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30, 2008

拉 瑟 特 和 李 肇 星

来去集之211

丘 霖

美国著名新闻评论家、全国广播公司(NBC)《会见新闻界》(Meet the Press)节目主持人提姆.拉瑟特(Tim Russert)六月十三日下午在华盛顿的演播室录制将于十五日播出的新一期《会见新闻界》节目,突然因心脏病发作晕倒,后虽被送往医院抢救,但仍不治身亡,享年五十八岁。消息传来,举国
哀悼。拉瑟特曾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百位名人之一”,他除了主持多个重要的全国性新闻节目外,拉瑟特兼任全国广播公司(NBC)华盛顿分社社长,在美国政界和传媒界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爱尔兰裔的拉瑟特一九五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巴法罗的一个笃信天主教的蓝领工人家庭,法学院毕业后,曾担任纽约州长的助理和法律顾问。一九八四年加入全国广播公司,四年后接任华盛顿分部负责人。一
九九一年,拉瑟特接手主持《会见新闻界》,十七年来的辛勤耕耘,使之逐渐成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时政新闻节目之一,每次至少有四百万人收看,拉瑟特也由此跻身为美国最受信赖
和喜爱的电视媒体人之列,而许多美国政要和公众人物都将接受该节目采访作为与社会大众的重要对话窗口之一。《会见新闻界》节目每周日上午固定播出,其招牌口号是:如果是星
期天,就有《会见新闻界》(If it’s Sunday, it’s “Meet the Press”)。《会见新闻界》节目由拉瑟特主持同公众人物和著名评论家就当下的热点话题进行对话,访谈对象包括世界领袖、政坛要人、新闻焦点人物、名流与明星等, 拉瑟特以善提尖锐问题而著称,问话单刀直入,攻势凌厉但不刻薄,言辞犀利却紧扣主题,不让对方闪烁其词;尤其是受访者如发表自相矛盾的谈话,绝对逃不掉拉瑟特的紧逼追问。
喜莱莉曾在由拉瑟特主持的辩论会中吃过拉瑟特的“苦头”。今年,缠斗激烈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初选接近尾声时,拉瑟特是最早的一位大牌主持人在电视上提前宣布喜莱莉被淘汰出局的初选结果。每逢选举年,拉瑟特总是重大选举开票夜之
新闻节目的当家主播,他习惯在电视节目上使用他的“低科技”小白板,在上面计算或预估选举结果,成了他选情分析节目的“注册商标”。在笔者看来,拉瑟特的成功当然离不开他出众的口才和高超的专业素养,然而,他的人格特质应是他广受各界尊崇的主要因素。镜头中的拉瑟特天生一副“顽童”般的外表,真诚直率,热情洋溢的面容显得豁达大度,很容易让人信服他的分析和判断力。以今人的标准观之,人生五十八个春秋应属短暂,英年早逝,实为人间憾事,但是,原已退
休的全国广播公司主播布罗考在纪念同事拉瑟特逝世时,却为追思活动“定调”为“生命的礼赞”。虽然美国朝野上下对拉瑟特逝世发表感言者不计其数,但以拉瑟特二十二岁的儿子路克(Luke Russert)在父亲葬礼上的悼词最为感人,他说,让我们想象,星期日在天堂里进行的《会见新闻界》节目,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和巴尔(Aaron Burr)正在进行四个小时的辩论;肯尼迪和高华德 (Barry Goldwater)正在讨论二00八年的美国总统大选……
《会见新闻界》节目的焦点当然离不开美国政坛和社会所关注的热点议题,但是,一些同美国国家利益密切相关的国际问题也常常是节目讨论的重头戏。在众多的受邀嘉宾名单中,中
国前驻美国大使李肇星曾是拉瑟特邀请前来“会见新闻界”的极少数几位中国人之一(一九六五年十月三十一日,宋美龄曾作客《会见新闻界》)。不过,拉瑟特对李肇星的那次访谈,用“唇枪舌剑”来形容似乎并不为过矣。
一九九九年五月十六日,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来到NBC《会见新闻界》栏目演播室。这是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遇袭后,李肇星大使第三次接受美国全国性电视网采访。 以下是当时两人对谈的部分内容,从中人们可以领略到拉瑟特犀利的“问政”风格和李肇星大使回敬时的针锋相对。
拉瑟特问(以下略为问):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后,美国总统至少已向中国道歉五次。中国是否接受了美国的道歉?
李肇星大使答(下略为答):对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轰炸,不是一个普通的事件。这是暴行,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犯下的恐怖暴行,在世界外交史上是罕见的。克林顿总统在与江
泽民主席通电话时,承诺要进行彻底、全面的调查。现在,中国人民在等着这样的调查。
问:那么,你们还没有接受美国总统的道歉?
答:我所说的是,当务之急是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中国人民有权知道调查的结果,有权知道这场袭击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问:在美国,现在有许多关于中国反应的议论。让我念一段《华盛顿邮报》的社论:“中国对这次轰炸的反应就像一个极权主义国家。国家控制的媒体用不真实和不全面的报道煽动老百姓的怒火,政府为示威者提供汽车、布告和事先批准的口号……”, 中国政府是否在煽动老百姓?
答:只有精神不健全的人才会说出这样糟糕的话。一些人说,是中国政府发动老百姓去示威。你认为中国老百姓还要由政府来“煽动”吗?是这一暴行本身引发了这场示威。中国人民被激怒了,这是非常理性和合法的行动。关于对轰炸的调查,我对这个国家的一些政治家,包括国会山上的一些人的作法感到非常吃惊
。这是一个擅长调查的国家,有一个擅长调查的国会。但是这样一场暴行发生了,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那么冷漠?
在当天的访谈节目中,李肇星大使还就拉瑟特提出的政治献金、间谍案、人权等尖锐问题提出反驳。那次访谈虽已成往事,但是,当曾任外交部发言人,后来担任中国外交部长的李肇
星,同美国新闻界金牌主持人拉瑟特会面时所激荡出的火花和震撼,在今天看来,我们从中就不难理解《会见新闻界》节目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难怪有美国人将《会见新闻
界》称作是美国“国宝”级(National Treasury)的新闻节目了。今年的总统大选,极具历史意义,但是,电视中少了拉瑟特那一提到政治即眼睛发亮的表情,这场热闹的选举很可能会因此失去了“画龙点睛之笔”!

王元化与宣传部长

来去集之207

丘 霖

写下这个标题后,心里却感觉有些不妥。前不久与世长辞的王元化先生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这从他拥有的头衔中可见一斑: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大学名誉教授,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名誉会长,著有《向着真实》、《文学沉思录》、《文
心雕龙创作论》、《清园夜读》、《读莎士比亚》等。 笔者同王元化先生未曾见过一面,只是久仰他的大名。但是,我第一次读到王元化先生的名字,不是在他的著作中,而是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报纸上,因为,当时上海市意识形态事务的
主管官员 -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长,就是王元化先生。如果说笔者同王元化先生还有过那么一点点的"交集"的话,我只能说二十多年前我曾经是他的"管制对象"。当时我在上海读大学,因为念的是文科,而"文革"浩劫尘埃稍定,因此在那些年里,"思想"这个名词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崇高和神圣的,因为,马克思说过:“当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而雨果的一段传世名言是: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浩瀚的是人的心灵"。一个人的心灵和思想,要比天空还浩瀚,那么,要"管理"这么多的人的思想和意识,这听起来根本就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从当时报章上的介绍得知,这位上任的新科宣传部长自三十年代开始写作生涯,曾任中共上海地下文委委员、代书记,主编《奔流》文艺丛刊。抗战胜利后,任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讲师,五十年代初曾任震旦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上海新文艺出版社总编辑,上海文委文学处长,1955年受到胡风案牵连遭受整肃,直至1981年获得平反。八十年代初,王元化创办了一个名为《新启蒙》的刊物,宗旨是“以最小的面积,集中最大的思想”,高扬“独立研究与自由发展之精神”。对于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出任宣传部长,我心里既高兴又纳闷:高兴的是,部长同志过去长期因"思想问题"受到整肃和打击,自然会对"思想自由"无比珍惜;同时,我又感到奇怪,既然自己是钳制思想和紧箍心灵的受害者,为何又要成为意识形态事务的掌门人?
据相关人士回忆,在中共十二大期间的人事部署中,邓小平和陈云对产生张春秋、姚文元、王洪文等极端分子的上海很不放心,希望在人事任命上有新的思路和作为。十二大前的上海
市全市的党代会投票,王元化的得票最高,大家反映他为人正直,敢说真话,理论文章写得好。在这一背景下,王元化出席十二大之后,不久即被提名作为市委宣传部的人选。 王元化表示自己不能做,理由是自己长期不在宣传岗位,再就是自己的性格也不适合,因为个性率直,有时会误事,请求组织考虑让他能在学术工作上发挥作用。但是,最后高层派人
说服了王元化,主要理由是这是一段新老交替的过渡时期,希望王元化能出来主持工作,带一带年轻人,于是,王元化终于答应上岗了。
王元化上任宣传部长没有多久,就碰到“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和对周扬、王若水等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批判,
这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正式开展的第一场“思想大批判运动”。周扬在马克思逝世百年学术报告会上所作的发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成为“清除精神污染运动”的导火索。而周扬的这篇报告正是由王若水、王元化和顾骧执笔完成的。上海的“清污”动员大会在上海万人体育馆举行,王元化主持并宣读文件,半个小时散会。后来王元化就生起病了,似乎再没有主持什么正式的会议。但是,来自上面的压力很大,要他写检讨,他不
想写,便去了广州疗养。之后,上海市委成立了思想工作领导小组,由夏征农任组长,王元化的宣传部长形同虚设,两年一到,他就正好下台。王元化后来回忆说,还是离开这个位子
,能真正静下心来读点书,写点东西。他毕竟是习惯于独立思考生活的人,长期读书生活,养成了“独立研究与自由发展之精神”。纷繁琐碎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以及仅仅依靠政策文件来指导行动,对一些人适合,而对于他却未必适合。
王元化刚走马上任上海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时,巴金在香港报纸发表反思“文革”的随笔,即后来编印成册并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的<<随想录>>,巴金的文章惹得一个大领导很恼火,那位领导通过上海市委让宣传部长出面做工作,要换掉巴金的上海作家协会主席的职务。谁料想王元化却对他的上司说,你们代表市委作出的决
定我服从,但让我起草这样的报告我做不到。最后,巴金没有被撤职。
王元化酷爱京剧,在京剧老生戏中,他最爱看的是《伍子胥》。他认为伍子胥那个时代的人,都有一种重然诺轻生死的侠义气慨,正如莎士比亚剧中所常常提及的罗马人有一种壮烈精
神一样。他上任后的第一个春节,邀请了贾植芳教授等“胡风分子”去观看一场官府内小范围的春节联欢晚会。当看到晚会中出现“革命样板戏”时,王元化起身离场,而一干“胡风分子”一起集体离场了。王元化虽然酷爱京剧并卓有研究,但他时刻保持着警惕心,他表示:样板戏在许多方面蕴含了“文化大革命”的精神实质。”以阶级斗争为纲”、“三突出”、“高大全”、“假大空”,是把过去长期延续下来的极左思潮和教条主义推向了极端。
王元化在任上时,迪斯科在上海渐渐兴起,有人向他抱怨:“这种东西怎么能看,你们要出来管一管。”王元化的答复是:文化应该要多元化;上海一家剧院斥巨资准备上演经典歌剧《卡门》,但是有人看不惯,写报告给王元化,称歌剧中的女主人公“作风不正派”,王元化为此护驾说,“这是世界名剧,总要让人家演两场吧。”
八十年代初,王元化主办的《新启蒙》杂志问世,封面极为简约朴素,扉页上印有鲁迅的诗句作为题词:“无论什么黑暗来防范思潮,什么悲惨来袭击社会,什么罪恶来亵渎人道,人类的渴仰完全的潜力,总是踏了这些铁蒺藜向前进。”
有人说过,茅盾做了文化部长后,中国多了一个部长,却少了一个大作家。而王元化从宣传部长位子上退下来,中国少了一个部长,却多了一个卓有成就的理论家。这是王元化的幸事
,也是国家的幸事。因为,部长总是有人可以做的,而像茅盾这样的大作家和王元化这样的大学者,却是难于造就的。随着学养深厚、学贯中西的老一辈学者的凋零,人们会愈发感到
,“这世界不再令人着迷”。

《兰 亭 序》和 兰 亭 雅 叙

丘 霖

上周,笔者同沈己尧教授和夫人黄瑞我女士相约一同参加华府兰亭雅叙的五月餐会 – 听郑楚材先生论述「欧美后、谁将领先人类未来」。那日,来到了兰亭雅叙的固定聚会地点-洛克维尔的远东饭店,见到年逾八十的沈教授精神矍铄,身体硬朗,感到非常欣慰。走进饭店时,看到我同远东饭店的老板相互打招呼,沈教授有些好奇地问,“你们原来认识?”我说,不仅认识,我当年来马里兰后第一个打工处就在远东饭店。而且,在远东饭店扫地端盘时,我第一次耳闻目睹了华府地区学界人士的周末茶叙雅集- 兰亭雅叙。
据说,二、三十年前,在华府地区侨社的学界人士,常常在周末聚会,或吟诗弄画,或纵古论今,他们将聚会定名为“兰亭雅叙”。时间一长,响应者日众,便觉空间有限,决移师远东饭店,每月择日集会,请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并进行交流座谈,成为此间侨社儒雅之士的周末文化沙龙。我想,当时许多出生于
中国大陆、来自台湾或美国各地的文化人取“兰亭雅叙”为沙龙名,一定是受到书圣王羲之《兰亭序》的影响。《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记叙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一群文人墨客游宴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会上各人舞文作诗,汇编成集,这便是《兰亭集》的由来。当时众家又推王羲之写一篇《兰亭集序》。王羲之酒意正浓,提
笔在蚕纸上畅意挥毫,一气呵成。这就是名噪天下的《兰亭序》。序中记叙兰亭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愉之情,抒发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天地的深沉感喟。《兰亭序》文共二十八行,
三百二十四字,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称其为“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十八年前,笔者来到美国,在马里兰州“落户”,不久,到远东饭店打工筹学费,乃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大俗”之人。有些个周末上午,远东饭店总有一群有了些年岁的温文尔雅之士,举行餐会和讲座,主题各异, 上至天文,下至地理, 文史哲兼具,琴棋书画贯通,同事告诉我,这就是在此地颇有声望的“兰亭雅叙”集会。那时,我由此名联想到王羲之的《兰亭序》。八十年代中,我曾到绍兴一游,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访了兰亭碑亭、鲁迅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秋瑾故居等,当然也乘了乌篷船在东
湖上试图感念鲁迅笔下之江南文化名城的韵味。但是,当时绍兴城中处处弥漫着急功近利的重商气息,总让衣食无忧的我产生一丝人心不古、风雅不再的悲哀。刚来到美国在餐馆从事
体力活,身心俱疲,与在国内的我判若两人,虽谈不上风雅扫地,至少生活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自己心中对文化生活的向往未曾稍减。看到“兰亭雅叙”这般深度的文化交流和传播,虽在海外,却显得原汁原味,文化底蕴深厚,感到十分的难得。作为美国的首善之区,大华府人杰地灵,汇集各路英才,这样的“兰亭雅叙”集会,在美国可能找不到第二处。上周的“兰亭雅叙”聚会中,还见到著名地理学家和诗人,美国匹兹堡大学地理学教授谢觉民博士。谢教授是中国地理学和气象学大师竺可桢的嫡传弟子和同乡,他早年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赴美后获博
士学位,曾任教于达特茅斯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及美国天主教大学。谢教授中英文著作丰富, 1967 年出版的《中国的土地和人民》,为凡诺德政治地理丛书之一,各大学多选其为教本。1973 年出版的《中国地图集》,曾两次为《纽约时报》作为当代书刊推介。一口乡音的谢教授虽然上了年纪,但耳聪目明,爽朗健谈。谈到“兰亭雅叙”集会时,他感叹华府实乃好地方,文友众多,古道热肠;中餐道地,乡愁顿失,颇有乡关虽重重,此地可为家之感慨。
话回到《兰亭序》来。记不清是高中还是大学时期, 在上古代汉语课程时,曾读过王羲之的《兰亭序》,当时年轻不识愁滋味,对《兰亭序》中记叙老友聚会的欢畅之情,和抒发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并没产生多少共鸣。如今念之
,感悟完全不同。《兰亭序》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其书法艺术的成就,而且因为其文笔的清新流畅,朴素自然。魏晋时期出现的骈文,几乎占据了所有文字领域,这种文体讲究
对偶、辞藻、音律、典故,极不利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和表达。在骈文风行的时代,作者能不拘成格,用洒脱流畅、质朴简洁、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体现了作
者鲜明的个人风格。特别是文中用了“群贤毕至”、“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朗气清”、“游目骋怀”、“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若合一契”等词语,写兰亭山水之优美,叙时人宴游之雅致,抒盛景不常之感慨,议死生意义之重大,而这些词语从此便被后人当作成语使用,丰富了汉语词汇,也奠定了《兰亭序》在中国文学
上的特殊地位, 世代相传。正如王羲之在一千六百多年前挥毫作序时所言:”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只是,洞悉世事的书圣当时未曾料到的是,千年之后,兰亭之风飘洋过海,延绵万里之遥,在世界的另一端风华再现。

【附《兰亭序》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
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
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Friday, June 6, 2008

奥 巴 马 创 造 历 史

来去集之209

丘 霖

美国东部时间六月三日晚十点,在漫长的民主党党内初选中获得足够党代表票数的奥巴马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对选民说:“今晚属于我们,今晚属于美国。我站在这里告诉大家,我们将翻开美国历史新的一页”。从今年一月三日在艾奥瓦州开始,民主党内初选多次翻盘,结果频频出人意料,参选人喜莱莉和奥巴马的对阵角逐,空前激烈,难分难解。从一开始被广泛看好并拥有充沛资源的喜
莱莉,结果被原先名不见经传的后起之秀奥巴马击败,整个民主党党内初选过程用“波涛汹涌”和“眼花缭乱”来形容似不为过矣。
今年初民主党党内初选起跑后不久,笔者曾在本栏作一题为“眼花缭乱的改变”的短文,谈到了喜莱莉和奥巴马在各自的竞选中所着力强调的“改变”观。就词义而言,Change 可以是小幅调整,也可以是大幅变革,当时那篇短文的结论是:“经过布什执政八载,人心思变应是今年选战的主轴,只是各州选民心目中对Change 的期待和要求不同,将最终决定两位候选人中何者出线”。从今次民主党党内初选结果来看,显然,时下的美国民意倾向于大幅变革,而人心思变,最终让奥巴马脱颖而出,写就历史新篇章 – 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主要政党推举的非裔总统候选人。
美国是民族的熔炉、民主的殿堂,照理说应该比许多国家更能够接受少数族裔出任国家领导人。然而从蓄奴制度、南北战争到民权运动,种族歧视与种族冲突在美国社会生活中一直是
一个非常棘手的议题。美国立国二三二年,但是直到五十三年前才选出第一位黑人联邦参议员,第一位黑人民选州长更是到一九八九年才出现。今日黑人在联邦参议院议席中为数并不
多,其中的一员,就是奥巴马。
在奥巴马崛起之前,“黑人总统”被视为天方夜谭,永远是下一个世纪的梦想,就连以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自居(意为倾向和支持非洲裔美国人)的前总统克林顿,在这次民主党党内初选为夫人造势时,对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的可能性,还作了类似于“天方夜谭”的表述。尽管近来多项民调显示,四分之三的选民相信美国已经可以接受黑人当总统,但年仅四十六岁、父亲是肯亚黑人、母亲是美国白人的奥巴马,是否能够在十一月的全国普选中
胜出,实现这个史无前例的“美国梦”,尚有五个月的漫长而艰巨的考验在等待着他,然而,在许许多多的挑战中,其中一项挑战就来自于亚裔美国人社区。
今年二月,民主党党内初选进行到白热化阶段,在美国第一大州加州的初选中,喜莱莉胜出。然而,当人们对各族裔社区的投票分布进行分析时发现,喜莱莉得到百分之七十一的亚裔
选民的支持,奥巴马只赢得百分之二十五的亚裔选民的支持,双方的得票比例几乎是三比一。美国有线新闻电视网CNN的新闻节目“Anderson Cooper 360”曾对亚裔美国人的投票倾向作了一个专题分析报道。记者Gary Tuchman 走访了一些亚裔比较集中的西岸城市,在街头随机访问了亚裔美国人士,发现许多亚裔人士普遍怀念克林顿时代的经济荣景,另外,记者还发现人们表示对白人政治家感到“自在”(comfortable)。在新闻报道播出后的第二天,我的一位非裔同事特地跑来对我说:“I heard some disturbing news about you Asians from CNN”(“我从CNN 上听到一些关于你们亚裔令人心烦的新闻”)。当时我对此并不为意,开了个玩笑就转到其他话题去了。但是,在日后的几次朋友聚会活动中,我的确听到了一些令我感到吃惊的评论,那些关于选举和投票的评论完全以种族和
肤色划线,可谓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在美国生活和工作多年,听到如此直截了当的“爱恨宣言”,颇感惊讶。美国是一个族裔多元化的国家,而我们自己也是少数族裔社区中的一员,非洲裔美国人在六十年代展开的全国性争取民权运动,造就了今日少数族裔在美国社会中享有的
各项平等权益,换句话说,我们如今在美国能够享受许多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平等权益,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当年非裔前辈的努力和打拼。在当今美国这个族裔多元化的社会
,不分青红皂白将一个族裔一棍子打死的言论是没有市场的,也是会被人轻视的,华人世界抗议CNN 政治评论员卡佛提对华人的侮辱性言论就是一个鲜活的事证,古德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回到选举议题上来,作为选民,大家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候选人的政策主张和个人的人格特质,这是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之一,如果侯选人的肤色深浅成为左右投票人投票意向的决定
性因素的话,那么选举作为一个民主过程就失去了检验候选人政策主张、判断力、才智和领导能力等最基本的功能。
奥巴马能够最终在民主党党内初选中获胜,具体分析起来有很多原因,但是其中一项关键因素是奥巴马在选战中始终没有打族裔牌,而是在团结各阶层各族裔人士上(Bring People Together)打了一场被公认的高格调选战。作为一个时事新闻的关注者,我预期在今后的普选活动中,美国大选选风会因为奥巴马的正面风格而得到相当程度的净化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