密码,如果这首歌曲真有暗藏之玄机的话。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GjalSnueZY
Sunday, January 14, 2007
Thursday, January 11, 2007
想 到 李 叔 同
上回的來去集寫的是近千年前宋朝詞人柳永<<雨霖鈴>>的千古絕唱“多情自古傷离別”,以及十五年前筆者遠走他鄉時“念去去﹐ 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的悵然心境。其實,有一位近代大學問家的傾情詩作,讀后也同樣使人感受到“念天地之悠悠”的孤寂和蒼涼,這就是弘一大師李叔同的傳世之作 - “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扶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記得自己年少的時候,有一次跟隨姐姐同去杭州虎跑泉游覽,循清澈的溪流而上,看見一處叫做李叔同紀念館的建筑,心想又是哪一位文人墨客的故居。跨進幽暗的館內,看了館藏陳列后才知道,那是一位學貫中西,才華橫溢的大學問家。正是在虎跑定慧寺,李叔同披剃出家,潛心修佛,終成為一代佛學宗師。可是,參觀時最讓我感受到震憾的,還是李叔同在彌留之際寫下的四個大字 - 悲欣交集。就象弘一大師謎一樣的人生,這“悲欣交集”四個大字,也引來多少后人在此細細品味,感悟万千。
對于李叔同的出家,有很多不同的解釋和猜測,眾說紛芸。畢竟,一個曾留學日本,在當時的學術界聲望崇隆的詩人和藝術家,卻了斷塵念,循入空門,按常人的觀點是很難理解和接受的。李叔同的學生,著名漫畫家丰子愷對此有他的詮釋﹐他寫道﹕“人為什么入學校?為了欲得教養。為什么欲得教養?為了要做事業。為什么要做事業?為了滿足你的人生欲望。再問下去,為什么要滿足你的人生欲望?你想了一想,一時找不到根据,而難于答复。你再想一想,就會感到疑惑与虛空。你三想的時候,也許會感到苦悶与悲哀。這時候你就要請教‘哲學’,和他的老兄‘宗教’。這時候你才相信真正的佛教高于一切。所以李先生的放棄教育与藝術而修佛法,好比出于幽谷,遷于喬木,不是可惜,正是可慶。”
丰子愷的漫畫,至性至情,平實中寓深永韻味。年前回到國內,筆者還去書店買回一本他的漫畫集帶回美國慢慢品味。畫中很多的深遠意境和細膩情感,只有人生閱歷丰富者方能體會得到。丰子愷對自己老師心路歷程的參悟,可以說也是至性至情,極富哲理的。環顧周遭,我們很多人不也常常有這樣的“疑惑与虛空,苦悶与悲哀”。在人類尚沒有找尋到“人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的終極答案前,“疑惑与虛空”就會時常襲向人們的心頭,就算順利出洋,拿到學位,甚至美國夢圓,功成名就,我想也是不能例外的。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扶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記得自己年少的時候,有一次跟隨姐姐同去杭州虎跑泉游覽,循清澈的溪流而上,看見一處叫做李叔同紀念館的建筑,心想又是哪一位文人墨客的故居。跨進幽暗的館內,看了館藏陳列后才知道,那是一位學貫中西,才華橫溢的大學問家。正是在虎跑定慧寺,李叔同披剃出家,潛心修佛,終成為一代佛學宗師。可是,參觀時最讓我感受到震憾的,還是李叔同在彌留之際寫下的四個大字 - 悲欣交集。就象弘一大師謎一樣的人生,這“悲欣交集”四個大字,也引來多少后人在此細細品味,感悟万千。
對于李叔同的出家,有很多不同的解釋和猜測,眾說紛芸。畢竟,一個曾留學日本,在當時的學術界聲望崇隆的詩人和藝術家,卻了斷塵念,循入空門,按常人的觀點是很難理解和接受的。李叔同的學生,著名漫畫家丰子愷對此有他的詮釋﹐他寫道﹕“人為什么入學校?為了欲得教養。為什么欲得教養?為了要做事業。為什么要做事業?為了滿足你的人生欲望。再問下去,為什么要滿足你的人生欲望?你想了一想,一時找不到根据,而難于答复。你再想一想,就會感到疑惑与虛空。你三想的時候,也許會感到苦悶与悲哀。這時候你就要請教‘哲學’,和他的老兄‘宗教’。這時候你才相信真正的佛教高于一切。所以李先生的放棄教育与藝術而修佛法,好比出于幽谷,遷于喬木,不是可惜,正是可慶。”
丰子愷的漫畫,至性至情,平實中寓深永韻味。年前回到國內,筆者還去書店買回一本他的漫畫集帶回美國慢慢品味。畫中很多的深遠意境和細膩情感,只有人生閱歷丰富者方能體會得到。丰子愷對自己老師心路歷程的參悟,可以說也是至性至情,極富哲理的。環顧周遭,我們很多人不也常常有這樣的“疑惑与虛空,苦悶与悲哀”。在人類尚沒有找尋到“人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的終極答案前,“疑惑与虛空”就會時常襲向人們的心頭,就算順利出洋,拿到學位,甚至美國夢圓,功成名就,我想也是不能例外的。
Tuesday, January 2, 2007
《越 狱》
今年的新年假期,既没立下“新年决心” ,要紧事也啥都没做,只是在家里马不停蹄地看完连续剧《越狱》 (Prison Break) 第一季 (Season One) 共22集。此剧于05年秋在福克斯 (Fox) 频道首播,第一季在去年五月演播结束,第二季的节目目前正在电视台热播中。“越狱”第一季讲的是天才建筑师 Scofield 为了拯救被阴谋集团栽赃陷害并即将被处死的哥哥 Lincoln,细致研究了关押重罪犯人的监狱建筑结构,犯人及狱警人员的情况,周密部署了各项后续行动细节,在将复杂的监狱结构图绘入纹身图案后,佯装抢劫银行被判入狱服刑。在戒备森严并充满着血腥、暗算和贪婪的重犯监狱里,Scofield 和他组成的团队展开了惊心动魄、环环紧扣的越狱计划和行动。整部连续剧虽有惊怵大师 Stephen King 所著之“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的影子 (该小说1994年被拍摄成同名电影后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奖),一些情节也有失真之感,但是,作为一部惊险剧,她引人入胜的剧情和各个单元间的巧妙布局至少在商业上是十分成功的,而在新年假期里成天痴迷于“越狱” 的剧情中,则让我颇有“睡意全无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感。
当然,元旦节日中也并非什么都没有做, 打电话向国内亲人互道新年问候时,姐姐问我是如何庆祝新年的,我回答说,哪儿也没去,就窝在家看一部关于“越狱”的连续剧。原本以为姐姐不会在意我看了些什么美国连续剧,没想到姐姐告诉我,现在上海有很多人在看这部连续剧,许多商店里都有碟片出售,而且还有不少人从网上下载观看。新年的第一天,让我感受到“中美经济-文化共同体”不断地成长壮大的强劲势头。
据媒体报导,美国大剧通过非官方管道在中国年轻人之间风靡一时,很大程度上是凝聚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 、归功于“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 - 在国内活跃著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对欧美文化有著浓厚兴趣的年轻人,通过大量观看欧美剧集学习英语,了解欧美文化。志同道合的他们组成各自为阵的“字幕组”,为自己热捧的美剧无偿提供字幕翻译。原始的英语字幕通常是“字幕组”在美国的合作伙伴们用软件从节目中扒下来,再通过网络传到中国,字幕组则再把翻译好的字幕和剧集上载到各大互联网分享。美剧在中国的流行离不开“字幕组” 高手们的默默付出,而他们的文字功底也颇让人印象深刻,如《越狱》里面有句台词“Preparation can only take you so far”(直译“准备所能做到的只能至此”),国内“字幕组”把此句意译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颇具将美国的日常用语同汉语语境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之良好社会效果,令人心生敬意。
07年的元旦,看了一套流行美剧,心生一点观感,写下这篇短文,是以为记。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