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片<<沙器>>是以音乐家和贺英良为了掩盖他过去的人生经历而杀害恩人三木歉一来展开故事情节的,电影人物和故事并不算复杂,但是导演和演员对人物性格入木三分的刻划,使得这部电影显现出许多不同凡响之处。尤其是和贺英良作曲和演奏的钢琴协奏曲<<宿命>>,其旋律有机地穿插于电影情节之中,深沉地倾述著<<沙器>>中的悲剧性主题,令人为之动容。一部好的电影,是由很多要素组成的。很难想象,如果少了钢琴协奏曲<<宿命>>,故事片<<沙器>>的主题还会是如此的深刻和感人。而从钢琴协奏曲<<宿命>>本身,人们也可以体会到<<沙器>>制作者功力之不凡。交响音乐并不是东方的艺术,但是,<<宿命>>作为一部完整的钢琴协奏曲,却不失东瀛的音乐特质,她伤感忧郁的乐曲,又让人想起俄罗斯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所追求的音乐意境。
日本是一个电影多产的国家。当时在中国上映的日本电影不少都曾引起过轰动,如<<追捕>>、<<望乡>>、<<人证>>、<<狐狸的故事>>、<<生死恋>>、<<姐妹坡>>等等。其中<<人证>>同<<沙器>>的主题颇有相似之处,但是很显然<<人证>>采用的是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我的吸引力已不如年少时那般强烈。
一部<<沙器>>及其<<宿命>>的故事,从二十五年前,延续到了今天的我已届不惑之年。对笔者来说,破解和参透宿命早已不再是“当务之急”,毕竟,我们都过了“不惑之年”,离“知天命”也就不再遥远。然而,有空回头看一看经典老电影,回味一下当年的内心感触,又何尝不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提升呢?
最近不经意读到这样一则消息:日本电影大师野村芳太郎于今年四月在病榻中去世。而这位电影大师野村芳太郎,就是故事影片<<砂器>>的导演。读了相关报导,丘霖才了解到,原来<<砂器>>是一部在日本电影界享有崇高地位的作品,被影评家赞誉为日本影坛上的“金字塔之作”。这在名家辈出的日本电影界,应该是一项十分难得的荣誉。笔者看过不少电影,很多影片如过眼烟云,或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被淡忘,但<<砂器>>则是少数几部多年来一直在记忆中记留有深刻印象的电影作品之一。原本还以为是自己比较喜欢音乐的缘故,所以对<<砂器>>中钢琴协奏曲<<宿命>>的旋律以及所渲染的意境难以忘怀,但是,读了一些有关野村芳太郎的报道,方知这位电影大师意图让观众意会和感悟的,还有许多的层面。以下是相关报章评论的摘要:
“...仿佛要验证这等宿命的悲剧,野村芳太郎出现了,他不断反复强调著这样的旋律──压抑,杀戮,抗争,悲悯,正如他电影里屡次出现的黄昏的大海,一次又一次冲击著陆地上的残物,用逆光展现出那种倔强,最后,流沙终于回归大海,无奈,宿命,是最终回归的乐章。”
“野村芳太郎用人性的镜头审视人类在挣扎求生中的艰难和无奈,在影片中与残忍、杀戮相对的是温情、田园气息和温暖的记忆。正如影片中火车急速而过,撒下的片片白布,在山间缓慢地飘零而住,如樱花开落,生死同在,瞬间灿烂。”
美国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 Ruth Benedict 在所著的<
当然,<<砂 器>>能打动中国观众的心,同上海电影译制厂艺术家们的精心译制和 配音是分不开的。<<砂 器>>中的配音演员如童自荣、刘广宁、毕克、施融、 富润生,杨成纯等,都是国内一时之选的优秀演员,他们的配音效果和艺术感染力,我想在大中华电影译制圈中是无人出其右的。日本常常责怪中国长期以来对日进行“妖魔化”宣传,很显然,他们完全忽略了如上述电影配音演员那样的幕后英雄,对促进中日民间文化交流所作出的无形贡献。