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去集之156
丘 霖
最近,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关系显得很热,英国女王亲赴美国进行为期六天的国事访问;法国总统大选揭晓,亲美的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萨尔科齐胜出,将修正前总统希拉克的“疏美”外交政策。但是,欧洲国家同美国因伊拉克战争结下的心结,并没有因为指称反战的欧洲国家是“旧欧洲”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下台而在总体上有所纾解。近来,围绕着世界银行行长、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同时也是伊拉克战争的推动者和“设计师”沃尔夫维茨的去留问题,美国同“旧欧洲”国家之间的角力正如同鸭子滑水一般在不显眼处暗使劲。
说到世界银行行长的任命权,不能不追溯一下历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快结束之际的1944年7月,根据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倡议,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个小城布雷顿 (Bretton) 举行会议,筹划建立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和世界金融体系,被世人称作布雷顿体系。布雷顿体系有三大支柱,支柱之一是国际贸易,就是关贸总协定的前身,现在改名为世界贸易组织 (WTO)。第二个支柱是世界银行,主要从事开发和援助贷款。第三个支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主管调控和稳定世界金融体系。世界银行不是实际意义上的银行,而是联合国的一个特殊机构,创建初期的使命是为战后欧洲的重建筹集资金,后来,其工作重心逐渐转向资助发展中国家的开发项目。近几年来,世行一直把消除贫穷当成首要目标。目前,世界银行在一百多个国家派有一万多名工作人员,每年向贫困和中等收入国家贷款250亿美元。作为世界银行最大的股东,美国一直拥有任命行长的决定权。从世行成立之始,美国任命的世界银行行长都有金融管理专长。1967年,约翰逊总统打破了这一传统,任命越战决策者之一的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担任世界银行行长,麦克纳马拉在任上一干就是十三年,在基础建设、消除贫困等方面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受到好评。
众所周知,美国在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一直饱受许多欧洲国家的批评。而2005年3月被布什任命为世界银行行长的沃尔夫维茨,是美国国防部的第二号人物,也是伊拉克战争主要策划者之一。他出任世行行长之后,力主打击接受世界银行援助的国家所存在的腐败问题,一些国家的援助项目也因此被终止。但是,以“反腐斗士”自居的沃尔夫维茨,居然闹出以权谋私为女友提级加薪的“腐败”事件,令世界银行的声誉受到严重打击。事情的原委是:沃尔夫维茨走马上任世界银行行长时,他的女友沙哈.丽萨也在世行工作,任中东事务顾问之职。按照世行规定,男女员工之间的亲密程度如果超出同事关系,相互之间不能够以上下级的关系一起工作。为了避免所谓的利益冲突,丽萨必须离开世行。但就在丽萨离任前,她突然得到升职。2005年9月,丽萨被外派到美国国务院任职,但仍然领取世行的薪水,只是工资从原来的13,266万美元升至19,359万美元,比国务卿赖斯的薪水还要高出一万元。世行职员联合会根据调查发现,沃尔夫威茨曾亲自介入其女友的提薪决定,并留有2005年8月写信给世行人事部门负责人的相关指令信函。事件曝光后,沃尔夫威茨不仅要面对来自世行内部要求其鞠躬下台的强烈呼声,国际方面,来自英国、德国和荷兰的批评声浪最为激烈。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长坦言,沃尔夫威茨应该帮世行一个忙,越快下台越好。据《洛杉矶时报》报道说,欧洲一些政府已经决定,除非沃尔夫威茨辞职,否则他们将减少或停止给世行贷款基金的捐款。4月25日,在欧洲议会通过的一份关于欧美关系的决议文中,甚至加上要求沃尔夫威茨辞职的内容。欧洲议会认为,沃尔夫威茨利用职权给女友加薪,严重损害了世行的形象,他的下台将有利于世界银行反腐政策的推行。有分析家指出,欧洲国家除了道义上的诉求外,试图动摇美国世行行长决定权的用意十分明显。
在沃尔夫威茨的行长“保卫战”中,居然还扯到世行前华人副行长章晟曼。章晟曼曾任中国财政部副司长、世界银行中国执行董事、世界银行副行长兼秘书长、高级副行长、常务副行长,现任美国花旗银行全球副主席。他是担任世行副行长的第一个亚洲人,也是世界银行历史上最年轻的副行长。沃尔夫威茨在发表为自己辩护的说贴时,指称章晟曼的夫人曾在章晟曼任职世行期间同时在世界银行服务,意指他们也有利益冲突之嫌。对此章晟曼在发表的公开信中,详列世界银行的相关规定,指出利益冲突条款对上下级员工中夫妻关系的有条件规范和对男女私情及性伴侣关系的严格禁制,并明确表示自己从未涉入任何有关他夫人的人事决定。另外,42位前世行高级官员致信沃尔夫威茨,表示沃尔夫威茨只有一条途径能够使世行的使命得以延续,那就是辞去行长的职务。世界银行的一个内部审查小组最近认定,沃尔夫威茨的所为已违反了世行的职业准则。沃尔夫威茨坚称自己没有犯错,拒绝下台,并认为“倒台”风潮是有人对伊拉克战争心怀愤怒而借题发挥。沃尔夫威茨的去留,有待世界银行董事会在近期内作出最后的裁决。
今年开春以来,对于沃尔夫威茨的行长职务,世行中各国职员的反弹有点震耳,欧洲国家的催促有点急,而世行行长的心头则有点烦。
Sunday, May 13, 2007
Thursday, May 3, 2007
<<大 国 的 兴 衰>>
最近,从朋友处借得光碟,在家中观赏了引起国内外广泛报导和评论的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大国崛起>>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用了三年的时间,实地走访了五百年以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九个大国,采访了中外一百多位著名学者、专家和前国家政要所完成的一部大型电视系列片。海外媒体曾对中央电视台这项大手笔制作的意图有诸多揣测,不少评论认为,这是国内宣传单位为配合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态势所进行的舆论造势努力的一部分。<<大国崛起>>播出后不久,却有报导说意识形态主管机构有意要停播此片,是何原因一时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因为高层担心这部影片可能被国际错误解读,有的则说是担心造成国内部分民众的思想混乱,等等。
有海外媒体指出,<<大国崛起>>与1988年的《河殇》相似,是自由派知识精英企图连续了被打断十多年的传统,恢复昔日的影响力,重新运用大众传媒来影响决策者和民众思想,呼吁汇入世界文明主流,有的更明确指其为“新世纪的《河殇》”。这样的评论似乎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大国崛起>>提到九个大国崛起的要素之一 – “思想解放为先导”,则显得颇耐人寻味。比如说到英国,解说词对女王的宽容、议会的民主、《大宪章》的诞生、直到“光荣革命”带给英国的自由等有详实的说明,而这一切,影片认为都是英国成为独霸全球之“日不落帝国”的基础。说到法国,影片突出介绍法国大革命之后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并指出:自由,平等,博爱,不仅成为法兰西文化遗产,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最后载入《联合国》宪章,而“思想文化成就,是法国成为世界性大国的渊源”。笔者的直觉是,如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国崛起>>应没有在中国公开播放的机会。
影片另一个的特点是面对面访问了一百多位著名学者和前国家政要,政治人物方面有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和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等,可谓盖冠云集。在采访的各国学者方面,引起笔者特别注意的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耶鲁大学教授保尔.肯尼迪(Paul Kennedy)。保尔.肯尼迪在美国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学者,他最著名的著作是《大国的兴衰》(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该书曾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包括中文,受到全球各地出版界和读者的重视。
保尔.肯尼迪1945 年出生于英国一个工人家庭。1966 年毕业于英国纽卡斯特大学,是家中的第一个大学生,后赴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70 年起执教于英国东安哥利亚(East Anglia) 大学。1973 年,28 岁的肯尼迪以《萨摩亚的纠纷:对 1878~1900年英、德、美关系之研究》一鸣惊人,被当代美国著名史学家小施莱辛格誉为这一专题的“权威之作”。此后,他又连续出版了《英国海上霸权的兴衰》(1976 年)、《英德对抗之缘起,1860~1914》(1980 年)、《外交背后的现实:1865~1980 年英国外交政策的影响》(1981 年)和《战略与外交》(1983 年)。因其在外交史领域的杰出贡献,1983 年,肯尼迪被美国耶鲁大学聘为教授,并入选英国皇家历史学会,被称为近三十年来最享盛名的国际关系史和战略史学家。而保尔.肯尼迪之名著《大国的兴衰》为其赢得了世界性的荣誉。
《大国的兴衰》对 500 年来各国的军事和经济地位作了比较,涉及了战争与力量对比发展周期等诸多理论问题,在以全球性眼光分析大国的兴衰交替方面不乏真知灼见,同时也为希望了解各大国经济和军事力量对比不断消涨之原因的当代读者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和分析。 正如肯尼迪所言,《大国的兴衰》并非一部军事史,也不是一部经济史。它通过追溯 公元1500 年后世界经济力量的变化,描绘了国际体系中的一流强国在励精图治、富国强兵过程中经济、文化和战略的相互影响。作者在描述国际体系的动态性结构变化中,突出了经济因素的作用。肯尼迪指出,国家除了把维护本国安全作为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之外,在国际交往中保护和扩大本国的经济利益也是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当代国际关系中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是世界经济日益政治化和世界政治日益经济化,成为一个相互依存和互为因果的特殊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分析了文化和权力的关系。肯尼迪认为,追求权力是人类的共性,无论大国在争霸过程中实力发生何等变化,但人们追求权力的倾向似乎是恒久不变的,而这种趋势决定了在国际社会中各国人民文化生活的一些特征。
凡是对保尔.肯尼迪有一定了解的人,一般会倾向于认为,中央电视台的《大国崛起》选题,应是源自于肯尼迪的著作《大国的兴衰》。但是,《大国崛起》的制作人郑重否认这种联系。《大国崛起》一片的总导演任学安表示:他们在创作《大国崛起》的时候,完全是基于作为新闻工作者对于当时舆情的了解和体察,以及对于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判断而作出的。当然,他们坦言在开始创作电视片之后,他们再次重读了保尔.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同时,还专程长时间采访了这位全球知名的历史学家。用任学安的话说,《大国崛起》一片带著一个很朴素的想法,就是要把五百年来影响世界格局的九个大国的“大国之路”进行一个电视化的梳理,从中找到共性的和特殊性的东西,供今人参考。
依笔者之见,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市场和经济因素应该也是解释许多社会乃至政治文化的要素之一。也许《大国崛起》一片的推出和她所引起的市场效应,本身就印证了保尔.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提出的观察 - 经济日益政治化和政治日益经济化,成为了一个相互依存和互为因果的特殊关系。
qiulin_nwt@yahoo.com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